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被發現了的“童子”
關燈
小
中
大
睛轉向母親,毅然決然地起身站到曾坐着的沙發與屏風之間的地方。
羅茲站在麻兒身旁,成為遮斷那些記者的厚重肉壁。
千終于從這場不知其試圖采寫何種主旨新聞的采訪中解脫了出來。
&ldquo令人難以置信的提問!&rdquo羅茲大聲而有力地說道并歎息着,&ldquo千的回答,我覺得即便從古義人的角度來講,也是正确的。
因為,關于這個主題,也不知該說是充滿睿智的&hellip&hellip還是紳士式的,我曾聽古義人和真木彥交談過&hellip&hellip&rdquo &ldquo吾良在攝制電影之餘也寫了書,出版這書的編輯們甚至因此而與他親密交往起來。
可他們對自己所在出版社的周刊雜志貶低吾良之死,竟也無動于衷,并不在意。
長江假如真的死去,情況恐怕會更加糟糕。
即便能夠活下來,他們隻要發現古義人失去了抵抗力量,就會立即&hellip&hellip&rdquo 麻兒重新回複到等待&mdash&mdash無論如何,為了不讓更為惡兇之事發生,也是為了讓善好之事到來(即或非常微小)而在等待&mdash&mdash狀态之中,随着時間的流逝,盡管麻兒的臉色仍與先前相同,但其中的怒氣卻已經消隐,她将安靜下來的眼睛轉向千: &ldquo說是在柏林與其共同生活在一個家裡的那個德國人,是個什麼樣的人?&rdquo &ldquo是吾良生前女友浦君将要與之結婚的人。
&rdquo &ldquo千是個對自己很有信心的人呀。
&rdquo羅茲說,&ldquo我的家族是愛爾蘭人,這麼說也許會讓人覺得有些奇怪,千的身材也好,面部的感覺也好,都和我的叔母相似。
最初見到你的時候,因這似曾相識而好像感受到了親情。
&rdquo &ldquo我發胖了,這次很長時間沒坐榻榻米卻在勞動,腰部姿勢與德國同齡婦女越來越像了。
&rdquo &ldquo什麼時候回柏林去,媽媽?&rdquo &ldquo不回去了。
浦君一個可以信賴的朋友雇了專職人員,接替了我的工作。
柏林現在是睡午覺的時間,浦君的電子郵件該發到了。
&rdquo &ldquo如果千能夠照料古義人,我就可以放下心來和織田博士結婚了。
謝謝!&rdquo &ldquo羅茲君,該是我感謝你呀!&rdquo 麻兒俯下身子,把使勁兒相互擦蹭着手指肚的右掌,放在坐在身旁正讀着《袖珍樂典》的阿亮膝頭。
阿亮的表情中似乎兼有不可思議和興趣盎然的成分,把視線移向已經不再擦蹭手指肚的手掌。
阿紗借助大兒子駕駛的汽車往來于醫院和真木町之間,在電梯前聽織田醫生介紹病情之後,把紙袋和看似濃綠色封面的薄書親手交給了千。
原本她想這樣告訴千:&ldquo想找一些零零碎碎的生活必需品,再看看是不是有什麼可以閱讀的書,在十鋪席的書齋兼寝室裡,卻隻有這麼一本日語小說,是中野重治在戰後最早發表的短篇小說集,就站着讀了這本叫做《軍樂》的作品。
&rdquo&hellip&hellip &ldquo當年,古義人決定當小說家的時候&hellip&hellip必須提出報告,以撤銷升讀研究生院的申請&hellip&hellip就前往六隅先生的府上拜訪,便得到了這本書。
上面寫有中野重治題贈先生的署名,在古義人來說,這是一本非常特别的書。
&ldquo他曾說,這是決定今後當小說家這一天的紀念,停止寫小說那天還要閱讀這本書。
該不是他有一種預感,或許要在生育了自己的森林裡迎來那一天?&hellip&hellip&rdquo &ldquo哥哥身上有愛撒嬌的毛病,對于值得信賴的親友,他經常會說諸如停止做某事的那一天之類的話。
