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回 悌順慈善放俘虜 莊助信義避三舍
關燈
小
中
大
地顯示了一下箭術,便不戰而退,是因為知道他們難以取勝。
今如不追,将難免後患。
&rdquo由充聽了搖頭道:&ldquo不然,不然,他乃蓋世無雙的義士。
看他的行動就可想到他不愧自己名叫義任。
以他的心術和武藝,我都不是他的對手。
他仗義而退避三舍,我如背義追之,縱然取勝,也不能算做是武士。
我想在《左傳》中,晉文公有避三舍之事。
三舍究竟有多少裡?按唐山之裡法,十裡為一亭,五裡為一舍(2)。
該土之一裡是我皇國之六町(3)有餘。
由此觀之,一舍是三十町,三舍是九十町。
也有的說十裡是一亭,三裡是一舍。
在這裡隻是大概那麼說,不能拘泥裡數。
那莊助是文武全才,知此義而退,不也是君子嗎?裡見有這樣智勇忠義的八名犬士,兩管領即使兵多将廣,不戰也可知其勝負。
我是老夫人之代軍,不得不聽從管領家的催促。
然而明知難以取勝而戰,使我士卒多數喪生,反是不忠。
有甚于世俗所說的勞而無功。
莫如托病且觀安危。
&rdquo他如此嗟歎後,便讓荻井三郎帶領四五個士兵去向進攻這裡的統帥、上杉五郎丸朝良的監護人、大石石見守憲重的大營禀報說:&ldquo由充近年多病,也許因今晨冒了風寒,突然犯老病不能騎馬。
想且退至後方休息,請免除先鋒職務。
&rdquo然後便帶領原隊人馬撤回兩國河那邊去了。
卻說敵軍的兩位大将朝良和自胤,乘船來到兩國河。
大石憲重獻計道:&ldquo從此以東支流甚多,且蘆葦叢生,非用兵之地。
&rdquo因此這一天便令人馬前進,在五本松的曠野紮下大營。
另外從陸路來的士兵,在原胤久、相馬将常的帶領下,過了兩國河的船橋,也來到五本松大營。
其中先鋒稻戶由充所帶領的一隊人馬,為摸清敵人的所在,來到猿江一帶,此事前面已經提到。
此外在途中有不少隊野武士前來參戰,總兵力達二萬五千餘騎,在那曠野紮下連營,如棋盤上的棋子一般。
然而先鋒稻戶津衛由充托辭老病突發,聽說從猿江就回去了,那一隊人馬未能到達五本松,人皆感到驚訝。
同時今井和妙見島兩座營寨的頭領小越小權太表練、猿島郡司将衡、彥别夜叉吾數世等,昨夜被裡見的防禦使犬川莊助和犬田小文吾,用火攻燒了營寨,而且表練被敵人殺死,将衡好歹逃脫,與其他殘兵同回大營報告吃了敗仗。
另外從妙見島僅跑回來數世的兩三名士兵。
因此才詳細得知彥别夜叉吾的敗戰情況。
他們以數世為首多數被生擒,并被剪掉了發髻,裝在獨木舟上流放到大洋中去;同時也禀報了莊助和小文吾說&ldquo至猿江、逆井都是裡見的領地&rdquo。
朝良和自胤非常震怒,說:&ldquo快把将衡拉出去斬首,如不讓士兵們曉得敗兵之罪,則會削弱我方之鬥志。
快!快!&rdquo将衡吓得戰戰兢兢地對其兄将常陳述道:&ldquo小臣等敗兵之罪雖難以饒恕,然而敵人有一萬之衆,臣等隻有一千五百名士兵,妙見島隻有五百人,寡不敵衆。
倘若管領之大軍早到該地,臣等怎會兵敗,實悔之晚矣。
願暫寄此頸上之人頭,今晚請授臣四五百精兵,夜襲敵人營寨,殺死那兩隻犬,以雪前次之恥。
然自家如有懷野心之人為敵人做内應,則計策容易洩漏。
所疑者不是别人,而是越北片貝夫人的代軍稻戶津衛由充。
