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〇回上 一姬一僧死生同榮貴 孝心膂力詠歌贊奇異
關燈
小
中
大
中的念珠,念了一會兒咒語,然後大喝一聲退了回來。
于是這《複泉記》和跋贊的十首歌便刻在石面上,經過百年也不消失,至今還隐約可見,這是後話。
當下八犬士聚在一起默讀《複泉記》。
讀罷,大學代替大家吟誦贊歌。
其聲響亮悅耳,即使是拙歌也很中聽,大家都十分贊歎和喜悅。
其記文之後有歌序和十首歌。
文明十六年秋七月十六日,犬村大學頭金碗禮儀為拈華庵主所撰之《複泉記》後,其同行者題十歌一贊如下。
犬冢信濃介戍孝之孝感、懷舊歌亦在其中。
以禮儀為首各于石面即興自題。
歌曰: 贊歌一:壯士推動千鈞石,庵院苔青水自流。
犬村禮儀 贊歌二:揭開石蓋湧泉水,力大無窮美名傳。
犬阪胤智 贊歌三:信濃戶隐山神在,莫及凡夫大力神。
犬飼信道 贊歌四:力拔山兮猛壯士,移此巨石有何難。
犬田悌順 贊歌五:雲近水遠山麓庵,井成汲水再不難。
犬山忠與 贊歌六:偶來亡母故鄉地,山間草庵懷舊情。
犬冢戍孝 贊歌七:三世太刀顯奇迹,後代庵主道原由。
犬川義任 贊歌八:撥開竹叢來此山,井邊留言汲寸心。
犬江仁 贊歌九:細萩(4)叢中小芒草,秋風吹過送微香。
蜑崎照文 贊歌十:山松蒼翠成雨露,微風陣陣入庵屋。
(5) 大禅師丶大 善行不滅,不斷祈禱。
劫火既滅,八功德水。
同等功德。
雖有拙巧之差,但都是即興之詠,不論識與不識都為之感歎。
于是犬冢戍孝又回到庵室坐下,招局平前來,複對庵主道:&ldquo我有公務在身,離得又遠,日後難以前來掃墓。
&rdquo他說着看了看局平說:&ldquo那局平是我外祖父井直秀的老仆之子,因與之有舊緣,故想讓他今後做此庵的施主。
&rdquo他說着把局平喚至身邊委托他說:&ldquo你是個老實人,從今就替我照看井氏之墓吧。
&rdquo他說着從懷裡掏出十兩黃金,先給庵主五兩,下餘的五兩給了局平,他說:&ldquo那五兩和這五兩,都作為井氏的香奠費,你們僧俗二人平分,聊表戍孝的寸心。
&rdquo庵主聽了高興得滿面含笑,而局平卻驚呆了,搔頭搓手地推辭說:&ldquo這真是想不到的事情。
日前已受過您的恩賞,看看這裡的墳,時常除除草,忌日獻點兒花,算得了什麼。
賞這些黃金實不敢收。
&rdquo庵主也推辭說:&ldquo方才我已說過,井氏是小庵開基的施主,曆代都不斷布施小庵,前代庵主,因憐其無後,便為其修了墓,在忌日怎能不燒香獻花呢?這份布施就免了吧。
&rdquo戍孝又将布施的黃金推回去說:&ldquo雖然你說的很對,但托人祭祀外祖不表示點兒心意,也對不起死去的人。
就請且收下吧。
&rdquo他把金子給了他們便告辭,提着桐一文字的太刀走了出來。
庵主和老尼滿面春風地說:&ldquo這太令人感激了。
使我們又有了水,又給了這麼多黃金,真是功德無量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rdquo他們念着佛,将犬冢送出去。
局平也隻好把金子收下,跑下去跪在門旁等待着。
這時犬阪、犬江、犬山、犬村、犬田、犬飼等衆犬士,同丶大和照文已在門外等着。
他們見戍孝走出來,便立即帶領随從和民夫又待急忙趕路。
當下局平将犬冢攔住說:&ldquo小可的茅屋距此不遠,方才抽空兒跑回去,把您賞賜了這麼多金子和在垂尾之事都告訴了老婆。
她也喜出望外,早已煎好茶在等待着。
請到寒舍坐坐吧。