羅茲就曾規勸他&rsquo最後的小說這種話不要再說了&lsquo(現在,她正陪護在古義人的病房裡)。
&ldquo中野本身呀,是個因戰敗而剛從軍隊回來的中年知識分子,從澀谷步行去日比谷的途中,就碰上了美軍的軍樂隊。
&ldquo&hellip&hellip哥哥是否想要查明那是什麼音樂呢?為此我查找了一下,便發現在阿亮的CD旁,有一個收集了軍樂隊樂曲CD的波紋紙箱,就搬了出來,放在兒子正等候着的車上拉來了。
至于《軍樂》這部作品裡寫的是什麼感覺的曲子,阿亮,我會向你說明的&hellip&hellip請你和麻兒去車上找找看。
我還帶來了用電池驅動的美國BOSE牌高保真音響裝置。
&ldquo在哥哥的病床旁邊,羅茲一直在呼喚着&hellip&hellip在書上,古義人或是六隅先生用紅鉛筆做了标記。
我想,千嫂子就把這些做了标記的地方讀給他聽,播放軍樂隊的音樂CD&hellip&hellip或許,會成為恢複意識的契機&hellip&hellip&rdquo 阿亮對于有關囑托給自己的工作的話語非常敏感,早已站起身來,露出莊重的待機神情。
然而,千的性格卻使她在這種時候不能做出反射性反應。
這其中也有長途旅行後疲勞的原因。
同樣因為疲勞而在濃茶色臉上浮現出雀斑的阿紗,則按照自己的性格繼續發表意見: &ldquo&hellip&hellip即或意識不能恢複,作為送給悲慘的古義人的贈言&hellip&hellip贈送的音樂,也是比較合适的。
&rdquo 三 自己也知道,激烈的頭疼很快就會襲來。
是那種無可躲避的疼痛。
不過,眼下則處于疼痛來臨前的時間段。
這時,頭部本身,嗵地一聲落在黑暗的水中岩石間的夾縫裡。
正想更為清晰地打量那些隐約可見的物體,兩隻耳朵以上的部位卻被緊緊卡在夾縫之中。
一陣恐慌襲來&hellip&hellip稍後,巨人的手抓住自己的兩隻腳,将整個身體猛然塞入夾縫裡面,毫不留情地擰轉成朝向側面的姿勢。
在這巨大的疼痛之下,自己無聲地叫喚起來,感到頭部正咯吱咯吱地從那夾縫間擠壓過去。
頭部流出的血液彌漫為煙幕,在濃淡不勻的紅色河水中,自己的身體被撇開,任由水流沖向前方,最終仰面擱淺在淵潭溢流而出的淺灘,面向藍天喘息不止,歪斜着身子靜止在那裡&hellip&hellip 孩童時代的自己為什麼要冒如此之大的危險,把腦袋潛入大岩石間的夾縫之中呢?那夾縫深處恍若橫置了一個碩大的壺,使得視野豁然開闊起來,數百尾雅羅魚正在微光中遊弋。
指示出一個方向,靜靜地與水流等速遊動着的、泛出銀灰色澤的藍色雅羅魚。
數百個小腦袋朝向自己這一側的黑點,由數百隻眼睛所構成,在這些眼睛裡,映現出一個&ldquo童子&rdquo的面龐。
感受到強烈的誘惑,想要挨近一些以便看得更為清晰。
向雅羅魚那邊轉動的腦袋,卻被岩石緊緊夾住。
恐慌來臨了&hellip&hellip巨人的手捉住在水中撲打的雙腳,向裡面塞了進去。
然後擰轉身體。
向着難以估算的巨大疼痛&hellip&hellip 在腦袋沒有疼痛的這段時間裡,不,是疼痛剛剛開始不久,一個女人的聲音(此人所說的日語顯然不是她的母語)總是在遠方隐隐約約地向自己召喚。
有時則突然挨近過來,話語也顯得明了易懂。
疼痛之中的頭腦對此簡直難以忍受。
&ldquo古義人、古義人,&rdquo那女人在呼喚着,&ldquocogito,ergosum?&rdquo① ①cogito,ergosum,原意為&ldquo我思故我在&rdquo,其中的cogito與古義人的日語發音相諧,因而&ldquocogito,ergos
