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二次反法同盟

關燈
區後,在亞曆山德裡亞收集殘部。

    蘇沃洛夫在米蘭舉行了隆重的入城式,派出相當數量的部隊分散布防,于5月12日才向莫羅進攻,戰果不大。

    與此同時,法軍再次後撤至熱那亞和康尼奧。

    督政府的對内和對外政策使法軍在意大利吃了虧。

    主張意大利統一的人通常持雅各賓派的觀點,他們因對督政府的立場感到失望,轉而站在反法同盟一邊。

    拉賀茲将軍向法軍開了火;皮埃蒙特的雅各賓分子組織了暴動,與舊制度的擁護者并肩作戰。

     莫羅指望同麥克唐納會師,後者正曆盡艱辛把那不勒斯軍團從暴亂叢生的意大利半島帶回。

    莫羅沒有要麥克唐納直接向自己的防區靠攏,而讓他在亞曆山德裡亞附近等着會師。

    麥克唐納翻越了亞平甯山後,在特雷比亞河岸被蘇沃洛夫阻住去路。

    自6月17日至19日激戰三天,麥克唐納未能突破防線,便重新翻過大山,沿海岸曲折前進,到達熱那亞。

    已經進抵馬倫哥的莫羅率軍後退,同麥克唐納會合。

     德意志和意大利前線戰事的失利牽動馬賽納跟着後撤;他退出格裡松斯後,由于卡爾大公已渡過了萊茵河,便繼續退至利馬特河後方。

    6月4日,面對敵軍的進攻,他赢得了蘇黎世首次戰役的勝利;但為謹慎起見,他又回渡利馬特河,放棄蘇黎世城,而在萊茵河和楚格湖之間布防,側翼以利馬特河和蘇黎世湖為掩護。

    然而,由于勒克布被迫放棄了聖戈塔德和羅伊斯河谷,馬賽納的後方可能被來自意大利的軍隊所包抄。

     夏季到了,人們以為會有幾場大仗要打。

    結果卻完全不是如此:同盟諸國的政府花了幾個星期讨論作戰計劃,在計劃未定前,各支部隊便在原地作戰。

    蘇沃洛夫圍攻的幾個要塞,包括曼圖亞在内,紛紛投降,其迅速程度令人難以置信,這在法國激起了人們對背叛的厲聲斥責。

    蘇沃洛夫接着粉碎了儒貝爾的反攻,後者已前來擔任意大利軍團司令,莫羅留任副職。

    儒貝爾因急于返回巴黎&mdash&mdash西哀士準備讓他扮演政治角色&mdash&mdash尚未完成軍事集結,便于8月5日攻打諾維。

    戰鬥剛開始,儒貝爾率先陣亡。

    莫羅擋住了敵軍,但損失兵員近三分之一,不得不連夜撤退。

    蘇沃洛夫占領皮埃蒙特後,遵照沙皇的旨意,讓查理&ndash埃曼努爾的官吏複職,并準備入侵多菲内。

     蘇沃洛夫的做法不合圖古特的心意;在圖古特的眼裡,蘇沃洛夫隻是一個普通的幫手,他打算獨自主宰意大利的命運。

    奧地利的文職官員拒絕承認撒丁國王派出的接收人員。

    圖古特對意大利南部的局勢也深感不安。

    麥克唐納在那裡僅留下少量部隊,一支英國艦隊進入了那不勒斯港口;呂複主教正發動農民起義;俄國和土耳其軍隊從科孚島源源運到。

    首都的守衛部隊被困在堡壘中,于6月終于投降。

    納爾遜撕毀了協議,對愛國的資産者和貴族進行殘酷鎮壓。

    但國王費迪南并不以此為滿足:他想部分地或全面占有教皇的領地。

    他的部隊于9月開了進去,奧軍也立即從北方侵入教皇領地。

     英國傾向接受沙皇關于扶植意大利正統王公的主張,但它尤其希望反法同盟諸國集中力量奪回瑞士和尼德蘭。

    倫敦開始希望複辟波旁王朝,反革命分子如同以往一樣積極賣身投敵。

    維克海姆又回到瑞士居住,他正準備在弗朗什&ndash孔代和法國南部發動暴亂;布爾蒙準備再次挑起西部的叛亂;還有人打算收買巴拉斯。

    英國政府堅持要把法軍逐出瑞士,并從勃艮第入侵法國。

    英國把意大利交給了圖古特,換取卡爾大公同意對馬賽納作戰,又說服保羅一世派科爾薩科夫率另一支俄軍二萬八千人接受同一項任務。

    為了抄法軍的後路,它還建議蘇沃洛夫離開意大利和向聖戈塔德推進。

    這正合圖古特的心意。

    人們對沙皇說,解放瑞士各州的功績堪稱歐洲的救星,這個理由把保羅一世說服了。

     這一計劃尚未執行,英國卻用另一個計劃相阻撓:奪回荷蘭和比利時。

    沙皇早在5月已同意派兵一萬八千人參加約克公爵準備的遠征。

    圖古特對奧屬尼德蘭的興趣本來不大,但這些領地一旦從法國手中奪回,他當然要據為己有:7月30日,卡爾大公接到離開瑞士和向美因茲推進的命令。

    由于俄軍在9月才能趕到,卡爾大公并不急于去冒危險,整個8月仍用于讨論作戰計劃。

     同1793年一樣,同盟諸國的行動遲緩給了共和國找出對策的時間。

    法軍将領不顧督政府的命令,堅持認為在夏末前不能采取任何行動,而在此期間,戰争早已使法國國内局勢發生了決定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