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景連信時暗阻義實 氏元貞行厄從館山
關燈
小
中
大
閣下也沒什麼交情。
你們與京都和鐮倉為敵,以緻無存身之處,想憑着乳臭未幹的二片嘴唇遊說利害,太不識時務了。
雖然可憐别人的落魄,如慈眼視衆生之佛;容納一棵草芥,猶如無量福壽之海,可是誰能收留你這個罪人遭惹禍害?真是多餘接見。
&rdquo信時撫摸着下巴,輕蔑地謾罵譏笑。
義實莞然笑着說:&ldquo說話的這位是早就聞名的麻呂閣下吧?麻呂、安西和東條都是此國的世家,可是英勇和韬略,卻遠不似我想象的那樣!可惜家父季基,一生唯義是從,雖知結城難以持久,但還是固守不怠。
抗擊京都、鐮倉的大軍達三年之久,臨死而不悔。
某雖不及家父,但并非懼敵惜命而逃走,而是亡父的遺訓難違,隻想憑天由命等待時機而已。
鐮倉的持氏起初興盛之際,不用說安房、上總,關東八州武士無人不衷心尊敬,竭力侍奉。
但是當持氏滅亡後,為了幼主忘家舍身,與氏朝同心協力固守結城者卻寥寥可數。
如今世人多趨炎附勢,看到大勢已去,就連這裡的麻呂和安西閣下都忘掉了持氏之恩。
現管領權高威重,各國武士俯首聽命。
如果怕兩管領降罪,不能相容,某則當拂袖而去。
恕我冒昧直言,我們主仆不過三人,為何對義實如此害怕,竟由手持器械的壯士帶路。
雖然口說這裡平安無事,卻戒備森嚴。
在會見席上懸挂弓箭,刀劍出鞘,甚至在帷幕内藏着許多力士,這是何故?&rdquo這義正詞嚴的指責,使信時立即面紅耳赤,注視着安西。
景連不由得長出了一口氣說:&ldquo你說得極是。
弓箭乃武士之翼,刀劍等于爪牙,坐卧不離是為了防身,并非威吓閣下。
但是帶路的士兵手持兵器,如此對待武士,景連毫無所知。
汝等為何如此無禮,還不趕快退下!&rdquo這樣一斥退,裝點威風的槍和薙刀用屏風藏起來了。
一切準備落空,令人十分掃興。
安西、麻呂的家臣有的到遠處的哨所去了,多數則退到屏風背後擦汗。
這時信時向前湊了湊,對義實說:&ldquo方才你所說的似乎并不完全是假話,既不畏敵,也不惜死,欲憑天由命等待時機。
可是你為何不去坂東?那裡多是源氏一族,投靠之處甚多。
這裡既非一國之主,一向又無什麼交情,真不明白你為何要把船靠到這裡來,求救于安西?如果不是饑不擇食,不是怕敵人追殺慌不擇路,不知逃到哪裡是好,那又為什麼厚顔來此?不要掩飾你這個沒骨氣的過失,一五一十明明白白地說出來,也許還可得到别人的憐憫。
誰讓我也在場了,會為你斡旋的。
你就趕快實說吧!為什麼不說個明白呢?&rdquo這樣地再三相逼,貞行聽了實在忍無可忍,拉拉氏元的袖子一同向前說:&ldquo以己之心去揣度别人是徒勞的。
恕我們冒犯,麻呂大人所推想的是那些無名小卒,而源氏一族并沒有那樣的大将。
再說義實并非惜命,被敵人追得無路可走,才不得不來到貴國,而是一心欲援先例。
從前源賴朝公在石橋山之戰兵敗赴安房時,您的祖先信俊、安西的祖先景盛和東條等,是最早跟随賴朝公而忠心耿耿的。
所以賴朝公命他們帶路到了上總。
上總廣常和千葉常胤來迎,很快成了一支大軍,進而占據鐮倉為基地,終于滅了平家。
裡見也同是源氏的正支,八幡将軍的後代。
既有這樣的先例可援,爾等竟信口雌黃予以貶低,令人忍無可忍,我才将所知的一一道出,請恕我多言。
&rdquo回答得智勇兼備。
信時被這一對老臣說得怒不可抑,但又無言以對。
義實看到這種情景,馬上厲聲喝道:&ldquo貞行、氏元,休得無禮。
我有何德能敢比賴朝?太放肆,太不知分寸了。
&rdquo義實嚴加斥責讓他們退下。
客人這種不卑不亢的态度,使信時目瞪口呆,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景連晃晃肩膀,忍無可忍地冷笑說:&ldquo足矣,休再自賣自誇喋喋不休了。
裡見的随從你們聽着!賴朝之父義朝,是十五國的節度使,如果不是成了國賊,大概平清盛對他也沒辦法。
因此賴朝公雖被流放,可一旦起義兵,則念其舊恩的坂東武士會不招自來。
