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入侵波蘭和法國革命的反擊:瓦爾米和熱馬普之戰(1792年9月—1793年1月)
關燈
小
中
大
地利的要求。
在動身前往法蘭克福前,問題仍懸而未決;妥協終于在7月17日達成,但弗朗斯瓦二世仍堅持要英國表示同意。
許倫貝格對普魯士負擔奧地利索取的額外補償深感不快,但勉強同意将此事報告國王。
雙方沒有簽署任何協議就分了手;因此,在8月初,當俄國問及法蘭克福會議對戰争賠償有何結果時,普魯士的答複是:在奧國方面,問題仍懸而未決,而普魯士方面則已經作出了決定。
這個答複使柏林和彼得堡之間的談判得以開始。
那時候,許倫貝格明确指出,國王不會出讓他的兩塊領地,奧地利或者接受交換,或者另提方案。
雙方在維也納再次進行了長時間的讨論。
9月9日,皇帝終于表明立場:如果奧地利不能取得兩塊領地,就談不上交換,因而也談不上割地賠償。
如果普魯士不肯讓步,它也隻能同奧地利一樣僅得到一筆賠款。
斯皮爾曼于12日動身把這份計劃交給弗裡德裡希&ndash威廉。
與他同行的有普魯士新任駐奧大使豪格維茨,後者是奧普聯盟的堅決支持者。
他們并沒有失望:皇帝怎麼可能會不要阿爾薩斯和直到摩澤爾河的洛林這大片土地呢?在他們的想象中,他們将在巴黎會見普魯士國王。
二、奧普聯軍 歐洲其他國家沒有給奧普聯盟提供任何援助。
3月6日瑞典國王遇刺,使反革命失去了一根重要的支柱:蘇但馬尼公爵擔任攝政後,向法國靠攏。
西班牙的阿蘭達竭力同法國和解,至于皮特,他仍持超然事外的立場。
唯有俄國和撒丁積極響應了4月12日的通告。
但是,在法國入侵威脅下的維克多·阿梅代僅答應奮起抵抗,并要求給予援助。
葉卡特琳娜同意提供一萬五千人,比訂立俄奧同盟時答應派遣的一萬二千人僅增加了三千人,但她又表示,這支軍隊要等波蘭平定後才能出發。
于是,奧普方面建議用資助軍費代替出兵,沙皇慷慨地給了四十萬盧布。
在德意志人和意大利人看來,這場戰争不是民族的戰争,而是階級的或意識形态的戰争;而在他們的王公看來,這則是一場政治戰争。
反動勢力在德意志各國更加猖獗,在反動勢力的鼓動下,弗裡德裡希·根茨于1791年末翻譯了伯克的著作。
同情法國革命的人仍然不少,而且他們仍然敢作敢為,特别在萊茵各國是這樣。
他們譴責幹涉,預言雅各賓派必将取得勝利。
法軍在4月的失利使他們深感痛心,畢爾格爾在《責備之歌》中表達了他們的失望心情:&ldquo誰不能為自由去死,就隻配忍受奴役。
&rdquo反革命分子則贈給無套褲漢一句新的格言:&ldquo戰不勝,就逃命。
&rdquo至于王公們,他們看到從中無利可圖,不肯參與戰事。
維克多&ndash阿梅代于1791年10月曾試圖組織意大利半島各國的邦聯,但沒有取得成功。
奧普聯盟以為至少能指望萊茵各國的君主給予幫助;可是,隻要奧普方面不能保護他們,他們便同法國舉行談判,以免法軍侵入他們的國土。
他們後來雖然同法國絕交,但隻有黑森公國勉強派了幾個團的軍隊交聯軍指揮。
奧普兩國軍隊在名義上分别擁有二十二萬三千人和十七萬一千人,但兩國都不想把全部兵力投入戰争。
根據協議,不倫瑞克公爵隻能調動十萬人,黑森部隊和尼德蘭駐軍不包括在内。