他受命為先鋒,方才到達猿江時,遇見敵人之主将犬川莊助,既未放箭,也未交鋒,眼看着敵人退走,他卻托病告辭,不回大營,其居心叵測,故此忠告。
請以此事為我說情,請求恩免死罪。
&rdquo他如此苦苦哀求,将常對胞弟有難,十分同情,便向上座的兩家老臣大石憲重和原胤久告知此事後說:&ldquo如能赦免愚弟将衡死罪,今晚讓他去夜襲,臣也願同他去襲擊敵人營寨,以全殲莊助和小文吾及其士兵。
您看如何?&rdquo憲重和胤久聽了他的請求,覺得有道理,便一同急忙上前對二位主君〔朝良和自胤〕谏道:&ldquo将衡等敗兵之罪雖然難饒,然而不是事出無因,敵人一萬,自方勢弱,難以抵擋。
因此将衡和将常請求夜襲敵人營寨,以将功贖罪。
尚未斬殺一個敵人,便誅自家頭領,是恩怨倒置,恐被敵人恥笑,請主君諒察。
&rdquo他們兩個一同為将衡說情,朝良和自胤聽了沉默半晌,朝良才對憲重說:&ldquo猿島将衡是千葉之家臣,我不便發落。
聽說他不是告發了稻戶由充的叛意嗎?由充是我外祖母箙太夫人的代軍,雖然不會有野心,然而景春已經歸順,還至今尚不來會,此事令人難以放心。
&rdquo憲重聽了說:&ldquo那由充遇到敵人不戰便走的情況,方才猿島将衡已經禀告。
然而此事尚且虛實不明,如懷疑自家将領,二萬士兵必人人自危,将無善戰之人。
即使由充有叛意,他不過是一千多北兵之長,有何要緊?姑且置之度外。
&rdquo他這樣悄悄陳述了己見。
胤久也勸其主君自胤,不僅救了将衡之命,并允許與其兄相馬将常一同去夜襲之請,撥給他們精兵一千人。
*** (1)代軍是代理領兵的主帥。
(2)此處作者有誤,中國古代以三十裡為一舍。
(3)日本之一町相當109米。
今如不追,将難免後患。
&rdquo由充聽了搖頭道:&ldquo不然,不然,他乃蓋世無雙的義士。
看他的行動就可想到他不愧自己名叫義任。
以他的心術和武藝,我都不是他的對手。
他仗義而退避三舍,我如背義追之,縱然取勝,也不能算做是武士。
我想在《左傳》中,晉文公有避三舍之事。
三舍究竟有多少裡?按唐山之裡法,十裡為一亭,五裡為一舍(2)。
該土之一裡是我皇國之六町(3)有餘。
由此觀之,一舍是三十町,三舍是九十町。
也有的說十裡是一亭,三裡是一舍。
在這裡隻是大概那麼說,不能拘泥裡數。
那莊助是文武全才,知此義而退,不也是君子嗎?裡見有這樣智勇忠義的八名犬士,兩管領即使兵多将廣,不戰也可知其勝負。
我是老夫人之代軍,不得不聽從管領家的催促。
然而明知難以取勝而戰,使我士卒多數喪生,反是不忠。
有甚于世俗所說的勞而無功。
莫如托病且觀安危。
&rdquo他如此嗟歎後,便讓荻井三郎帶領四五個士兵去向進攻這裡的統帥、上杉五郎丸朝良的監護人、大石石見守憲重的大營禀報說:&ldquo由充近年多病,也許因今晨冒了風寒,突然犯老病不能騎馬。
想且退至後方休息,請免除先鋒職務。
&rdquo然後便帶領原隊人馬撤回兩國河那邊去了。
卻說敵軍的兩位大将朝良和自胤,乘船來到兩國河。
大石憲重獻計道:&ldquo從此以東支流甚多,且蘆葦叢生,非用兵之地。
&rdquo因此這一天便令人馬前進,在五本松的曠野紮下大營。
另外從陸路來的士兵,在原胤久、相馬将常的帶領下,過了兩國河的船橋,也來到五本松大營。
