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督政府與反法同盟
關燈
小
中
大
戰争在繼續進行,督政府為了養活軍隊、實現和平、保住比利時和自然邊界,就必須先入侵德意志和意大利。
但要從事這些新的征服,必定會産生新的危險。
軍隊一旦遠征,将領們便成為軍隊的主宰,共和國的命運将由他們來決定。
此外,宣傳的精神,各國難民的請求,以及某些将領以杜穆裡埃為榜樣在軍需商的支持下推行個人政策,都促使法國在被占領國家廢除舊制度,并像共和二年那樣剝削這些國家,這就勢必導緻法國對這些國家實行軍事占領。
熱月黨在出兵争奪自然邊界的同時,法國就注定要進行曠日持久的戰争。
他們如果能像對待普魯士那樣至少讓奧國取得它所要求的利益,和平或許尚有一線希望。
越過天然邊界,也就排除了同奧國和解的任何可能,最好的結果也隻是在漫長的戰争中訂立幾項停戰協定而已。
一、拿破侖·波拿巴 督政府已看到了這些危險。
勒貝爾堅持要統一萊茵地區,但堅決反對其他的兼并。
在他的影響下,督政府在幾個月内曾表示決心,征服自然邊界以外的領土僅僅是為了換得别國對自然邊界的承認。
至于将領和軍需商,救國委員會曾派遣特派代表對他們進行約束;督政府沒有忘記這個先例,并設立了&ldquo駐軍特派員&rdquo:儒貝爾和亞曆山大前往北方軍團和桑布爾&ndash默茲軍團;霍斯曼前往萊茵&ndash摩澤爾軍團;薩裡賽蒂和加羅前往意大利。
督政府最初在原則上隻賦予他們監視權,但不久便委托他們簽訂停戰協定,征集軍費和鎮壓劫掠行為。
他們的職權雖然小于原來的國民公會特派代表,但這已足以使他們同将領發生沖突。
共和二年的革命法庭曾迫使将領服從國民公會代表的命令;如今,督政府本身的地位尚且不穩,特派員的後台不硬,便總是被驕橫跋扈的将領所頂回。
一個偶然事件使形勢急轉直下。
根據卡諾的計劃,茹爾丹和莫羅應率領桑布爾&ndash默茲軍團和萊茵&ndash摩澤爾軍團朝維也納方向發起主攻;由凱萊爾曼和謝雷率領的軍力較弱的阿爾卑斯軍團和意大利軍團将相機奪取皮埃蒙特和倫巴第。
但是,督政府于共和四年風月十二日(1796年3月20日)派波拿巴接替了謝雷的職務,并讓波拿巴首先發起進攻。
由于革命影響已波及南德意志,督政府希望同那裡的王公進行談判;不出督政府之所料,奧地利于5月20日撕毀了去年12月在萊茵前線簽訂的停戰協定,并從這裡開始向法軍進攻。
波拿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潰了敵軍,這一勝利決定了他的未來。
拿破侖·波拿巴于1769年生在阿雅克肖,當時法國剛占領了科西嘉島。
他的父親很早就歸附了法國,在被承認為貴族後,他把拿破侖送進布裡埃納軍校。
拿破侖在軍校畢業後獲炮兵少尉軍銜。
貧苦無望的拿破侖全靠大革命才有了一切。
但他對法國人深惡痛絕,最初隻想利用革命之機,在帕奧裡的領導下解放故鄉和服務桑梓。
帕奧裡對波拿巴一家很不放心,甯願同波佐·迪波爾哥家族合作,當他同國民公會斷絕關系并向英國求助時,波拿巴全家被逐出科西嘉島。
正是那時,拿破侖才真正歸化法國,為山嶽派效勞。
他在圍攻土倫之戰中嶄露頭角,接着指揮意大利軍團打了薩奧吉烏和德戈兩次漂亮的勝仗。
他一度作為羅伯斯庇爾分子而被捕和失去軍職,在葡月十三日事變時才重上戰馬,并于風月七日負責封閉雅各賓俱樂部。
五天後,他被任命為軍團司令,離巴黎前娶了于1794年被處死的博阿爾奈子爵的遺孀約瑟芬·塔斯歇·德拉·帕熱裡為妻。
如果說拿破侖對約瑟芬同巴拉斯的暧昧關系一無所知,或者說約瑟芬的影響對拿破侖沒有幫助,這是令人難以相信的;但是,拿破侖确實狂熱地喜愛着約瑟芬;卡諾一反常态轉而贊同拿破侖的計劃和任命他當軍團司令,顯然也不是無緣無故的。
革命法國實行的全民皆兵打破了戰争的種種限制,雖然卡諾并未真正領會這一變化的深遠意義。
直至1796年,卡諾派了兩個軍團向德意志推進,結果被各個擊破。
拿破侖天才地制定了新的戰略,他以空前的自信心把周密和合理的行動同無比豐富的想象力結合在一起。
他那指揮戰事的高超技巧簡直蓋世無雙,更何況他接連幾年都遇到機會的幫助。
早在共和二年,他指揮的意大利之役已初步具有以上的基本特征:平定皮埃蒙特,征服倫巴第,接着放下意大利半島不顧,率部向維也納挺進。
二、督政府的軍事勝利和英國的驚慌失措 意大利軍團占領了熱那亞河的大部分地區,自從謝雷在拉烏諾一戰得勝後,更控制了塔納洛河上遊以及通向博爾米達河的兩處隘口。
波拿巴集中法軍三萬八千人,猛攻駐守科利的一萬二千名皮埃蒙特部隊。
