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戰争的後果:英國資本主義的高漲和歐洲向世界的擴張
關燈
小
中
大
5年間踏勘了太平洋沿岸,俄國也剛在那裡出現;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的聯系全靠赫德森海灣公司的驿站,最遠可到達哥倫比亞河。
在北方,麥肯齊于1793年前往北極區的荒僻孤島探險。
四、殖民帝國的動搖 歐洲占有的殖民地略有增多,一次新的瓜分正在醞釀中,受到損失的将是各拉丁大國。
三級會議的召開鼓勵了法國殖民地白人的獨立傾向。
随後,種植園主不但希望擺脫&ldquo專營貿易權&rdquo,而且有鑒于革命的事态發展,力圖維持有色人種的低下地位和防止解放奴隸的任何嘗試。
他們終于同英國站在一起。
法蘭西島因拒絕承認共和三年憲法,後來竟驅逐了督政府的代表。
西班牙暫時尚未失去它在美洲的屬地;但暴風雨即将到來。
法國革命的影響,加上啟蒙哲學和美國獨立的影響相配台,隻能啟發某些當地白人的獨立精神,鼓勵種植園主為保障貿易自由而反對宗主國的壓迫。
于1789年旅居西班牙期間接受了新思想的貝爾格拉諾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鼓吹貿易自由,并于1794年任該地商會秘書。
卡洛斯四世與督政府結盟更使輿論大嘩。
英國的封鎖使西屬美洲各海港的出口幾乎完全停頓: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出口額由1796年的五百四十七萬皮阿斯特下降為1797年的三十三萬五千。
中立國和同盟國的船隻獲準進入港口,這一措施仍無濟于事,而且于1800年被取消。
貿易危機的持續是獨立運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大膽的當地白人很早就策劃密謀;1796年委内瑞拉的一起密謀失敗後,多人被處決,羅德裡格斯和玻利瓦爾被迫先後出走。
1794年至1799年間,墨西哥發現了三起密謀。
一些比較謹慎的當地人企圖利用英國對西屬美洲的貪欲以及美國的商業利益和歐洲各國間的沖突。
早在1792年,布裡索曾考慮委派當時在杜穆裡埃軍中任職的米蘭達返回故鄉發動起義。
在巴塞爾協定簽訂後,特别在西班牙加入共和國陣營後,這個委内瑞拉人便公開倒向英國,雖然他同英國的聯系從未間斷過。
1795年,他和奧拉維特一起在馬德裡建立了南美軍政府;在卡迪斯,又成立了另一個密謀小團體,智利人奧希金斯于1799年加入了這個團體。
在果月十八日後,米蘭達因被督政府所驅逐,便以殖民地&ldquo總代表&rdquo的身份要求皮特給予幫助;英軍占領了庫拉索島和特立尼達島,這些島嶼本是走私活動中心,如今更成為派遣起義分子最好的根據地。
倫敦成了殖民地白人避難的大本營,納裡尼奧終于前往倫敦;他們共同創建互濟會&ldquo勞達羅分會&rdquo,準備解放殖民地。
皮特在阿布基爾戰役後才接見了米蘭達,要他轉向美國求助(美國因剛同法國絕交),也許能滿足他的願望。
但是,美國也一味推诿,直到霧月十八日,事情仍懸在空中。
宗主國和殖民地的白人在革命初期都沒有想到土著居民會要求獨立。
在拉丁美洲,隻有少數人接受了新思想,為印第安人仗義執言;有色人種的權利在法國首次有人為之辯護。
&ldquo黑人之友會&rdquo譴責黑人買賣,但對奴隸制卻僅表示不贊成而已:制憲議會停止了舊制度為鼓勵黑人買賣所發放的獎金,這種獎金在8月10日後由立法議會正式取消。
1791年聖多明各的黑人起義未能使奴隸制問題的讨論進一步展開,因為人們首先想把起義鎮壓下去。
鎮壓沒有取得成功,而英國人卻勾結種植園主着手征服該島,這使局勢又有了新的變化;松都納克斯向反叛者表示,隻要他們站在法國一邊,就給他們自由。
制憲議會接着于共和二年雨月十六日(1794年2月4日)廢除了奴隸制,這不僅為了與人權宣言保持一緻,而且顯然希望把黑人争取到共和國方面,并挑動英國殖民地的奴隸舉行起義。
英國人因此放棄了聖多明各,而杜山·路維都爾在成為殖民地的主人後,卻僅在名義上承認法國的權威。
無論松都納克斯、瓜德羅普的雨蓋或杜山·路維都爾都并未完全解放奴隸,因為他們仍強迫奴隸服勞役。
