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回 三重罐醒裡見侯 一首級誤南彌六
關燈
小
中
大
:&ldquo你言之有理,我怎能和世俗的女子一樣吃醋呢?我并非不想把那個女子掠來滿足你的欲望,但從開戰的那一天起,就大敵當前每日軍務繁忙無暇顧及,所以擱置到如今。
現在敵人不會來進攻,今晚就去稻村,明日清晨将她帶來,你就準備好洞房等着吧。
&rdquo她誇誇其談地說得很輕松,去時連個招呼也未打。
妙椿從黃昏時便忽然不見了,素藤說:&ldquo果然言而有信。
&rdquo他抱着莫大希望在等待天明,可是到了次日妙椿還沒回來。
他心想,是否因為據說在那濱路公主的卧房下埋着犬江的寶珠而未能得手?也不便問别人,所以心裡忐忑不安。
這時已經到了未時下刻,奧利本膳手下一個把守後門的士兵向他報告說拾到了箭書,所以本膳便拿着那支箭來禀報素藤。
素藤很驚訝,讓本膳把箭書讀給他聽,那是安西出來介做内應的密書。
書雲: 昔日在下等曾在安房之富山欲狙擊裡見義實,不幸被犬江親兵衛擒拿,長期羁押于獄中;因系世家子孫,義成終于饒了在下等之性命,此次令我等随軍出征,故在清澄營中已有數日。
然而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乃不忘本之故。
在下等隻是暫從仇家,豈能忘卻多年來所蒙受的城主的洪恩?本想逃脫回歸貴城,怎奈寸功未立,諒難得到寬恕。
雖立功之心甚切,然而麻呂複五郎重時,于日前之戰中為流矢所傷,現存亡未蔔,無從商讨。
今有盟兄弟名喚荒矶南彌六,他乃有名之俠客,昨日從安房前來,當即與之密議,蒙他慨允相助。
故拟于今宵乘清澄熟睡之際刎其首,并以在營寨放火為号。
您如見殿台起火,便火速進攻,可望一舉盡殲。
倘無暇放火,則與南彌六攜首級同去參見。
可否屆時再查驗首級?紙短情長言不盡意,餘渴望谒見之期。
誠惶誠恐,謹呈。
素藤反複聽了兩三遍說:&ldquo雖然聽着似乎出來介真想倒戈效忠,不像是假話,但是人心莫測,須與大家商議。
&rdquo于是将盆作、願八、碗九郎、沙雁太、麻嘉六、狼之介等以及其他衆頭領都找來,告知他們箭書之事,以便征詢意見。
大家半信半疑,虛實難定,議論紛紛。
平田張盆作制止大家的議論說:&ldquo各位何必如此多疑?先僞裝投敵,然後作為内應反戈一擊,以放火為号,陷敵人于危境,再以伏兵擊之,這種先例在和漢的兵書中甚多。
不過,即使安西出來介說以放火為号,也絕不可信。
倘若他能攜清澄的頭顱與南彌六一同脫身,今晚來到此城,就可算作真心歸降的證據。
可讓他們進來驗明首級,如果然無誤就趕快進兵殿台,對我方十分有利。
不僅敵人尚無準備,而且主将慘死後士兵們都驚慌失措,他們就好像圍場内的野雞,會拼命地逃跑,追之可以全殲。
有何可疑惑的?&rdquo他拍着座席大發宏論,大家都回答說是,無有表示異議者。
其中素藤十分高興,極力贊同他的意見,并欽佩不已。
于是他對盆作說:&ldquo你之高見甚佳。
那麼今晚深夜那個出來介和南彌六一同前來叫城門時,問清後讓他們進來,便速來報告。
拿來的首級經過查驗,如确是清澄的,則實乃天賜我也。
那時便立即出兵,殺他個片甲不留。
要做好準備。
&rdquo他如此決定後,衆人便領命退下。
話分兩頭,且說安西出來介景次,同诘茂佳桔離開稻村城,那一夜馬不停蹄地趕路,于次日黎明回到了殿台,向清澄禀報後呈上了回文。
于是清澄便召集逸友和高宗等一同拆看書信。
回文同意清澄等之請求,不必急于攻城。
清澄傳達了宜守一個緩字的君命以待敵人松懈其志。
