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遺尺素因果自訟 拂雲霧妖孽始休

關燈
個字。

    自從随八房進山,就變成如是畜生等八個字。

    果真像那一句所說,八房也發了菩提心了嗎?然而現今有關四條腿畜生的字樣不見了,又恢複如初顯出了人道八行,神佛的手段真是巧妙莫測。

    淺識短見的女子,怎能理解?以眼見的事實加以推斷,我受了狗氣而懷孕,因此就死于非命,頗似輪為畜生界一般痛苦。

    然而由于佛法的功力,使八房也進入菩提,來世可轉生為講仁義八行的人界,是否顯示了這一點呢?果真如此,用我之手殺了它,可以使它解脫畜生之苦。

    轉而又一想,不妥!不妥!那是不仁。

    它為其主殺了大敵,這是它的無限忠誠。

    再說從去年進山,我受到饑餓之苦,它對我有供養之恩。

    即使它來世能轉生為人,是富貴人家之子,我怎忍心用這把無情的利刃,促使這個既盡忠又有恩的狗死去呢?就将這些說給它,讓它自己決定生死吧!&rdquo于是把念珠挂在左手上,對立着前腿望着這邊的狗說:&ldquo八房!我有話說,你好好聽着。

    我和你都有幸福的一面和不幸的一面。

    我雖是國主的女兒,因重義而陪伴畜生,這是我的不幸,然而我希求不被玷污,迅速脫離塵世,被引進三寶之門,終于功德圓滿,今日得以實現超生的宿願,這是我的幸福。

    你雖是畜生,因對國家有大功,獲得了國主的女兒,人畜之道有異,雖未達到欲望,但由于耳聽莊嚴之妙法,遂生菩提之心,這是汝之幸。

    但如不脫生變形,就不能脫離四足之苦,生而不能增智,死後被徒剝其皮,又是汝之不幸。

    汝生了七八年,作為犬馬,其命非短,如恣意貪生,見我已死回到故裡,同類相咬和主人的笞打呵責,将及其身。

    即使住在山裡,誰還從早為你誦經?梵音如不入耳,遂失菩提之心。

    隻有辭生樂死,希求人道之果,才能轉世為人。

    如善體此理,便一同投身溪流,共到彼岸。

    但是時間還早,我還塵緣未盡,要先誦經,使心平靜下來,抛開雜念,你也要聽着,待念完經後,起來到水邊去。

    如果你還是惜命的話,就老死在荒野或故裡吧!如是則無成人果之時了,好自思之。

    &rdquo這樣懇切地指明後,八房低着頭,好像很不高興,但又搖着尾巴似乎喜歡的樣子,感激得熱淚似欲奪眶而出。

    伏姬仔細觀察它的神情,覺得這隻狗是真正悟道了。

    怨恨即便表現在來世,但它既得佛果,也就不會給弟弟義成的子孫造成麻煩。

    這樣略放寬心,拿起遺書和經文《提婆達多品》(3)一卷,又稍往洞中走去,想誦完經後把遺書卷在經文内留在石室裡,于是就坐在石桌前,将那卷經文貼在前額上念了起來。

    八房側着耳朵,比平常聽得還用心。

     卻說《提婆達多品》在《妙法蓮華經》的第四卷,是叙述娑竭羅龍王之女,八歲時智慧廣大,深入禅定,了達諸法,得成菩提的緣由。

    女人的内心垢穢,原本非修佛法之器,且身有五障,故難以成佛。

    然而八歲的龍女竟得到了至高無上的菩提,這是女人成佛之始。

    所以伏姬在臨終時,為己又為狗誦了《提婆達多品》這卷經文。

     伏姬心想,這是最後的時刻了,高聲朗誦,清澈流暢,猶如拉不斷的蓮絲,又好似清泉流水。

    山上的松風與之配合,響徹幽谷。

    想到昔日我佛講經,石旁聚集了許多聽衆,大概也是如此光景吧,多麼可喜可慶的向道之心啊!經快誦完了,當誦到&ldquo三千衆生發菩提心,而得受記。

    智積菩薩及舍利弗,一切衆會,默然信受&rdquo時,八房突然起身,不斷回頭看着伏姬,往水邊走去。

    這時,在前邊的對岸響起鳥槍的聲音,嗖地飛來兩顆槍彈,一顆擊中八房的咽喉,使它倒在硝煙之中。

    另一顆打傷了伏姬右側的乳房,慘叫一聲,手拿着經卷倒了下去。

     說也湊巧,自去歲以來,河的那邊總是雲霧朦胧,永無晴時。

    鳥槍的聲音好似撥開雲霧,一晴如洗。

    有個年輕獵人,紮着柿染的裹腿,穿着同一顔色的甲胄,防寒帽的帶沒有系緊,挂在脖頸上。

    右手提着鳥槍站立在對岸,注視着流水,似乎已經知道水淺的地方。

    他将拿着的鳥槍挂在肩上,向這邊走來。

    這條河的水流雖然很急,卻意外地很淺,水深不過大腿。

    那個壯士就更鼓起勇氣,其勢有如猛虎負子,或醉象追牝,邁着有力的步伐,闊步前進。

    雖是十幾丈寬的水流,但瞬息之間他便登上對岸。

    首先揮動鳥槍,對被擊倒的八房又連擊了五六十槍,直打得皮開骨碎,再也不能複活時,才莞爾地笑着放下鳥槍,走到石室附近去看伏姬,一看伏姬也倒地氣絕,便大吃一驚,将伏姬抱起來,先解開衣服看看傷口,幸而傷勢不重。

    他手忙腳亂地從懷中取出藥來,喂到口裡去,雖頻頻召喚,可是脈已經停了,全身冰涼。

    縱有元化之術,看來也難以挽救。

    壯士幾次仰天長歎說:&ldquo多麼悲慘啊!事與願違,想不到竟幹了這樣的錯事。

    多日來的雲霧,總算開晴,把八房打死了,可是伏姬也中彈身亡,難以挽救,忠義之心卻成了不忠之人,釀成了千百倍的大罪,即使悔千遍、恨萬遍,也追悔莫及了。

    為了表示謝罪之心,就剖腹自盡伺候伏姬于九泉之下吧!請您等着。

    &rdquo于是解開衣襟,拔出腰刀,用手巾把刀身纏起來,念聲:&ldquo南無阿彌陀佛。

    &rdquo正想把刀尖插入腹中時,在松柏林下弦聲響處,不知是誰射出一支獵箭,正中壯士右臂,拿着的刀被擊落。

    他吃驚地回頭一看,從樹林蔭翳的高處傳來一首吟誦的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