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三回 裡見源老侯富山吊亡女 犬江親兵衛高峰摧強寇

關燈
單表這天攻打館山城後門的,東辰相這隊人馬的先鋒田稅戶賀九郎逸時和登桐山八良幹,這是兩個英勇的年輕武士,其中田稅逸時是日前在诹訪社前被賊徒用槍擊傷的田稅逸友的堂兄弟。

    為雪一族之恥,逸時奮勇百倍,竭盡全力在攻打城池。

    這隊人馬的主将辰相為勸阻主君突然去前門時,逸時把良幹等喚至身邊,耳語了幾句便策馬馳去。

    這二人将急着攻城的兵丁集合到一起,在等待辰相回來。

    稍過片刻後,一士兵從前門跑來向逸時和良幹等傳令說:&ldquo将軍已經撤退。

    各位要集合人馬繞城殿後,保衛主公的安全撤離。

    這是六郎将軍的将令,迅速行動。

    &rdquo然後飛也似地離去。

    田稅逸時聽了立即對登桐良幹耳語道:&ldquo聽說在這裡守城的敵人頭領是奧利本膳和淺木碗等人,對我們的猛攻吓得要命,即使撤退也不會追趕。

    前門之敵與這裡不同,見将軍撤退,素藤一定派士兵出城追趕。

    現在我們分兵兩路,你帶領一隊人馬與東老如此這般進行。

    我悄悄地從小路撤退,城兵如出來我們就前後夾擊,一定要斬敵人之頭将,不得有誤。

    &rdquo良幹領命率領七百多人馬的大半慢慢退至前門,将逸時的計策報告給辰相。

     且說東辰相苦谏主公幸而奏效,義成立即停止圍攻,撤回新戶。

    東辰相這才上馬,往那邊目送片刻,獨自站在原處。

    這時留在後門的登桐山八良幹等人率領四百多名士兵退到這裡,将逸時所說之事報告給他。

    辰相聽了隻是含笑點頭,沒有異議,與良幹等一同帶領士兵為尚撤離不遠的義成殿後,在徐徐撤離。

    這時該城的大将素藤親自登上城樓,遙見此光景說:&ldquo原來義成疼兒子,臨逃跑還不輸口,已撤去圍攻之兵想逃回新戶。

    不能讓他跑了,士兵們給我追!&rdquo說罷急忙走下城樓,提槍跨馬準備出城。

    勇猛不亞于其主子的四五百名士兵,擊鼓呐喊着推開城門,放下吊橋,追了出去。

    辰相和良幹等因早已布置好,回頭見敵人追來,他們毫不驚慌,把隊伍散開迎擊敵人,且戰且走。

    素藤以為得勢,節節緊逼。

    辰相等似乎愈益陷入困境,突然潰退逃走。

    素藤哪裡肯放,追了一裡多路,不覺從一片叢林旁邊跑過,突然他有些警覺地四下看看,勒住馬說:&ldquo士兵們慢追,這裡如有敵人的伏兵,對我方将很不利,趕快撤退!&rdquo他的喊聲未落,田稅逸時的三百多名士兵,已從小路退到這裡埋伏在樹後,這時齊聲呐喊,其勢如脫兔異常迅猛,從素藤的後軍圍上來,奮力進攻。

    假裝退走引誘敵人的辰相和良幹,見機立刻轉過身來,從前後夾擊,不給敵人留半點喘息的機會。

    城兵慌作一團,将士們都失魂落魄無一人迎戰,被殺傷不少。

    其中素藤好歹殺開一條血路,往城内逃跑。

    辰相看見拍馬追趕,眼看相距隻有一箭之地,彎弓搭箭&ldquo嗖&rdquo的一聲射擊,正中素藤的左臂,他立即滾鞍落馬。

    幸虧有左右的士兵幫助好歹逃脫了性命。

    到了城邊,城内的砺時願八和平田張盆作看見馬上帶領二百多名士兵跑出來接應,大家趕快跑回城去,立即拉起吊橋關上城門,未來得及跑進城去的,便被追兵殺死。

     再說辰相等人心想:&ldquo不能錯過這個機會,趕快跟着殺進城去。

    &rdquo于是帶領七百餘騎緊緊追趕,可是敵人跑得快,又從城裡出來援軍,把素藤救回去就緊閉城門,箭矢如雨點兒般射下來,辰相等急忙阻止士兵不再追擊,歡呼勝利慢慢撤走。

    城兵雖然從箭窗看到,但因受到了一次懲罰便不敢再追。

     在這一天的戰鬥中,辰相、逸時、良幹等殺死敵人二百多名,而自己這邊不過死傷了十四五名士兵。

    雖然因敵人中計而大獲全勝,但因漏殺了叛賊素藤,未免感到有些美中不足。

    當時在城兵中有兩員勇将,名叫曾平濑十郎和卒良井尻九郎,他們是夷灊的野武士,最近投靠素藤,駐在館山城内。

    他們在與逸時和良幹交鋒時同被殺死。

    自這兩個人以下共斬落了三十多顆武士的首級。

    兵士們用槍尖或刀尖挑着這些首級回新戶的營寨,一路上有許多村民觀看。

     卻說義成主君受辰相之谏,出于無奈收了圍城之兵向新戶撤退。

    聽說辰相等的人馬行動緩慢被城兵截住,在後軍發生了戰鬥,義成大吃一驚,向士兵們下令立即返回去。

    這時又接到報告:&ldquo戰鬥已經結束,我方大獲全勝。

    &rdquo義成這才回到新戶等待辰相等人,不久,後軍也回來了。

    義成立即召見辰相,很不高興地責備辰相為何回來得這麼晚,接着厲聲說道:&ldquo六郎,汝聽着!我今天對素藤等人的野蠻行動,實忍無可忍,才想射殺義通,以消除顧慮攻克敵城,汝卻以為我魯莽。

    縱然汝千言萬語不憚冒犯進行谏诤,我怎能連名譽和恥辱都不顧而後退一步?但是不料汝禀奏老将軍有預見先知的教誨,我豈能置之不理?對老将軍的教導不能違抗,隻好放棄個人的一切,将敵人交給了後軍。

    聽說素藤果然出城展開了戰鬥,那時我遠遠地聽着,深恨未能在後軍之中。

    幸而聽說汝等獲得了一點小勝。

    這并非責備你,倘若我方失利,這豈非又是恥上加恥!即使他日取勝,我還有何面目去見老國主?我問汝父侯的那封信是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