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關燈
我将作為詩人回歸……在我的洗禮盆中。

     但丁的詩句不停地在蘭登的腦中回響。

    他帶着西恩娜,沿着畫室街狹窄的街道一路向北。

    目的地就在前方,每向前走一步,蘭登就感到信心增加了一分。

    他确定他們找對了方向,并将追擊者甩在了後頭。

     大門給你留着,但是你一定要快。

     快趕到峽谷般的小街盡頭時,蘭登可以聽到前方嗡嗡的嘈雜聲。

    左右兩邊洞窟般的店鋪突然不見了蹤影,展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開闊的空間。

     主教座堂廣場。

     這個巨大的廣場周圍有着非常複雜的建築群,一直是古代佛羅倫薩的宗教中心,如今它更多是一個旅遊中心。

    廣場此刻已經非常熱鬧,到處停放着旅遊巴士,一群群遊客聚集在佛羅倫薩這座聞名遐迩的大教堂周圍。

     蘭登和西恩娜來到了廣場南面,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大教堂的側面,由綠色、粉紅色和白色大理石構成的大教堂外牆令人眼花缭亂。

    大教堂不僅氣勢恢宏,建築中的技藝也令人驚歎,它向左右兩邊延伸,一眼看不到盡頭,總長度相當于将華盛頓紀念碑平放在地上。

     雖然放棄了傳統的單色石精緻工藝,而采用了非同尋常的豔麗色彩搭配,這幢建築物仍然是純哥特式的——典雅、結實、耐久。

    蘭登第一次來到佛羅倫薩時覺得這幢建築幾乎有些豔俗,但在随後的幾次造訪中,他發現自己會情不自禁地一連數小時細細地觀察着它,莫名地迷惑于其異乎尋常的美學效果,并最終開始欣賞它的壯麗。

     主教座堂——更正式的名稱是聖母百花大教堂——除了給伊格納奇奧·布索尼帶來了一個綽号外,多年以來還給佛羅倫薩提供了一個精神中心,以及數世紀的戲劇性和陰謀不斷。

    這座大教堂可謂命運多舛,不僅瓦薩裡在其圓屋頂内部繪制的壁畫《最後的審判》激起過漫長、惡語相向的争議……就連選擇建築師來完成圓屋頂的競标過程也曾引發激烈的讨論。

     菲利普·布魯内列斯基最終赢得了利潤豐厚的合同,完成了當時最大的圓屋頂結構。

    今天,布魯内列斯基本人的塑像就坐落在教堂外,心滿意足地擡頭凝望着自己的傑作。

     這天早晨,當蘭登将視線轉向空中,注視着這個曾經标志着那個年代建築壯舉的紅瓦圓屋頂時,他回想起了自己做過的一個愚蠢決定。

    他曾爬上過大教堂的圓屋頂,結果發現圓屋頂的樓梯狹窄,遊客人滿為患,與他所見過的任何幽閉恐怖的空間一樣令人感到壓抑。

    盡管如此,蘭登覺得自己還是要感謝攀登“布魯内列斯基的圓屋頂”時所經曆的痛苦折磨,因為這些經曆驅使他閱讀了羅斯·金創作的一本妙趣橫生的同名書籍。

     “羅伯特,”西恩娜說,“你走不走啊?” 蘭登意識到自己已經停下了腳步,正聚精會神地觀賞着大教堂。

    他趕緊收回了目光。

    “對不起。

    ” 他們緊貼着廣場邊緣繼續前行。

    大教堂此刻就在他們的右邊,蘭登注意到遊客早已紛紛從側面的出口出來,同時在他們必看景點清單上打勾。

     聳立在前方的無疑是一座鐘塔,也是大教堂三大建築物中的第二大建築物。

    人們平常将它稱作喬托鐘塔,但它顯然是旁邊的大教堂的一部分。

    它的外牆同樣裝飾着粉紅色、綠色和白色大理石,方形的尖頂直插雲霄,高度達到了令人目眩的近三百英尺。

    蘭登一直覺得這個細長的建築數百年來屹立不倒真是個奇迹,因為它不僅經曆了數次地震和惡劣天氣的蹂躏,而且蘭登知道它頭重腳輕,頂端的鐘塔承受着總重達兩萬多磅的幾個大鐘。

     西恩娜快步走在他的身旁,緊張地掃視着鐘塔背後的天空,顯然在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