當他在7月到達科布倫茨時,他發現他所能調動的兵力還達不到這個數字。
在扣除守衛部隊後,普魯士所提供的戰鬥部隊僅四萬二千人。
由于匈牙利議會和比利時各省三級會議的抵制,奧地利暫時不能集結軍隊。
普魯士國王并不富有,他把老弗裡德裡希的遺産在1789至1791年間花掉了一部分,但他還能在荷蘭借到一筆貸款。
奧地利已被土耳其戰争搞得民窮财盡,甚至日常開支也難以應付。
何況,它還要向尼德蘭增援,而部隊的逃亡現象又十分嚴重。
奧國僅交給不倫瑞克二萬九千人,其中一萬五千人由霍亨洛赫&ndash基爾什貝克指揮,一萬一千人來自尼德蘭,由克勒腓率領。
在普王的堅持下,不倫瑞克勉強接受了四五千名流亡者,他認為這些人的軍事價值很小。
一萬六千六百名奧軍留守萊茵河,二萬五千名奧軍駐紮尼德蘭。
尼德蘭總督薩克森&ndash但辛公爵阿爾伯派出其中的一萬三千人攻打利爾。
人們當時判斷,聯軍的訓練有素足以彌補數量的不足。
普魯士軍隊是歐洲公認最精銳的部隊。
這支部隊在演習和操練時不僅令行禁止,一絲不苟,而且紀律嚴明,秩序井然;但正因為如此,軍官和士兵的能動性不能有任何發揮。
弗裡德裡希二世把士兵訓練成一架完美無缺的戰争機器,并為各國軍事家所贊歎和竭力模仿。
其實,這種練兵方法主要是為了适應普軍的兵源條件,因為士兵或者來自目不識丁的農民,或者來自身份不明的投軍者。
同時,這種方法也為了适應線狀隊列的需要,通過排槍和快速射擊最大限度地提高步槍的射擊效率。
然而,弗裡德裡希&ndash威廉二世的軍隊從未經過實戰,一上戰場,許多嚴重的缺點便暴露了出來:炮兵低劣、工兵無能、救護不足、指揮平庸。
早在1790年,
在動身前往法蘭克福前,問題仍懸而未決;妥協終于在7月17日達成,但弗朗斯瓦二世仍堅持要英國表示同意。
許倫貝格對普魯士負擔奧地利索取的額外補償深感不快,但勉強同意将此事報告國王。
雙方沒有簽署任何協議就分了手;因此,在8月初,當俄國問及法蘭克福會議對戰争賠償有何結果時,普魯士的答複是:在奧國方面,問題仍懸而未決,而普魯士方面則已經作出了決定。
這個答複使柏林和彼得堡之間的談判得以開始。
那時候,許倫貝格明确指出,國王不會出讓他的兩塊領地,奧地利或者接受交換,或者另提方案。
雙方在維也納再次進行了長時間的讨論。
9月9日,皇帝終于表明立場:如果奧地利不能取得兩塊領地,就談不上交換,因而也談不上割地賠償。
如果普魯士不肯讓步,它也隻能同奧地利一樣僅得到一筆賠款。
斯皮爾曼于12日動身把這份計劃交給弗裡德裡希&ndash威廉。
與他同行的有普魯士新任駐奧大使豪格維茨,後者是奧普聯盟的堅決支持者。
他們并沒有失望:皇帝怎麼可能會不要阿爾薩斯和直到摩澤爾河的洛林這大片土地呢?在他們的想象中,他們将在巴黎會見普魯士國王。
二、奧普聯軍 歐洲其他國家沒有給奧普聯盟提供任何援助。
3月6日瑞典國王遇刺,使反革命失去了一根重要的支柱:蘇但馬尼公爵擔任攝政後,向法國靠攏。
西班牙的阿蘭達竭力同法國和解,至于皮特,他仍持超然事外的立場。
唯有俄國和撒丁積極響應了4月12日的通告。
但是,在法國入侵威脅下的維克多·阿梅代僅答應奮起抵抗,并要求給予援助。