羅茲站在麻兒身旁,成為遮斷那些記者的厚重肉壁。
千終于從這場不知其試圖采寫何種主旨新聞的采訪中解脫了出來。
&ldquo令人難以置信的提問!&rdquo羅茲大聲而有力地說道并歎息着,&ldquo千的回答,我覺得即便從古義人的角度來講,也是正确的。
因為,關于這個主題,也不知該說是充滿睿智的&hellip&hellip還是紳士式的,我曾聽古義人和真木彥交談過&hellip&hellip&rdquo &ldquo吾良在攝制電影之餘也寫了書,出版這書的編輯們甚至因此而與他親密交往起來。
可他們對自己所在出版社的周刊雜志貶低吾良之死,竟也無動于衷,并不在意。
長江假如真的死去,情況恐怕會更加糟糕。
即便能夠活下來,他們隻要發現古義人失去了抵抗力量,就會立即&hellip&hellip&rdquo 麻兒重新回複到等待&mdash&mdash無論如何,為了不讓更為惡兇之事發生,也是為了讓善好之事到來(即或非常微小)而在等待&mdash&mdash狀态之中,随着時間的流逝,盡管麻兒的臉色仍與先前相同,但其中的怒氣卻已經消隐,她将安靜下來的眼睛轉向千: &ldquo說是在柏林與其共同生活在一個家裡的那個德國人,是個什麼樣的人?&rdquo &ldquo是吾良生前女友浦君将要與之結婚的人。
&rdquo &ldquo千是個對自己很有信心的人呀。
&rdquo羅茲說,&ldquo我的家族是愛爾蘭人,這麼說也許會讓人覺得有些奇怪,千的身材也好,面部的感覺也好,都和我的叔母相似。
最初見到你的時候,因這似曾相識而好像感受到了親情。
&rdquo &ldquo我發胖了,這次很長時間沒坐榻榻米卻在勞動,腰部姿勢與德國同齡婦女越來越像了。
&rdquo &ldquo什麼時候回柏林去,媽媽?&rdquo &ldquo不回去了。
浦君一個可以信賴的朋友雇了專職人員,接替了我的工作。
柏林現在是睡午覺的時間,浦君的電子郵件該發到了。
&rdquo &ldquo如果千能夠照料古義人,我就可以放下心來和織田博士結婚了。
謝謝!&rdquo &ldquo羅茲君,該是我感謝你呀!&rdquo 麻兒俯下身子,把使勁兒相互擦蹭着手指肚的右掌,放在坐在身旁正讀着《袖珍樂典》的阿亮膝頭。
阿亮的表情中似乎兼有不可思議和興趣盎然的成分,把視線移向已經不再擦蹭手指肚的手掌。
阿紗借助大兒子駕駛的汽車往來于醫院和真木町之間,在電梯前聽織田醫生介紹病情之後,把紙袋和看似濃綠色封面的薄書親手交給了千。
原本她想這樣告訴千:&ldquo想找一些零零碎碎的生活必需品,再看看是不是有什麼可以閱讀的書,在十鋪席的書齋兼寝室裡,卻隻有這麼一本日語小說,是中野重治在戰後最早發表的短篇小說集,就站着讀了這本叫做《軍樂》的作品。
&rdquo&hellip&hellip &ldquo當年,古義人決定當小說家的時候&hellip&hellip必須提出報告,以撤銷升讀研究生院的申請&hellip&hellip就前往六隅先生的府上拜訪,便得到了這本書。
上面寫有中野重治題贈先生的署名,在古義人來說,這是一本非常特别的書。
&ldquo他曾說,這是決定今後當小說家這一天的紀念,停止寫小說那天還要閱讀這本書。
該不是他有一種預感,或許要在生育了自己的森林裡迎來那一天?&hellip&hellip&rdquo &ldquo哥哥身上有愛撒嬌的毛病,對于值得信賴的親友,他經常會說諸如停止做某事的那一天之類的話。
羅茲就曾規勸他&rsquo最後的小說這種話不要再說了&lsquo(現在,她正陪護在古義人的病房裡)。
