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回 兩國河灘南客逢北人 千千三師生屠奸淫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那個江湖商人,好似還在等待前來觀看的人。
他輕輕打開扇子扇着胸脯,見太陽已經落下去,便忙把扇子合起來,插在兜裆布上,走上前來恭敬地對觀衆道:&ldquo東西南北四面八方的老少爺們,今天賞臉光臨,十分感謝。
列位聽着,請恕某冒昧,小可闖蕩江湖,以四海為家,今日初來貴寶地開張做生意,有許多事要奉告諸位。
&rdquo他說着抽出扇子,倒握着敲打着說:&ldquo列位看到這個招牌,可能已知大概。
小可家傳的膏藥,是相撲的開山祖師野見宿祢的神方,對跌打損傷和擦傷有立竿見影的速效。
價錢是每盒永樂錢十枚,買了放着以備受傷時用,可不必去找醫生,實是無上之靈藥。
另外它不僅能治跌打傷,用于癰、疔、疖、無名腫瘡、皲裂、凍瘡、刀傷,也有極好的療效。
為了答謝顧客,由小可同敝徒萩野下露,表演一下摔跤,請列位賞臉觀看。
小可年輕時喜好摔跤,如今雖已筋力衰退,但還馬馬虎虎有那個架勢。
我已經到了日薄西山的年歲,幸好今晚是月夜,天空無一朵雲彩,不急于回府的,就請看小可所表演的拙技。
那麼請允許小可先說說相撲的來曆。
&rdquo他說着往後退了兩步,坐在凳子上,以扇子做笏,咳嗽兩聲清了一下嗓子開口道:&ldquo說起相撲,它濫觞于垂仁天皇八年。
當時有個叫蹶速的當麻邑的勇士,據說其膂力可毀角、抻釘、舉鼎,天下無一敵手。
天皇聞聽此事便敕令倭直之祖高尾市去召請出雲國的力士野見宿祢,立即令他與當麻蹶速比賽摔跤供天皇觀賞。
野見宿祢的技藝和膂力都勝過蹶速,蹶速終被摔倒。
他的肩骨和肋骨被踩斷,一聲沒吭就死過去了。
天皇将蹶速的土地賜給宿祢作為恩賞,并将他留在京師侍奉朝廷。
因此在采邑中就有個村叫腰折田,因為那裡是蹶速的舊地,此事載于《垂仁紀》。
據這段文字推斷,當時的相撲主要是擡足相踢。
其後于天武天皇十一年秋七月,隼人(1)來朝,天皇讓阿多隼人與大隅隼人比賽相撲供他觀賞,大隅隼人獲勝。
此事載之于《天武紀》。
此後曆代朝廷都舉辦相撲節會,召集各國的力士進京比賽,被派去的那個人稱為部領使,然後将這些力士配備到禁衛軍中去。
其中最優秀者被任為最手,其次任為腋手、助手,特别突出者任為拔手。
按後來的相撲推之,似乎最手是大關、腋手是關脅、助手是小結、拔手即是橫綱。
然而至中古,最後進行的稱為關,關乃至此為止之意,并非隻是名義,後世則轉稱大關。
古之相撲人分為左右,不叫東西。
同是力士的打扮,在兜裆布之上,着禮服和裙褲,腰間插着劍。
在角鬥時脫掉外衣赤身進行,與當今之相撲無異,但左右雙方的裝束各略有不同。
左邊頭插葵花,右邊頭插葫蘆花,花是剪的假花。
或左右一邊系繩,一邊系帶子;或穿裙褲與不穿裙褲以示區别,其做法多種多樣。
此事見于《西宮記》及其注釋、《江家次第》及其注釋、《吏部王記》、《北山抄》等,如皆引出,恐列位不愛聽,故隻談其概略。
但是從前的&lsquo内取&rsquo與後世的&lsquo地拿&rsquo(注:室内練習)和&lsquo花相撲&rsquo(注:非正式的比賽)一樣,是左與左、右與右的内部較量。
