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城鎮和城堡
關燈
小
中
大
用。
可以說,它們是城市的踏腳石。
當經濟複興出現以後(經濟複興的最先征兆突然出現在10世紀),城市就在它們的城牆周圍形成。
注釋 ① 見本書第一章。
② 關于這種制度,見L.胡貝蒂:《上帝的和平與塵世的和平的法律史的研究》(安斯巴赫,1892年)。
③ 這種情況在歐洲北部尤甚。
相反,在法蘭西南部和意大利,羅馬帝國的城市組織未完全消失,伯爵們通常住在城鎮。
④ 對于9和10世紀的城鎮還未進行充分的研究。
我在這裡和下文所說系借用法蘭克王國敕令中的許多段落以及分散在編年史和聖徒傳記中的某些文獻資料。
至于德意志的城鎮(自然比高盧的城鎮為數少得多和不重要得多),應該查閱S.裡切爾的重要著作:《加洛林時代末期德意志土地上的城市》(萊比錫,1894年)。
⑤ 自然我隻是力圖說明一般情況的特點。
我并非不知道一般情況中包含着許多例外情況;但是這些例外情況不能改變從研究事實所得出的總的印象。
⑥ S.裡切爾:《加洛林時代末期德意志土地上的城市》,第93頁。
⑦ A.布朗謝:《高盧的羅馬城鎮》(巴黎,1907年)。
⑧ L.阿爾方:《卡佩王朝初期的巴黎》,第5頁(巴黎,1909年)。
⑨ L.H.拉邦德:《博韋及其公社制度史》,第7頁(巴黎,1892年);W.福格爾:《諾曼人和法蘭克王國》,第135、271頁。
⑩ 法蘭西的大部分城堡是由世俗王侯修建的。
不過加洛林王朝的最後幾個國王修建了幾座。
在德意志,王權保持得比較強大,國王不僅修建城堡,而且從理論上說甚至隻有國王才有權修建城堡。
無論在德意志還是在意大利,國王授予主教們封地,主教們自然和世俗王侯一樣修建城堡。
? 在諾曼人到來以前,除了主教管轄的城鎮以外,沒有或者幾乎沒有築壘之地(哈裡烏爾弗:《聖裡基埃修道院編年史》,F.洛校注,第118頁,巴黎,1894年)。
參閱R.帕裡索:《加洛林王朝時代的洛林王國》,第55頁(巴黎,1899年)。
在意大利,修築城堡(castra)是由于匈牙利人的入侵(F.施賴德:《意大利的城堡和城鎮的産生》,第263頁,柏林,1924年)。
在德意志是由于匈牙利人和斯拉夫人的入侵。
在法蘭西南部是由于薩拉森人的入侵(布呂塔伊:《魯西榮省的農村階級史》,第35頁)。
? 關于這些詞的意義,見K.黑格爾:《古代德意志史學學會新文庫》,第18卷(1892年)和G.代·馬雷:《oppidum一詞的法律含義》,載《H.布呂納紀念冊》(柏林,1910年)。
? 這四個詞中,burg,borough是英語,bourg是法語,borgo是意大利語,都有城、鎮的意思。
&mdash&mdash譯者 ? E.迪姆勒:《東法蘭克王國史》,第2版,第3卷,第156頁(萊比錫,1888年)。
? H.皮雷納:《十二世紀以前佛蘭德爾的城市》〔《東部和北部年刊》,第1卷(1905年),第12頁〕。
見我所校注的布魯日的加爾貝的著作中所載12世紀初期布魯日城堡平面圖。
? W.梅特蘭:《城鎮和城堡》(劍橋,1898年)。
參閱M.C.斯蒂芬森的論著:《英國城鎮的起源》,這篇文章最近發表在《美國曆史評論》上。
還必須将西部的城堡和捕禽者亨利10世紀時為抵禦斯拉夫人沿易北河和薩勒河所建立的城堡相比較(C.克恩:《城堡、城堡居民和城市》,載《曆史雜志》,第133卷,1925年)。
&mdash&mdash關于城堡的社會作用,我隻引用在我看來非常有代表性的下述文獻資料,說的是996年建立康布雷錫城堡的問題,&ldquo這是防禦盜匪的屏障和保護附近農村居民自由的堡壘&rdquo(《康布雷主教言行錄》,載《德意志曆史文獻·著述》,第7卷,第450頁)。
見C.克恩:《城堡、城堡居民和城市》,第11頁,注5的一個類似的例子,說的是在希爾德斯海姆主教管區建立一個城堡的問題:&ldquo為了保護&hellip&hellip免受奸詐的斯拉夫人的攻擊和劫掠。
&rdquo ? W.布洛馬埃:《佛蘭德爾的城堡主》(根特,1915年)。
? 見《聖柏爾提尼的奇迹》(《德意志曆史文獻·著述》,第15卷,第512頁)提供的關于891年圍繞聖柏爾提尼修道院構築的堡壘(castellum)的非常生動的細節。
這個堡壘有一條壕溝,壕溝邊上豎起土牆,土牆頂上裝着木栅欄。