在馬斯卡林群島,國民公會的法令隻是一紙空文。
然而,法國革命畢竟最終把平等權利推廣到有色人種和黑人,而且首次導緻土著居民建立了一個不受歐洲人控制的獨立國家。
在北方,麥肯齊于1793年前往北極區的荒僻孤島探險。
四、殖民帝國的動搖 歐洲占有的殖民地略有增多,一次新的瓜分正在醞釀中,受到損失的将是各拉丁大國。
三級會議的召開鼓勵了法國殖民地白人的獨立傾向。
随後,種植園主不但希望擺脫&ldquo專營貿易權&rdquo,而且有鑒于革命的事态發展,力圖維持有色人種的低下地位和防止解放奴隸的任何嘗試。
他們終于同英國站在一起。
法蘭西島因拒絕承認共和三年憲法,後來竟驅逐了督政府的代表。
西班牙暫時尚未失去它在美洲的屬地;但暴風雨即将到來。
法國革命的影響,加上啟蒙哲學和美國獨立的影響相配台,隻能啟發某些當地白人的獨立精神,鼓勵種植園主為保障貿易自由而反對宗主國的壓迫。
于1789年旅居西班牙期間接受了新思想的貝爾格拉諾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鼓吹貿易自由,并于1794年任該地商會秘書。
卡洛斯四世與督政府結盟更使輿論大嘩。
英國的封鎖使西屬美洲各海港的出口幾乎完全停頓: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出口額由1796年的五百四十七萬皮阿斯特下降為1797年的三十三萬五千。
中立國和同盟國的船隻獲準進入港口,這一措施仍無濟于事,而且于1800年被取消。
貿易危機的持續是獨立運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大膽的當地白人很早就策劃密謀;1796年委内瑞拉的一起密謀失敗後,多人被處決,羅德裡格斯和玻利瓦爾被迫先後出走。
1794年至1799年間,墨西哥發現了三起密謀。
一些比較謹慎的當地人企圖利用英國對西屬美洲的貪欲以及美國的商業利益和歐洲各國間的沖突。
早在1792年,布裡索曾考慮委派當時在杜穆裡埃軍中任職的米蘭達返回故鄉發動起義。
在巴塞爾協定簽訂後,特别在西班牙加入共和國陣營後,這個委内瑞拉人便公開倒向英國,雖然他同英國的聯系從未間斷過。
1795年,他和奧拉維特一起在馬德裡建立了南美軍政府;在卡迪斯,又成立了另一個密謀小團體,智利人奧希金斯于1799年加入了這個團體。
在果月十八日後,米蘭達因被督政府所驅逐,便以殖民地&ldquo總代表&rdquo的身份要求皮特給予幫助;英軍占領了庫拉索島和特立尼達島,這些島嶼本是走私活動中心,如今更成為派遣起義分子最好的根據地。
倫敦成了殖民地白人避難的大本營,納裡尼奧終于前往倫敦;他們共同創建互濟會&ldquo勞達羅分會&rdquo,準備解放殖民地。
皮特在阿布基爾戰役後才接見了米蘭達,要他轉向美國求助(美國因剛同法國絕交),也許能滿足他的願望。
但是,美國也一味推诿,直到霧月十八日,事情仍懸在空中。
宗主國和殖民地的白人在革命初期都沒有想到土著居民會要求獨立。
在拉丁美洲,隻有少數人接受了新思想,為印第安人仗義執言;有色人種的權利在法國首次有人為之辯護。
&ldquo黑人之友會&rdquo譴責黑人買賣,但對奴隸制卻僅表示不贊成而已:制憲議會停止了舊制度為鼓勵黑人買賣所發放的獎金,這種獎金在8月10日後由立法議會正式取消。
1791年聖多明各的黑人起義未能使奴隸制問題的讨論進一步展開,因為人們首先想把起義鎮壓下去。
鎮壓沒有取得成功,而英國人卻勾結種植園主着手征服該島,這使局勢又有了新的變化;松都納克斯向反叛者表示,隻要他們站在法國一邊,就給他們自由。
制憲議會接着于共和二年雨月十六日(1794年2月4日)廢除了奴隸制,這不僅為了與人權宣言保持一緻,而且顯然希望把黑人争取到共和國方面,并挑動英國殖民地的奴隸舉行起義。
英國人因此放棄了聖多明各,而杜山·路維都爾在成為殖民地的主人後,卻僅在名義上承認法國的權威。
無論松都納克斯、瓜德羅普的雨蓋或杜山·路維都爾都并未完全解放奴隸,因為他們仍強迫奴隸服勞役。
在馬斯卡林群島,國民公會的法令隻是一紙空文。
然而,法國革命畢竟最終把平等權利推廣到有色人種和黑人,而且首次導緻土著居民建立了一個不受歐洲人控制的獨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