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破盟誓景連圍兩城 信戲言八房獻首級
關燈
小
中
大
沒有征兆的。
這個孩子在年幼時為了向神佛許願,曾偷偷去過洲崎的石室,在其途中遇過一個老人,見到伏姬就招手說:&lsquo這個孩子多病、日夜啼哭都是鬼魂在作祟。
說詳細了唯恐洩露天機,從伏姬這個名字就可以領悟出來。
回去就将此事告知主君吧。
&rsquo這個女兒是嘉吉二年夏季伏天生,因而以三伏之義取名伏姬。
讓從這個名字去推斷,可是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什麼緣故來。
這裡并沒有像漢末楊修那樣嘲笑曹操還比他相差三十裡的有才之士,問誰去呢?等了許多年,今天偶然解開了。
伏姬的伏字是人從犬,這個殃厄不是自襁褓中便确定了麼?可以說是名诠自性。
如此深懷仇恨作祟不止的怨魂究竟是誰雖不得而知,但姑且推斷莫非是定包之妻玉梓麼?那個淫婦害了她的主公,又驅逐了忠良,據說還有不可告的隐情。
但是我曾一度想饒她的性命,然而未被赦免。
她對我未能報複是否便來為害我的女兒,以報此非理之怨。
再說這隻狗,據說沒有母親,是狸子哺養的,狸子的異名是野貓,又稱作玉面。
玉面的和訓(日本讀音)是&ldquoたまつら&rdquo,和玉梓的讀音&ldquoたまづさ&rdquo頗接近,也令人疑忌。
頭腦伶俐的人會想到狸這個字可從裡從犬,就是裡見之犬的标志。
本來可以想到這裡,不該豢養它、溺愛它,天道是盈則缺,不正是那個老翁所教導的嗎?現在怎樣後悔,已無濟于事。
為了畜生,抛棄女兒,留下恥辱,即使征服許多土地,得到永世富貴,又何樂之有?真是羞愧難當。
&rdquo這樣地說明道理,表述心地,感到萬分慚愧。
在身旁的侍女們情不自禁地忘卻了方才的恐怖,淚如泉湧,一起哭了起來。
被侍女們這樣一哭,伏姬的痛苦心情得到一點舒展,安慰他父親說:&ldquo連侍女們都這樣悲傷難過,何況是生身之父呢?悲痛難禁是可想而知的。
我有這樣的不幸,也是自己的罪孽深重。
然而我伴随鬼畜,如能使您的旨意不折不扣地得以施行,那就權當沒有我這條生命吧。
人之發膚,受之父母,怎能随便讓别人玷辱呢?這一點請您放心。
&rdquo說着羞怯得低下頭去。
義實聽着,不住地點頭說:&ldquo你說得很好,想到遠在異邦有高辛氏槃瓠的故事,所言頗似我今天煩惱的境遇。
另外在幹寶的《搜神記》中,上古時代有位大人遠征在外許久未歸,其妻去世後隻有一個女兒,據說年方二八,其家有匹公馬,這個女子每天想念父親,就對那匹馬說:&lsquo你能将我父親馱回來,我就嫁給你。
&rsquo這匹馬掙斷缰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過了些天,果然将其父馱了回來。
那匹馬嘶叫着似乎有所求,父親奇怪地問女兒,女兒如此這般地據實回答。
事不宜遲,父親就偷偷地把馬殺了,将剝下的皮挂在房檐下。
女兒看到了馬皮說:&lsquo一個畜生竟向人求婚,怎不早點得到報應?現在變成了皮還想娶我嗎?&rsquo這樣地咒罵。
那張皮突然落下來,緊緊裹着那個女人,一陣風就飄到半空中。
次日在桑樹上挂着她的屍體。
其屍體腐爛後生了蛆,便是蠶。
顯然這是難以置信的事情。
它是中國從魏晉時流傳下來的小說。
她信口開河,不僅爽約而且将馬殺之,雖其貌是人而其心還不如禽獸。
我如果也乘一時之怒,将八房殺了,豈不和《搜神記》中那個上古的人一樣嗎?但是時不湊巧,義成、氏元等早已派往館城駐守,另有貞行現在東條城,都不在身邊。
除他們以外,這些内情不能對任何人說。
是好是壞都在于個人的心術,吾意已決,八房你聽着!起初雖是戲言,但你卻完成了我所說之事,立下大功,那麼就将伏姬許配你為妻。
你且退下等待,去吧!&rdquo這樣一催促,八房仔細看了看主人的神色,這才起身,抖抖身軀,慢慢地走出去了。
〔援引事實〕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
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吳将軍者,賜黃金千镒,邑萬家,又妻以少女。
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曰槃瓠。
下令之後,槃瓠俄頃銜一頭泊阙下。
群臣怪而診之,乃吳将軍首也。
帝大喜,且謂槃瓠不可妻之以女,又無封爵之道。
議欲報之,而未知所宜。
女聞以為皇帝下令不可違信,因請行。
帝不得已以女妻槃瓠。
槃瓠得女,負而走入南山石室中。
險絕人迹不至。
經三年,生六男六女,槃瓠因自決妻。
好色衣服,制裁皆有尾。
其母後以狀白帝,于是迎諸子。
衣裳斓斑,言語侏離,好入山壑,不樂平曠。
帝順其意,賜以名山廣澤。
其後滋蔓,号曰蠻夷。
今長沙武陵蠻是也。
(1) 又北,狗國,人身狗首,長毛不衣,其妻皆人,生男為狗,生女為人雲。
見《五代史》。