&rdquo戍孝聽了說:&ldquo不行,同行之人甚多,怎能讓他們等着,我卻到别處去呢?對不起,就此分手了。
&rdquo他說着先吩咐随從把那桐一文字太刀裝在行李内,然後向局平告别,與衆人一同趕路。
局平還是跟在後面不肯離去,戍孝和衆犬士都回頭對他說,讓他回去,他又跟了一二裡地後,才告别回家。
局平和石匠野見六之事,以下便不再叙。
且說犬冢戍孝後來将那口桐一文字太刀找人磨了磨,它本是口名刀,雖然多年埋在土中,但一點也未被土蝕,還是與原來一般銳利,便将那有桐一文字的帽釘和護手裝好,将其裝飾一新,它與那桐一文字的短刀成了長短一對的名刀,所以便傳給後代子孫。
也許因為戍孝的忠孝之故,那村雨太刀曾長期是其身邊之物,為實現亡父的遺訓,他毫不吝啬地将村雨刀奉還給成氏主君。
但沒有多久又得了這祖傳的名刀。
這乃上天的巧妙安排,善有善報之結果。
物之盈虧無不與善惡邪正有關。
世人多不明此理,隻想得不義之利貪而無厭,即使本身無大損,至其子孫也不能無禍,落得個一概皆無。
寡欲不僅對本身有利,同時也是子孫萬代的至寶,不可不慎之。
閑話少叙,卻說八犬士和丶大、照文又走了六七天,來到武藏國豐島的柴浦。
在走過來的路上,菅菰、大冢鄉是犬冢信濃的故鄉,他父母之墓在那裡的香華院内。
同時還有犬川莊助之母的行婦冢。
其父犬川衛士之墓在伊豆的堀越。
另外在大冢有犬飼現八的生父糠介之墓。
按說本應同去掃墓,捐獻一點多日來的香奠費,但由于在美濃路上改葬之事,已耽誤了三天,今再耽擱,雖說是為了父母,但好似因私而怠公。
所以掃墓之事也就隻好等待他日再說,便都一同來到柴浦。
這三位犬士到了次年,奏請義成主君恩準才一同去大冢了結了這個心願。
再有道節,為其父犬山道策和其生母與妹妹濱路魂招,将墓建在安房的延命寺。
另外犬阪下野也将其父粟飯原首胤度和嫡母稻城、異母之兄夢之介、姐姐玉枕及其生母之墓建在上述的同一寺内,子子孫孫年年月月不誤齋祭之事。
犬村大學前由犬飼現八陪同離開其故裡赤岩時,為其生父母、養父母和故妻雛衣已向香華院捐獻了很多香奠費,其墓已不便再遷。
犬田豐後祖父母和母親之墓在行德;其父文五兵衛之墓在泷田。
犬江親兵衛之祖父與其雙親山林房八和沼蔺之墓,在市河之鄉。
這些都在裡見的領地内,同時又有犬江屋依介和其妻水澪輪流去掃墓,在忌辰也不斷獻花。
政木大全也想為河鯉守如建墓,後來奏請裡見将軍去到武藏豐島日比的寶傳寺,才知道犬阪胤智在五十子城時已為孝嗣建造了守如墓,同時修複了那裡已經坍塌的香華寺,孝嗣感激得落淚,喜不自禁。
常年的香花和墓地費也由胤智捐獻了,無須再做法事,便為其祖先和母親向香華院捐獻了一些香奠費。
犬阪為其朋友做了這麼大的功德,卻不告訴孝嗣,孝嗣對此深感敬佩。
他回到稻村對胤智提到此事,稱贊胤智是君子,行了三拜之禮猶感不足。
此後每見到胤智皆為之讓座,敬之如兄。
這雖是後話,順便提及以結束此事。
閑話少叙,卻說八犬士、丶大、照文來到柴浦,商議是從水路走,還是從陸路走。
照文說:&ldquo從這裡由水路回洲崎,雖是近路,但有欽賜之匾額和公文,恐遇風浪有失。
不能隻貪路近,還是從陸路經下總至上總為宜。
&rdquo丶大聽了此議說:&ldquo怎麼能那樣舍近求遠呢?因犬冢辦理改葬之事在美濃路上耽誤了三日,應縮短日程早回去才是。
如今是初秋季節,不似冬季海上的風浪大,更何況八犬士都有護身寶珠;同時因有欽賜的匾額,伏姬神女也會保佑,何懼之有?&rdquo犬士們都同意丶大意見,說道:&ldquo師父的決斷有勇有理。
直接從水路回去吧。
&rdquo于是他們便在那裡雇了一艘大船,于七月二十二日月出時啟航,果然一路順風,同舟的主仆一百一十多人,高枕無憂地睡了一宿,船走了二三百裡,于次日巳時左右進入洲崎港口。
