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回下 裡見諸将士凱旋稻村城 安房侯博愛赈鄰國貧民
關燈
小
中
大
人每人米一鬥、錢五百文。
女子和小孩兒折半。
夫役的莊客、當地的村長和仆從者都不一樣,實不勝細述。
這些年來,因疲于服軍役而喪家賣子,妻離子散,不堪饑餓之苦的貧民、乞丐們,扶老攜幼,或背幼兒、提着破口袋,陸續前來領取施舍者,如蟻附膻,絡繹不絕。
他們對得到的錢米之多十分吃驚,有的被感動得流淚,有的手哆嗦着進行叩拜,仰德謝恩,有領了錢米回去的,也有才來的。
以春分的七天為限,施舍的官吏不敢怠慢,領取施舍的也無白來之恨,都說:&ldquo如今亂世之中,此行真如阿彌陀佛再世。
&rdquo這些天人人都喜氣洋洋,歡聲笑語不絕于耳。
已到法事圓滿結束之日,丶大法師的超生船在新井海面誦完經,往洲崎這邊劃來。
跟随的一百多艘船隻,圍着主持僧的船,高聲念經,衆口雖多卻如同出自一舌,聲音有粗有細,但腔調一緻,其聲下達龍宮,上至天庭,使群仙降臨,助法會普救衆生;使江河的魚介也分波破浪,發了菩提之心。
這七天沒有降雨,今日海水特别溫暖,空中也沒有蕭瑟的寒風,海面平靜,眠鷗不遊,群鳥都在岩岸上收斂起翅膀,連魚鷹也聚集在岸邊的老松上,不下海捕魚,一派和平安靜的景象。
這日在稻村城内,裡見義通公子同其胞弟次麻呂腋子,由兩位家老東辰相、荒川清澄陪同,姥雪代四郎、白濱十郎、朝夷三彌、七浦二郎、滿呂再太郎、安西就介、矶崎增松等跟随,去洲崎岸的望洋台觀看。
還有十條力二郎、十條尺八兄弟,被從堀内家召喚去,參見了二位公子也侍奉在左右。
他們雖然年尚不足十歲,但舉止行動如同大人一般,人皆誇獎。
在此時機,被囚禁在此地的敵将、浒我的成氏主君和兩位管領之子憲房、朝良、朝甯,還有千葉自胤和稻戶由充、三浦義同及其子義武、大石憲重、長尾為景、原胤久、齋藤盛實等,為了讓他們解解悶,也被允許到那裡去,在左右的臨時小屋子裡,由許多士兵嚴加看守。
義通先與衆敗将相見,很有禮貌地轉達了父王的誠意,言詞十分懇切。
犬冢信乃、犬江親兵衛、犬川莊助、政木大全孝嗣等奉義成主君之命,這日乘船回到洲崎海濱擔任待客使。
當下朝良、朝甯、憲重見到孝嗣,他們面有愧色。
孝嗣雖想趁此機會與他們交談,但因公務繁忙,諸多不便,便淡漠地隻是忙着款待。
這時太陽已經西斜,法會的誦經宣告結束,丶大法師起身,對着船頭的祭壇燒香、獻水,閉目合十,高聲宣布:&ldquo根據施主裡見将軍的心願,為在去年臘月初八三處水陸陣亡的數萬雙方亡靈誦經祈禱的法會圓滿結束。
&rdquo然後他念了&ldquo往生得脫、一蓮托生、等見菩提&rdquo的三句真言,并唱了五言四句的偈語,聲音嘹亮,上可達紫微九天,下可至十八層地獄,水陸衆人無不愕然吃驚地遙遙眺望。
當下丶大取出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九言八顆記數珠子的念珠又拈着唱偈誦經,并念了十聲佛号,然後用手揮動念珠,它的法力無邊,十分奇怪,串上那八顆記數珠子突然脫離開念珠繩,撒落海中,說時遲那時快,浪濤翻卷,洶湧澎湃,千百萬顆白色的小珠子與忽然升起的白氣一同直沖九天,宛如夜空閃爍着繁星,然後那些白色小珠子又變作數萬朵金蓮和金花,耀眼奪目,光芒燦爛地與落日一同在西方搖蕩,轉眼間便消逝,天空中隻剩下兩朵藍色祥雲,隐隐可以聽到樂聲,一直奏到垂下了夜幕。
看到這個奇觀的義通主仆、衆犬士們和稻戶由充肅然起敬;敵軍的敗将成氏、憲房、朝良、朝甯、自胤和義同父子、憲重、胤久、為景、盛實等,也都改變了以往的高傲态度,他們心想:&ldquo兩軍戰死的數萬亡靈,能夠脫離苦海早升天界,誰能說不是由于裡見的仁義和丶大法師的莫大功德呢?&rdquo他們無不感歎敬服,從而愈發後悔。
由此才聯想到,那甕襲之珠含有地水火風的四大,所以能起風而以兵燹戰勝了水陸的大敵,正是四大發揮的作用。
同時在開始時它被八百比丘尼獲得,起風禍善;後來它又助了毛野八百八人之計。
這兩個八百不也是反正的對應嗎?而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九言變成八顆珠子,超度了數萬冤魂,因此它與八犬士的仁義八行寶珠不相上下。
它最初幫助了妖物,恰可比做那宋人的不龜手之藥。
畢竟丶大做水陸道場超度衆生的功德圓滿,還有何後話,且聽下回分解。
作者附注:如前所述,本回前在腹稿中,全部定作一百八十二回,并提出至結局之回目,及至撰寫時不得無題外故事。
故于本輯第四十六卷之首列出數條附屬回目。
請參照道節于湯島擒二奸賊之段和裡見三營寨與凱旋衆議之段。
