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回 前面岡太夫人救孝嗣 不忍池親兵衛釣河鯉
關燈
小
中
大
也因為怕神佛降災而遠走他鄉,可以不必再擔心了,所以在房八和沼蔺的一周年忌辰,便由依介給建立了墓碑,刻了&ldquo義俠夫婦之墓&rdquo六個大字。
在那次和三周年時所立的卒都婆(2)雖然都已陳舊,但還沒腐朽。
親兵衛仔細看着,跪下合十,念誦了很久,思親之情湧上心頭,不勝悲哀痛楚。
過了一個時辰才站起身來,恰好有樹枝碰到了頭上。
據說那是在六年前由犬冢信乃種的一棵八房梅。
關于這棵樹之事,從前親兵衛在富山時曾聽伏姬神女告訴過他,所以知道。
不過要比想象的高大,雖還是棵小樹,但樹冠卻茂密地伸向四方,樹枝彎曲得如同蟠龍一般。
這時正是孟夏,樹上結着青青的果子,無不是一花八果。
依介指着它說:&ldquo這棵梅子樹已長了五年,今年首次開花并結出了異果,村民都将它稱之為八房梅。
&rdquo親兵衛聽了擡頭往上看看,隻是不住地點頭。
他想到犬和梅都有八房,将其倒過來就是父親的名字房八,這個名诠自性使他自感凄涼。
春季已過,花落歸根,他雖又回到故裡,但卻再也無法見到自己渴望的雙親,種樹的好友也不知流落何方。
郁悶的心緒難以排遣,不勝感歎塵世間并無一片淨土。
然而他卻不能在此久留,又由依介帶路,去參拜香華院。
走了不過六七百米便來至院内,對祖墳獻了花後,又去方丈處,要來名簿寫了布施,住持與之相見,對他念了十聲佛号。
因為他布施得較多,所以住持斟茶獻果頗為殷勤,談了些閑話。
親兵衛有些不耐煩,看了看依介便告辭而去。
回到犬江屋,水澪已備好酒菜,她與丈夫陪着親兵衛,殷勤地予以款待。
卻說這市河的村民不知什麼時候得到了消息:大八真平自從被神仙抱走,已經過了六年光景,日前回來,如今雖是九歲的孩童,卻突然長得很高,文學武藝自不待言,對諸事都頗有神通,被稱為神童。
他暫且被留在安房的稻村,為了給父母掃墓,今天回到這裡。
在狹小鄉間這樣一傳便無人不知,從次日清晨便有四五個人聯名送來一壇酒和海鮮,有的贈茶、贈果,無論貴賤老幼都絡繹不絕地來到犬江屋為他祝賀道喜,前來求見的竟不知有幾百人。
有的稍有一點兒文采,雖不懂平仄韻律卻好歹湊成五七言詩歪七扭八地寫在紙上送來;也有的連助詞都不會用,把文言和俗語混在一起詠成的三十一字和歌寫在漂亮的紙上送過來。
因此親兵衛與依介商量,搗十五六斛米做粘糕分贈給全鄉的村民;另外作為對送禮人的回報,把那些人請到家裡來擺了一天的酒席進行答謝。
同時也請犬江屋的船工們喝了酒。
這些花費都由親兵衛從攜帶的盤纏中支付,并送給主人依介五兩黃金。
依介百般推辭,親兵衛不肯聽從,極力勸說,終于交給水澪讓她收下了。
親兵衛受到村民的愛戴,逗留了數日突然與依介告别要去行德。
依介和水澪百般挽留不放,親兵衛便耐心地同他們說:&ldquo如果我是衣錦還鄉之人,則确實感到很榮耀,但我并非得到裡見将軍的重用,高官厚祿而歸。
我隻不過是個漂泊的孤客,奉君命去尋找七位盟兄弟的下落,即使是故鄉也不能長此久留,那将是不忠不義。