作者附注:本編每回都較腹稿文字增多,是以于卷四十六之卷首增補了回目(注:此譯本所據之國民文庫版已将增補回目收入目錄之中),但本文皆仍用原來回目,省略了增補回目,此回無原回目,且又系長篇,故每回均用增補回目。
此回雖亦早有腹稿,但屢次出現法會,故曾想删去,但又覺得遺憾,便又留下。
從結城之法會,接着又有白濱延命寺改葬之事,然後又有做水陸道場超度亡魂之大法會。
以至最後又有在金蓮寺補葬之事和拈華庵的結局。
約莫一部稗史小說接連有這麼多之佛事,不厭其煩地予以叙述,當知作者之用心。
蓋不誤對先祖父母兄弟之祭祀,舉辦祈禱冥福之法會,乃忠信孝子、義士賢孫不可欠少之事。
本傳之主要目的為勸善懲惡,于其結尾時不得無此事。
然而同是法事,其事相似而内容不同,好看官自然知之,不但不感厭煩,反而更會愛讀。
總之此乃作者之婆心,親自予以評注。
看官如不認為是重複,則庶幾是知音之友也。
*** (1)殿上人是準予上清涼殿的五品以上公卿;殿下人是不準上殿的五品以下官員。
(2)按佛家規矩是過午不吃的,故曰過時齋。
(3)水裡蛙、花間莺都無不能歌,是引用紀貫之《古今和歌集》中的&ldquo假名序&rdquo。
(4)細萩是枝葉很細的一種野草,又名胡枝子。
細萩的原文是&ldquoいとはぎ&rdquo,&ldquoいと&rdquo與&ldquo井&rdquo字同音,似乎表示即興之意。
(5)&ldquo雨露&rdquo與&ldquo有漏&rdquo同音;&ldquo室(即屋)&rdquo與&ldquo無漏&rdquo同音,&ldquo有漏&rdquo與&ldquo無漏&rdquo是佛家語,即有煩惱與無煩惱之意。
所以此歌有暗喻在功名成就之時便可從有煩惱的世界進入無煩惱的世界了。
于是這《複泉記》和跋贊的十首歌便刻在石面上,經過百年也不消失,至今還隐約可見,這是後話。
當下八犬士聚在一起默讀《複泉記》。
讀罷,大學代替大家吟誦贊歌。
其聲響亮悅耳,即使是拙歌也很中聽,大家都十分贊歎和喜悅。
其記文之後有歌序和十首歌。
文明十六年秋七月十六日,犬村大學頭金碗禮儀為拈華庵主所撰之《複泉記》後,其同行者題十歌一贊如下。
犬冢信濃介戍孝之孝感、懷舊歌亦在其中。
以禮儀為首各于石面即興自題。
歌曰: 贊歌一:壯士推動千鈞石,庵院苔青水自流。
犬村禮儀 贊歌二:揭開石蓋湧泉水,力大無窮美名傳。
犬阪胤智 贊歌三:信濃戶隐山神在,莫及凡夫大力神。
犬飼信道 贊歌四:力拔山兮猛壯士,移此巨石有何難。
犬田悌順 贊歌五:雲近水遠山麓庵,井成汲水再不難。
犬山忠與 贊歌六:偶來亡母故鄉地,山間草庵懷舊情。
犬冢戍孝 贊歌七:三世太刀顯奇迹,後代庵主道原由。
犬川義任 贊歌八:撥開竹叢來此山,井邊留言汲寸心。
犬江仁 贊歌九:細萩(4)叢中小芒草,秋風吹過送微香。
蜑崎照文 贊歌十:山松蒼翠成雨露,微風陣陣入庵屋。
(5) 大禅師丶大 善行不滅,不斷祈禱。
劫火既滅,八功德水。
同等功德。
雖有拙巧之差,但都是即興之詠,不論識與不識都為之感歎。
于是犬冢戍孝又回到庵室坐下,招局平前來,複對庵主道:&ldquo我有公務在身,離得又遠,日後難以前來掃墓。
&rdquo他說着看了看局平說:&ldquo那局平是我外祖父井直秀的老仆之子,因與之有舊緣,故想讓他今後做此庵的施主。
&rdquo他說着把局平喚至身邊委托他說:&ldquo你是個老實人,從今就替我照看井氏之墓吧。