同時清澄等還收到主君賞賜的一把扇子,上面有義成主君親筆題寫的一個緩字,以為此令之證。
清澄與高宗、逸友等拜受所賜之物,十分高興,便命令士兵堅守營寨,任何人不得出擊。
然後慰勞了出來介和佳桔,讓他們下去歇息。
安西出來介為了不誤昨日與南彌六之約,想解除一下兩夜沒有睡覺長途跋涉的疲勞,退下來後暫且小睡了一會兒。
他在過午醒來後,又在思索:&ldquo今晚即使照計進得敵城,若敵人已有準備,也就不能按計行事,恐怕難以再生還了。
如我方無人知道,不僅不會認為是為忠義而舍身,還會被懷疑,是因我方無獲勝的希望而發生了動搖,故又去投靠素藤,那就太令人遺憾了。
但是這個機密又不能告訴别人。
我雖有一子,但尚年幼,住在弓折冢的遠山寺内,眼下無法同他見面,所以也不能留言。
隻有麻呂重時是多年的莫逆之交,并曾共過患難,如果不悄悄告訴他一聲便走,待他知道我的消息時定會恨我。
然而他正在養傷,如果告訴他則會使他擔憂,但又一想還是得去一趟。
&rdquo正在如此尋思之際,恰好左右無人,他便将射向館山城的箭書和遺書寫好,在遺書中說明了這次與南彌六商讨的忠義之舉,然後把它悄悄裝在個厚信封内,揣在懷中,便來到麻呂複五郎的病床前,告訴他從稻村回來之事,并問候了他的病情。
複五郎的傷雖然很重,但所傷之處不是要害,因而并未緻死。
可是營寨防不了夜風,随即得了破傷風,所以面容憔悴,不能自己起身。
複五郎聽了出來介被選作火急的信使,從稻村回來的經過後,很羨慕他人的功績,而喟歎自己薄命。
出來介予以安慰後,雖然告訴他昨天去南彌六家,同他見了面,但絲毫未提密議之事。
在出來介将待離去時,見複五郎的枕頭前邊立着個小屏風,外面有破裂之處,心想這是個好地方。
于是趕快從懷裡取出遺書,從那屏風的破裂處悄悄把遺書插進去,急忙退了出來。
他回到休息的地方一看,見兩三名同營的士兵在粘開了膠的弓。
出來介對他們說:&ldquo我完成了火急的軍務,暫時準假休息,在一兩天内無事,想到
現在敵人不會來進攻,今晚就去稻村,明日清晨将她帶來,你就準備好洞房等着吧。
&rdquo她誇誇其談地說得很輕松,去時連個招呼也未打。
妙椿從黃昏時便忽然不見了,素藤說:&ldquo果然言而有信。
&rdquo他抱着莫大希望在等待天明,可是到了次日妙椿還沒回來。
他心想,是否因為據說在那濱路公主的卧房下埋着犬江的寶珠而未能得手?也不便問别人,所以心裡忐忑不安。
這時已經到了未時下刻,奧利本膳手下一個把守後門的士兵向他報告說拾到了箭書,所以本膳便拿着那支箭來禀報素藤。
素藤很驚訝,讓本膳把箭書讀給他聽,那是安西出來介做内應的密書。
書雲: 昔日在下等曾在安房之富山欲狙擊裡見義實,不幸被犬江親兵衛擒拿,長期羁押于獄中;因系世家子孫,義成終于饒了在下等之性命,此次令我等随軍出征,故在清澄營中已有數日。
然而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乃不忘本之故。
在下等隻是暫從仇家,豈能忘卻多年來所蒙受的城主的洪恩?本想逃脫回歸貴城,怎奈寸功未立,諒難得到寬恕。
雖立功之心甚切,然而麻呂複五郎重時,于日前之戰中為流矢所傷,現存亡未蔔,無從商讨。
今有盟兄弟名喚荒矶南彌六,他乃有名之俠客,昨日從安房前來,當即與之密議,蒙他慨允相助。
故拟于今宵乘清澄熟睡之際刎其首,并以在營寨放火為号。
您如見殿台起火,便火速進攻,可望一舉盡殲。
倘無暇放火,則與南彌六攜首級同去參見。
可否屆時再查驗首級?紙短情長言不盡意,餘渴望谒見之期。
誠惶誠恐,謹呈。
素藤反複聽了兩三遍說:&ldquo雖然聽着似乎出來介真想倒戈效忠,不像是假話,但是人心莫測,須與大家商議。
