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回下 戍孝全孝别故君 孝嗣仗義辭舊主

關燈
筱廣當事先商量,定了下來,雙方便開始進行會盟的準備。

    經過問蔔确定為六月初一,這一天是黃道吉日,梅雨初晴,雖然初夏已日益炎熱,但海邊便于納涼,于是就這樣商定了。

     卻說扇谷定正和山内顯定,在三浦海濱搭起了一座有數間房屋的臨時房子。

    當日他們從辰時就身穿朝服坐在那裡。

    這日前來會盟的諸侯有:千葉介自胤、三浦陸奧守義同、其子暴二郎義武、上杉五郎憲房、扇谷五郎丸朝良、式部少輔朝甯,還有大石石見守憲重、其子源左衛門尉憲儀、齋藤左兵衛佐高實、其子兵衛太郎盛實、長尾太郎為景、白石城介重勝、巨田薪六郎助友、小幡木工太郎東震、原播摩介胤久等。

    其他足利左兵衛督成氏的代表下河邊莊司行包;長尾判官景春的代表直江莊司兼光前來參加會盟。

    成氏因前次受到懲罰;景春因有獨立之志,都托病隻派老臣做代表前來。

    此外箙太夫人因是女流不來參加;同時由于路遠,稻戶由充也推辭沒有前來。

    這日各諸侯家的随臣、士卒數不勝數。

    臨時小房子的三面拉起紫色帷幕,上面印着白色竹葉與群鳥的家徽;下面鋪着猩紅色的氈子為席;左右槍架上插着五十條槍,還有小旗兒和馬标。

    另有二百名走卒手持防身棒在岸邊警戒,三四名小頭領各穿麻布的上下身禮服,底襟高高掖起,手裡拿着捕棍。

    岸邊準備了兩艘快船,船上有八九個船夫。

    再說安房的洲崎海濱,有去年初冬修建的望海台,就無須再搭臨時房屋了。

    隻拉起印有中黑家徽的帷幕,别無其他裝飾。

    這天早晨,裡見左少将義成、右衛門佐義通一同身穿朝服、頭戴朝冠,坐在望海台上。

    兩位家老、八位犬士、衆頭領和有司、近侍都身穿朝服侍坐左右,随從者甚多,就不一一列名了。

    也同樣準備了快船。

    在三浦的臨時小屋有室町将軍的使臣熊谷直親,在洲崎的望海台有代理欽差秋筱廣當,一同觀看這次會盟。

    這日從清晨就天氣晴朗,兩邊不用望遠鏡,就可看到人馬。

     巳時左右,三浦海濱升起了用做信号的烽火,洲崎這邊也以烽火回答。

    登時從三浦那邊巨田薪六郎助友身穿無袖麻布禮服和長裙褲;腰挎金飾太刀;頸下挂着裝有誓書的小木匣,坐在船的中央,跟随五六名士兵,八個船夫搖着橹把船劃了出來。

    後邊還跟着一艘快船,是這次會盟送禮的使者小幡木工太郎東震所乘的船,他的禮服與助友一樣。

    船上載着兩樽酒、三件禮品,跟着八九個士兵,也是八個人搖着橹。

    這時從洲崎海濱也劃出來兩艘快船,一條船上不是别人,而是交換誓書的正使犬阪下野胤智。

    另一條船載着送禮的使者政木大全孝嗣,各着禮服,帶着随從和禮品,與上述相同,就不再贅述。

    東西方的這四條快船在海上相遇,船速如飛,助友、東震和胤智、孝嗣,彼此行了個注目禮,因為船行的速度快,轉眼就錯過去。

     所以唐山将其稱之為快船,我國俗稱之為鲸船,乃用橹劃行的船,大概就是這四條船的速度。

     閑話少叙,卻說巨田助友,船很快到了洲崎,便帶領随從上岸,由兩三名警衛士兵帶領着來至台下。

    助友立即将系着長裙褲的帶兒解開,用雙手捧着誓書,登上台階。

    犬村大學站起來迎接,領着他參見義成主君。

    助友先對義成叩拜,義成以禮相還,等待聽取助友說明來意。

    當下助友将東西議和進行會盟之事說過後,呈上帶來的誓書。

    那是持資入道道灌在糟屋邸為定正、顯定寫的。

    義成讓犬村大學宣讀。

    盟誓大體上有五條:要施善政,獎農業;對天子和将軍要按時納貢;與鄰國修好,不得以暴力侵犯邊境;要賞罰公正,求賢遠佞,不得廢嫡立庶,不得以妾為妻;兇年鄰國要相助補其不足,不得有不忠不義之行為。

