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回 渥美浦便船送紀二六 管領邸禍鬼抑親兵衛

關燈
散,流離失所。

    這次兵亂,起源于義就與政長為繼承家業的閱牆之争,而肇端則為勝元與宗全之争,同時也是義視與義尚的叔侄之争。

    因此不僅義政不該爽約,想讓義視退出儲位而立義尚,同時斯波義敏也因收了養子後,又生了親子松王九而改變了初衷。

    另外山也因收了養子後又生親子,而産生了家内糾紛。

    因此無論将軍家還是三管領家,都是因繼承家業而引起的。

    何況山名宗全和伊勢貞親依仗權勢,想扶持便扶持,想推倒便推倒,他們的偏心不是也與之相似嗎?真是繼承家業竟成了人世間無比的大事。

    昔日北條義時斷了源賴朝之後,近世的南北兩朝之争都是由繼承家業而引起了天下大亂。

    因此某有學識之人發牢騷說這是應引以為戒的。

    在應仁元年發生的這次大亂,甚至過了七年,至文明五年,宗全和勝元相繼去世,然而各國的戰争還未停息,前後進行了十一年。

    至文明九年,宗全和勝元的餘黨俱已精疲力竭,猶如野火終于自滅一般,才算收起幹戈,使萬民得安。

    在此之前,于文明五年冬十二月,義尚在童年九歲時做了征夷将軍正五位下左中将。

    山政長和細川政元任管領。

    義視去美濃依靠土岐成賴之門下。

    自此才戰亂停息,世間安甯,然而各國諸侯卻又叛變,不服從将軍命令,分别割據一方,遂成了戰國之世。

     至文明十一年冬十一月,義尚十五歲時才算定局。

    自此義尚親自執政。

    義政住在東山的東求堂,沉湎于茶道,但他并未接受以前的教訓,玩弄古董,收集奇花異草,仿照北山的金閣,又造了處銀閣〔此時義政四十四歲〕,耗資甚夥,财力更感匮乏,無力獎賞有功之士,因此将刀劍定價,賜之以代替增祿之地,是以稱義政為東山将軍。

    他一生雖如此驕奢淫逸,但義尚将軍自幼便有賢良之名。

    自不待言習弓馬乃治家之本,而且嗜好文學,書法也學得不錯,是以讓小宿祢雅久為他講《論語》,并向小詢問書中之意。

    又讓蔔部美保為他講《日本紀》,有尚古之念。

    在他年僅十一歲那年的秋七月,請一條太閣(4)為他撰寫了《樵談治要》以為執政之助,并時常舉辦詩歌會。

    據說在室町禦所的庭前他還屢次觀看射犬的射騎演習。

    世人無不認為此君如能長久治世,足利家一定會得到中興。

    但可惜他生長在亂世,雖有将軍之尊,但不能随意為政。

    同時其父東山将軍,多年來奢侈耗費甚夥以及勝元、宗全等的兵亂達十一年之久,無論貴族還是武士之家都淪于衰落,京師已不像昔日之京師。

    從那時飯尾彥六左衛門的歌中,便可想象出當時的情景。

    其歌曰: 京師衰落汝知否?雲雀飛去淚沾襟。

     因此連朝廷的用度都很匮乏,即使是攝政或大臣也無不甚為貧困。

    這時如有勤王的忠義之輩,多獻上錢财貢品,就都毫無例外地會得到賞賜。

    有所求者隻要奏請就能得到恩準。

    代四郎詳細探得世間流傳的消息後回到浪速之濱,将此事小聲告知親兵衛和照文。

    親兵衛聽了半晌才開口道:&ldquo這麼說此事必成。

    可知如今在管領中哪位最有權勢?&rdquo代四郎聽了說:&ldquo政元是已故管領勝元之子,因有亡父之威福,是第一位權臣。

    人們都說有事如不求他則必然無成。

    還有山政長,他是勝元的女婿,從應仁以來的戰亂中得到勝元的很大幫助,才被補做管領。

    因此權威不如政元,隻是同席列坐,無異于政元的門生。

    這樣說您就明白了。

    &rdquo親兵衛聽了點頭道:&ldquo那麼就快去京師吧。

    &rdquo于是将一千零十餘兩白銀和當地的土産分裝七八個長箱子,讓二十來個民夫擔着。

    其他民夫和十個士兵與代四郎一同留在船上,看守剩下的許多貢金。

     次日天沒亮,親兵衛同照文讓擔箱子的民夫走在前邊,他們各自帶領随從去往京師。

    到了管領政元官邸後,親兵衛先向他家的權臣香西複六說明來意,同時呈上了義成主君的書信和禮單,計:白銀五百兩和數種土産。

    複六收了退下去禀報政元主公。

    稍過片刻,複六出來對親兵衛道:&ldquo某已将裡見将軍的書信和贈給我君左京兆〔指政元〕的禮物呈上去。

    我家主公說他日定向将軍家禀奏,命令你等且回旅舍等待。

    不知住在哪個旅舍呀?&rdquo親兵衛聽了答道:&ldquo從安房由水路而來,船停在浪速海濱,所以尚未住旅舍。

    &rdquo複六聽了點頭道:&ldquo那麼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在如此這般的地方,有個好客店。

    如所帶的進貢财物甚多,就請拿着它行動可方便些。

    &rdquo他說罷遞過來個木牌。

    親兵衛和照文一同向他緻謝告辭後,又立即去山政長邸,說明來意和所送東西都同前邊一樣。

     于是親兵衛按照香西複六的指點,在三條一帶找到了旅店。

    次日清晨親兵衛讓兩三個随從和民夫們回到浪速海濱的船上,将他的吩咐告知代四郎。

    代四郎很高興,立即進行準備。

    過了一天,于拂曉時把幾個貢品箱和絹以及土産等讓民夫們擔着去京師,有押船的雜役和十幾個士兵,再加上有管領的木牌,人們無不為他們讓路。

    這樣留在浪速船上的就隻有兩三個奴仆和艄公與水手們了。

    姥雪代四郎抓緊趕路,在申時下刻天黑之前來到親兵衛所住的旅店。

    親兵衛和照文一同到門前去迎接,把貢品箱和其他東西都放在客房的上座,日夜小心看着,毫不疏忽。

    于是親兵衛又派代四郎去香西府,告訴他已按其指教在三條找到旅店,從浪速的船上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