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二次反法同盟

關燈
上交戰利品,封存王室和追随西西裡國王的流亡者的财産,并要全國按月納貢。

    尚皮奧内予以拒絕,并把費布爾特逐走。

    督政府召回了兩人,經調查後,下令逮捕将軍,解送軍事法庭審判。

    尚皮奧内的多名部下遭到了同等的命運,均被革職。

    督政府第一次對将領們采取強硬手段:将領們将為推翻督政府出力。

     三、奧地利參戰,反法同盟的性質 為了向共和國進攻,反法同盟必須有德意志國家的幫助。

     格倫維爾本希望普魯士能夠出力,但普魯士卻閃爍其事。

    弗裡德裡希&ndash威廉三世對督政府于1798年5月派來遊說的西哀士也不予理睬。

    在&ldquo分界線&rdquo背後的普魯士蒸蒸日上,居北德意志諸邦之首,它一面窺伺漢諾威,準備吞并紐倫堡,一面耐心地等着因放棄其貧瘠的萊茵屬地而取得應有的補償;它堅持中立,毫無内疚地為促使德意志帝國壽終正寝助一臂之力,戈爾不無嘲弄地為帝國填發了死亡證書。

     圖古特長期不肯表态,因為皮特對提供軍費補貼很不積極。

    奧地利首相暗中同那不勒斯互通聲氣,卻不給任何幫助。

    在沒有普魯士的條件下,他要确有把握地取得俄國的支持。

    在保羅一世出動第一支軍隊後,他終于作出了決定,讓俄軍從奧地利借道。

    當督政府以此作為宣戰理由時,一個月的時間已經過去:共和七年風月二十二日(1799年3月12日),督政府向奧地利宣戰,奧地利也就在未經簽署任何條約的情況下,加入了反法同盟。

    法軍立即占領了托斯卡納,把庇護六世裹脅到瓦朗斯,庇護六世于8月在那裡去世。

     在革命的法國看來,4月28日的流血悲劇具有沖突的性質。

    那天晚間,當法國全權代表離開拉施塔特時,遭到了奧地利輕騎兵的襲擊;其中一人讓·德布裡受傷逃命,另二人羅伯若和布尼埃當即喪生。

    督政府高呼&ldquo報仇&rdquo,指出謀殺事件是國王和貴族對共和國盲目仇恨的表現。

    其目的無疑是要使德意志帝國卷入戰争,至少也要把南德意志的諸侯牽進去,因為普魯士堅持置身事外。

    圖古特知道這些王公根本不想打仗:符騰堡公爵弗裡德裡希二世陷于同省三級會議的紛争中不能脫身;于1799年接替查理&ndash特奧多爾就任巴伐利亞大公的馬克西米利安&ndash約瑟夫擔心哈布斯堡王朝不承認他的繼承權。

     第二次反法同盟終于形成了。

    瑞典的古斯塔夫四世最後加入,但不提供參戰部隊。

    圖古特未簽署任何協議。

    這次反法同盟比第一次更加脆弱。

    英國始終是同盟的軸心,至少應向俄國提供一筆二十二萬五千英鎊的現金軍費,還有每月七萬五千英鎊的饷銀。

    反法同盟一開始就有裂痕,在其拼湊過程中又增加新的裂痕,終于導緻同盟的瓦解。

    格倫維爾向保羅一世保證,英國圍困馬耳他,但不打算占有該島;格倫維爾終于争取到兩海峽對英國商船的開放。

    人們怎能相信,英國資助莫斯科軍費,竟是讓後者稱霸地中海?至于圖古特,他之接受援助,卻是為了奪得意大利。

    但保羅一世又怎肯拱手相贈?英國并不比沙皇笨,他隻想從法國那裡奪回荷蘭,而奧國首相又對此不感興趣。

     反法同盟擁有足夠的兵源;盡管俄國因距離太遠僅派八萬人前來西歐,同盟軍在兵力上仍占優勢。

    但他們的軍事組織和作戰方法沒有任何進步。

    卡爾大公計劃改編奧軍,實行師團編制,因戰争發生而未及貫徹。

    金錢尤其缺乏。

    保羅一世在位期間把債務從四千三百萬盧布增加到一億三千二百萬,他還發行了五千六百萬紙币。

    奧地利每年都有财政赤字,債務自1792年的三億七千萬盾上升到1798年的五億七千二百萬盾,軍費開支全靠發行銀行券,其流通量自1793年的二千七百萬提高到1801年的二億。

     作為反法同盟的支柱,英國經濟在1799年遇到了困難。

    随着金本位制的暫停執行,鑄币在逐漸減少,小面額的銀行券越來越多,通貨略有膨脹;這與地方銀行的增多有關,這些銀行增發了貨币和擴大了信貸。

    此外,漢堡在冬末發生的危機波及到了英國:倫敦一地至少有二十起破産事件;工業受到了影響;面包價格因年成不好而上漲。

    鑒于工人的騷動,皮特決定強化鎮壓措施,并把範圍擴大到無産者:1799年7月12日的&ldquo結社條例&rdquo重申禁止罷工、結社以及旨在籌備或支持結社的募捐。

    年關将近,政府不得不向國外購買糧食,為此支出了三百五十萬英鎊。

    雖然如此,英國資本主義在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