&lsquo召合&rsquo是供天皇觀賞的相撲,在相撲節時舉行。
另外立合即後世所說的&lsquo行司&rsquo(注:相撲裁判),用弓指揮決定勝負。
後世便用團扇代替了弓。
自古以來便由近江的志賀氏和吉田氏擔任裁判。
他們是自神代以來的名門貴族,确實是蓋世無雙的世家,至今仍是這一行的師表。
到了武士執權的時代,在平家興盛之際,有關伊豆國人河津、股野的摔跤之事,見之于《曾我物語》,許多人都知道此事。
另外在鐮倉幕府〔源賴朝〕時,有個叫長居的相撲人,據說關東八州無一人能勝過他。
依賴朝卿要他與秩父重忠進行較量,長居慘敗,骨頭被摔斷而成了廢人。
在那次摔跤時,重忠曾補了補禮帽和禮服,與長居進行較量,此事載之于《古今著聞集》,所以有人認為古代在貴人面前摔跤不是裸體進行的。
其實即使在至尊的天皇面前摔跤,也不會穿着衣裳。
此事有上述的文獻為證。
當時重忠的打扮,大概因為對手是個卑賤之人,所以便故意沒有脫掉貴族的衣裳,不能據此一事,便認為古代的摔跤不是裸體進行的。
另外在《古今著聞集》中,載有許多中古時代的相撲人的姓名。
其中有個叫攪腹的有名力士,将頭頂在對手的腹部使勁攪,無不取勝,所以得了這個綽号。
那時中納言伊實卿也喜好摔跤,其父是大臣伊通公,為了懲罰他好摔跤,讓他與攪腹較量決一勝負。
攪腹被伊實卿抓住了脖子,幾乎把脖子都給他抻斷了,攪腹欲攪而不得,隻好趴在地上認輸,随即羞愧地逃跑了。
由此可知古之缙紳,即使有的不是武夫也喜好摔跤,練這種功夫而同别人摔。
更何況當時的武士呢?查閱《東鑒》得知,于正治二年五月二日,羽林賴家卿遊覽小壺之濱,臨時與常盛和義秀兄弟摔跤,常盛将負,江馬将軍〔義時〕起身将其拉開未見勝負。
常盛未顧得穿衣服,拉過做賭注的馬,騎上便逃跑了。
另外在宗尊親王将軍時,于建長六年閏五月朔日,根據執權北條賴時朝臣的命令,決定在禦前進行相撲比賽。
由陸奧掃部助執行此令。
參加比賽的力士左右各十名,都是在鐮倉赫赫有名的武士〔姓名略之〕。
勝者或不分勝負者,皆召至禦前賜以禦衣、禦劍。
由出席的具有上殿資格的人進行比賽。
負者一律賜酒強飲三大杯,由皇族中的大夫們斟酒。
既有樂趣又頗為壯觀,一時傳為佳話,此事亦載之于《東鑒》。
自此以後直至當代,對相撲賞玩不衰。
關于近世之事列位都知道,開場白就到此為止了。
說老實話,小可是個不識字的文盲,即使是古代之事也沒資格在此班門弄斧,這都是小時候鹦鹉學舌跟着師父學的。
如有遺漏或錯誤之處,還請列位包涵。
天已經快黑了,在收攤之前,小可與徒弟下露表演一場給列位觀看,下露,趕快站好了。
&rdquo下露應聲脫掉衣服,站定了身勢,上風立即将他扭住,說道:&ldquo列位看好了,我讓他如此這般地推,我承擋着,待他推過幾次累了,我就這樣一投,這是某的招數。
&rdquo他說着将徒弟撲通扭倒,然後又把徒弟拉起來扭在一起,說道:&ldquo那是某的一招,這也是某的一招。
&rdquo他說着便将徒弟摔倒,拉起來又扭住。
他用那熟練的動作,把相撲的四十八着秘訣表演得淋漓盡緻,這對一個老相撲人來說是難得的。
觀衆不覺齊聲喝彩,贊歎之聲經久不息。
荻野上風立即把脫掉的衣服穿上,複對衆人說:&ldquo列位都已看到老朽獻醜很累了,請買些膏藥吧。
&rdquo這時下露已将衣服穿上系好了帶子,端來滿滿一盤子膏藥,走到衆人身邊說:&ldquo列位客官,請買點兒家傳的膏藥吧。