*** (1)似乎将天皇比做了睿山。
女子和小孩兒折半。
夫役的莊客、當地的村長和仆從者都不一樣,實不勝細述。
這些年來,因疲于服軍役而喪家賣子,妻離子散,不堪饑餓之苦的貧民、乞丐們,扶老攜幼,或背幼兒、提着破口袋,陸續前來領取施舍者,如蟻附膻,絡繹不絕。
他們對得到的錢米之多十分吃驚,有的被感動得流淚,有的手哆嗦着進行叩拜,仰德謝恩,有領了錢米回去的,也有才來的。
以春分的七天為限,施舍的官吏不敢怠慢,領取施舍的也無白來之恨,都說:&ldquo如今亂世之中,此行真如阿彌陀佛再世。
&rdquo這些天人人都喜氣洋洋,歡聲笑語不絕于耳。
已到法事圓滿結束之日,丶大法師的超生船在新井海面誦完經,往洲崎這邊劃來。
跟随的一百多艘船隻,圍着主持僧的船,高聲念經,衆口雖多卻如同出自一舌,聲音有粗有細,但腔調一緻,其聲下達龍宮,上至天庭,使群仙降臨,助法會普救衆生;使江河的魚介也分波破浪,發了菩提之心。
這七天沒有降雨,今日海水特别溫暖,空中也沒有蕭瑟的寒風,海面平靜,眠鷗不遊,群鳥都在岩岸上收斂起翅膀,連魚鷹也聚集在岸邊的老松上,不下海捕魚,一派和平安靜的景象。
這日在稻村城内,裡見義通公子同其胞弟次麻呂腋子,由兩位家老東辰相、荒川清澄陪同,姥雪代四郎、白濱十郎、朝夷三彌、七浦二郎、滿呂再太郎、安西就介、矶崎增松等跟随,去洲崎岸的望洋台觀看。
還有十條力二郎、十條尺八兄弟,被從堀内家召喚去,參見了二位公子也侍奉在左右。
他們雖然年尚不足十歲,但舉止行動如同大人一般,人皆誇獎。
在此時機,被囚禁在此地的敵将、浒我的成氏主君和兩位管領之子憲房、朝良、朝甯,還有千葉自胤和稻戶由充、三浦義同及其子義武、大石憲重、長尾為景、原胤久、齋藤盛實等,為了讓他們解解悶,也被允許到那裡去,在左右的臨時小屋子裡,由許多士兵嚴加看守。
義通先與衆敗将相見,很有禮貌地轉達了父王的誠意,言詞十分懇切。
犬冢信乃、犬江親兵衛、犬川莊助、政木大全孝嗣等奉義成主君之命,這日乘船回到洲崎海濱擔任待客使。
當下朝良、朝甯、憲重見到孝嗣,他們面有愧色。
孝嗣雖想趁此機會與他們交談,但因公務繁忙,諸多不便,便淡漠地隻是忙着款待。
這時太陽已經西斜,法會的誦經宣告結束,丶大法師起身,對着船頭的祭壇燒香、獻水,閉目合十,高聲宣布:&ldquo根據施主裡見将軍的心願,為在去年臘月初八三處水陸陣亡的數萬雙方亡靈誦經祈禱的法會圓滿結束。
&rdquo然後他念了&ldquo往生得脫、一蓮托生、等見菩提&rdquo的三句真言,并唱了五言四句的偈語,聲音嘹亮,上可達紫微九天,下可至十八層地獄,水陸衆人無不愕然吃驚地遙遙眺望。
當下丶大取出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九言八顆記數珠子的念珠又拈着唱偈誦經,并念了十聲佛号,然後用手揮動念珠,它的法力無邊,十分奇怪,串上那八顆記數珠子突然脫離開念珠繩,撒落海中,說時遲那時快,浪濤翻卷,洶湧澎湃,千百萬顆白色的小珠子與忽然升起的白氣一同直沖九天,宛如夜空閃爍着繁星,然後那些白色小珠子又變作數萬朵金蓮和金花,耀眼奪目,光芒燦爛地與落日一同在西方搖蕩,轉眼間便消逝,天空中隻剩下兩朵藍色祥雲,隐隐可以聽到樂聲,一直奏到垂下了夜幕。
看到這個奇觀的義通主仆、衆犬士們和稻戶由充肅然起敬;敵軍的敗将成氏、憲房、朝良、朝甯、自胤和義同父子、憲重、胤久、為景、盛實等,也都改變了以往的高傲态度,他們心想:&ldquo兩軍戰死的數萬亡靈,能夠脫離苦海早升天界,誰能說不是由于裡見的仁義和丶大法師的莫大功德呢?&rdquo他們無不感歎敬服,從而愈發後悔。
由此才聯想到,那甕襲之珠含有地水火風的四大,所以能起風而以兵燹戰勝了水陸的大敵,正是四大發揮的作用。
同時在開始時它被八百比丘尼獲得,起風禍善;後來它又助了毛野八百八人之計。
這兩個八百不也是反正的對應嗎?而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九言變成八顆珠子,超度了數萬冤魂,因此它與八犬士的仁義八行寶珠不相上下。
它最初幫助了妖物,恰可比做那宋人的不龜手之藥。
畢竟丶大做水陸道場超度衆生的功德圓滿,還有何後話,且聽下回分解。
作者附注:如前所述,本回前在腹稿中,全部定作一百八十二回,并提出至結局之回目,及至撰寫時不得無題外故事。
故于本輯第四十六卷之首列出數條附屬回目。
請參照道節于湯島擒二奸賊之段和裡見三營寨與凱旋衆議之段。
*** (1)似乎将天皇比做了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