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九回 八百尼山居誘敗将 濱路姬卧病受鬼魇

關燈
撲哧地笑了。

    素藤也忍不住捧腹大笑。

    妙椿制止他說:&ldquo你聽着,那時雖然未能立即幫助你、救你,但你的許多士兵都撿了條命,是由于我的保護。

    那個親兵衛雖是個勇士,但在未出生前就得了顆仁字珠子,不願殺生,對生靈深懷憐憫之心。

    另外義成也提倡仁義,不是暴戾之君,沒有殺了你這可誅之人,将你驅逐了,這不僅是他們的主意,而且是我窺到那個守護神有可乘之機,施展法術擾亂他們心智,讓他們往那邊想。

    另外昨天在墨田河西岸拴的船和蓑衣與飯盒都是我變化安排的。

    在你熟睡之際,我将船劃回距此山不遠的岸邊,然後将你悄悄帶到這裡來,沒有喚醒你,讓你繼續睡着,是為了讓你知道我的巧妙手段。

    你自己仔細想想就知道我說的不是假話,不是那有始無終的靠不住的人。

    &rdquo她這樣一邊指責一邊詳細加以解釋,素藤聽了都是意想不到之事,這才如夢方醒,既感激又慚愧,無話可說,不覺長歎了一口氣說:&ldquo女菩薩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妙術,對那犬江卻不肯使用,我同我的士兵都束手就擒自然是不足怪的。

    且問這裡是哪國?女菩薩是何時在此結廬的?即使如您所說的那樣,難道就沒有助我之術了?望您為我雪此會稽之恥,就懇求您了。

    &rdquo他這樣地哀求,妙椿安慰道:&ldquo你不必那樣擔心,我能那麼沒良心麼?若不想救你,就不會将你從遠方領到這裡來。

    這裡是在羽賀和館山之間的人迹罕見的深山,從前這座山曾有人進山打獵、砍柴,或燒炭、割草,但一進山裡來就有山神作祟,很少有活着回去的,傳揚開來便沒人再敢進山,連旅客都繞路走,無人敢越過此山,所以我便選了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作為隐居之處。

    這也是為了你才選了這個地方結廬。

    待謀略實現之際,我有法術将散在遠近各處的你的士兵再召集回來。

    在事成之前你就待在這裡。

    雖然要不了多久那館山城就可收複,但隻要犬江在此城則多有不便,要想辦法讓他的主子懷疑他,使他遠走他鄉,那時奪回該城則易如反掌。

    所用的法術是如此這般。

    &rdquo她把秘密計策都告訴給他。

    素藤滿面笑容地點頭答應着,贊歎說:&ldquo妙極了。

    &rdquo他急忙離席對妙椿叩拜道:&ldquo女菩薩,我能否成大事都在您身上,就請您相機行事,切莫忘了。

    &rdquo妙椿說:&ldquo那就不必挂心了。

    在世間無緣的衆生難度,而你是我的知己,不求也會盡力而為的。

    &rdquo她這樣安慰着将他扶起來,又讓回上座,二人閑談了很久。

     于是素藤便被收留在這草廬裡。

    雖是罕無人迹的深山,但主人妙椿卻用幻術貯藏了許多東西,野味魚肉無所不有,東西吃不盡,酒也喝不完,每日盛情招待,所以春天雖日長也不覺寂寞。

    同時雖然世人傳說妙椿有八百歲,而看着卻不過四十多歲,不知何時又年輕了一些,容貌妖豔,誰看到也認為她還不到三十歲。

    這對男女日同席,夜同寝。

    主客二人除了朝夕對飲别無他事。

    常言說:&ldquo酒乃色之媒。

    &rdquo這話一點兒也不錯。

    素藤早晚和妙椿混熟了,不是巫山為雲,便是楚台作雨,自從二人的臭體抱在一起後,素藤便不讓妙椿剃發,時常乘興,縱情地幹那醜惡的勾當,雖無醜聞外傳的顧忌,可以盡情玩樂,但心裡的宿願未嘗,便時常出口催妙椿施展那個法術。

    時已春深,到了三月十九日,一天妙椿悄悄對素藤說:&ldquo你經常催促我,讓我把那個犬江弄走,好收複館山城,如今機會已到。

    我須出去五七三十五天,時間不算太久,你看家吧!&rdquo她說罷便飄然離去,不知去向。

    因此素藤便獨自在山腰上的草廬内苦度時光,聽到風聲、鳥聲,也心驚不安,猶如未被赦免的俊寬僧都獨自留在鬼界島似地寂寞。

    特别是在夜間,當萬籁俱寂、輾轉難寐之際,便浮想聯翩,種種妄想湧上心頭,難以排遣。

    但又一想自己的心願即将實現,一切将成為過去。

    他自我鼓勵安慰着,隻待妙椿早日歸來。

     按下這裡不提,卻說在安房的稻村,從三月某日之夜城内有了妖怪,大概是個女冤鬼。

    她穿着件白色的長袍,長長的黑發在身後披散着,許多人看見她出現在濱路公主的卧室邊。

    每當她出現時濱路就被魇住。

    自此以後她通宵難寐,三餐不進,連藥也不好生喝,身體消瘦,面色蒼白,病得很痛苦,宮女們日夜在枕邊看護着。

    其父義成很吃驚,便延良醫診治;同時又找陰陽師祓除病魔,有的說是鬼病,有的說是被鬼魅住了,祈禱的咒文雖然相似,但尚無顯著效驗。

    其母吾孺夫人派女官們代去該國的養老寺向洲崎的明神乞救;同時又去寺旁山腳下役行者的石窟中,為濱路公主的病獻上乞求神靈保佑平安的祈禱文書;另外還派武士級的使者去富山的伏姬墓和山上的觀音堂,祈求神靈冥助。

    當去參拜役行者石窟的女官們回來時,途中遇到一位非同凡人的老翁。

    他鬓髯潔白,八字眉如同染了寒霜,童顔仙骨,神态異于常人,身穿粗布的白僧衣,手持錫杖,腳穿高齒木屐,立在路旁。

    女官們由随從護擁着,當打開轎簾走近那老人身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