裡見氏與此不同,起初太郎義成,因為侍奉賴朝公隻不過得
你們與京都和鐮倉為敵,以緻無存身之處,想憑着乳臭未幹的二片嘴唇遊說利害,太不識時務了。
雖然可憐别人的落魄,如慈眼視衆生之佛;容納一棵草芥,猶如無量福壽之海,可是誰能收留你這個罪人遭惹禍害?真是多餘接見。
&rdquo信時撫摸着下巴,輕蔑地謾罵譏笑。
義實莞然笑着說:&ldquo說話的這位是早就聞名的麻呂閣下吧?麻呂、安西和東條都是此國的世家,可是英勇和韬略,卻遠不似我想象的那樣!可惜家父季基,一生唯義是從,雖知結城難以持久,但還是固守不怠。
抗擊京都、鐮倉的大軍達三年之久,臨死而不悔。
某雖不及家父,但并非懼敵惜命而逃走,而是亡父的遺訓難違,隻想憑天由命等待時機而已。
鐮倉的持氏起初興盛之際,不用說安房、上總,關東八州武士無人不衷心尊敬,竭力侍奉。
但是當持氏滅亡後,為了幼主忘家舍身,與氏朝同心協力固守結城者卻寥寥可數。
如今世人多趨炎附勢,看到大勢已去,就連這裡的麻呂和安西閣下都忘掉了持氏之恩。
現管領權高威重,各國武士俯首聽命。
如果怕兩管領降罪,不能相容,某則當拂袖而去。
恕我冒昧直言,我們主仆不過三人,為何對義實如此害怕,竟由手持器械的壯士帶路。
雖然口說這裡平安無事,卻戒備森嚴。
在會見席上懸挂弓箭,刀劍出鞘,甚至在帷幕内藏着許多力士,這是何故?&rdquo這義正詞嚴的指責,使信時立即面紅耳赤,注視着安西。
景連不由得長出了一口氣說:&ldquo你說得極是。
弓箭乃武士之翼,刀劍等于爪牙,坐卧不離是為了防身,并非威吓閣下。
但是帶路的士兵手持兵器,如此對待武士,景連毫無所知。
汝等為何如此無禮,還不趕快退下!&rdquo這樣一斥退,裝點威風的槍和薙刀用屏風藏起來了。
一切準備落空,令人十分掃興。
安西、麻呂的家臣有的到遠處的哨所去了,多數則退到屏風背後擦汗。
這時信時向前湊了湊,對義實說:&ldquo方才你所說的似乎并不完全是假話,既不畏敵,也不惜死,欲憑天由命等待時機。
可是你為何不去坂東?那裡多是源氏一族,投靠之處甚多。
這裡既非一國之主,一向又無什麼交情,真不明白你為何要把船靠到這裡來,求救于安西?如果不是饑不擇食,不是怕敵人追殺慌不擇路,不知逃到哪裡是好,那又為什麼厚顔來此?不要掩飾你這個沒骨氣的過失,一五一十明明白白地說出來,也許還可得到别人的憐憫。
誰讓我也在場了,會為你斡旋的。
你就趕快實說吧!為什麼不說個明白呢?&rdquo這樣地再三相逼,貞行聽了實在忍無可忍,拉拉氏元的袖子一同向前說:&ldquo以己之心去揣度别人是徒勞的。
恕我們冒犯,麻呂大人所推想的是那些無名小卒,而源氏一族并沒有那樣的大将。
再說義實并非惜命,被敵人追得無路可走,才不得不來到貴國,而是一心欲援先例。
從前源賴朝公在石橋山之戰兵敗赴安房時,您的祖先信俊、安西的祖先景盛和東條等,是最早跟随賴朝公而忠心耿耿的。
所以賴朝公命他們帶路到了上總。
上總廣常和千葉常胤來迎,很快成了一支大軍,進而占據鐮倉為基地,終于滅了平家。
裡見也同是源氏的正支,八幡将軍的後代。
既有這樣的先例可援,爾等竟信口雌黃予以貶低,令人忍無可忍,我才将所知的一一道出,請恕我多言。
&rdquo回答得智勇兼備。
信時被這一對老臣說得怒不可抑,但又無言以對。
義實看到這種情景,馬上厲聲喝道:&ldquo貞行、氏元,休得無禮。
我有何德能敢比賴朝?太放肆,太不知分寸了。
&rdquo義實嚴加斥責讓他們退下。
客人這種不卑不亢的态度,使信時目瞪口呆,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景連晃晃肩膀,忍無可忍地冷笑說:&ldquo足矣,休再自賣自誇喋喋不休了。
裡見的随從你們聽着!賴朝之父義朝,是十五國的節度使,如果不是成了國賊,大概平清盛對他也沒辦法。
因此賴朝公雖被流放,可一旦起義兵,則念其舊恩的坂東武士會不招自來。
裡見氏與此不同,起初太郎義成,因為侍奉賴朝公隻不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