&rdquo他說着從懷裡掏出十兩黃金,先給庵主五兩,下餘的五兩給了局平,他說:&ldquo那五兩和這五兩,都作為井氏的香奠費,你們僧俗二人平分,聊表戍孝的寸心。
&rdquo庵主聽了高興得滿面含笑,而局平卻驚呆了,搔頭搓手地推辭說:&ldquo這真是想不到的事情。
日前已受過您的恩賞,看看這裡的墳,時常除除草,忌日獻點兒花,算得了什麼。
賞這些黃金實不敢收。
&rdquo庵主也推辭說:&ldquo方才我已說過,井氏是小庵開基的施主,曆代都不斷布施小庵,前代庵主,因憐其無後,便為其修了墓,在忌日怎能不燒香獻花呢?這份布施就免了吧。
&rdquo戍孝又将布施的黃金推回去說:&ldquo雖然你說的很對,但托人祭祀外祖不表示點兒心意,也對不起死去的人。
就請且收下吧。
&rdquo他把金子給了他們便告辭,提着桐一文字的太刀走了出來。
庵主和老尼滿面春風地說:&ldquo這太令人感激了。
使我們又有了水,又給了這麼多黃金,真是功德無量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rdquo他們念着佛,将犬冢送出去。
局平也隻好把金子收下,跑下去跪在門旁等待着。
這時犬阪、犬江、犬山、犬村、犬田、犬飼等衆犬士,同丶大和照文已在門外等着。
他們見戍孝走出來,便立即帶領随從和民夫又待急忙趕路。
當下局平将犬冢攔住說:&ldquo小可的茅屋距此不遠,方才抽空兒跑回去,把您賞賜了這麼多金子和在垂尾之事都告訴了老婆。
她也喜出望外,早已煎好茶在等待着。
請到寒舍坐坐吧。
&rdquo戍孝聽了說:&ldquo不行,同行之人甚多,怎能讓他們等着,我卻到别處去呢?對不起,就此分手了。
&rdquo他說着先吩咐随從把那桐一文字太刀裝在行李内,然後向局平告别,與衆人一同趕路。
局平還是跟在後面不肯離去,戍孝和衆犬士都回頭對他說,讓他回去,他又跟了一二裡地後,才告别回家。
局平和石匠野見六之事,以下便不再叙。
且說犬冢戍孝後來将那口桐一文字太刀找人磨了磨,它本是口名刀,雖然多年埋在土中,但一點也未被土蝕,還是與原來一般銳利,便将那有桐一文字的帽釘和護手裝好,将其裝飾一新,它與那桐一文字的短刀成了長短一對的名刀,所以便傳給後代子孫。
也許因為戍孝的忠孝之故,那村雨太刀曾長期是其身邊之物,為實現亡父的遺訓,他毫不吝啬地将村雨刀奉還給成氏主君。
但沒有多久又得了這祖傳的名刀。
這乃上天的巧妙安排,善有善報之結果。
物之盈虧無不與善惡邪正有關。
世人多不明此理,隻想得不義之利貪而無厭,即使本身無大損,至其子孫也不能無禍,落得個一概皆無。
寡欲不僅對本身有利,同時也是子孫萬代的至寶,不可不慎之。
閑話少叙,卻說八犬士和丶大、照文又走了六七天,來到武藏國豐島的柴浦。
在走過來的路上,菅菰、大冢鄉是犬冢信濃的故鄉,他父母之墓在那裡的香華院内。
同時還有犬川莊助之母的行婦冢。
其父犬川衛士之墓在伊豆的堀越。
另外在大冢有犬飼現八的生父糠介之墓。
按說本應同去掃墓,捐獻一點多日來的香奠費,但由于在美濃路上改葬之事,已耽誤了三天,今再耽擱,雖說是為了父母,但好似因私而怠公。
所以掃墓之事也就隻好等待他日再說,便都一同來到柴浦。
這三位犬士到了次年,奏請義成主君恩準才一同去大冢了結了這個心願。
再有道節,為其父犬山道策和其生母與妹妹濱路魂招,将墓建在安房的延命寺。
另外犬阪下野也将其父粟飯原首胤度和嫡母稻城、異母之兄夢之介、姐姐玉枕及其生母之墓建在上述的同一寺内,子子孫孫年年月月不誤齋祭之事。
犬村大學前由犬飼現八陪同離開其故裡赤岩時,為其生父母、養父母和故妻雛衣已向香華院捐獻了很多香奠費,其墓已不便再遷。
