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五回 名山有靈枯樹生花 逃客無路老俠獻俘

關燈
教谕,使衆人疑慮皆消。

    我們萬沒料到竟得到神仙的這般恩惠,實在不勝惶恐,大家都感激得不禁落下淚來。

    從此過了三十多天,曳手和單節在同一天臨産,平安生下兩個男孩,面孔很像力二郎和尺八。

    想不到竟得了兩個孫子,爺爺奶奶非常喜歡,抱起來給他們洗澡,溪水雖深何及神女的恩深,真不知如何感謝才好。

    曳手和單節産後也未得病,身體健壯,乳水充足,孫子們肥胖茁壯,從未生病,因此以其父之名,将曳手之子取名力二郎,将單節生的叫做尺八。

    經過幾年的哺養今年已經六歲了。

    身體的成長和智慧、力量的增進雖不及有神靈的犬江公子,但也遠遠超過一般兒童,比一般七八歲的孩子還大。

    &rdquo她說着&ldquo呵呵&rdquo地樂了。

    與四郎趕忙&ldquo噓噓&rdquo地加以制止,然後上前去叩頭,接着對義實奏道:&ldquo以後無事可幹,幸好有鍬和鎬,心想可以種點兒地。

    可是親兵衛公子不答應,說:&lsquo衣食到時候由伏姬神女賞賜,耕地何用?而且此山石頭多,水旱田都不能開。

    但這山上有個觀音殿,是從前人們遵照老侯爺的旨意,為伏姬公主祈禱冥福而修建的,然而自完工之日起,山溪水漲,船筏都因船篙撐不到底,迄今二十多年〔從長祿三年至文明十年〕無論貴賤想來參拜都因無路可登,所以便久無香煙。

    你們二老為活動筋骨,可時常去打掃佛堂,燒香獻花,為已不在世親屬進行祈禱。

    &rsquo經他如此指教,我們都很高興,幾乎每天早晨都上山去參拜觀音菩薩。

    我們便這樣地做了神官,很快過了六年光景〔時為文明十五年〕,這已經說過了。

    今日清晨天還未亮,犬江公子就慌忙告訴小可們說:&lsquo老爺爺您可能還不知道,從前天起這山溪的水猛落,今天泷田城的老侯爺要來為伏姬公主掃墓。

    此行是由于素藤謀反,公子義通有難。

    &rsquo他言語急促地告訴我們,并傳達神谕說:&lsquo姥雪汝等都聽着,今日老侯爺上山時,有如此這般的災難。

    此事犬江親兵衛一人就能對付他們。

    汝等要趁此機會去參見老侯爺,會受到侯爺的恩惠。

    從今日起就可到塵世間去,與道節和其他犬士相會之日亦必定為期不遠了。

    陽世與幽冥遠隔,今後則将永别了。

    速将此意告訴他們。

    &rsquo聽到神女如此教谕,音音和曳手、單節都十分吃驚,急忙漱口、點香淨身後,雖不知神女在哪裡,但告訴幼兒力二郎和尺八也同大家一齊叩拜,訴說了惜别之情,不覺感激得潸然淚下沾濕了衣袖。

    這時從天空散下花來,并聽到奏樂之聲,十分莊嚴神聖,大家目送了片刻。

    犬江計算着時刻,為消滅亂寇,保護老侯爺,他今天打扮得很威武,拿着棍棒往山下走去。

    我有些不放心,準備在後面跟着,可是音音和媳婦以及孫子們都要跟着,我也顧不得阻止他們,便跑了出來,迎面遇到個跛着腳逃跑的歹徒,便将其摔倒,用繩索捆了起來。

    他因被擊傷疼得厲害,所以敵不住小可這樣的老人,便被擒住了。

    在牽着這個歹徒來到這裡時,同夥的四個歹徒已被犬江公子捉住,正在問他們的口供,所以便沒出來,欲待問完了再前來拜見。

    可是當聽說要去捉拿逃跑的歹徒南彌六時,便不得不搭話出來參見主君。

    小可和音音以及兩個媳婦在六年前有幸得以重生,都是由于伏姬神女之冥助;如果認為是自己的附骥之功、前世的緣分,那就太愚蠢了。

    這個歹徒一定是墜八所招供的南彌六。

    這都是主君的世間罕見的威德之所緻。

    &rdquo他禀奏完畢,音音歡呼千歲,為主君祝壽。

    裡見主仆,以至捉拿的俘虜,聽罷他們禀奏,無不感到駭然,皆面面相觑,驚奇不已。

    其中義實主君把扇子插在大腿中間,歪着頭,十分欽佩地聽着,他對姥雪夫婦說:&ldquo實是不可思議的神助的顯靈。

    如果不是當着面聽你們說,那麼誰敢相信?方才我就想說卻被其他許多話岔過去了。

    親兵衛你也聽着!我這些年為伏姬祈禱冥福,在她每月的忌辰都往大山寺送精白米五包和大醬、醬油以及菜蔬和燒柴等,用以為貧民、乞丐供給齋飯;另外在冬夏之初還施舍些布匹,在前去參拜用齋的人少時,米和其他東西也一點不剩,雖不知是誰拿去了,但此乃常有之事。

    布也是一樣,早就聽說過此事。

    還有親兵衛所穿的襯衣,想一想似乎也有出處。

    昔日伏姬常鋪的錦緞褥子,在她去世時便派人送到大山寺。

    與伏姬曾用過的其他東西一起都放在廟中的寶庫内,這襯衣與那錦褥質料頗相似。

    據此猜想,六年來,伏姬的亡靈供養親兵衛和汝等的東西,不問可知皆是我所布施之物剩下來的。

    因此那些東西是有來由的,既不可思議而又并非不可琢磨。

    汝等不這樣認為麼?&rdquo大家聽了都更加感歎不已。

    這卷雖還沒有叙完,但因印張有限,待在下卷第一百零六回再行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