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回 重時刀鋪逢二生 義任草人先三勇

關燈
卻說在行德待敵的犬川莊助、犬田小文吾,與登桐山八、滿呂複五郎等一同帶領七八千名士兵,去往那裡。

    在上總、下總的路上,加入這邊隊伍的有勇好名的鄉士和豪民子弟一千二三百名,在莊助和小文吾到達行德之前,這支增援的士兵就留在兩股和原木之間,以扼制下總的千葉孝胤。

    市原的鄉士盾持兼杖朝經和夷灊的鄉士大樟村主俊故,是他們的頭領。

    從原木和兩股去行德不過八九裡路,乃犬牙交錯之處,便于互相支援,足可布成掎角之勢。

    莊助和小文吾感到可以放心,便帶領士兵于當天到達行德。

    他們既不擾民也不亂燒民房,隻占據有利地形,布下陣勢。

    左邊南方是茫茫大海。

    前面西方有條大河,上遊是利根河,又名荒河,即所謂阪東太郎。

    其中遊叫箭斫,真間和國府台就在那附近。

    其次是市河,下遊叫今井,從此往南入海。

    在急湍中有個小島,叫妙見島。

    在此河畔有個下今井村。

    在河的西邊是上今井村。

    因此名副其實,其本名是荒河。

    這條河的東西兩岸有小松、中川、女木、逆井、猿江村、五木松、南本所、北本所等地。

    從兩國河以西是武藏。

    這裡是葛飾郡,這一帶到處是小河,村落也多得不勝枚舉。

    南面是深川。

    從行德至兩國河,與現在的來路不同,約有三四十裡,因此莊助要看着地圖,小文吾因故鄉在此,對行德的地理很熟。

    敵人還沒到這裡,為摸清敵人的虛實,他們派細作去刺探。

    但是敵人在妙見島和今井河岸,已構築了營寨和哨所,并豎起了瞭望樓,有二三千士名在那裡把守。

    守河營寨的頭領是扇谷的帶兵頭領小越小權太表練、千葉自胤的帶兵頭領猿島郡司将衡。

    妙見島的頭領是大石憲重的老臣彥别夜叉吾數世,帶領五百名士兵,水中放了千仞的鐵索,以絆敵人的馬腿。

    另外在水邊設置了許多當時還很罕見的大炮,戒備森嚴,以防止敵人涉水渡河。

    莊助聽了細作報告這些情況後,冷笑着對小文吾說:&ldquo這大河前面的營寨是以前用以戍守邊疆的,并非現在構築。

    現在他們是進攻的先鋒,卻堅固設防,怕被我們攻破,足可知主客之勢相反,足知他們是無勇。

    &rdquo小文吾聽了點頭道:&ldquo他們易地設防,大概是為了等待大軍到來。

    而我們是防禦使,不是前來奪取别人國土的。

    今若奪取那兩處營寨雖然不難,但還是遵從國主的旨意,等待敵人大軍到來,一舉破之。

    &rdquo莊助原來就有此意,遂在海濱構築營寨,且在鹽濱和今井的上遊,準備了許多快船,在這裡做長期駐紮的準備,等待敵人。

    說話十一月已過去,到了十二月初。

     卻說滿呂複五郎在營中無事可幹,一日獨自出門,在行德〔今稱此地為本行德〕左右閑遊,見沿着河邊有許多村落,如堀江、貓貫、欠真間、關島、湊村、河原、大和田、稻荷木等,到了市河路便叉開。

    其他情形,沒有必要就不細說了。

    閑話少叙,這一天複五郎重時随便遊逛,不料走至湊村時,聽到丁丁當當煅刀打鐵的聲音。

    他一看在這村北頭有家鐵匠爐,好似店主人的那個漢子,年約五十多歲,同一個年紀十六七歲的小夥子一起打鐵,煅制各種器械。

    重時來到這裡,不覺在店前停住,見在簾子上挂着的菜刀、小刀,上面都刻着藤原信之四個字。

    另外在旁邊的白牆上,在個大竹圈兒内寫了個&ldquo屋&rdquo字,大概店子的字号叫丸屋吧。

    那個小夥子很健壯,渾身油黑烏亮,圓眼睛、大骨架,身上隻穿了一件破麻布夾褂子,一點兒也不怕冷,把兩隻衣袖纏在肚子上,衣襟掖在大腿上。

    那打鐵的情景,你來我往很像使槍棒的手法,顯出他很有膂力。

    重時沒立即離開,等他們打完鐵,急忙喚主人道:&ldquo喂,裡邊的漢子!有打的新刀嗎?我想買一把。

    拿出來看看好嗎?&rdquo主人聽了回頭看看說:&ldquo官人,請您先在地闆邊上坐一會兒。

    我家主人是世代煅冶刀器的,新刀多得很。

    小可是其徒弟名叫木瓜八,很笨,手藝不好,所以現在隻做菜刀和小刀等。

    &rdquo重時聽了問道:&ldquo這且不說,你們的字号大概是丸屋吧?竹圈兒是安房滿呂的家徽。

    我是早年死去的麻呂小五郎信時的本家、滿呂複五郎重時,現在侍奉裡見将軍,近日來在鹽濱營寨。

    你主家的祖先是滿呂氏吧?看那個青年的體格就知道他好練武功。

    他年紀多大,叫什麼名字?我看他日後很有出息,大概是有來曆的,所以想問問。

    &rdquo木瓜八聽了搔搔頭說:&ldquo原來您是滿呂氏,到海濱營寨來的呀。

    聽您這樣問深感慚愧。

    小可的故主确是滿呂氏,是從前在鐮倉将軍創業時,跟着賴朝公的麻呂五郎信俊将軍的後裔。

    但其子孫降為百姓後,便以打鐵為生。

    這隻是憑口傳說的,不知詳情如何。

    如您所猜到的,他現今還叫滿呂氏,信之是本家的通稱。

    這個孩子是小可的主家,故主丸屋太郎平之獨子,名叫再太郎,雙親早已去世,小可這些年在照看他,今年已有十八歲。

    這孩子的生年是文正元年丙戌年,而且又是丁月丁日生(1),大概由于這個緣故,他是個熱性子,連生活都以火為主,是個鐵匠。

    因此生性好水,冬天跳到村後的荒河中去捕魚,反而覺得周身痛快。

    因此誰也未教他,就水性很好,在夏季雖然水流很急,但他能遊到對岸去。

    小可對他加以制止,但他一點兒也不聽。

    他不僅嗜好遊水,并且悄悄從師學摔跤、柔道、舞槍棒和擊劍,然而在鄉下遇不到良師,武藝未學好,隻有把子力氣,據說他還是業餘摔跤的名手,因有這些烏七八糟的假本事,所以将來不會像其父親,隻能成個不務正業之人。

    &rdquo他說着哈哈笑了。

    重時聽了感歎不已,仔細看了看再太郎說:&ldquo這孩子的秉性很好。

    在當今戰國之際,不論莊客,還是工匠,若以武藝求升官的話,必可以揚名興家。

    然而他即使是熱性子,在冬天下水真的不怕凍嗎?這一點我不大敢相信。

    &rdquo木瓜八聽他如此責問,忙說:&ldquo您的懷疑雖然很有道理,可這件事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