&ldquo中野本身呀,是個因戰敗而剛從軍隊回來的中年知識分子,從澀谷步行去日比谷的途中,就碰上了美軍的軍樂隊。
&ldquo&hellip&hellip哥哥是否想要查明那是什麼音樂呢?為此我查找了一下,便發現在阿亮的CD旁,有一個收集了軍樂隊樂曲CD的波紋紙箱,就搬了出來,放在兒子正等候着的車上拉來了。
至于《軍樂》這部作品裡寫的是什麼感覺的曲子,阿亮,我會向你說明的&hellip&hellip請你和麻兒去車上找找看。
我還帶來了用電池驅動的美國BOSE牌高保真音響裝置。
&ldquo在哥哥的病床旁邊,羅茲一直在呼喚着&hellip&hellip在書上,古義人或是六隅先生用紅鉛筆做了标記。
我想,千嫂子就把這些做了标記的地方讀給他聽,播放軍樂隊的音樂CD&hellip&hellip或許,會成為恢複意識的契機&hellip&hellip&rdquo 阿亮對于有關囑托給自己的工作的話語非常敏感,早已站起身來,露出莊重的待機神情。
然而,千的性格卻使她在這種時候不能做出反射性反應。
這其中也有長途旅行後疲勞的原因。
同樣因為疲勞而在濃茶色臉上浮現出雀斑的阿紗,則按照自己的性格繼續發表意見: &ldquo&hellip&hellip即或意識不能恢複,作為送給悲慘的古義人的贈言&hellip&hellip贈送的音樂,也是比較合适的。
&rdquo 三 自己也知道,激烈的頭疼很快就會襲來。
是那種無可躲避的疼痛。
不過,眼下則處于疼痛來臨前的時間段。
這時,頭部本身,嗵地一聲落在黑暗的水中岩石間的夾縫裡。
正想更為清晰地打量那些隐約可見的物體,兩隻耳朵以上的部位卻被緊緊卡在夾縫之中。
一陣恐慌襲來&hellip&hellip稍後,巨人的手抓住自己的兩隻腳,将整個身體猛然塞入夾縫裡面,毫不留情地擰轉成朝向側面的姿勢。
在這巨大的疼痛之下,自己無聲地叫喚起來,感到頭部正咯吱咯吱地從那夾縫間擠壓過去。
頭部流出的血液彌漫為煙幕,在濃淡不勻的紅色河水中,自己的身體被撇開,任由水流沖向前方,最終仰面擱淺在淵潭溢流而出的淺灘,面向藍天喘息不止,歪斜着身子靜止在那裡&hellip&hellip 孩童時代的自己為什麼要冒如此之大的危險,把腦袋潛入大岩石間的夾縫之中呢?那夾縫深處恍若橫置了一個碩大的壺,使得視野豁然開闊起來,數百尾雅羅魚正在微光中遊弋。
指示出一個方向,靜靜地與水流等速遊動着的、泛出銀灰色澤的藍色雅羅魚。
數百個小腦袋朝向自己這一側的黑點,由數百隻眼睛所構成,在這些眼睛裡,映現出一個&ldquo童子&rdquo的面龐。
感受到強烈的誘惑,想要挨近一些以便看得更為清晰。
向雅羅魚那邊轉動的腦袋,卻被岩石緊緊夾住。
恐慌來臨了&hellip&hellip巨人的手捉住在水中撲打的雙腳,向裡面塞了進去。
然後擰轉身體。
向着難以估算的巨大疼痛&hellip&hellip 在腦袋沒有疼痛的這段時間裡,不,是疼痛剛剛開始不久,一個女人的聲音(此人所說的日語顯然不是她的母語)總是在遠方隐隐約約地向自己召喚。
有時則突然挨近過來,話語也顯得明了易懂。
疼痛之中的頭腦對此簡直難以忍受。
&ldquo古義人、古義人,&rdquo那女人在呼喚着,&ldquocogito,ergosum?&rdquo① ①cogito,ergosum,原意為&ldquo我思故我在&rdquo,其中的cogito與古義人的日語發音相諧,因而&ldquocogito,erg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