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蒼老的日本之會”(三)
關燈
小
中
大
&ldquo柏林的電影人小團體,說是手上有長江君承諾無償提供時的現場錄像帶&hellip&hellip采訪時擔任翻譯的是研究德國的一位日本研究者,今年夏天,那人回日本時,俺也去見了他,并詢問了當時的情況。
&ldquo不過他說,一家有名的晚報登載了采訪,那也是他翻譯的,可長江君肯定不愉快,而他自己并沒有責任,但難以取得直接聯系。
有這樣的事嗎?&rdquo &ldquo說是我不懂德語,就沒把登載采訪的報紙送來。
那是一家叫做《Tages》的晚報,在上面與那兩人所做的長達三個小時的對話,是我旅居柏林期間最為糟糕的經曆。
&ldquo一位是戴着紅色賽璐珞老式眼鏡的女記者,顯得分外威嚴,顯然是在進行哄騙。
另一位男記者則像是她年輕的情夫,拿着一本奇怪的日本導遊手冊。
他們一共準備了二十項提問,比如&lsquo年輕男女會前往情人旅館,以便在那裡以兩個小時為單位進行性交,這是真的嗎?&rsquo&lsquo在有外國人參加的會議上,說是常會浮現出毫無意義的微笑,這是為什麼?&rsquo&hellip&hellip我就說,作為日本文化的課題,我想與德國的相同問題聯系起來談論。
于是,在一旁注視着的女記者臉上就顯出煩躁的神情,染上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庸俗的紅色,仿佛要沖淡眼鏡本身的色彩。
&rdquo 津田面帶微笑,露出像是如願以償的喜悅之情,從眼神上看,似乎在思考着什麼,最終卻什麼也沒說。
黑野便取代他說道: &ldquo像長江這樣國際著名的作家,也還有這種悲慘的經曆啊。
&rdquo他接着說,&ldquo君特·格拉斯來東京時,曾問起有關身穿豹子圖形的超短裙、站在柏林的大街上的女子吧?&rdquo &ldquo也不全是那個訪談造成的吧?&rdquo田村說,&ldquo不過,海外的報紙期待着向日本知識分子表示敬意,這可怎麼辦?雖不能說是要懷有戒備之心,卻也必須深切注意。
就咱所知,報紙一旦發行,你再要求發表訂正啟事,可還沒有成功的先例呢。
&rdquo &ldquo古義人受到他任教職的柏林自由大學以及為他提供住所的高等研究所的熱情關照。
在追思柏林交響樂團一位相關人員的追悼音樂會上,發表了演講的魏茨薩凱原任總統發現了坐席上的古義人,便坐在他身旁的地闆上傾聽觀衆要求再度進行的演奏。
&rdquo 看樣子,黑野對古義人泛起了新的興趣。
&ldquo就像從紐約來到四國一樣,羅茲也曾追逐古義人前往柏林啊!&rdquo 阿紗的丈夫和真木彥也加入了聚餐會,還把在真木川捕獲的香魚燒烤後帶了過來。
古義人擔心羅茲會顧忌真木彥的反應,可當津田得知神官是負責禦靈祭等當地祭祀的發起人後,就為得到攝影用的信息而獨自控制了這位神官。
盡管錯過了時機,古義人還是解釋說: &ldquo不僅研究我的工作,羅茲還是阿亮的音樂的研究家哪。
我覺得,所謂追逐之類的語言,用在她身上并不合适。
&rdquo 三 &ldquo長江君,我有一個問題想向您請教,這對我非常重要。
&rdquo 織田醫生過來搭話。
古義人在想,這是一個善于問診的老練醫生,意識到要壟斷談話對話,不讓其他人進行幹擾。
在晚餐會的過程中,織田醫生曾用相同手法獨自控制了羅茲。
現在,織田醫生又圍擁着古義人的肩膀來到窗口,剛剛開始他們的談話,除了沉溺于放入冰塊的威士忌的黑野之外,&ldquo蒼老的日本之會&rdquo的所有成員,全都集中到了羅茲身邊,樂呵呵地開始了英語會話。