對跌打損傷、擦傷、刀傷有奇特的神效,對癰、疔、疖和種種瘡都有速效,買吧!快買吧!&rdquo
他輕輕打開扇子扇着胸脯,見太陽已經落下去,便忙把扇子合起來,插在兜裆布上,走上前來恭敬地對觀衆道:&ldquo東西南北四面八方的老少爺們,今天賞臉光臨,十分感謝。
列位聽着,請恕某冒昧,小可闖蕩江湖,以四海為家,今日初來貴寶地開張做生意,有許多事要奉告諸位。
&rdquo他說着抽出扇子,倒握着敲打着說:&ldquo列位看到這個招牌,可能已知大概。
小可家傳的膏藥,是相撲的開山祖師野見宿祢的神方,對跌打損傷和擦傷有立竿見影的速效。
價錢是每盒永樂錢十枚,買了放着以備受傷時用,可不必去找醫生,實是無上之靈藥。
另外它不僅能治跌打傷,用于癰、疔、疖、無名腫瘡、皲裂、凍瘡、刀傷,也有極好的療效。
為了答謝顧客,由小可同敝徒萩野下露,表演一下摔跤,請列位賞臉觀看。
小可年輕時喜好摔跤,如今雖已筋力衰退,但還馬馬虎虎有那個架勢。
我已經到了日薄西山的年歲,幸好今晚是月夜,天空無一朵雲彩,不急于回府的,就請看小可所表演的拙技。
那麼請允許小可先說說相撲的來曆。
&rdquo他說着往後退了兩步,坐在凳子上,以扇子做笏,咳嗽兩聲清了一下嗓子開口道:&ldquo說起相撲,它濫觞于垂仁天皇八年。
當時有個叫蹶速的當麻邑的勇士,據說其膂力可毀角、抻釘、舉鼎,天下無一敵手。
天皇聞聽此事便敕令倭直之祖高尾市去召請出雲國的力士野見宿祢,立即令他與當麻蹶速比賽摔跤供天皇觀賞。
野見宿祢的技藝和膂力都勝過蹶速,蹶速終被摔倒。
他的肩骨和肋骨被踩斷,一聲沒吭就死過去了。
天皇将蹶速的土地賜給宿祢作為恩賞,并将他留在京師侍奉朝廷。
因此在采邑中就有個村叫腰折田,因為那裡是蹶速的舊地,此事載于《垂仁紀》。
據這段文字推斷,當時的相撲主要是擡足相踢。
其後于天武天皇十一年秋七月,隼人(1)來朝,天皇讓阿多隼人與大隅隼人比賽相撲供他觀賞,大隅隼人獲勝。
此事載之于《天武紀》。
此後曆代朝廷都舉辦相撲節會,召集各國的力士進京比賽,被派去的那個人稱為部領使,然後将這些力士配備到禁衛軍中去。
其中最優秀者被任為最手,其次任為腋手、助手,特别突出者任為拔手。
按後來的相撲推之,似乎最手是大關、腋手是關脅、助手是小結、拔手即是橫綱。
然而至中古,最後進行的稱為關,關乃至此為止之意,并非隻是名義,後世則轉稱大關。
古之相撲人分為左右,不叫東西。
同是力士的打扮,在兜裆布之上,着禮服和裙褲,腰間插着劍。
在角鬥時脫掉外衣赤身進行,與當今之相撲無異,但左右雙方的裝束各略有不同。
左邊頭插葵花,右邊頭插葫蘆花,花是剪的假花。
或左右一邊系繩,一邊系帶子;或穿裙褲與不穿裙褲以示區别,其做法多種多樣。
此事見于《西宮記》及其注釋、《江家次第》及其注釋、《吏部王記》、《北山抄》等,如皆引出,恐列位不愛聽,故隻談其概略。
但是從前的&lsquo内取&rsquo與後世的&lsquo地拿&rsquo(注:室内練習)和&lsquo花相撲&rsquo(注:非正式的比賽)一樣,是左與左、右與右的内部較量。
&lsquo召合&rsquo是供天皇觀賞的相撲,在相撲節時舉行。
另外立合即後世所說的&lsquo行司&rsquo(注:相撲裁判),用弓指揮決定勝負。
後世便用團扇代替了弓。
自古以來便由近江的志賀氏和吉田氏擔任裁判。