犬田豐後祖父母和母親之墓在行德;其父文五兵衛之墓在泷田。
犬江親兵衛之祖父與其雙親山林房八和沼蔺之墓,在市河之鄉。
這些都在裡見的領地内,同時又有犬江屋依介和其妻水澪輪流去掃墓,在忌辰也不斷獻花。
政木大全也想為河鯉守如建墓,後來奏請裡見将軍去到武藏豐島日比的寶傳寺,才知道犬阪胤智在五十子城時已為孝嗣建造了守如墓,同時修複了那裡已經坍塌的香華寺,孝嗣感激得落淚,喜不自禁。
常年的香花和墓地費也由胤智捐獻了,無須再做法事,便為其祖先和母親向香華院捐獻了一些香奠費。
犬阪為其朋友做了這麼大的功德,卻不告訴孝嗣,孝嗣對此深感敬佩。
他回到稻村對胤智提到此事,稱贊胤智是君子,行了三拜之禮猶感不足。
此後每見到胤智皆為之讓座,敬之如兄。
這雖是後話,順便提及以結束此事。
閑話少叙,卻說八犬士、丶大、照文來到柴浦,商議是從水路走,還是從陸路走。
照文說:&ldquo從這裡由水路回洲崎,雖是近路,但有欽賜之匾額和公文,恐遇風浪有失。
不能隻貪路近,還是從陸路經下總至上總為宜。
&rdquo丶大聽了此議說:&ldquo怎麼能那樣舍近求遠呢?因犬冢辦理改葬之事在美濃路上耽誤了三日,應縮短日程早回去才是。
如今是初秋季節,不似冬季海上的風浪大,更何況八犬士都有護身寶珠;同時因有欽賜的匾額,伏姬神女也會保佑,何懼之有?&rdquo犬士們都同意丶大意見,說道:&ldquo師父的決斷有勇有理。
直接從水路回去吧。
&rdquo于是他們便在那裡雇了一艘大船,于七月二十二日月出時啟航,果然一路順風,同舟的主仆一百一十多人,高枕無憂地睡了一宿,船走了二三百裡,于次日巳時左右進入洲崎港口。
作者附注:本編每回都較腹稿文字增多,是以于卷四十六之卷首增補了回目(注:此譯本所據之國民文庫版已将增補回目收入目錄之中),但本文皆仍用原來回目,省略了增補回目,此回無原回目,且又系長篇,故每回均用增補回目。
此回雖亦早有腹稿,但屢次出現法會,故曾想删去,但又覺得遺憾,便又留下。
從結城之法會,接着又有白濱延命寺改葬之事,然後又有做水陸道場超度亡魂之大法會。
以至最後又有在金蓮寺補葬之事和拈華庵的結局。
約莫一部稗史小說接連有這麼多之佛事,不厭其煩地予以叙述,當知作者之用心。
蓋不誤對先祖父母兄弟之祭祀,舉辦祈禱冥福之法會,乃忠信孝子、義士賢孫不可欠少之事。
本傳之主要目的為勸善懲惡,于其結尾時不得無此事。
然而同是法事,其事相似而内容不同,好看官自然知之,不但不感厭煩,反而更會愛讀。
總之此乃作者之婆心,親自予以評注。
看官如不認為是重複,則庶幾是知音之友也。
*** (1)殿上人是準予上清涼殿的五品以上公卿;殿下人是不準上殿的五品以下官員。
(2)按佛家規矩是過午不吃的,故曰過時齋。
(3)水裡蛙、花間莺都無不能歌,是引用紀貫之《古今和歌集》中的&ldquo假名序&rdquo。
(4)細萩是枝葉很細的一種野草,又名胡枝子。
細萩的原文是&ldquoいとはぎ&rdquo,&ldquoいと&rdquo與&ldquo井&rdquo字同音,似乎表示即興之意。
(5)&ldquo雨露&rdquo與&ldquo有漏&rdquo同音;&ldquo室(即屋)&rdquo與&ldquo無漏&rdquo同音,&ldquo有漏&rdquo與&ldquo無漏&rdquo是佛家語,即有煩惱與無煩惱之意。
所以此歌有暗喻在功名成就之時便可從有煩惱的世界進入無煩惱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