&ldquo幾年前,您曾對報紙的記者說,要停止小說創作,這成了當時的重大新聞。
其實,我對您重新産生興趣,就是從那件事開始的。
是同齡者的人生決意,吸引了我的關注。
&ldquo為了尋找追蹤新聞報道的評論文章,我第一次買了文藝雜志之類的讀物。
不過,刊登在那些讀物上的評論文章,與我們從醫學論文進行類推的東西大相徑庭,我感到了失望。
在你那個決意的内裡,會是這樣的考慮嗎?我是這麼認為的:同那個解答&mdash&mdash與我所考慮的決意深處有關聯的那種解答&mdash&mdash相連接的評論,根本就不存在。
&ldquo坦率地說,我認為呀,長江先生,這不就是信仰的問題嗎?!&rdquo織田醫生注視着古義人,&ldquo這是無的放矢嗎?&rdquo &ldquo&hellip&hellip也并不是什麼無的放矢。
不如說,我就那麼停止寫小說達三年,當時确實決定至死也不信仰什麼,就這麼一直維持這種狀态&hellip&hellip &ldquo那時,我想把&lsquo祈禱&rsquo置于生活的中心。
而且,從以往經驗中我知道,在寫小說的同時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
我打算從閱讀斯賓諾莎的文本和相關研究書籍入手,嘗試着進行&lsquo祈禱&rsquo。
實際上,在整整三年裡我也這麼實踐了。
偶爾我也獲得外國的文學獎,但作為個人,自己卻難以使用那些獎金,不過,由于文庫本被熱賣,閱讀和&lsquo祈禱&rsquo最終成為了可能。
&ldquo然而,一旦停止小說創作,把自己推向關鍵的&lsquo祈禱&rsquo的力量卻也随之消失了。
在寫小說的那些歲月裡,我感到自己是具有那種力量的。
不過,我并不會因此而從正面使用這種力量。
但是,在出版數年後再度閱讀當時創作的小說時,我時常感覺到,那時自己其實已經在很認真地進行祈禱了&hellip&hellip &ldquo在停止創作小說期間,有一年時間是在新澤西州的大
&ldquo不過他說,一家有名的晚報登載了采訪,那也是他翻譯的,可長江君肯定不愉快,而他自己并沒有責任,但難以取得直接聯系。
有這樣的事嗎?&rdquo &ldquo說是我不懂德語,就沒把登載采訪的報紙送來。
那是一家叫做《Tages》的晚報,在上面與那兩人所做的長達三個小時的對話,是我旅居柏林期間最為糟糕的經曆。
&ldquo一位是戴着紅色賽璐珞老式眼鏡的女記者,顯得分外威嚴,顯然是在進行哄騙。
另一位男記者則像是她年輕的情夫,拿着一本奇怪的日本導遊手冊。
他們一共準備了二十項提問,比如&lsquo年輕男女會前往情人旅館,以便在那裡以兩個小時為單位進行性交,這是真的嗎?&rsquo&lsquo在有外國人參加的會議上,說是常會浮現出毫無意義的微笑,這是為什麼?&rsquo&hellip&hellip我就說,作為日本文化的課題,我想與德國的相同問題聯系起來談論。
于是,在一旁注視着的女記者臉上就顯出煩躁的神情,染上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庸俗的紅色,仿佛要沖淡眼鏡本身的色彩。
&rdquo 津田面帶微笑,露出像是如願以償的喜悅之情,從眼神上看,似乎在思考着什麼,最終卻什麼也沒說。
黑野便取代他說道: &ldquo像長江這樣國際著名的作家,也還有這種悲慘的經曆啊。
&rdquo他接着說,&ldquo君特·格拉斯來東京時,曾問起有關身穿豹子圖形的超短裙、站在柏林的大街上的女子吧?&rdquo &ldquo也不全是那個訪談造成的吧?&rdquo田村說,&ldquo不過,海外的報紙期待着向日本知識分子表示敬意,這可怎麼辦?雖不能說是要懷有戒備之心,卻也必須深切注意。