日後重逢并不難,咱們後會有期。
&rdquo他說得很在理,依介和水澪見無法挽留,夫妻二人便約好在次日黎明将他送至行德,然後灑淚而别。
卻說親兵衛在那天早晨到了行德後,便去古那屋的香華院為外祖父上墳,然後去正殿進了香錢,便出來到海濱一帶去眺望。
外祖父文五兵衛的舊宅已賣給别人,也無處去拜訪,隻見外祖父舊宅主房上的瓦還留有古那屋的家徽。
親兵衛四歲前,母親或祖母常常帶着他來到這裡,現在想起來猶如一場春夢,這一切隻能引起無限懷舊之情。
他不便在此久留,獨自想:&ldquo從這裡去真間國府台和葛西的墨田河,那裡雖有很多名勝古迹,但我并不是遊山玩水的,所以沒必要到那裡去。
莫如先去江戶遊曆了湯島,然後再從金曾木去穗北,打聽犬冢、犬山等三四位兄弟如今是否還在那裡?&rdquo他正在這樣尋思之際,聽說有去兩國河的快船,便講好價錢上了船。
正值漲潮和順風,水路三十來裡,隻用一個時辰就到了。
他棄舟登岸,當來到上野原時,見在一棵老松樹下放了幾條闆凳,用葦箔圈起一個茶攤兒。
在這裡賣煎茶的茶道名師,大概是根岸或金曾木一帶農戶的妻子或母親,是個年紀六十開外的老婆婆,戴着個眼鏡在紡麻線,這是等客人上門間隙的手工活。
親兵衛天亮時離開市河,雖然走了五六十裡路,但因四月晝長,現在太陽還很高,大概是未時初刻。
離湯島已經不遠,親兵衛想在這裡歇息一下,便走到那個茶攤兒坐在闆凳上。
老婆婆擡頭見有客人,便急忙摘下眼鏡,把紡着的麻放在麻桶内,起身出來迎接說:&ldquo客官您來啦!今天從一清早就風和日麗,很暖和。
&rdquo她說着把爐火燒着,沏了碗濃茶,用漆盤端來,說:&ldquo請用茶。
&rdquo這時有幾個好似這裡的村民跑着說:&ldquo你們快來看呀!那個人太可憐啦,現在被從監牢裡拉出來,已來到前面岡了。
太殘酷啦!南無阿彌陀佛,妙法蓮華。
他隻能活到今天了。
&rdquo他們一邊說着,一邊往不忍池那邊跑,看樣子很慌張。
親兵衛甚是驚訝地問:&ldquo老奶奶!那些人跑着去看什麼?是有将被處刑的犯人嗎?&rdquo老婆婆歎口氣說:&ldquo是呀!這些不懂事的人,有什麼好看的!怪吓人的,是不該去看的。
這件事說起來有段很痛心的故事,您還沒有聽說過嗎?早就聽說今日在前面岡的申明亭将有囚犯被處決,據說他是扇谷家的第二代忠臣,名叫河鯉佐太郎孝嗣,是個二十歲左右的後生。
那人的爹爹權佐守如大人,是後宮的家老,因奉蟹目夫人的鈞旨,想殺死新來的佞人龍山緣連,所以便将此事托付給一個叫犬阪毛野胤智的智勇雙全的後生。
那個緣連是犬阪父親的仇人,因此商量好,在今春正月的某日,趁緣連及其兩個同黨去相模的北條家議和之際,犬阪埋伏在鈴茂林附近,将緣連主仆及其副使鳄崎猛虎等擊斃,其他名叫越杉駱三一岑和竈門鍋介既濟的奸黨主仆,據說被悄悄幫助毛野的犬田和犬川二位勇士殺死。
這件事很快傳到了五十子城内,管領十分震怒,親自帶領三百多名士兵去追捕毛野。
在鈴茂林的海濱,有個名叫犬山道節忠與的煉馬餘黨,及其盟兄弟犬飼和犬村兩位勇士,帶領七八十名猛卒分作兩隊埋伏在那裡。