其中先鋒稻戶由充所帶領的一隊人馬,為摸清敵人的所在,來到猿江一帶,此事前面已經提到。
此外在途中有不少隊野武士前來參戰,總兵力達二萬五千餘騎,在那曠野紮下連營,如棋盤上的棋子一般。
然而先鋒稻戶津衛由充托辭老病突發,聽說從猿江就回去了,那一隊人馬未能到達五本松,人皆感到驚訝。
同時今井和妙見島兩座營寨的頭領小越小權太表練、猿島郡司将衡、彥别夜叉吾數世等,昨夜被裡見的防禦使犬川莊助和犬田小文吾,用火攻燒了營寨,而且表練被敵人殺死,将衡好歹逃脫,與其他殘兵同回大營報告吃了敗仗。
另外從妙見島僅跑回來數世的兩三名士兵。
因此才詳細得知彥别夜叉吾的敗戰情況。
他們以數世為首多數被生擒,并被剪掉了發髻,裝在獨木舟上流放到大洋中去;同時也禀報了莊助和小文吾說&ldquo至猿江、逆井都是裡見的領地&rdquo。
朝良和自胤非常震怒,說:&ldquo快把将衡拉出去斬首,如不讓士兵們曉得敗兵之罪,則會削弱我方之鬥志。
快!快!&rdquo将衡吓得戰戰兢兢地對其兄将常陳述道:&ldquo小臣等敗兵之罪雖難以饒恕,然而敵人有一萬之衆,臣等隻有一千五百名士兵,妙見島隻有五百人,寡不敵衆。
倘若管領之大軍早到該地,臣等怎會兵敗,實悔之晚矣。
願暫寄此頸上之人頭,今晚請授臣四五百精兵,夜襲敵人營寨,殺死那兩隻犬,以雪前次之恥。
然自家如有懷野心之人為敵人做内應,則計策容易洩漏。
所疑者不是别人,而是越北片貝夫人的代軍稻戶津衛由充。
他受命為先鋒,方才到達猿江時,遇見敵人之主将犬川莊助,既未放箭,也未交鋒,眼看着敵人退走,他卻托病告辭,不回大營,其居心叵測,故此忠告。
請以此事為我說情,請求恩免死罪。
&rdquo他如此苦苦哀求,将常對胞弟有難,十分同情,便向上座的兩家老臣大石憲重和原胤久告知此事後說:&ldquo如能赦免愚弟将衡死罪,今晚讓他去夜襲,臣也願同他去襲擊敵人營寨,以全殲莊助和小文吾及其士兵。
您看如何?&rdquo憲重和胤久聽了他的請求,覺得有道理,便一同急忙上前對二位主君〔朝良和自胤〕谏道:&ldquo将衡等敗兵之罪雖然難饒,然而不是事出無因,敵人一萬,自方勢弱,難以抵擋。
因此将衡和将常請求夜襲敵人營寨,以将功贖罪。
尚未斬殺一個敵人,便誅自家頭領,是恩怨倒置,恐被敵人恥笑,請主君諒察。
&rdquo他們兩個一同為将衡說情,朝良和自胤聽了沉默半晌,朝良才對憲重說:&ldquo猿島将衡是千葉之家臣,我不便發落。
聽說他不是告發了稻戶由充的叛意嗎?由充是我外祖母箙太夫人的代軍,雖然不會有野心,然而景春已經歸順,還至今尚不來會,此事令人難以放心。
&rdquo憲重聽了說:&ldquo那由充遇到敵人不戰便走的情況,方才猿島将衡已經禀告。
然而此事尚且虛實不明,如懷疑自家将領,二萬士兵必人人自危,将無善戰之人。
即使由充有叛意,他不過是一千多北兵之長,有何要緊?姑且置之度外。
&rdquo他這樣悄悄陳述了己見。
胤久也勸其主君自胤,不僅救了将衡之命,并允許與其兄相馬将常一同去夜襲之請,撥給他們精兵一千人。
*** (1)代軍是代理領兵的主帥。
(2)此處作者有誤,中國古代以三十裡為一舍。
(3)日本之一町相當10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