葉卡特琳娜同意提供一萬五千人,比訂立俄奧同盟時答應派遣的一萬二千人僅增加了三千人,但她又表示,這支軍隊要等波蘭平定後才能出發。
于是,奧普方面建議用資助軍費代替出兵,沙皇慷慨地給了四十萬盧布。
在德意志人和意大利人看來,這場戰争不是民族的戰争,而是階級的或意識形态的戰争;而在他們的王公看來,這則是一場政治戰争。
反動勢力在德意志各國更加猖獗,在反動勢力的鼓動下,弗裡德裡希·根茨于1791年末翻譯了伯克的著作。
同情法國革命的人仍然不少,而且他們仍然敢作敢為,特别在萊茵各國是這樣。
他們譴責幹涉,預言雅各賓派必将取得勝利。
法軍在4月的失利使他們深感痛心,畢爾格爾在《責備之歌》中表達了他們的失望心情:&ldquo誰不能為自由去死,就隻配忍受奴役。
&rdquo反革命分子則贈給無套褲漢一句新的格言:&ldquo戰不勝,就逃命。
&rdquo至于王公們,他們看到從中無利可圖,不肯參與戰事。
維克多&ndash阿梅代于1791年10月曾試圖組織意大利半島各國的邦聯,但沒有取得成功。
奧普聯盟以為至少能指望萊茵各國的君主給予幫助;可是,隻要奧普方面不能保護他們,他們便同法國舉行談判,以免法軍侵入他們的國土。
他們後來雖然同法國絕交,但隻有黑森公國勉強派了幾個團的軍隊交聯軍指揮。
奧普兩國軍隊在名義上分别擁有二十二萬三千人和十七萬一千人,但兩國都不想把全部兵力投入戰争。
根據協議,不倫瑞克公爵隻能調動十萬人,黑森部隊和尼德蘭駐軍不包括在内。
當他在7月到達科布倫茨時,他發現他所能調動的兵力還達不到這個數字。
在扣除守衛部隊後,普魯士所提供的戰鬥部隊僅四萬二千人。
由于匈牙利議會和比利時各省三級會議的抵制,奧地利暫時不能集結軍隊。
普魯士國王并不富有,他把老弗裡德裡希的遺産在1789至1791年間花掉了一部分,但他還能在荷蘭借到一筆貸款。
奧地利已被土耳其戰争搞得民窮财盡,甚至日常開支也難以應付。
何況,它還要向尼德蘭增援,而部隊的逃亡現象又十分嚴重。
奧國僅交給不倫瑞克二萬九千人,其中一萬五千人由霍亨洛赫&ndash基爾什貝克指揮,一萬一千人來自尼德蘭,由克勒腓率領。
在普王的堅持下,不倫瑞克勉強接受了四五千名流亡者,他認為這些人的軍事價值很小。
一萬六千六百名奧軍留守萊茵河,二萬五千名奧軍駐紮尼德蘭。
尼德蘭總督薩克森&ndash但辛公爵阿爾伯派出其中的一萬三千人攻打利爾。
人們當時判斷,聯軍的訓練有素足以彌補數量的不足。
普魯士軍隊是歐洲公認最精銳的部隊。
這支部隊在演習和操練時不僅令行禁止,一絲不苟,而且紀律嚴明,秩序井然;但正因為如此,軍官和士兵的能動性不能有任何發揮。
弗裡德裡希二世把士兵訓練成一架完美無缺的戰争機器,并為各國軍事家所贊歎和竭力模仿。
其實,這種練兵方法主要是為了适應普軍的兵源條件,因為士兵或者來自目不識丁的農民,或者來自身份不明的投軍者。
同時,這種方法也為了适應線狀隊列的需要,通過排槍和快速射擊最大限度地提高步槍的射擊效率。
然而,弗裡德裡希&ndash威廉二世的軍隊從未經過實戰,一上戰場,許多嚴重的缺點便暴露了出來:炮兵低劣、工兵無能、救護不足、指揮平庸。
早在17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