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回 渥美浦便船送紀二六 管領邸禍鬼抑親兵衛
關燈
小
中
大
東西也拿來了,并贈他一包金銀以表謝意,向他懇切拜托說朝廷如有消息,則請趕快告知他們。
卻說管領左京大夫細川政元,次日去室町禦所上朝,對左衛門督畠山政長說:&ldquo裡見安房守義成的使者犬江親兵衛和蜑崎十一郎照文昨日從安房來到這裡,并帶來了呈給将軍的書信。
&rdquo說着把信給他看了後,二人同去啟奏義尚公。
義尚看過呈書,先征詢兩管領的意見。
政元答道:&ldquo義成乃東隅之藩屏,不辭千裡前來進貢,獻厚禮,其忠信可嘉。
所請之姓氏一事似乎可奏請天皇。
&rdquo義尚點頭道:&ldquo那麼就将此事奏請東山将軍,聽候将軍的旨意。
此事由左衛門督去辦吧。
&rdquo政長領命退下去東山,向義政公啟奏了裡見所請之事。
義政含笑看過呈書道:&ldquo兵亂之後财用不足,公家和武家(5)都不如意,不料得到資助,豈有不答謝之禮?不管是否有此先例,都可以上奏。
&rdquo他這樣地諄諄囑咐,政長便退出來向義尚公複命。
義尚說:&ldquo那就無須再議是否上奏了。
&rdquo于是便要将裡見義成奏請将其八個家臣犬某某等之氏,改賜金碗之事啟奏天皇。
當朝的諸司百寮立即進行審議。
有的說:&ldquo自古以來請求更氏者雖有禦批之例,但是他們乃裡見之陪臣,無須禦批。
&rdquo也有的說:&ldquo他們雖是陪臣,但是據說他們是義成之父義實的外孫,定是有來曆的武士。
如今朝廷用度匮乏,朝政衰微。
如不準此事就須退還貢品,此事當須三思。
&rdquo關白大臣聽了說:&ldquo時有盛衰,事有取舍。
八犬士雖是陪臣,但并非他們所請,而是應其主裡見義成之請求,由幕府将軍啟奏天皇的。
因此即使是禦批亦非将氏賜給陪臣,而是賜給義成,然後義成再授與八犬士,這是合乎禮制的,并非僭越之舉。
&rdquo關白大臣這樣一說,衆議遂決,于是便啟奏天皇。
天皇立即向義尚将軍降诏宣旨,書曰: 文明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宣旨〔右邊用小字寫着:上卿木原納言,其下畫一寸五分許的押〕,前治部大輔源義實朝臣之外孫,安房守兼上總介源義成之家臣:犬江親兵衛仁、犬冢信乃戍孝、犬山道節忠與、犬阪毛野胤智、犬川莊助義任、犬村大角禮儀、犬飼現八信道、犬田小文吾悌順,上述八勇士,依義成朝臣之請,宜改為金碗氏,故賜姓宿祢。
藏人右少辨藤原朝臣秋豐受命。
此事是由秋豐朝臣向室町将軍傳達的。
于是在其次日政元領命,将親兵衛和照文喚至官邸,當面告谕:&ldquo姓氏之事已蒙禦批照準,因此明日兩位将軍〔室町和東山〕召見。
要在辰時前往,等待召見。
有關其他事情,由香西複六同你們談。
&rdquo他說罷又在别室面見香西複六,香西對将軍邸中之事和當日的服裝應對做了詳細的指點,并祝他們一切順利。
于是在二十七日清晨,犬江親兵衛和蜑崎照文都換了禮服,讓許多民夫擔着從安房帶來的貢品,帶領姥雪代四郎以下的随從和十名士兵以及押船的雜役,同去将軍邸。
民夫一律穿着淺藍色的号衣,上面印着白色的龍膽和蔓藤花紋,不敢随便說話,那整齊徐行的光景,鄉下人很少見過,所以不少人都停步觀看。
