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富山洞畜生發菩提心 溯流水神童說未來果

關燈
母所傳授。

    如此美麗可愛的姑娘,卻不知為何遭到月下老人的嫉恨,偏偏配給了畜生八房,真是個悲慘的結果。

    其光景如再詳細寫下去,作者自覺心酸筆澀,即使不寫,讀者也是會想象出來的。

     那一年就這樣度過了。

    春又降臨,岸邊的小草逐漸萌生,山谷的樹葉放綠。

    某日,伏姬想向硯中滴水,出去捧泉水時,看到積水中所映現的、跑過去的身影,其體是人,其頭卻是狗,大吃一驚,吓得&ldquo哎呀&rdquo驚叫一聲,退了回來。

    她忍不住又往前看了看,無疑卻是自己的身影。

    于是她想:&ldquo方才是自己的錯覺吧,可吓壞我了。

    &rdquo趕緊念了聲佛号,這一天抄寫佛經也心慌意亂,直到第二天心情也平靜不下來。

    從這時起,月經就不來了。

    又過了些天,感到腹脹難忍。

    這是氣臌麼?心想真不如死了的好。

    可又一想,也許是真病了。

    春去夏來又到了使人悲傷的秋天,屈指算來,正是去年的這個月從泷田的家裡出來。

    與自身的病比較起來,最痛苦的是想到母親時的悲傷,她哭着把我送走,當時她那可憐的面孔映入我眼中,怎麼也忘不掉。

    母親恐怕也和我一樣,是否因為這樣反複地回想往事,而積憂成疾?另外也非常想念父親和家弟義成。

    自己好似同在一國一郡并非離得很遠的雌雄山雞(2),與同胞兄弟被山峰阻隔不得相見。

    這種生離死别之苦,不是和蜉蝣的短命一樣殘酷無情麼?想到這裡十分難過,把前額頂在岩石上,&ldquo哇&rdquo的一聲哭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又擦擦眼淚說:&ldquo啊,錯了,太愚蠢了!佛陀教導說棄恩入無為才是報恩者(3),恩愛離别的悲傷,怎能改變不二法門(4)之理?這都是因為想念父母而戀戀不舍,真是罪惡深重啊!請三世衆佛饒恕。

    &rdquo 這時八房出去找吃的還沒回來。

    伏姬自言自語道:&ldquo它為我去求食,找不到是不回來的。

    向佛之心不能松懈,現在雖是露深的時節,深山的花草已經稀少了,采點花來獻佛吧!&rdquo站起笨重的身子,順着溪流采摘林蔭樹下的野菊花,走了二三百米,衣襟都濕透了。

    在西北方的重山腳下聽到細微的笛聲。

    伏姬側耳細聽,覺得奇怪,因為這座山既沒有樵夫進來,也沒住着山裡人。

    從我到這裡來直到昨天從未見過人,突然傳來吹笛子的聲音,是迷路的樵夫嗎?不然就是魔鬼的障眼法,在試探我的向道心。

    總之我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還有什麼顧慮躲藏的?且看個究竟,于是向那邊走去。

    笛聲聽得更清楚了,到跟前一看,是個割草的孩子,年約十二三歲,腰間插了把鐮刀和竹鏟子,鞍上挂着兩個竹筐,手裡拿着一隻橫笛,騎在黑色小牛犢的屁股上,從林間出來,斜眼看了看伏姬,繼續吹着橫笛,把牛趕到溪流中正要渡過去時,伏姬趕快召喚說:&ldquo喂!喂!你是哪裡來的?一個人到這絕無人迹的深山來實令人奇怪,而且你對路又這麼熟。

    知道我是誰嗎?&rdquo童子莞爾笑着,慢慢把笛子插在領子裡,說:&ldquo我怎麼不認識你?你可不認識我了。

    别人的身世和我自己的身世,我現在不詳細告訴你,誰能為你解開這個迷。

    這座山不用說樵夫、獵戶,就連擅長跋涉的行人也很少能越過去。

    可是你父親義實朝臣,為了免得被别人看見感到恥辱,從去年就禁止人們進入此山,因此人迹斷絕了。

    但是你母親很想念你,想知道你安否。

    雖然偷偷派侍女和乳母來過幾次,但由于蜑崎十郎遵照将軍的旨意暗中在後邊護送你時在這個溪澗中淹死了,從那以後就再沒人敢渡過溪流,派來的人都隻好到岸邊就回去了,無法知道你的消息。

    這也是天命注定的。

    再說說我的來曆,我不隻是為牛馬割草的牧童。

    我師父在這個山腳下,有時也在洲崎,不知壽高幾百歲了。

    常給别人看病,又賣蔔為生。

    他如果給人開藥,服後可以起死回生,益壽延年,無論什麼病沒有不能醫治的。

    另外他占卦可以察未來審既往,百事無不中。

    今天我是奉師命來采藥的。

    雖然嚴禁人進入這座山,但不久就會如同往日,允許樵夫和獵戶進山。

    因此我師父才讓來采藥。

    &rdquo伏姬聽了歎息說:&ldquo父母的慈悲真如同日月,無微不至。

    不知我并未受污而是如此清白,采取了那麼多辦法。

    但是因我一人之故,使蜑崎輝武溺水身亡,不但使樵夫、獵戶失掉了謀生之路,連過路行人都不準入山,實在是罪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