他們突然出來從前後夾擊,刀風銳不可當,管領一方的隊伍潰散,被殺死不少。
管領好歹同三四名近侍殺出重圍,向五十子城逃跑。
道節緊追,一箭射在管領的頭上,頭盔雖被射落,卻幸而沒有射穿,四名扈從,有兩個被道節射死。
五十子城很快聽到了此事,夫人既吃驚又十分悲痛,心想可能是因為毛野想除掉緣連,而從他口中走漏消息告訴了那道節,因此不料使将軍在中途遇到勁敵,險遭不測。
夫人認為追究其根源都是她弄巧成拙犯了大錯,她并非想害主君,而這顆赤心隻有她死後他才能知道,便悲痛得自盡身亡了。
河鯉權佐守如大人也并非神仙,他哪裡知曉事情的底細,因抱怨毛野也剖了腹,在其彌留之際,給其獨子佐太郎孝嗣留下遺言。
他激勵其子說,如見主君遇到危難而不能解救,則應想盡辦法死在将軍馬前。
這時犬山的盟兄弟犬冢信乃用計僅帶領二十名士兵混入城内,放火厮殺,城被攻陷,殺死很多城兵。
管領大人逃至高畷附近又受到犬飼和犬村兩位勇士的追擊,近臣皆被殺死,隻剩下管領一人馳馬來到岡邊,他正待剖腹時,那個河鯉孝嗣讓人用轎子擡着父親屍體跑來,分出三十多名士卒從危難中救了主君,讓他們往忍岡城逃走,他自己帶領所剩之兵,以必死的決心隔着小河等待着敵人。
可是犬飼和犬村這兩位豪傑,被孝嗣的舉動所感動,所以沒有進攻。
這時以道節為首的犬阪、犬川、犬田等,不料也來到這裡。
從毛野與道節等四犬士初次見面的對話中,孝嗣得知原來毛野并非與道節合謀狙擊管領。
他心裡的猜疑雖已解除,不再恨毛野了,但出于不得已,便報名想與敵人決一死戰。
可是道節等很受感動,并未與他交鋒。
他們與毛野一同向前與孝嗣對了幾次話,然後把捉去的馬還給了孝嗣。
孝嗣立即跨上馬,回身射了一箭與他們告别而去。
當時的舉動實是可貴的武士本色。
雖是敵我關系,但是犬士們都感歎不已。
這是知此事者講的。
告别後,河鯉公子立即去忍岡城面見主君,禀奏了蟹目夫人和其父守如自殺之事,并說毛野并非與道節合謀而冒犯君侯,這從對陣時聽到的毛野和道節初次見面的對話就可以證實。
他對事情的緣由禀奏得很詳細,所以管領也醒悟前非,十分後悔。
次日天明,孝嗣公子便去五十子城,卸下了昨日犬山在海濱挂着的主君頭盔,然後進入五十子城内。
這時敵人已經撤離,由己方的殘兵守着四門。
于是他又回到忍岡城,交還了将軍的頭盔,同時禀奏了五十子城的情況,并念誦了信乃和道節在白壁上所留下的告示。
他說這次主君所蒙受的恥辱,是由于奸佞的緣連想賣主求榮造成的。
管領深感慚愧,嘉獎了孝嗣的忠孝,命他承襲其父原來的領地,留在身邊做近臣。
但是佞人們忌功妒榮,對此很不高興,得機會便進讒言,說他壞話的人很多,管領又受迷惑,對那樣的世代忠良竟産生懷疑,将他貶作非谪系的武士,不讓他跟着去五十子城,而留在忍岡城内。
孝嗣因怕群小陷害,便托病不上班,每天待在家裡,可是佞人們還不罷休。
其中有些與緣連親近的,想趁機為龍山報仇,便做了封可怕的假信,說河鯉佐太郎孝嗣為毛野和道節等做内應,密謀想奪取忍岡和五十子兩城,并披露了那封假信。
管領震怒,命令有司将孝嗣逮捕入獄,用嚴刑審問,要他說出毛野和道節等在什麼地方。