就咱所知,報紙一旦發行,你再要求發表訂正啟事,可還沒有成功的先例呢。
&rdquo &ldquo古義人受到他任教職的柏林自由大學以及為他提供住所的高等研究所的熱情關照。
在追思柏林交響樂團一位相關人員的追悼音樂會上,發表了演講的魏茨薩凱原任總統發現了坐席上的古義人,便坐在他身旁的地闆上傾聽觀衆要求再度進行的演奏。
&rdquo 看樣子,黑野對古義人泛起了新的興趣。
&ldquo就像從紐約來到四國一樣,羅茲也曾追逐古義人前往柏林啊!&rdquo 阿紗的丈夫和真木彥也加入了聚餐會,還把在真木川捕獲的香魚燒烤後帶了過來。
古義人擔心羅茲會顧忌真木彥的反應,可當津田得知神官是負責禦靈祭等當地祭祀的發起人後,就為得到攝影用的信息而獨自控制了這位神官。
盡管錯過了時機,古義人還是解釋說: &ldquo不僅研究我的工作,羅茲還是阿亮的音樂的研究家哪。
我覺得,所謂追逐之類的語言,用在她身上并不合适。
&rdquo 三 &ldquo長江君,我有一個問題想向您請教,這對我非常重要。
&rdquo 織田醫生過來搭話。
古義人在想,這是一個善于問診的老練醫生,意識到要壟斷談話對話,不讓其他人進行幹擾。
在晚餐會的過程中,織田醫生曾用相同手法獨自控制了羅茲。
現在,織田醫生又圍擁着古義人的肩膀來到窗口,剛剛開始他們的談話,除了沉溺于放入冰塊的威士忌的黑野之外,&ldquo蒼老的日本之會&rdquo的所有成員,全都集中到了羅茲身邊,樂呵呵地開始了英語會話。
&ldquo幾年前,您曾對報紙的記者說,要停止小說創作,這成了當時的重大新聞。
其實,我對您重新産生興趣,就是從那件事開始的。
是同齡者的人生決意,吸引了我的關注。
&ldquo為了尋找追蹤新聞報道的評論文章,我第一次買了文藝雜志之類的讀物。
不過,刊登在那些讀物上的評論文章,與我們從醫學論文進行類推的東西大相徑庭,我感到了失望。
在你那個決意的内裡,會是這樣的考慮嗎?我是這麼認為的:同那個解答&mdash&mdash與我所考慮的決意深處有關聯的那種解答&mdash&mdash相連接的評論,根本就不存在。
&ldquo坦率地說,我認為呀,長江先生,這不就是信仰的問題嗎?!&rdquo織田醫生注視着古義人,&ldquo這是無的放矢嗎?&rdquo &ldquo&hellip&hellip也并不是什麼無的放矢。
不如說,我就那麼停止寫小說達三年,當時确實決定至死也不信仰什麼,就這麼一直維持這種狀态&hellip&hellip &ldquo那時,我想把&lsquo祈禱&rsquo置于生活的中心。
而且,從以往經驗中我知道,在寫小說的同時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
我打算從閱讀斯賓諾莎的文本和相關研究書籍入手,嘗試着進行&lsquo祈禱&rsquo。
實際上,在整整三年裡我也這麼實踐了。
偶爾我也獲得外國的文學獎,但作為個人,自己卻難以使用那些獎金,不過,由于文庫本被熱賣,閱讀和&lsquo祈禱&rsquo最終成為了可能。
&ldquo然而,一旦停止小說創作,把自己推向關鍵的&lsquo祈禱&rsquo的力量卻也随之消失了。
在寫小說的那些歲月裡,我感到自己是具有那種力量的。
不過,我并不會因此而從正面使用這種力量。
但是,在出版數年後再度閱讀當時創作的小說時,我時常感覺到,那時自己其實已經在很認真地進行祈禱了&hellip&hellip &ldquo在停止創作小說期間,有一年時間是在新澤西州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