&rdquo于是将盆作、願八、碗九郎、沙雁太、麻嘉六、狼之介等以及其他衆頭領都找來,告知他們箭書之事,以便征詢意見。
大家半信半疑,虛實難定,議論紛紛。
平田張盆作制止大家的議論說:&ldquo各位何必如此多疑?先僞裝投敵,然後作為内應反戈一擊,以放火為号,陷敵人于危境,再以伏兵擊之,這種先例在和漢的兵書中甚多。
不過,即使安西出來介說以放火為号,也絕不可信。
倘若他能攜清澄的頭顱與南彌六一同脫身,今晚來到此城,就可算作真心歸降的證據。
可讓他們進來驗明首級,如果然無誤就趕快進兵殿台,對我方十分有利。
不僅敵人尚無準備,而且主将慘死後士兵們都驚慌失措,他們就好像圍場内的野雞,會拼命地逃跑,追之可以全殲。
有何可疑惑的?&rdquo他拍着座席大發宏論,大家都回答說是,無有表示異議者。
其中素藤十分高興,極力贊同他的意見,并欽佩不已。
于是他對盆作說:&ldquo你之高見甚佳。
那麼今晚深夜那個出來介和南彌六一同前來叫城門時,問清後讓他們進來,便速來報告。
拿來的首級經過查驗,如确是清澄的,則實乃天賜我也。
那時便立即出兵,殺他個片甲不留。
要做好準備。
&rdquo他如此決定後,衆人便領命退下。
話分兩頭,且說安西出來介景次,同诘茂佳桔離開稻村城,那一夜馬不停蹄地趕路,于次日黎明回到了殿台,向清澄禀報後呈上了回文。
于是清澄便召集逸友和高宗等一同拆看書信。
回文同意清澄等之請求,不必急于攻城。
清澄傳達了宜守一個緩字的君命以待敵人松懈其志。
同時清澄等還收到主君賞賜的一把扇子,上面有義成主君親筆題寫的一個緩字,以為此令之證。
清澄與高宗、逸友等拜受所賜之物,十分高興,便命令士兵堅守營寨,任何人不得出擊。
然後慰勞了出來介和佳桔,讓他們下去歇息。
安西出來介為了不誤昨日與南彌六之約,想解除一下兩夜沒有睡覺長途跋涉的疲勞,退下來後暫且小睡了一會兒。
他在過午醒來後,又在思索:&ldquo今晚即使照計進得敵城,若敵人已有準備,也就不能按計行事,恐怕難以再生還了。
如我方無人知道,不僅不會認為是為忠義而舍身,還會被懷疑,是因我方無獲勝的希望而發生了動搖,故又去投靠素藤,那就太令人遺憾了。
但是這個機密又不能告訴别人。
我雖有一子,但尚年幼,住在弓折冢的遠山寺内,眼下無法同他見面,所以也不能留言。
隻有麻呂重時是多年的莫逆之交,并曾共過患難,如果不悄悄告訴他一聲便走,待他知道我的消息時定會恨我。
然而他正在養傷,如果告訴他則會使他擔憂,但又一想還是得去一趟。
&rdquo正在如此尋思之際,恰好左右無人,他便将射向館山城的箭書和遺書寫好,在遺書中說明了這次與南彌六商讨的忠義之舉,然後把它悄悄裝在個厚信封内,揣在懷中,便來到麻呂複五郎的病床前,告訴他從稻村回來之事,并問候了他的病情。
複五郎的傷雖然很重,但所傷之處不是要害,因而并未緻死。
可是營寨防不了夜風,随即得了破傷風,所以面容憔悴,不能自己起身。
複五郎聽了出來介被選作火急的信使,從稻村回來的經過後,很羨慕他人的功績,而喟歎自己薄命。
出來介予以安慰後,雖然告訴他昨天去南彌六家,同他見了面,但絲毫未提密議之事。
在出來介将待離去時,見複五郎的枕頭前邊立着個小屏風,外面有破裂之處,心想這是個好地方。
于是趕快從懷裡取出遺書,從那屏風的破裂處悄悄把遺書插進去,急忙退了出來。
他回到休息的地方一看,見兩三名同營的士兵在粘開了膠的弓。
出來介對他們說:&ldquo我完成了火急的軍務,暫時準假休息,在一兩天内無事,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