他們是自神代以來的名門貴族,确實是蓋世無雙的世家,至今仍是這一行的師表。
到了武士執權的時代,在平家興盛之際,有關伊豆國人河津、股野的摔跤之事,見之于《曾我物語》,許多人都知道此事。
另外在鐮倉幕府〔源賴朝〕時,有個叫長居的相撲人,據說關東八州無一人能勝過他。
依賴朝卿要他與秩父重忠進行較量,長居慘敗,骨頭被摔斷而成了廢人。
在那次摔跤時,重忠曾補了補禮帽和禮服,與長居進行較量,此事載之于《古今著聞集》,所以有人認為古代在貴人面前摔跤不是裸體進行的。
其實即使在至尊的天皇面前摔跤,也不會穿着衣裳。
此事有上述的文獻為證。
當時重忠的打扮,大概因為對手是個卑賤之人,所以便故意沒有脫掉貴族的衣裳,不能據此一事,便認為古代的摔跤不是裸體進行的。
另外在《古今著聞集》中,載有許多中古時代的相撲人的姓名。
其中有個叫攪腹的有名力士,将頭頂在對手的腹部使勁攪,無不取勝,所以得了這個綽号。
那時中納言伊實卿也喜好摔跤,其父是大臣伊通公,為了懲罰他好摔跤,讓他與攪腹較量決一勝負。
攪腹被伊實卿抓住了脖子,幾乎把脖子都給他抻斷了,攪腹欲攪而不得,隻好趴在地上認輸,随即羞愧地逃跑了。
由此可知古之缙紳,即使有的不是武夫也喜好摔跤,練這種功夫而同别人摔。
更何況當時的武士呢?查閱《東鑒》得知,于正治二年五月二日,羽林賴家卿遊覽小壺之濱,臨時與常盛和義秀兄弟摔跤,常盛将負,江馬将軍〔義時〕起身将其拉開未見勝負。
常盛未顧得穿衣服,拉過做賭注的馬,騎上便逃跑了。
另外在宗尊親王将軍時,于建長六年閏五月朔日,根據執權北條賴時朝臣的命令,決定在禦前進行相撲比賽。
由陸奧掃部助執行此令。
參加比賽的力士左右各十名,都是在鐮倉赫赫有名的武士〔姓名略之〕。
勝者或不分勝負者,皆召至禦前賜以禦衣、禦劍。
由出席的具有上殿資格的人進行比賽。
負者一律賜酒強飲三大杯,由皇族中的大夫們斟酒。
既有樂趣又頗為壯觀,一時傳為佳話,此事亦載之于《東鑒》。
自此以後直至當代,對相撲賞玩不衰。
關于近世之事列位都知道,開場白就到此為止了。
說老實話,小可是個不識字的文盲,即使是古代之事也沒資格在此班門弄斧,這都是小時候鹦鹉學舌跟着師父學的。
如有遺漏或錯誤之處,還請列位包涵。
天已經快黑了,在收攤之前,小可與徒弟下露表演一場給列位觀看,下露,趕快站好了。
&rdquo下露應聲脫掉衣服,站定了身勢,上風立即将他扭住,說道:&ldquo列位看好了,我讓他如此這般地推,我承擋着,待他推過幾次累了,我就這樣一投,這是某的招數。
&rdquo他說着将徒弟撲通扭倒,然後又把徒弟拉起來扭在一起,說道:&ldquo那是某的一招,這也是某的一招。
&rdquo他說着便将徒弟摔倒,拉起來又扭住。
他用那熟練的動作,把相撲的四十八着秘訣表演得淋漓盡緻,這對一個老相撲人來說是難得的。
觀衆不覺齊聲喝彩,贊歎之聲經久不息。
荻野上風立即把脫掉的衣服穿上,複對衆人說:&ldquo列位都已看到老朽獻醜很累了,請買些膏藥吧。
&rdquo這時下露已将衣服穿上系好了帶子,端來滿滿一盤子膏藥,走到衆人身邊說:&ldquo列位客官,請買點兒家傳的膏藥吧。
對跌打損傷、擦傷、刀傷有奇特的神效,對癰、疔、疖和種種瘡都有速效,買吧!快買吧!&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