這純屬莫須有的罪名,他自然不能招供。
于是管領便讓駐守忍岡的頭領根角谷中二麗廉,每天嚴刑拷打孝嗣,同時又從五十子城
在那次和三周年時所立的卒都婆(2)雖然都已陳舊,但還沒腐朽。
親兵衛仔細看着,跪下合十,念誦了很久,思親之情湧上心頭,不勝悲哀痛楚。
過了一個時辰才站起身來,恰好有樹枝碰到了頭上。
據說那是在六年前由犬冢信乃種的一棵八房梅。
關于這棵樹之事,從前親兵衛在富山時曾聽伏姬神女告訴過他,所以知道。
不過要比想象的高大,雖還是棵小樹,但樹冠卻茂密地伸向四方,樹枝彎曲得如同蟠龍一般。
這時正是孟夏,樹上結着青青的果子,無不是一花八果。
依介指着它說:&ldquo這棵梅子樹已長了五年,今年首次開花并結出了異果,村民都将它稱之為八房梅。
&rdquo親兵衛聽了擡頭往上看看,隻是不住地點頭。
他想到犬和梅都有八房,将其倒過來就是父親的名字房八,這個名诠自性使他自感凄涼。
春季已過,花落歸根,他雖又回到故裡,但卻再也無法見到自己渴望的雙親,種樹的好友也不知流落何方。
郁悶的心緒難以排遣,不勝感歎塵世間并無一片淨土。
然而他卻不能在此久留,又由依介帶路,去參拜香華院。
走了不過六七百米便來至院内,對祖墳獻了花後,又去方丈處,要來名簿寫了布施,住持與之相見,對他念了十聲佛号。
因為他布施得較多,所以住持斟茶獻果頗為殷勤,談了些閑話。
親兵衛有些不耐煩,看了看依介便告辭而去。
回到犬江屋,水澪已備好酒菜,她與丈夫陪着親兵衛,殷勤地予以款待。
卻說這市河的村民不知什麼時候得到了消息:大八真平自從被神仙抱走,已經過了六年光景,日前回來,如今雖是九歲的孩童,卻突然長得很高,文學武藝自不待言,對諸事都頗有神通,被稱為神童。
他暫且被留在安房的稻村,為了給父母掃墓,今天回到這裡。
在狹小鄉間這樣一傳便無人不知,從次日清晨便有四五個人聯名送來一壇酒和海鮮,有的贈茶、贈果,無論貴賤老幼都絡繹不絕地來到犬江屋為他祝賀道喜,前來求見的竟不知有幾百人。
有的稍有一點兒文采,雖不懂平仄韻律卻好歹湊成五七言詩歪七扭八地寫在紙上送來;也有的連助詞都不會用,把文言和俗語混在一起詠成的三十一字和歌寫在漂亮的紙上送過來。
因此親兵衛與依介商量,搗十五六斛米做粘糕分贈給全鄉的村民;另外作為對送禮人的回報,把那些人請到家裡來擺了一天的酒席進行答謝。
同時也請犬江屋的船工們喝了酒。
這些花費都由親兵衛從攜帶的盤纏中支付,并送給主人依介五兩黃金。
依介百般推辭,親兵衛不肯聽從,極力勸說,終于交給水澪讓她收下了。
親兵衛受到村民的愛戴,逗留了數日突然與依介告别要去行德。
依介和水澪百般挽留不放,親兵衛便耐心地同他們說:&ldquo如果我是衣錦還鄉之人,則确實感到很榮耀,但我并非得到裡見将軍的重用,高官厚祿而歸。
我隻不過是個漂泊的孤客,奉君命去尋找七位盟兄弟的下落,即使是故鄉也不能長此久留,那将是不忠不義。
日後重逢并不難,咱們後會有期。
&rdquo他說得很在理,依介和水澪見無法挽留,夫妻二人便約好在次日黎明将他送至行德,然後灑淚而别。
