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〇勝回下 犬士退隐樂天命 衆将得失叙其尾
關燈
小
中
大
澄之無奈,投降敵軍而後削發出家。
此後三好氏便登上政壇,勢如破竹,後竟執了天下之政。
閑話休提,再說扇谷定正兵敗後不久,又被顯定抛棄,軍威不振,無奈隻得屢次派大石憲儀去鐮倉媾和,可是顯定不從,并欺之說:&ldquo使大夫〔指定正〕處于危急之地的是巨田道灌。
他身為扇谷的主要家老,卻不顧主君之安危,安居在糟屋。
這能說是忠臣嗎?你如将道灌殺了,我則與扇谷議和,合兵以雪前次會稽之恥。
&rdquo定正愚而不悟,便立即讓大石憲儀為讨伐軍頭領,去糟屋斬殺道灌。
文明十八年七月二十六日,憲儀帶領一千五百名精兵悄悄來到糟屋,破門毀壁,以短兵進攻。
這時道灌正在沐浴,他毫無驚慌之色,從浴池内出來,擦擦身體,穿好衣服,正在系帶子時,敵軍踢開浴室窗戶闖了進來,道灌的側腹被刺了一槍。
然而他沒有倒下,把腰帶系好後,攥住敵人要拔出的槍杆說:&ldquo你且等等,我這有一首歌。
&rdquo然後他高聲吟道: 飽藏妄想忍耐囊,不料今日被戳穿。
他吟罷,咽喉又被刺了一槍而身亡。
道灌這天的光景,可與昔日唐山衛國之仲由子路陣亡的情景同日而語,子路被敵人的矛刺中,可他還是正了正頭盔。
有識之士對他們十分稱贊。
又有人謬傳道灌的辭世歌日: 若不早知命該死,臨時一定難舍身。
這首歌雖曾有記載,見之于《慕景集》,但其實并非他的辭世之歌。
閑話休提,這日在糟屋的道灌府,僅有士卒五六十人,所以無法抵擋,有志之兵與沖過來的敵兵互相厮殺,全都陣亡。
于是大石憲儀取了道灌的首級,放火燒毀了府邸,凱旋而歸。
卻說巨田薪六郎助友因有宿願,去鐮倉鶴岡的八幡宮參拜,所以那日沒在府内。
次日他聽說了兇信,雖恨得咬牙切齒,但毫無辦法,隻好把随從打發走,去親戚家躲了起來。
流浪了幾年後投靠北條氏綱。
北條氏乃平庸之輩,助友徒費時光而未得到重用,便辭職去了安房。
他自從侍奉裡見以後,屢次與北條氏交戰,顯示了他的武勇,其名大揚。
再說扇谷定正因中山内顯定的計策,而殺了無辜的道灌,白石和小幡感到自危,便不聽他的軍令。
定正進而被山内顯定夜襲了五十子城,他跑到河鯉城去防守。
這時式部少輔朝甯戰死。
大石憲重、憲儀和白石重勝等都投降了顯定。
自此之後顯定雖似乎勢力增大,但其身後有勁敵。
北條早雲,其子氏綱,有勇有謀,屢次從小俵進攻鐮倉,顯定終于被擊敗,退至武藏防守。
扇谷定正于明應二年十月五日卒于河鯉城,享年五十二歲。
其後顯定攻打河鯉城與朝良交戰,北條氏綱則乘虛而入,占領了武藏的大半。
因此顯定便與朝良和好,共同防禦北條。
在明應七年六月十二日的戰鬥中,兩位管領兵敗,顯定在軍中陣亡,享年五十七歲。
在此之前顯定削發出家,法号叫可諄。
其子憲房帶領殘兵跑到上野。
從此山内和扇谷兩家衰落,隻剩北條氏在武藏與相模之間稱雄。
千葉自胤孤城難守,終于投降了北條,後來移居信濃,其子孫便無聲無息了。
還有三浦義同老後出家,法名道寸。