    義成于是在其名下畫了押,并刺破手指濺了血,然後遞給助友。

    他還對助友進行慰勞,授太刀一口。

    助友領謝退下。

    小幡東震的船也到了,獻上了禮物。

    裡見的近侍将其接了過去,計:白酒一樽、黑酒一樽、鹹雁兩包、鮮鲷魚兩包、幹魚兩包。

    東震手持禮單登上台階時,犬江親兵衛迎過去,領他參見了義成主君。

    東震說明來意後呈上了禮單,并轉達了兩位管領對東西會盟之事的喜悅心情。

    義成表示感謝後也贈給東震太刀一口。

    巨田助友的心術和人品是人所共知的。

    這個小幡東震,雖然還年幼,但有其父東良之風,重忠義、懂廉恥,這時也不卑不亢。

    在扇谷的家臣中,這兩個人是豪傑,人皆稱其足以抵消前次之恥。

     再說犬阪胤智和政木孝嗣來到三浦的臨時房子,向定正和顯定呈上會盟的誓書,并獻上了二樽和三件禮品,與上述一樣即不再細叙。

    其誓文乃犬村大學所撰,也是五條,彼此雖然沒對照,但明理人所撰之文,卻宛如虎符一般完全吻合,人們認為是一奇。

    定正讓白石重勝宣讀,顯定和前來會盟的衆諸侯一同聽着。

    聽罷由定正和顯定以及長尾景春的代表直江兼光都分别在署名下畫了押,又各自刺指染血,然後由定正遞給胤智。

    他接過來看看,稱謝揣在懷裡,待告退時,定正送給他一口太刀。

    其次政木孝嗣跟着登上臨時小屋,述說君命,呈上了禮單,定正羞愧得不知如何回答,顯定代他緻謝,也贈了一口太刀。

    這時犬阪下野已帶領士兵乘船回去。

    當孝嗣随後将待上船時,定正讓大石憲儀急忙追來,對他傳話說:&ldquo以前由于我之過錯,欲将汝無辜置于死地。

    日前朝良和朝甯從稻村回來,将汝之冤枉詳細告訴了我,感到十分後悔。

    汝倘未忘三世之恩,忠孝之心至今不移的話,要立即回來侍奉我。

    那樣想給汝多于舊領十倍的厚祿。

    汝看如何?&rdquo孝嗣聽了緩慢答道:&ldquo您的話聽清了。

    臣也是人,怎能忘本而依枝呢?然而并非臣棄君而是君殺臣。

    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一言既出驷馬難追。

    那時如無仙狐之冥助,今日豈能來見君?請廷尉〔指憲儀〕替我緻謝。

    主君所厭惡的河鯉佐太郎已死。

    今日是因義由恩,做了裡見的忠臣,我政木大全豈是為榮利所引誘的不義之人?告辭了。

    &rdquo他毫無情面地拂袖,帶領随從急忙上船回了洲崎。

    憲儀感到很掃興,隻好将孝嗣的答複回禀定正。

    定正聽了氣得瞪着眼睛,緊閉着嘴隻用鼻子出氣,無話可說。

    這日東西方的使者乘快船分别回去之際,在洲崎的望海台,由該處洲崎明神的神官們奏舞樂。

    犬冢信濃、犬山道節也一同打開扇子翩翩起舞,很合乎舞樂的節奏,人們都驚奇地看着,無不驚歎說:&ldquo他們是什麼時候學的?&rdquo再說三浦海濱在臨時小屋前,由從鐮倉找來的能樂藝人,演奏表示祝賀的能樂。

    其鼓聲随着海風可隐約聽得到。

    助友和東震捧着誓書回到三浦來;同時胤智和孝嗣也帶着聯名的誓書和定正、顯定的謝書回到洲崎的望海台,一同向主君複命。

    這時太陽已經西斜,義成和義通立即帶領八犬士走下台來,同在海邊站立。

    那邊定正和顯定也帶領前來會盟的大小諸侯,一同到海邊站着,東西彼此眺望,各自施禮後離去。

    會盟便告結束。

     卻說武藏、相模、安房、上總的漁戶,從其次日便不分河海之界,彼此可來往撒網捕魚,收獲甚豐,生活有了着落。

    另外在武藏和下總交界的兩國河與墨田河上,架起了浮橋,良賤都可随便往來。

     所以兩國的士民日益親近,變吳越為友好的鄰邦。

    在《夫木集》中有歌詠康正年間在墨田河上架浮橋之歌: 自古墨田河難渡,今有浮橋變通途。

     從康正至文明之間為時不久,看官可能知道作者的用意。

    本傳中作為豐俊的像贊,詠了一首歌: 墨田已有浮橋架,無須再怕渡世艱。

     就是蹈襲了上述的那首歌。

    畢竟扇谷和山内兩位管領與裡見氏議和會盟後,還有何後話,且聽下回分解。

     作者附注:如前所述,本輯第一百七十七回以下,于發售前版時尚隻為腹稿,為使看官及早知道至結局間之内容,故将其回目附載于總目錄中。

    及至撰寫中遠較預想者長,然而又不便更改其回目,故将一回分做上下,或分做上中下而作為兩卷。

    是以于四十六卷之卷首已刊出附回目,請予以對照。

    (注:此譯本系根據國民文庫版,已将附回目分别納入各該回中。

    ) *** (1)鳴鈴間是後堂與前廳之間,設有鈴铛呼喚人之處。

     (2)此處原文為六裡,一般按三十六町計算則為四五十華裡,這樣實難以隔海相望。

    然而古時有按六町計算的,這樣則為六七裡,故此處譯作六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