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資本和所得

關燈
務投資的收益和土地的收益十分近似。

     典型的食利者是在反映農民道德的那種概念下教養出來的。

    他感到有權用掉自己的收入,可是假如他從原有的資本中抽取購買力,他就覺得太不應該。

    當他的支出少于收入時,他就認為自己節約和增多資财的成績很好。

    然而,他的資本,除了作為若幹數量的價值以外,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表明。

    貨币的價值也許正在變動,或者可望在将來變動;可是就我們現在的論點來說,我們将假設一般物價水平十分穩定,使得食利者有理由隻根據貨币價值來考慮問題。

    一年中總有某些特殊的債務投資的價值(就是以貨币計算的購買力)在變動。

    那麼,食利者對于他一年中的收入怎樣規劃呢,他可能使他的債務投資保持不變,同樣的那些證券一年來始終收藏在他的保險箱裡。

    因此他可以認為這些證券是他的資本,他所收到的報酬是他的所得。

    或者,當他改變他債務投資的種類時,他可以立一本獨立的資本賬,而把利息和股利記入所得賬。

    可是這不過是他願意遵守的一種習慣。

    對個人來講,利息和資本增值沒有必然的區别。

    例如,當整個債務投資者的市場預期一兩年内的一般利息水平會降低的時候,長期債券(這種債券預先保證在未來許多年内每年付給一定的數目)的價值就比短期債券高(因為當債務清償時,隻能按較低的收益再投資于債務),它們的相對價格(由于市場上的供求作用)會被調節,使得短期債券的利息差不多等于長期債券的利息加上預期的增值。

    注23或者,借債人可能以低于票面的價格發行債券(就是,保證将來償還的貨币數目大于最初收取的數目),以便少付一些年息。

    把任何叫作利息的東西當作所得,是不合邏輯的。

    對個别食利者來講,合理的程序是按期地進行估值,從一個時期内收入的利息中減去證券的市價下跌數或者加上市價上漲數,才能說他這一段時期的所得是多少,并且估計這種價值變化的意義,以便預測他将來的所得。

    如果他在這種預測方面很成功(根據他的經紀人的意見或者依靠他自己的想象),投資于一些價格上漲了的債券,以緻他的資本增值了,他就需要自問良心,是否有權利把這種增值實得到手,把它用掉;他怎樣決定,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他是否預期将來會得到同樣的利益,以緻這種利益可以适當地認為是一種連續不斷的收入。

     如果他所持有的證券的價值上漲,不是由于他個人在債務投資方面的本領,而是由于利率水平的降低,并且人們預料這種利息降低是長期的,那麼,他就面臨了一種不同的問題。

    暫時他的收入沒有變動,而他的投資的價值上漲了,可是,除非他所持有的全部都是很長期的債券,或是市場上深信将來有能力支付股利的股票,他以後就得按較低的收益再投資,結果他未來所得的希望已經降低。

    這種情況會怎樣影響他現在用錢的速度呢?他可以認為他現在的所得是他的債務投資的現在價值在将來的永久收益(按照新的利率水平)。

    把債務投資的資本價值的增長包括在利率恰巧下降的那一年的所得之内,确實不是适當的。

    在利率恰巧上漲的一年中,他也不需要覺得必須(通過努力節儲)恢複他所有債務投資的價值。

    利率水平上的變動意味着通過占有财富而能取得收入的條件上的變動(類似于在工資水平變動時從工作中取得收入的難易程度的變動),食利者可以決定接受收入方面的變動,而相應地調整他對于什麼是應該用的錢的看法。

    可是,由于一般利率水平的變動和各種不同的債務投資的相對收益的變動混淆不清,對任何個别食利者來講,要決定他應将其所得看作什麼,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謹慎的食利者所遵守的慣例,對經濟組織說來也許跟對他自己一樣重要。

    如果他在任何時候都有節約的餘地,并且把他的支出保持在一種穩定的水平,他願意把他的所得和他的儲蓄率叫作什麼,沒有任何實際的區别。

    可是,如果他的支出跟他對他的所得的看法有關,那麼,他對物品和服務的需求(從而同一經濟中其他成員的銷售)就受他所遵守的那些慣例的影響(也受他遵守慣例的決心的程度的影響)。

    因此,食利者的所得的定義是一個在邏輯上可以争論的問題,而食利者據以行動的見解卻是經濟組織中的一種發生作用的因素。

     稅收當局在關于什麼是所得和什麼不是所得這一點上所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