第十章 技術光譜

關燈
術需要較大的每人投資(按上面的方法計算),而邊境則在那種能按當時工資率提供最高的利潤率的技術上,或者是在按當時工資率獲利相等的兩種技術之間。

    注54a 技術邊界的位置決定于當時實際工資的水平。

    對各個企業家來講,生産技術的選擇決定于以他自己的産品計算的工資率和生産設備的成本。

    實際工資的增長(在特定的每人産量下),對消費部門的企業家來講,必然意味着以他們自己的産品計算的工資支出的增長,注55而且(在競争的情況下)投資部門中的價格有助于産生和消費部門中一樣的利潤率。

    因此,以整個經濟來說,在技術知識的一個特定的階段中,所有正在實行的投資計劃的機械化程度是受實際工資水平支配的。

     工資和技術 在一個特定的發展階段,如果一個經濟組織所有的技術知識包含着一系列依次略有差别的不同技術,每一工人的所需投資額方面一點小差别會造成每人産量方面很大的差别,以産品計算的工資水平上一點小差别就會使一種新技術進入可以獲利的邊界。

    在距離很大的場合(一般說來,這種情況大概比較多,如果我們不管那些次要的适應),總有某種工資幅度,在這個幅度以内每一種技術都是極能獲利的。

    注56 讓我們把B和C兩種技術同等地可以獲利的那種工資率叫作CB工資率。

    那麼,就有某種較高工資率的幅度&mdash&mdashB幅度,在這個幅度以内B技術的利潤最大。

    在這個幅度的範圍内工資愈高利潤愈低,可是B仍然是用起來最合算的一種技術。

    當工資較高時(和一種較低的工資比較來說),用B技術時所能取得的利潤率會比用A技術時所能取得的利潤率減少得更多,因為工資上一定數目的增長減少每人成本和每人貨價收入的差額時,對較大的每人貨價收入所減少的比例較小。

    注57因此,如果我們循着一系列愈來愈高的工資率向上推算,就會達到一點(BA工資),在這裡A技術可能獲得的利潤不少于B。

    同樣地,有一種C技術的工資率幅度,低于CB工資率,也有一種A技術的工資率幅度,高于BA工資率。

     在某一臨界工資率上,并不隻有一種可能的技術狀态。

    比方說,在BA工資率上,所有的勞動可以用B技術來雇用,可以用A技術來雇用,或者用這兩種技術的混合生産方法來雇用。

    從一種隻能用B技術的狀态開始,有一系列的BA混合狀态,其每人資本額越來越大,每人出産率越來越高,資本财貨擁有量中A技術設備對B技術設備的比例越來越大,直到最後隻使用A技術一種。

    在所有這些不同狀态中,工資水平以及利潤率都相等。

    同樣地,在CB工資率上,也有一系列可能的技術狀态。

     一種稀奇的情況 按照一般的通例,由一種較高的工資率引入邊界的技術,它的機械化程度比那種和較低工資率相适應的技術要高;可是,在某種幅度以内可能有一種反常的關系。

    注58這種反常的關系會發生,是因為假想的利息成本這一因素加入了資本财貨的價格。

    如果我們比較C和B兩種技術所需用的設備,兩者雇用同樣數目的工人,那麼,按CB工資率計算,C設備(配合着适當的在制品)的成本低于B設備的成本,C設備的産量也低于B設備的産量,兩方面相差的比率相同(正是這種關系造成那使兩種技術可以獲利相等的CB工資)。

    如果我們比較按一種較高工資率計算的成本,成本提高的比例小于工資提高的比例,因為利潤率(以及那列入設備成本的假想的利息率)現在較低。

    各種類型的設備各有一種時間模型,它的成本對假想利息率的變動的感應也各不相同。

    如果C設備的建造時期或者使用壽命比B設備長,它對利息上的差别的反應就較強,并且這種影響可能很大,以緻在某種工資率的時候,C設備的成本比B設備的成本低得多,而C設備的産量卻并不比B設備的産量低得很多。

    在這種情況下,當我們循着一系列愈來愈高的工資率計算時,C設備變得比B設備更能獲利,工資的增長把邊界從B推移到C,而不是從B推移到A。

    注59 大體上,這種情況似乎不會很普遍,因為機械化程度較高的技術一般地需要數量較多的和壽命較長的設備,結果設備成本對利息率差别的感應,機械化程度較高的比較大,機械化程度較低的比較小;凡是有這種情況的場合,工資和機械化程度之間那種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