卻說親兵衛在那天早晨到了行德後,便去古那屋的香華院為外祖父上墳,然後去正殿進了香錢,便出來到海濱一帶去眺望。
外祖父文五兵衛的舊宅已賣給别人,也無處去拜訪,隻見外祖父舊宅主房上的瓦還留有古那屋的家徽。
親兵衛四歲前,母親或祖母常常帶着他來到這裡,現在想起來猶如一場春夢,這一切隻能引起無限懷舊之情。
他不便在此久留,獨自想:&ldquo從這裡去真間國府台和葛西的墨田河,那裡雖有很多名勝古迹,但我并不是遊山玩水的,所以沒必要到那裡去。
莫如先去江戶遊曆了湯島,然後再從金曾木去穗北,打聽犬冢、犬山等三四位兄弟如今是否還在那裡?&rdquo他正在這樣尋思之際,聽說有去兩國河的快船,便講好價錢上了船。
正值漲潮和順風,水路三十來裡,隻用一個時辰就到了。
他棄舟登岸,當來到上野原時,見在一棵老松樹下放了幾條闆凳,用葦箔圈起一個茶攤兒。
在這裡賣煎茶的茶道名師,大概是根岸或金曾木一帶農戶的妻子或母親,是個年紀六十開外的老婆婆,戴着個眼鏡在紡麻線,這是等客人上門間隙的手工活。
親兵衛天亮時離開市河,雖然走了五六十裡路,但因四月晝長,現在太陽還很高,大概是未時初刻。
離湯島已經不遠,親兵衛想在這裡歇息一下,便走到那個茶攤兒坐在闆凳上。
老婆婆擡頭見有客人,便急忙摘下眼鏡,把紡着的麻放在麻桶内,起身出來迎接說:&ldquo客官您來啦!今天從一清早就風和日麗,很暖和。
&rdquo她說着把爐火燒着,沏了碗濃茶,用漆盤端來,說:&ldquo請用茶。
&rdquo這時有幾個好似這裡的村民跑着說:&ldquo你們快來看呀!那個人太可憐啦,現在被從監牢裡拉出來,已來到前面岡了。
太殘酷啦!南無阿彌陀佛,妙法蓮華。
他隻能活到今天了。
&rdquo他們一邊說着,一邊往不忍池那邊跑,看樣子很慌張。
親兵衛甚是驚訝地問:&ldquo老奶奶!那些人跑着去看什麼?是有将被處刑的犯人嗎?&rdquo老婆婆歎口氣說:&ldquo是呀!這些不懂事的人,有什麼好看的!怪吓人的,是不該去看的。
這件事說起來有段很痛心的故事,您還沒有聽說過嗎?早就聽說今日在前面岡的申明亭将有囚犯被處決,據說他是扇谷家的第二代忠臣,名叫河鯉佐太郎孝嗣,是個二十歲左右的後生。
那人的爹爹權佐守如大人,是後宮的家老,因奉蟹目夫人的鈞旨,想殺死新來的佞人龍山緣連,所以便将此事托付給一個叫犬阪毛野胤智的智勇雙全的後生。
那個緣連是犬阪父親的仇人,因此商量好,在今春正月的某日,趁緣連及其兩個同黨去相模的北條家議和之際,犬阪埋伏在鈴茂林附近,将緣連主仆及其副使鳄崎猛虎等擊斃,其他名叫越杉駱三一岑和竈門鍋介既濟的奸黨主仆,據說被悄悄幫助毛野的犬田和犬川二位勇士殺死。
這件事很快傳到了五十子城内,管領十分震怒,親自帶領三百多名士兵去追捕毛野。
在鈴茂林的海濱,有個名叫犬山道節忠與的煉馬餘黨,及其盟兄弟犬飼和犬村兩位勇士,帶領七八十名猛卒分作兩隊埋伏在那裡。
他們突然出來從前後夾擊,刀風銳不可當,管領一方的隊伍潰散,被殺死不少。
管領好歹同三四名近侍殺出重圍,向五十子城逃跑。
道節緊追,一箭射在管領的頭上,頭盔雖被射落,卻幸而沒有射穿,四名扈從,有兩個被道節射死。