可以說,它們是城市的踏腳石。
當經濟複興出現以後(經濟複興的最先征兆突然出現在10世紀),城市就在它們的城牆周圍形成。
注釋 ① 見本書第一章。
② 關于這種制度,見L.胡貝蒂:《上帝的和平與塵世的和平的法律史的研究》(安斯巴赫,1892年)。
③ 這種情況在歐洲北部尤甚。
相反,在法蘭西南部和意大利,羅馬帝國的城市組織未完全消失,伯爵們通常住在城鎮。
④ 對于9和10世紀的城鎮還未進行充分的研究。
我在這裡和下文所說系借用法蘭克王國敕令中的許多段落以及分散在編年史和聖徒傳記中的某些文獻資料。
至于德意志的城鎮(自然比高盧的城鎮為數少得多和不重要得多),應該查閱S.裡切爾的重要著作:《加洛林時代末期德意志土地上的城市》(萊比錫,1894年)。
⑤ 自然我隻是力圖說明一般情況的特點。
我并非不知道一般情況中包含着許多例外情況;但是這些例外情況不能改變從研究事實所得出的總的印象。
⑥ S.裡切爾:《加洛林時代末期德意志土地上的城市》,第93頁。
⑦ A.布朗謝:《高盧的羅馬城鎮》(巴黎,1907年)。
⑧ L.阿爾方:《卡佩王朝初期的巴黎》,第5頁(巴黎,1909年)。
⑨ L.H.拉邦德:《博韋及其公社制度史》,第7頁(巴黎,1892年);W.福格爾:《諾曼人和法蘭克王國》,第135、271頁。
⑩ 法蘭西的大部分城堡是由世俗王侯修建的。
不過加洛林王朝的最後幾個國王修建了幾座。
在德意志,王權保持得比較強大,國王不僅修建城堡,而且從理論上說甚至隻有國王才有權修建城堡。
無論在德意志還是在意大利,國王授予主教們封地,主教們自然和世俗王侯一樣修建城堡。
? 在諾曼人到來以前,除了主教管轄的城鎮以外,沒有或者幾乎沒有築壘之地(哈裡烏爾弗:《聖裡基埃修道院編年史》,F.洛校注,第118頁,巴黎,1894年)。
參閱R.帕裡索:《加洛林王朝時代的洛林王國》,第55頁(巴黎,1899年)。
在意大利,修築城堡(castra)是由于匈牙利人的入侵(F.施賴德:《意大利的城堡和城鎮的産生》,第263頁,柏林,1924年)。
在德意志是由于匈牙利人和斯拉夫人的入侵。
在法蘭西南部是由于薩拉森人的入侵(布呂塔伊:《魯西榮省的農村階級史》,第35頁)。
? 關于這些詞的意義,見K.黑格爾:《古代德意志史學學會新文庫》,第18卷(1892年)和G.代·馬雷:《oppidum一詞的法律含義》,載《H.布呂納紀念冊》(柏林,1910年)。
? 這四個詞中,burg,borough是英語,bourg是法語,borgo是意大利語,都有城、鎮的意思。
&mdash&mdash譯者 ? E.迪姆勒:《東法蘭克王國史》,第2版,第3卷,第156頁(萊比錫,1888年)。
? H.皮雷納:《十二世紀以前佛蘭德爾的城市》〔《東部和北部年刊》,第1卷(1905年),第12頁〕。
見我所校注的布魯日的加爾貝的著作中所載12世紀初期布魯日城堡平面圖。
? W.梅特蘭:《城鎮和城堡》(劍橋,1898年)。
參閱M.C.斯蒂芬森的論著:《英國城鎮的起源》,這篇文章最近發表在《美國曆史評論》上。
還必須将西部的城堡和捕禽者亨利10世紀時為抵禦斯拉夫人沿易北河和薩勒河所建立的城堡相比較(C.克恩:《城堡、城堡居民和城市》,載《曆史雜志》,第133卷,1925年)。
&mdash&mdash關于城堡的社會作用,我隻引用在我看來非常有代表性的下述文獻資料,說的是996年建立康布雷錫城堡的問題,&ldquo這是防禦盜匪的屏障和保護附近農村居民自由的堡壘&rdquo(《康布雷主教言行錄》,載《德意志曆史文獻·著述》,第7卷,第450頁)。
見C.克恩:《城堡、城堡居民和城市》,第11頁,注5的一個類似的例子,說的是在希爾德斯海姆主教管區建立一個城堡的問題:&ldquo為了保護&hellip&hellip免受奸詐的斯拉夫人的攻擊和劫掠。
&rdquo ? W.布洛馬埃:《佛蘭德爾的城堡主》(根特,1915年)。
? 見《聖柏爾提尼的奇迹》(《德意志曆史文獻·著述》,第15卷,第512頁)提供的關于891年圍繞聖柏爾提尼修道院構築的堡壘(castellum)的非常生動的細節。
這個堡壘有一條壕溝,壕溝邊上豎起土牆,土牆頂上裝着木栅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