他們父子同是勇士,所以堅守孤城不屈,屢次與北條交戰,于永正十五年七月十一日,終于勢窮,已難逃大難。
義同入道道寸與其子殺死不少敵人,後來暴二郎戰死,道寸退至城邊在城樓放火,當剖腹自盡躺在濃煙中時,高吟了這首辭世歌: 陶器雖然被砸碎,卻要還吾原來土。
然後他被燒成灰燼而亡。
其中成氏幸而未受到勁敵的攻擊,他于明應六年九月卒,享年六十四歲。
其子政氏受長尾景春入道伊玄的監護,保住了浒我的一城,子孫世代相繼傳至第九代,世人稱做九代的鐮倉管領。
長尾景春至為景時,越後和佐渡都被人家征服,他僅以春日山為其居城,後來子孫繁盛香煙不斷。
還有結城的成朝因是位良将,未被削減領地,子孫相繼了數代,這皆是後話。
關東衆将之成敗,當時就是如此。
但裡見的領地平安無事,義成老侯爺于長享二年四月十六日卒。
次年改元為延德。
從嘉吉元年至此已經曆了四十七個春秋。
義實在結城陷落時年僅十八歲,卒年應為六十五歲,葬于白濱的延命寺。
因為他是裡見家中興之祖,其家廟和墳墓很莊嚴。
其忌日是四月十六日,與結城陷落的月日相同,人皆以為是一奇。
第二代義成于文龜元年四月十五日卒。
第三代義通于文龜二年二十八歲時早逝。
又一說于永正十七年二月朔日卒,享年四十八歲,尚不知哪個屬實。
當時義通之獨子筠孺丸年方七歲。
以其幼小之故,義通遺言立其弟實堯〔義成之次子,乳名次麻呂〕為君。
待筠孺長大後,再交還政權。
實堯最初是上總宮本的城主,後移駐九琉璃城。
繼任國主後便移居稻村城,并被任命為上總介。
其性骁勇多欲。
大永五年,實堯率領安房、上總、下總、常陸、武藏等五國之
此後三好氏便登上政壇,勢如破竹,後竟執了天下之政。
閑話休提,再說扇谷定正兵敗後不久,又被顯定抛棄,軍威不振,無奈隻得屢次派大石憲儀去鐮倉媾和,可是顯定不從,并欺之說:&ldquo使大夫〔指定正〕處于危急之地的是巨田道灌。
他身為扇谷的主要家老,卻不顧主君之安危,安居在糟屋。
這能說是忠臣嗎?你如将道灌殺了,我則與扇谷議和,合兵以雪前次會稽之恥。
&rdquo定正愚而不悟,便立即讓大石憲儀為讨伐軍頭領,去糟屋斬殺道灌。
文明十八年七月二十六日,憲儀帶領一千五百名精兵悄悄來到糟屋,破門毀壁,以短兵進攻。
這時道灌正在沐浴,他毫無驚慌之色,從浴池内出來,擦擦身體,穿好衣服,正在系帶子時,敵軍踢開浴室窗戶闖了進來,道灌的側腹被刺了一槍。
然而他沒有倒下,把腰帶系好後,攥住敵人要拔出的槍杆說:&ldquo你且等等,我這有一首歌。
&rdquo然後他高聲吟道: 飽藏妄想忍耐囊,不料今日被戳穿。
他吟罷,咽喉又被刺了一槍而身亡。
道灌這天的光景,可與昔日唐山衛國之仲由子路陣亡的情景同日而語,子路被敵人的矛刺中,可他還是正了正頭盔。
有識之士對他們十分稱贊。
又有人謬傳道灌的辭世歌日: 若不早知命該死,臨時一定難舍身。
這首歌雖曾有記載,見之于《慕景集》,但其實并非他的辭世之歌。
閑話休提,這日在糟屋的道灌府,僅有士卒五六十人,所以無法抵擋,有志之兵與沖過來的敵兵互相厮殺,全都陣亡。
于是大石憲儀取了道灌的首級,放火燒毀了府邸,凱旋而歸。
