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回 三重罐醒裡見侯 一首級誤南彌六

關燈
附近去射獵野雞,等獵到了拿回來做今晚的酒菜,你們備酒等着吧。

    &rdquo他煞有介事地編造了一通假話,穿上連環甲,系上護肩和護腿,腰間插着獵箭,手持短弓,往外面走去。

    當然他不是為了打獵,繞了個小圈兒悄悄走近館山城,他從樹叢間窺伺尋找适當的地方,見後門的西北削壁很高,是個要害之外,因為那裡險要不宜由此攻城,所以守城的士兵也不多。

    出來介在樹叢中鑽着走,往那裡靠近,估量好射程,将準備好的箭書射了三支,前兩支沒有射到,一支穿在城牆上,一支掉到護城壕的邊上,最後一支總算順利地射入城内,這才放了心,便趕快往回走。

    這時已是日暮,在附近的普善村和蘇蘇利村,雖有多年老相識,但如去拜訪他們則會使之生疑,所以出來介便在沒有人煙的山旁獨自徘徊,這一天就這樣消磨掉了。

     單表荒矶南彌六,昨夜在安房長須賀的申明亭,竊得了被枭首的盜賊鸢野戶郎六的首級後,通宵趕路,在那日的未時下刻,來到上總館山城附近的普善村。

    在那裡有個小村别名叫乙接的地方,有個農戶叫阿彌七是南彌六的弟弟。

    他的心術和哥哥南彌六不同,是個老實人,隻一心耕作,從不交結不事農耕的朋友。

    因此他認為其家兄荒矶這些年好事生非,以任俠為重,不是正道,便常勸其兄。

    可是南彌六聽不進去,所以多年來兄弟倆的關系不大融洽。

    但南彌六并非無骨肉之情,他心裡想:&ldquo我今晚如不能按計結果了賊首素藤,我的命也就沒了。

    既已來到這裡,不去看看弟弟,白白地消磨時光會後悔的。

    且到那裡看看,等到天黑再行事豈非一舉兩得?&rdquo他如此尋思好,便若無其事地去乙接村。

    阿彌七在田間幹活兒,正要回來吃中飯時,不料遇到南彌六,彼此很高興,互道平安後一同來到家中。

    阿彌七的妻子是其表妹,名叫落間。

    她的心眼很好,萬事以誠相待,出來迎接很久沒來的大伯。

    她急忙在上座鋪了花席子,将南彌六讓到裡邊坐下,随後便熱酒做菜,與丈夫一同談起了這些日子所聽到的有關出來介的消息,既問候又安慰,祝賀他平安無事,款待得十分殷勤周到。

    南彌六也很高興,向他們說了在安房之事,由于國主父子的仁慈,饒恕了難以饒恕之罪,自己深深感戴國主父子的洪恩大德。

    他從頭到尾說了一遍,阿彌七和落間聽着,既吃驚又感激,他們對逆賊未被迅速消滅十分憤慨。

    且說這阿彌七夫婦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阿彌太郎,二兒子叫增松。

    阿彌太郎十三歲,增松十一歲,現在普善村的某寺院學習書法,恰好回來在家。

    他的父母告訴他們認了伯父,便在旁邊伺候着。

    那兩兒子将習字本打開給南彌六看。

    南彌六對這兩個久未見面的侄兒竟然長得這麼高十分驚訝,看看他們寫的字,弟弟比哥哥寫得好;同時他的母親不問自答地說:&ldquo阿彌太郎勤于務家,而增松喜好武藝,想拜個師父,但他父親一再攔阻沒有答應他,但也沒有合适的。

    &rdquo南彌六聽了說:&ldquo這太好了,我有個想法。

    請阿彌七聽着!你也知道我是孤身一人,既未娶妻自然也就無子。

    然而無人傳宗接代亦非為人之道,所以請你把他過繼給我。

    我幸好現在被招到稻村城,賜給月俸,如能立功一定會成為家臣。

    這次回到這裡來也是奉了國主的密旨,作為使者到殿台的營中去。

    因此不能久留,明天就得回稻村。

    即使說定了這次也不帶走。

    等我有發迹之日,再喚他去,未知能應允嗎?&rdquo他如此親切地提出請求。

    主人夫婦都很喜歡,毫無異議,答應了他的請求。

    于是南彌六從腰上的錢袋裡取出十兩散碎黃金,遞給阿彌七夫婦說:&ldquo這是我積蓄的一點兒俸祿。

    雖然很少,就作為過繼增松的一點兒定禮吧!&rdquo他說着又從錢袋中取出四五兩金子說:&ldquo這是留給你買點兒禮物的,請收下吧!&rdquo阿彌七百般推辭不肯收下,南彌六不聽,搖頭說:&ldquo就不要無謂地争辯了,我這些年交了許多朋友,散失了不少錢财,但也得了很多。

    如今已沒有那樣的朋友了,所以既不散失,也不收别人的。

    既已被招到稻村将軍手下,便可領到俸祿,因此存錢也沒有用,就不要推辭了。

    &rdquo他如此不住地勸說,阿彌七和落間也就不便推辭,表示謝意後收下了。

    于是南彌六重新先給增松倒了杯酒,表示已經結為父子之意,增松的親父母稱贊說這是千秋樂(1)。

    然後又喝了一陣酒,南彌六喝得酩酊大醉,不覺睡着了,連天黑都不知道。

    等到張燈的時候,南彌六才醒過來,急忙起身喚阿彌七說:&ldquo不該喝得大醉,不覺已經天黑了。

    我不是私出旅行,今宵不能在此過夜,趕快走了。

    &rdquo他告别後立即準備動身。

    落間聽到忙着端來飯菜,留他吃過晚飯再走。

    他覺得不吃不好,這似乎也是人情。

    他表面上雖然顯得很着急,但心想還為時尚早,所以便又坐下,吃飽了飯。

    吃罷表示謝意後,說聲後會有期,便急忙走出去。

    阿彌七和落間同兩個兒子将南彌六送至門外,目送他走遠。

     再說南彌六适才去阿彌七家時,把背來的一包腹甲和護肩、護腿,還有那鸢野戶郎六的首級,藏在那無人往來的山背後的枯木洞内。

    所以先去到那裡打開包袱更換行裝後,提着首級趁着天黑,來到與安西出來介約好的地點,一看出來介早已在那兒等着。

    二人都很高興,湊到跟前小聲說都已準備停當,又說了一會兒閑話,已到了子時,二人便聯袂速奔館山城。

    畢竟南彌六和出來介依計進了敵城,其事之成敗如何?且待下卷分解。

     *** (1)千秋樂是古典能樂劇《高砂》的最後一句台詞,表示祝福,千秋快樂,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