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景連奸計賣信時 孝吉節義辭義實

關燈
杉倉氏元的信使蜑崎十郎輝武,從東條急馳而來,獻上麻呂信時的首級。

    義實來到交椅的旁邊,将那個信使喚至近前,親自詢問作戰的經過。

    蜑崎十郎說:&ldquo對缺乏軍糧之事氏元早就挂在心上,催促百姓趕快運送。

    可是安西景連和麻呂信時已與定包合謀,堵塞了海路通道,待機截獲我們的辎重,運糧很困難。

    氏元日益焦急,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

    景連一天晚間派家丁來對氏元說:&lsquo山下定包是個逆賊,就是派蘇秦、張儀來遊說千百遍也不能答應他。

    可是在信時的勸誘下,卻堵塞了你們的通道,給貴軍将士們制造了困難,感到十分抱歉,悔之莫及。

    信時一直在磨刀霍霍與貴軍為敵,百般勸說也不回頭。

    這真無異于隔靴搔癢,無濟于事。

    景連經過再三思考,認為信時是匹夫之輩,為利忘義,貪得無厭。

    當初景連顧念故交,才與他暫時結盟,如今若不改正這個錯誤,就如同神智正常之人跟随瘋子跑,所以索性撕毀這一盟約,先消滅信時,開放運糧的通道,與裡見将軍同心協力消滅賊首定包,以伸張大義。

    對不久前偶臨敝國的裡見将軍,未能結納,沒有盡地主之誼,是受信時的阻撓。

    希望将軍出城立即與他短兵相接。

    信時是個有勇無謀的莽撞武夫,臨敵既無策略,又不身先士卒。

    屆時景連從敵後夾擊,捉拿信時,易如反掌。

    将軍不必多慮,免誤大事。

    謹期待閣下回複。

    &rsquo然而氏元唯恐是敵人的奸計,未肯輕易表态,通過使者的多次往來,知道并非謊言,這才給安西回信,同意共同進攻信時。

    五月的梅雨時下時停,在咫尺莫辨的黑夜,率二百餘騎,銜枚鉗馬,對麻呂信時屯兵的濱萩營寨從前後蜂擁而上,喊着殺聲,拼命沖了進去。

    敵人沒想到我們會進攻,麻呂的先鋒部隊慌作一團,馬不及備鞍,弓沒有上弦,四處逃跑,隻求活命,無人抵抗。

    這時信時厲聲喝道:&lsquo你們這些無用之輩,敵人隻是少數人馬,何不圍而殺之?失落了陣地會被安西恥笑的。

    殺啊!前進!&rsquo自己一馬當先揮舞着長槍沖上前去,将沖過去的我方一個兵丁一槍刺倒,其勢猶如闖入羊群的猛虎。

    敵兵們在他的帶動下振奮了鬥志,又想到後方的安西會來接應,逃跑的士兵也回過頭來呐喊着加入了戰鬥。

    不料我方的前鋒,又被趕了回來,路滑泥濘,站立不住滑倒就爬不起來。

    這時杉倉氏元瞪大眼睛高聲喝道:&lsquo已經奪得的營寨不能丢棄,顧名譽、知恥辱的跟我來!&rsquo拿起白色令旗插在腰間,策馬前進。

    在黑夜裡閃動着長刀,如風車在旋轉。

    恰好信時與之相遇,在篝火的火光下厲目瞪着他說:&lsquo你是氏元吧,好樣的對手,不要逃脫!&rsquo說着揮槍刺了過來,當啷一聲被擋了回去,接着又重新刺過來,一進一退,一上一下奮力搏鬥。

    大将都如此奮戰,士兵們也短兵相接,就沒有散兵遊動相互助戰了。

    氏元和信時在單打獨鬥,信時一時性急,猛刺過來,氏元向左把槍尖撥開。

    信時&lsquo啊!&rsquo地驚叫一聲,往上看時,氏元把長刀的刀把向前一伸,刺入了信時頭盔之内。

    頭盔被刺落,赫赫有名的信時,要害處已受了重傷,手持長槍從馬上滾落下來。

    杉倉的仆從聞聲趕到,取了首級。

    &rdquo義實仔細聽着匆忙的禀報,說:&ldquo氏元這一夜的軍功值得嘉獎,但是謀略不足。

    景連突然變心攻打信時,不是沒有緣故的,兩雄不并立,信時和景連共同對我進攻,如不能速戰速決,必然内部生變。

    這時氏元突然受安西的勸誘攻打信時,對我方無利,将有利于景連。

    那個安西怎樣了?&rdquo這樣一問,蜑崎十郎回答說:&ldquo那天夜晚,景連沒為我軍放一支箭,不知什麼時候就退到了前原的營寨。

    &rdquo義實用扇子敲一下膝蓋說:&ldquo這樣景連的奸計就暴露了。

    在我們進攻泷田時,雖然還勝負難測,但是定包是天誅地滅,人所難容的逆賊。

    景連已經看到,他雖一時得勢,但不能全始全終,定包終必滅亡。

    義實得其地後,信時就不再對安西有所幫助,他隻是個逞匹夫之勇的蠻将,同他一起草率用兵,必敗無疑。

    不如表面上與義實協力,讓氏元攻打信時,景連乘虛而入,攻克平館,合并朝夷郡歸己所有,形成掎角之勢。

    這個推斷恐怕雖不中亦不遠矣。

    &rdquo這話如指肝脾,分析得十分精辟。

    這時氏元又派人前來禀告:&ldquo信時已經被殲,殘兵敗将亂作一團,氏元沒有緊緊追趕,立即整隊回了東條。

    豈知景連早已從前原撤軍,奪取了平館城。

    麻呂的領地朝夷郡也都歸他所有。

    狗收藏的骨頭,被鷹叼去了,氏元徒勞而無功。

    如發兵讨伐,我願做先鋒,收回朝夷一郡自不待言,蕩平景連的老巢方消吾恨。

    &rdquo為了說明此事,給孝吉和貞行等帶來了書信。

    金碗和堀内至此對主君的英明才智甚感欽佩。

    不住勸義實,趕快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