親兵衛和照文從将軍邸的正門進去,說明是前來參見的,由值勤的侍衛将他們帶到侍衛室,在彼此相見之際,已到了召見的時間。
将軍義尚公來至正廳,在設定的席位落座,以兩位管領政元、政長為首,衆有司們分列左右,近侍坐在将軍的身後,有為将軍持佩刀的,有揭簾子的。
親兵衛和照文立即被召見,二人離得很遠,便進行叩拜。
有司宣讀了安房晉獻的禮單。
政元傳達了旨意,并把聖旨和公文交給了親兵衛說:&ldquo獻給當今〔後土禦門天皇〕和三宮的貢禮,明日進宮獻上。
&rdquo這時親兵衛的舉止毫無違反禮儀之處,好似很熟練。
在座的有司很佩服地說:&ldquo如此年紀輕輕的便被委以如此重任,一定是有名的功臣。
&rdquo有司們無不如此認為。
參見的大禮完畢,親兵衛便将進貢的禮品都交給了有司。
他退出來後與照文同去谒見東山将軍,又與前邊一樣獻上主君進獻的禮品。
參見的大禮也與對室町将軍之禮一般無二,所以便不詳述。
翌日清晨由政元陪同進宮,在階下叩拜朝恩,真是無上的榮幸。
朝拜完畢将貢品入庫後,從宮中退出來,便同照文去拜訪攝政豪門,轉緻主君命他贈送的禮品,自然數量是有差别的。
歸途他們又去兩管領邸謝恩,想告辭回國。
可是禍起蕭牆之内,政元不允其歸國,獨留親兵衛在京,很久難歸。
究竟為了何故?有分教。
漢詩:雲長受厄豈忘漢,千裡獨行虛五關。
和歌:五關之敵何足道,大和英雄擊唐虎。
欲知此詩歌之意,且待改卷後下回分解。
*** (1)上述的六萬缗相當黃金六千兩。
兩萬錢等于二十兩黃金。
可知其揮霍之巨。
(2)三職即室町幕府的三位管領斯波、細川、山三家。
(3)七頭是室町時代僅次于三管領的權門,即山名、京極、一色、土歧、赤松、上杉、伊勢七家。
(4)太閣是攝政及太政大臣之尊稱。
(5)公家:是朝廷和公卿大臣等貴族。
武家是指幕府将軍和各國諸侯等執政的武士。
卻說管領左京大夫細川政元,次日去室町禦所上朝,對左衛門督畠山政長說:&ldquo裡見安房守義成的使者犬江親兵衛和蜑崎十一郎照文昨日從安房來到這裡,并帶來了呈給将軍的書信。
&rdquo說着把信給他看了後,二人同去啟奏義尚公。
義尚看過呈書,先征詢兩管領的意見。
政元答道:&ldquo義成乃東隅之藩屏,不辭千裡前來進貢,獻厚禮,其忠信可嘉。
所請之姓氏一事似乎可奏請天皇。
&rdquo義尚點頭道:&ldquo那麼就将此事奏請東山将軍,聽候将軍的旨意。
此事由左衛門督去辦吧。
&rdquo政長領命退下去東山,向義政公啟奏了裡見所請之事。
義政含笑看過呈書道:&ldquo兵亂之後财用不足,公家和武家(5)都不如意,不料得到資助,豈有不答謝之禮?不管是否有此先例,都可以上奏。
&rdquo他這樣地諄諄囑咐,政長便退出來向義尚公複命。
義尚說:&ldquo那就無須再議是否上奏了。
&rdquo于是便要将裡見義成奏請将其八個家臣犬某某等之氏,改賜金碗之事啟奏天皇。
當朝的諸司百寮立即進行審議。
有的說:&ldquo自古以來請求更氏者雖有禦批之例,但是他們乃裡見之陪臣,無須禦批。
&rdquo也有的說:&ldquo他們雖是陪臣,但是據說他們是義成之父義實的外孫,定是有來曆的武士。
如今朝廷用度匮乏,朝政衰微。
如不準此事就須退還貢品,此事當須三思。
&rdquo關白大臣聽了說:&ldquo時有盛衰,事有取舍。
八犬士雖是陪臣,但并非他們所請,而是應其主裡見義成之請求,由幕府将軍啟奏天皇的。
