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督政府與反法同盟

關燈
所指望。

    這些可怕的打擊迫使皮特決定談判,督政府同意在利爾開始商談:馬姆茲伯裡于10月14日動身。

     三、1796年秋的失敗 就在這時,形勢已開始變得對共和國不利。

    茹爾丹和莫羅沒有力争會師,卡爾大公集中主力先攻打茹爾丹,因行動遲緩,使桑布爾&ndash默茲軍團得以平安撤退;茹爾丹部于9月末渡過了萊茵河。

    卡爾大公着手切斷撤退較遲的莫羅的後路,但他仍未能集中兵力采取迅速行動;萊茵&ndash摩澤爾軍團經瓦爾唐費爾轉進,于10月26日到達胡甯格。

    奧軍因此随時可以進入意大利的大部地區。

    可是,奧軍仍堅持要奪取凱爾和胡甯格這兩個橋頭堡,攻守戰延續了整個冬季。

     奧軍新任統帥阿爾文齊在同波拿巴作戰中取得了一定的勝利。

    波拿巴陳兵維羅納城下,在卡爾迪埃羅擊敗了敵軍的多次猛撲。

    通過11月14日至17日的阿爾科勒激戰,阿爾文齊終于迫使法軍撤退。

    波拿巴險遭全軍覆沒,物資損失慘重,士氣極度低落。

     在這種情況下,圖古特拒絕了同英國一起參加利爾的談判。

    皮特也變得強硬起來,要求法國放棄比利時和出讓殖民地。

    督政府于12月19日勒令馬姆茲伯裡回國。

    在奧什的率領下,愛爾蘭遠征軍已揚帆出海;艦隊在海上被風暴所阻,無功而返。

    随後不久,一個名為塔脫的美國人(他在獨立戰争時曾任軍官)所組建和指揮的&ldquo黑人軍團&rdquo在威爾士登陸,但塔脫很快被英軍抓獲。

    與此同時,傑維斯于1797年2月14日在聖文森特角擊敗了西班牙艦隊,地中海的大門重新洞開。

     在其他将領連戰連敗、而波拿巴卻突出地取得勝利的情況下,波拿巴便成了唯一的希望。

    更何況,那些敗軍之将也不比波拿巴表現得更為馴服。

    克累貝和貝爾納多特在敗退中居然敢向茹爾丹提出辭職,并把他丢下不管。

    接替茹爾丹的勃農維爾同特派員亞曆山大發生了沖突。

    莫羅未向霍斯曼征求意見便與符騰堡簽訂了停戰協定,接着又與霍斯曼徹底鬧翻,徑自返回法國。

    督政府迫于無奈,撤銷了特派員,将領們從此便獨立行事。

    另方面,在秋季軍事失利後,卡諾開始掌舵。

    他企圖同圖古特取得秘密聯系,于11月要求派遣其軍事處處長克拉爾克前往意大利負責停戰談判和調查軍情。

    克拉爾克很快被波拿巴争取了過去;督政府重申了用倫巴第換取萊茵地區的意圖,并要克爾拉克征詢将軍對和平條件的意見。

     四、奧地利的投降以及累歐本的預備和約 不久,幸運又一次從一個陣營轉到另一個陣營。

    阿爾文齊于1797年1月沿阿迪傑河向南發展,普羅弗拉則從弗留利地區向曼圖亞前進。

    這是意大利軍團取得的最出色的戰功。

    1月14日,波拿巴将進攻裡沃利高地的奧地利幾路大軍打得丢盔棄甲,儒貝爾于第二天把奧軍殘部收拾幹淨。

    波拿巴立即又率領馬賽納師于16日迫使普羅弗拉投降。

    曼圖亞終于投降。

    勝利的陶醉,加上勃羅蒂埃陰謀案的暴露,促使督政府改變了既定方針。

    克拉爾克接到了維護西斯帕納共和國的指示;共和五年雨月15日(1797年2月3日),督政府又緻信波拿巴,要他摧毀教皇政權,但不久又收回成命。

    波拿巴和克拉爾克要求督政府準許他們為倫巴第頒布憲法,督政府僅允許以将軍個人名義設置臨時行政機構。

    随後,交給奧什指揮的桑布爾&ndash默茲軍團于4月16日和18日渡過了萊茵河,迅速進逼法蘭克福;20日,莫羅也渡過該河。

    督政府下令克拉爾克推遲停戰,因為德意志再次成為主要的戰場。

    時間已經太晚了,波拿巴搶先采取了決定性行動。

     波拿巴在奪取曼圖亞後,乘勝向羅馬進軍,但無意走得太遠。

    他從克拉爾克處得知,如果他自己不簽訂和約,督政府會把倫巴第轉讓給維也納;因此,他必須趕在奧軍的前面。

    他在托倫蒂諾與庇護六世匆忙地實現了和平。

    教皇除出讓阿維尼翁和幾個管轄區外,隻付了幾百萬賠款。

    3月20日,波拿巴開始向卡爾大公指揮的奧軍發起進攻,萊茵方面派出的援軍已使他在兵力上占了優勢。

    他順利地到達了塔爾維河,馬賽納師更深入到賽姆林山谷的腳下。

    雙方全權代表于4月7日在累歐本全面談判。

    和談建議是由波拿巴于3月30日主動向卡爾大公提出的。

    由于萊茵軍團的援軍尚未開始進攻,奧軍能夠從容地進行阻擊,法軍的後方也不甚穩固。

    波拿巴看到,如果對圖古特不以利相誘,就不能實現自己的計劃,因而在開戰之前,曾先向圖古特表示可讓出威尼斯的部分土地。

    他的部下于3月在布雷西亞和貝加莫挑動的革命自然先得到他的認可。

    接着,他們還試圖煽動大陸的農民起義;但是,農民在教士和貴族的影響下,對軍事占領十分不滿,轉而反對法國人。

    4月17日,維羅納駐軍遭到偷襲,死傷甚衆。

    波拿巴的地位不穩,加上他決心不惜代價平定意大利和守住已占領的地區,促使他向哈布斯堡王朝提出了以下的選擇:或者出讓比利時和倫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