博利厄指揮奧軍三萬五千人;由于法軍第一旅正窺伺熱那亞,企圖奪取該城的錢财,博利厄趕緊前往阻擊,并派阿讓圖切斷法軍後路。
在兵
但要從事這些新的征服,必定會産生新的危險。
軍隊一旦遠征,将領們便成為軍隊的主宰,共和國的命運将由他們來決定。
此外,宣傳的精神,各國難民的請求,以及某些将領以杜穆裡埃為榜樣在軍需商的支持下推行個人政策,都促使法國在被占領國家廢除舊制度,并像共和二年那樣剝削這些國家,這就勢必導緻法國對這些國家實行軍事占領。
熱月黨在出兵争奪自然邊界的同時,法國就注定要進行曠日持久的戰争。
他們如果能像對待普魯士那樣至少讓奧國取得它所要求的利益,和平或許尚有一線希望。
越過天然邊界,也就排除了同奧國和解的任何可能,最好的結果也隻是在漫長的戰争中訂立幾項停戰協定而已。
一、拿破侖·波拿巴 督政府已看到了這些危險。
勒貝爾堅持要統一萊茵地區,但堅決反對其他的兼并。
在他的影響下,督政府在幾個月内曾表示決心,征服自然邊界以外的領土僅僅是為了換得别國對自然邊界的承認。
至于将領和軍需商,救國委員會曾派遣特派代表對他們進行約束;督政府沒有忘記這個先例,并設立了&ldquo駐軍特派員&rdquo:儒貝爾和亞曆山大前往北方軍團和桑布爾&ndash默茲軍團;霍斯曼前往萊茵&ndash摩澤爾軍團;薩裡賽蒂和加羅前往意大利。
督政府最初在原則上隻賦予他們監視權,但不久便委托他們簽訂停戰協定,征集軍費和鎮壓劫掠行為。
他們的職權雖然小于原來的國民公會特派代表,但這已足以使他們同将領發生沖突。
共和二年的革命法庭曾迫使将領服從國民公會代表的命令;如今,督政府本身的地位尚且不穩,特派員的後台不硬,便總是被驕橫跋扈的将領所頂回。
一個偶然事件使形勢急轉直下。
根據卡諾的計劃,茹爾丹和莫羅應率領桑布爾&ndash默茲軍團和萊茵&ndash摩澤爾軍團朝維也納方向發起主攻;由凱萊爾曼和謝雷率領的軍力較弱的阿爾卑斯軍團和意大利軍團将相機奪取皮埃蒙特和倫巴第。
但是,督政府于共和四年風月十二日(1796年3月20日)派波拿巴接替了謝雷的職務,并讓波拿巴首先發起進攻。
由于革命影響已波及南德意志,督政府希望同那裡的王公進行談判;不出督政府之所料,奧地利于5月20日撕毀了去年12月在萊茵前線簽訂的停戰協定,并從這裡開始向法軍進攻。
波拿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潰了敵軍,這一勝利決定了他的未來。
拿破侖·波拿巴于1769年生在阿雅克肖,當時法國剛占領了科西嘉島。
他的父親很早就歸附了法國,在被承認為貴族後,他把拿破侖送進布裡埃納軍校。
拿破侖在軍校畢業後獲炮兵少尉軍銜。
貧苦無望的拿破侖全靠大革命才有了一切。
但他對法國人深惡痛絕,最初隻想利用革命之機,在帕奧裡的領導下解放故鄉和服務桑梓。
帕奧裡對波拿巴一家很不放心,甯願同波佐·迪波爾哥家族合作,當他同國民公會斷絕關系并向英國求助時,波拿巴全家被逐出科西嘉島。
正是那時,拿破侖才真正歸化法國,為山嶽派效勞。
他在圍攻土倫之戰中嶄露頭角,接着指揮意大利軍團打了薩奧吉烏和德戈兩次漂亮的勝仗。
他一度作為羅伯斯庇爾分子而被捕和失去軍職,在葡月十三日事變時才重上戰馬,并于風月七日負責封閉雅各賓俱樂部。
五天後,他被任命為軍團司令,離巴黎前娶了于1794年被處死的博阿爾奈子爵的遺孀約瑟芬·塔斯歇·德拉·帕熱裡為妻。
如果說拿破侖對約瑟芬同巴拉斯的暧昧關系一無所知,或者說約瑟芬的影響對拿破侖沒有幫助,這是令人難以相信的;但是,拿破侖确實狂熱地喜愛着約瑟芬;卡諾一反常态轉而贊同拿破侖的計劃和任命他當軍團司令,顯然也不是無緣無故的。
革命法國實行的全民皆兵打破了戰争的種種限制,雖然卡諾并未真正領會這一變化的深遠意義。
直至1796年,卡諾派了兩個軍團向德意志推進,結果被各個擊破。
拿破侖天才地制定了新的戰略,他以空前的自信心把周密和合理的行動同無比豐富的想象力結合在一起。
他那指揮戰事的高超技巧簡直蓋世無雙,更何況他接連幾年都遇到機會的幫助。
早在共和二年,他指揮的意大利之役已初步具有以上的基本特征:平定皮埃蒙特,征服倫巴第,接着放下意大利半島不顧,率部向維也納挺進。
二、督政府的軍事勝利和英國的驚慌失措 意大利軍團占領了熱那亞河的大部分地區,自從謝雷在拉烏諾一戰得勝後,更控制了塔納洛河上遊以及通向博爾米達河的兩處隘口。
波拿巴集中法軍三萬八千人,猛攻駐守科利的一萬二千名皮埃蒙特部隊。
博利厄指揮奧軍三萬五千人;由于法軍第一旅正窺伺熱那亞,企圖奪取該城的錢财,博利厄趕緊前往阻擊,并派阿讓圖切斷法軍後路。
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