*** (1)見《後漢書·南蠻列傳》,《搜神記》等書記載,文字略有出入。
這個孩子在年幼時為了向神佛許願,曾偷偷去過洲崎的石室,在其途中遇過一個老人,見到伏姬就招手說:&lsquo這個孩子多病、日夜啼哭都是鬼魂在作祟。
說詳細了唯恐洩露天機,從伏姬這個名字就可以領悟出來。
回去就将此事告知主君吧。
&rsquo這個女兒是嘉吉二年夏季伏天生,因而以三伏之義取名伏姬。
讓從這個名字去推斷,可是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什麼緣故來。
這裡并沒有像漢末楊修那樣嘲笑曹操還比他相差三十裡的有才之士,問誰去呢?等了許多年,今天偶然解開了。
伏姬的伏字是人從犬,這個殃厄不是自襁褓中便确定了麼?可以說是名诠自性。
如此深懷仇恨作祟不止的怨魂究竟是誰雖不得而知,但姑且推斷莫非是定包之妻玉梓麼?那個淫婦害了她的主公,又驅逐了忠良,據說還有不可告的隐情。
但是我曾一度想饒她的性命,然而未被赦免。
她對我未能報複是否便來為害我的女兒,以報此非理之怨。
再說這隻狗,據說沒有母親,是狸子哺養的,狸子的異名是野貓,又稱作玉面。
玉面的和訓(日本讀音)是&ldquoたまつら&rdquo,和玉梓的讀音&ldquoたまづさ&rdquo頗接近,也令人疑忌。
頭腦伶俐的人會想到狸這個字可從裡從犬,就是裡見之犬的标志。
本來可以想到這裡,不該豢養它、溺愛它,天道是盈則缺,不正是那個老翁所教導的嗎?現在怎樣後悔,已無濟于事。
為了畜生,抛棄女兒,留下恥辱,即使征服許多土地,得到永世富貴,又何樂之有?真是羞愧難當。
&rdquo這樣地說明道理,表述心地,感到萬分慚愧。
在身旁的侍女們情不自禁地忘卻了方才的恐怖,淚如泉湧,一起哭了起來。
被侍女們這樣一哭,伏姬的痛苦心情得到一點舒展,安慰他父親說:&ldquo連侍女們都這樣悲傷難過,何況是生身之父呢?悲痛難禁是可想而知的。
我有這樣的不幸,也是自己的罪孽深重。
然而我伴随鬼畜,如能使您的旨意不折不扣地得以施行,那就權當沒有我這條生命吧。
人之發膚,受之父母,怎能随便讓别人玷辱呢?這一點請您放心。
&rdquo說着羞怯得低下頭去。
義實聽着,不住地點頭說:&ldquo你說得很好,想到遠在異邦有高辛氏槃瓠的故事,所言頗似我今天煩惱的境遇。
另外在幹寶的《搜神記》中,上古時代有位大人遠征在外許久未歸,其妻去世後隻有一個女兒,據說年方二八,其家有匹公馬,這個女子每天想念父親,就對那匹馬說:&lsquo你能将我父親馱回來,我就嫁給你。
&rsquo這匹馬掙斷缰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過了些天,果然将其父馱了回來。
那匹馬嘶叫着似乎有所求,父親奇怪地問女兒,女兒如此這般地據實回答。
事不宜遲,父親就偷偷地把馬殺了,将剝下的皮挂在房檐下。
女兒看到了馬皮說:&lsquo一個畜生竟向人求婚,怎不早點得到報應?現在變成了皮還想娶我嗎?&rsquo這樣地咒罵。
那張皮突然落下來,緊緊裹着那個女人,一陣風就飄到半空中。
次日在桑樹上挂着她的屍體。
其屍體腐爛後生了蛆,便是蠶。
顯然這是難以置信的事情。
它是中國從魏晉時流傳下來的小說。
她信口開河,不僅爽約而且将馬殺之,雖其貌是人而其心還不如禽獸。
我如果也乘一時之怒,将八房殺了,豈不和《搜神記》中那個上古的人一樣嗎?但是時不湊巧,義成、氏元等早已派往館城駐守,另有貞行現在東條城,都不在身邊。
除他們以外,這些内情不能對任何人說。
是好是壞都在于個人的心術,吾意已決,八房你聽着!起初雖是戲言,但你卻完成了我所說之事,立下大功,那麼就将伏姬許配你為妻。
你且退下等待,去吧!&rdquo這樣一催促,八房仔細看了看主人的神色,這才起身,抖抖身軀,慢慢地走出去了。
〔援引事實〕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
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吳将軍者,賜黃金千镒,邑萬家,又妻以少女。
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曰槃瓠。
下令之後,槃瓠俄頃銜一頭泊阙下。
群臣怪而診之,乃吳将軍首也。
帝大喜,且謂槃瓠不可妻之以女,又無封爵之道。
議欲報之,而未知所宜。
女聞以為皇帝下令不可違信,因請行。
帝不得已以女妻槃瓠。
槃瓠得女,負而走入南山石室中。
險絕人迹不至。
經三年,生六男六女,槃瓠因自決妻。
好色衣服,制裁皆有尾。
其母後以狀白帝,于是迎諸子。
衣裳斓斑,言語侏離,好入山壑,不樂平曠。
帝順其意,賜以名山廣澤。
其後滋蔓,号曰蠻夷。
今長沙武陵蠻是也。
(1) 又北,狗國,人身狗首,長毛不衣,其妻皆人,生男為狗,生女為人雲。
見《五代史》。
*** (1)見《後漢書·南蠻列傳》,《搜神記》等書記載,文字略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