因此即使是禦批亦非将氏賜給陪臣,而是賜給義成,然後義成再授與八犬士,這是合乎禮制的,并非僭越之舉。
&rdquo關白大臣這樣一說,衆議遂決,于是便啟奏天皇。
天皇立即向義尚将軍降诏宣旨,書曰: 文明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宣旨〔右邊用小字寫着:上卿木原納言,其下畫一寸五分許的押〕,前治部大輔源義實朝臣之外孫,安房守兼上總介源義成之家臣:犬江親兵衛仁、犬冢信乃戍孝、犬山道節忠與、犬阪毛野胤智、犬川莊助義任、犬村大角禮儀、犬飼現八信道、犬田小文吾悌順,上述八勇士,依義成朝臣之請,宜改為金碗氏,故賜姓宿祢。
藏人右少辨藤原朝臣秋豐受命。
此事是由秋豐朝臣向室町将軍傳達的。
于是在其次日政元領命,将親兵衛和照文喚至官邸,當面告谕:&ldquo姓氏之事已蒙禦批照準,因此明日兩位将軍〔室町和東山〕召見。
要在辰時前往,等待召見。
有關其他事情,由香西複六同你們談。
&rdquo他說罷又在别室面見香西複六,香西對将軍邸中之事和當日的服裝應對做了詳細的指點,并祝他們一切順利。
于是在二十七日清晨,犬江親兵衛和蜑崎照文都換了禮服,讓許多民夫擔着從安房帶來的貢品,帶領姥雪代四郎以下的随從和十名士兵以及押船的雜役,同去将軍邸。
民夫一律穿着淺藍色的号衣,上面印着白色的龍膽和蔓藤花紋,不敢随便說話,那整齊徐行的光景,鄉下人很少見過,所以不少人都停步觀看。
親兵衛和照文從将軍邸的正門進去,說明是前來參見的,由值勤的侍衛将他們帶到侍衛室,在彼此相見之際,已到了召見的時間。
将軍義尚公來至正廳,在設定的席位落座,以兩位管領政元、政長為首,衆有司們分列左右,近侍坐在将軍的身後,有為将軍持佩刀的,有揭簾子的。
親兵衛和照文立即被召見,二人離得很遠,便進行叩拜。
有司宣讀了安房晉獻的禮單。
政元傳達了旨意,并把聖旨和公文交給了親兵衛說:&ldquo獻給當今〔後土禦門天皇〕和三宮的貢禮,明日進宮獻上。
&rdquo這時親兵衛的舉止毫無違反禮儀之處,好似很熟練。
在座的有司很佩服地說:&ldquo如此年紀輕輕的便被委以如此重任,一定是有名的功臣。
&rdquo有司們無不如此認為。
參見的大禮完畢,親兵衛便将進貢的禮品都交給了有司。
他退出來後與照文同去谒見東山将軍,又與前邊一樣獻上主君進獻的禮品。
參見的大禮也與對室町将軍之禮一般無二,所以便不詳述。
翌日清晨由政元陪同進宮,在階下叩拜朝恩,真是無上的榮幸。
朝拜完畢将貢品入庫後,從宮中退出來,便同照文去拜訪攝政豪門,轉緻主君命他贈送的禮品,自然數量是有差别的。
歸途他們又去兩管領邸謝恩,想告辭回國。
可是禍起蕭牆之内,政元不允其歸國,獨留親兵衛在京,很久難歸。
究竟為了何故?有分教。
漢詩:雲長受厄豈忘漢,千裡獨行虛五關。
和歌:五關之敵何足道,大和英雄擊唐虎。
欲知此詩歌之意,且待改卷後下回分解。
*** (1)上述的六萬缗相當黃金六千兩。
兩萬錢等于二十兩黃金。
可知其揮霍之巨。
(2)三職即室町幕府的三位管領斯波、細川、山三家。
(3)七頭是室町時代僅次于三管領的權門,即山名、京極、一色、土歧、赤松、上杉、伊勢七家。
(4)太閣是攝政及太政大臣之尊稱。
(5)公家:是朝廷和公卿大臣等貴族。
武家是指幕府将軍和各國諸侯等執政的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