五十子城很快聽到了此事,夫人既吃驚又十分悲痛,心想可能是因為毛野想除掉緣連,而從他口中走漏消息告訴了那道節,因此不料使将軍在中途遇到勁敵,險遭不測。
夫人認為追究其根源都是她弄巧成拙犯了大錯,她并非想害主君,而這顆赤心隻有她死後他才能知道,便悲痛得自盡身亡了。
河鯉權佐守如大人也并非神仙,他哪裡知曉事情的底細,因抱怨毛野也剖了腹,在其彌留之際,給其獨子佐太郎孝嗣留下遺言。
他激勵其子說,如見主君遇到危難而不能解救,則應想盡辦法死在将軍馬前。
這時犬山的盟兄弟犬冢信乃用計僅帶領二十名士兵混入城内,放火厮殺,城被攻陷,殺死很多城兵。
管領大人逃至高畷附近又受到犬飼和犬村兩位勇士的追擊,近臣皆被殺死,隻剩下管領一人馳馬來到岡邊,他正待剖腹時,那個河鯉孝嗣讓人用轎子擡着父親屍體跑來,分出三十多名士卒從危難中救了主君,讓他們往忍岡城逃走,他自己帶領所剩之兵,以必死的決心隔着小河等待着敵人。
可是犬飼和犬村這兩位豪傑,被孝嗣的舉動所感動,所以沒有進攻。
這時以道節為首的犬阪、犬川、犬田等,不料也來到這裡。
從毛野與道節等四犬士初次見面的對話中,孝嗣得知原來毛野并非與道節合謀狙擊管領。
他心裡的猜疑雖已解除,不再恨毛野了,但出于不得已,便報名想與敵人決一死戰。
可是道節等很受感動,并未與他交鋒。
他們與毛野一同向前與孝嗣對了幾次話,然後把捉去的馬還給了孝嗣。
孝嗣立即跨上馬,回身射了一箭與他們告别而去。
當時的舉動實是可貴的武士本色。
雖是敵我關系,但是犬士們都感歎不已。
這是知此事者講的。
告别後,河鯉公子立即去忍岡城面見主君,禀奏了蟹目夫人和其父守如自殺之事,并說毛野并非與道節合謀而冒犯君侯,這從對陣時聽到的毛野和道節初次見面的對話就可以證實。
他對事情的緣由禀奏得很詳細,所以管領也醒悟前非,十分後悔。
次日天明,孝嗣公子便去五十子城,卸下了昨日犬山在海濱挂着的主君頭盔,然後進入五十子城内。
這時敵人已經撤離,由己方的殘兵守着四門。
于是他又回到忍岡城,交還了将軍的頭盔,同時禀奏了五十子城的情況,并念誦了信乃和道節在白壁上所留下的告示。
他說這次主君所蒙受的恥辱,是由于奸佞的緣連想賣主求榮造成的。
管領深感慚愧,嘉獎了孝嗣的忠孝,命他承襲其父原來的領地,留在身邊做近臣。
但是佞人們忌功妒榮,對此很不高興,得機會便進讒言,說他壞話的人很多,管領又受迷惑,對那樣的世代忠良竟産生懷疑,将他貶作非谪系的武士,不讓他跟着去五十子城,而留在忍岡城内。
孝嗣因怕群小陷害,便托病不上班,每天待在家裡,可是佞人們還不罷休。
其中有些與緣連親近的,想趁機為龍山報仇,便做了封可怕的假信,說河鯉佐太郎孝嗣為毛野和道節等做内應,密謀想奪取忍岡和五十子兩城,并披露了那封假信。
管領震怒,命令有司将孝嗣逮捕入獄,用嚴刑審問,要他說出毛野和道節等在什麼地方。
這純屬莫須有的罪名,他自然不能招供。
于是管領便讓駐守忍岡的頭領根角谷中二麗廉,每天嚴刑拷打孝嗣,同時又從五十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