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回下 裡見諸将士凱旋稻村城 安房侯博愛赈鄰國貧民

關燈
〔堀内〕和五犬士〔犬江、犬冢、犬川、犬飼、犬田〕找到身邊,對他們說:&ldquo不知各位怎樣想,這次生擒之敵都是貴人或城主,我焉能予以慢待?昔日在源平之戰中,平三位重衡被擒囚在鐮倉時,賴朝與之相見,慰問其不幸。

     其後宗盛被俘送至鐮倉時,賴朝則未與之相見。

    因為他雖是大臣,但已是解官的罪人,那時賴朝也已晉升了官職。

    按平家與源氏乃世代仇家,平家是上奉天皇一人〔後白河天皇〕的驕僭亂賊,今不能以他為例。

    我今是否應以賓主之禮與之相見,願聽各位的意見。

    &rdquo大家聽了都愣着沒有立即回答。

    稍過片刻,犬冢信乃對辰相、清澄、貞行等示意後答道:&ldquo未待衆位老臣的允許便回答主君,雖然很冒昧,但願陳愚見。

    您今想與敵将相見一事,實乃寬仁大度和博愛之至。

    但尚未媾和便輕率與之相見,他們怎能不以為恥呢?出于愛人之心反做成辱人之事,此事不宜行。

    &rdquo親兵衛聽了也同其議,說:&ldquo戍孝之議與愚意相同。

    應在那些人感動和佩服您的仁心後,再與之相見才是。

    &rdquo貞行、辰相、清澄和莊助、現八、小文吾等也跟着回答說:&ldquo應該如是。

    &rdquo義成仔細聽過後說:&ldquo大家既然都同意戍孝的意見,那麼就暫且不與之相見。

    對他們朝夕的起居、三餐茶飯,無論什麼事情都要特别用心,以示我好客之誠心。

    尤其是稻戶由充,他心地善良,善于知人,聽說莊助和小文吾曾受過他的恩。

    如不将其俘虜,而隻生擒了箙太夫人的外孫朝良,他必為忠義而尋死。

    所以胤智預先有所考慮,讓春高和繁足将他也一同擒獲。

    可讓莊助和小文吾做朝良和由充的東道主予以款待,也要将此意告訴他們。

    &rdquo然後他對其他事情也做了吩咐。

    大家一同領命,這次召見就這樣結束。

     于是義成又讓犬川莊助和犬田小文吾把滿呂複五郎、安西就介、矶崎增松等找來,對他們說:&ldquo可依複五郎的請求,讓滿呂再太郎做你的養子。

    安西就介和矶崎增松在總角之年便立了這次戰功,可抵得過衆勇士。

    這可能是汝等亡父英靈所緻,實可說是奇事。

    因此将汝等做為本家世代家臣。

    聽說增松還是乳名,怎能沒有大名呢?汝有生父阿彌七,又有養父南彌六,一個笃實、一個義烈,有其父才有其子,因此可叫有親,汝等要善體我意。

    &rdquo他這樣親切地說,複五郎父子和就介等都很高興,增松被這些恩重之言感激得噙着淚花,一同表示遵命。

    然後義成又讓犬江親兵衛和犬川莊助把滿呂複五郎、石龜次團太、越鲫三、二四的寄舍五郎、須須利團五郎等找來;又讓犬川莊助和犬田小文吾把盾持兼杖、大樟村主、天津九三四郎等找來,對他們說:&ldquo汝等之戰功我已盡知,汝等之俸祿待他日再定。

    順便宣布:滿呂複五郎去行德暫且治理該地。

    石龜次團太和越鲫三為其副輔之。

    任命二四的寄舍五郎和須須利團五郎為國府台城的小頭領,其随從的六十餘人,皆跟随喬梁和秋季,守好該地。

     另外賜盾持兼杖和大樟村主太刀各一口、時裝一套,特準其回鄉做該地的鄉吏,其鄉黨一千多名,免納貢賦。

    還有天津九三四郎,也準汝回鄉并賜太刀一口、時裝一套與盾持等相同。

    回鄉後要對汝之主公甘理墨之助更加盡忠。

    &rdquo他這樣宣布後,又把阿彌七和墜八找來也準予他二人回鄉做堇野和椿村的村長,并且免除各種徭役。

    其他有功之人市川的依助、兩國河灘的向水五十三太、枝獨鑽素手因尚未前來,待他日再行召見恩賞。

    先大體上降了這些旨意。

     在此之前,犬村大角、犬阪毛野、犬山道節和落鲇餘之七等已将其取勝的情況禀報國主,自不待言,義成已詳知其情。

    然而乘戰鬥取得勝勢便略他人之地、奪他人之城,則不是仁君的謙虛之心。

     但是不暫且留人看守别人抛棄的無主之城,也不大妥當,而且今年也沒有幾天了。

    且說犬川莊助和犬田小文吾,親切拜訪慰問了稻戶津衛由充,轉達了義成的仁慈之心,同時對日前的戰鬥,小文吾有心沒有緊追,但是滿呂複五郎又趕到,眼看由充等已難以幸免,這時按照軍師犬阪的謀略,由東峰萌三、船貝六和犬江屋依介等将由充等用船接走。

    當時小文吾和莊助以及複五郎都不知道,隻當作是敵人的援兵。

    他們将這些情況向由充和朝良解釋後,他們對犬川和犬田的報恩之德和毛野的計策感歎不已,并更深感自己之可恥。

     不僅由充和朝良,就連憲房、朝甯、成氏、自胤和敗将憲重、胤久、盛實以及有萬夫之勇的義同和義武,都對裡見君臣的待人寬厚,仁而有禮心悅誠服,無不悔己之前非,因而改變态度,已有歸順之心。

    他們都深恨定正不該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