卻說巨田薪六郎助友因有宿願,去鐮倉鶴岡的八幡宮參拜,所以那日沒在府内。
次日他聽說了兇信,雖恨得咬牙切齒,但毫無辦法,隻好把随從打發走,去親戚家躲了起來。
流浪了幾年後投靠北條氏綱。
北條氏乃平庸之輩,助友徒費時光而未得到重用,便辭職去了安房。
他自從侍奉裡見以後,屢次與北條氏交戰,顯示了他的武勇,其名大揚。
再說扇谷定正因中山内顯定的計策,而殺了無辜的道灌,白石和小幡感到自危,便不聽他的軍令。
定正進而被山内顯定夜襲了五十子城,他跑到河鯉城去防守。
這時式部少輔朝甯戰死。
大石憲重、憲儀和白石重勝等都投降了顯定。
自此之後顯定雖似乎勢力增大,但其身後有勁敵。
北條早雲,其子氏綱,有勇有謀,屢次從小俵進攻鐮倉,顯定終于被擊敗,退至武藏防守。
扇谷定正于明應二年十月五日卒于河鯉城,享年五十二歲。
其後顯定攻打河鯉城與朝良交戰,北條氏綱則乘虛而入,占領了武藏的大半。
因此顯定便與朝良和好,共同防禦北條。
在明應七年六月十二日的戰鬥中,兩位管領兵敗,顯定在軍中陣亡,享年五十七歲。
在此之前顯定削發出家,法号叫可諄。
其子憲房帶領殘兵跑到上野。
從此山内和扇谷兩家衰落,隻剩北條氏在武藏與相模之間稱雄。
千葉自胤孤城難守,終于投降了北條,後來移居信濃,其子孫便無聲無息了。
還有三浦義同老後出家,法名道寸。
他們父子同是勇士,所以堅守孤城不屈,屢次與北條交戰,于永正十五年七月十一日,終于勢窮,已難逃大難。
義同入道道寸與其子殺死不少敵人,後來暴二郎戰死,道寸退至城邊在城樓放火,當剖腹自盡躺在濃煙中時,高吟了這首辭世歌: 陶器雖然被砸碎,卻要還吾原來土。
然後他被燒成灰燼而亡。
其中成氏幸而未受到勁敵的攻擊,他于明應六年九月卒,享年六十四歲。
其子政氏受長尾景春入道伊玄的監護,保住了浒我的一城,子孫世代相繼傳至第九代,世人稱做九代的鐮倉管領。
長尾景春至為景時,越後和佐渡都被人家征服,他僅以春日山為其居城,後來子孫繁盛香煙不斷。
還有結城的成朝因是位良将,未被削減領地,子孫相繼了數代,這皆是後話。
關東衆将之成敗,當時就是如此。
但裡見的領地平安無事,義成老侯爺于長享二年四月十六日卒。
次年改元為延德。
從嘉吉元年至此已經曆了四十七個春秋。
義實在結城陷落時年僅十八歲,卒年應為六十五歲,葬于白濱的延命寺。
因為他是裡見家中興之祖,其家廟和墳墓很莊嚴。
其忌日是四月十六日,與結城陷落的月日相同,人皆以為是一奇。
第二代義成于文龜元年四月十五日卒。
第三代義通于文龜二年二十八歲時早逝。
又一說于永正十七年二月朔日卒,享年四十八歲,尚不知哪個屬實。
當時義通之獨子筠孺丸年方七歲。
以其幼小之故,義通遺言立其弟實堯〔義成之次子,乳名次麻呂〕為君。
待筠孺長大後,再交還政權。
實堯最初是上總宮本的城主,後移駐九琉璃城。
繼任國主後便移居稻村城,并被任命為上總介。
其性骁勇多欲。
大永五年,實堯率領安房、上總、下總、常陸、武藏等五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