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面包車裡的銀發女子将頭倚在防彈車窗玻璃上,雙目緊閉。
她感覺腳下的世界在不停地旋轉。
他們給她的藥讓她感覺惡心難受。
我需要醫療救助,她心想。
然而,她身旁的武裝警衛嚴陣以待:在他們的任務圓滿完成之前,她的需求沒有人理會。
而根據周邊的嘈雜聲來判斷,顯然這一切一時半會兒還結束不了。
她越來越頭暈目眩,就連呼吸也變得有些困難。
她竭力壓下又一波惡心欲嘔的感覺,感歎生活怎麼會将她放在了這個超現實的十字路口。
在當前這種神志不清的狀态下,很難想明白答案,但她明白無誤地知道這一切始于何處。
紐約。
兩年前。
她從日内瓦總部飛到曼哈頓。
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的總幹事,她在這個名聲顯赫、觊觎者甚衆的位置上,已經幹了将近十年。
作為傳染性疾病和流行病學方面的專家,她曾受邀在聯合國舉辦講座,評估大範圍流行疾病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威脅。
她的講座積極樂觀,安撫人心,概述了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機構制定的幾套最新早期檢測系統與治療方案。
講座赢得滿堂彩,全場起立為她鼓掌。
講座結束後,當她在前廳和幾名逗留的學者交談時,一名聯合國雇員大步走過來,打斷了他們的談話。
他的肩章表明他的外交級别很高。
“辛斯基博士,剛才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聯系我們。
他們部門有人想和你聊一聊。
我們的車就在外面等着。
” 伊麗莎白·辛斯基博士迷惑不解,也有些許不安。
她拎起随身旅行袋,彬彬有禮地向談話者告了别。
坐在豪華汽車裡駛上第一大道時,她心頭湧上一陣異樣的緊張。
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 和大多數人一樣,伊麗莎白·辛斯基也聽過一些謠言。
作為一個私人智囊團,外交關系委員會成立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曾經加入其中的包括幾乎每一任國務卿,超過六七位總統,以及大多數中央情報局局長、參議員、法官,還有摩根、羅特希爾德和洛克菲勒之類的傳奇人物。
外交關系委員會成員無與倫比的智力資源、政治影響力以及财富,為其赢得了“地球上最有影響力的私人俱樂部”的稱号。
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的負責人,伊麗莎白對和大人物打交道并不陌生。
她在世界衛生組織的長期任職,加上直率坦白的個性,最近為她赢得了一家主流新聞雜志的肯定,該雜志将她列入全世界二十個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榜單。
世界衛生健康的面孔,他們在她的照片下這麼标注,伊麗莎白覺得很有諷刺意味,要知道她曾經是個體弱多病的孩子。
在六歲之前,她一直忍受嚴重哮喘的折磨,并接受了一種很有前景的新藥的大劑量治療——全球最早的糖皮質激素,一種類固醇荷爾蒙。
這種新藥不可思議地治好了她的哮喘綜合症。
不幸的是,這種藥物出人意料的副作用直到多年以後她進入青春期時才顯現出來……她從沒有來過月經。
十九歲那年在醫生辦公室裡經曆的那個黑暗時刻,她終生難忘,當時,她被告知藥物對她生殖系統的損傷是永久性不可逆的。
伊麗莎白·辛斯基永遠生不了孩子。
時間會治愈空虛,醫生安慰她,但悲傷和憤怒隻能藏在心底潛滋暗長。
殘忍的是,藥物剝奪了她生兒育女的能力,但卻沒有抹去她母性的本能。
幾十年來,她無時無刻不在與自己的渴念作戰,那種對滿足自己無法企及之欲望的渴念。
直至今天,已經六十一歲的她每次看到懷抱嬰兒的母親,仍然會心如刀割。
“前面就到了,辛斯基博士。
”司機通知她。
伊麗莎白迅速用手指攏了攏長長的銀色鬈發,照了照鏡子。
她還沒有意識到,汽車就已經停了下來,司機扶她下車,踏上曼哈頓一處昂貴路段的人行道。
“我會在這裡等你,”司機彬彬有禮地說,“你準備好了,我們就直接去機場。
” 外交關系委員會在紐約的總部位于帕克大道和68街的拐角,是一棟其貌不揚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曾經是一位美孚石油公司大亨的私人住宅。
建築外觀與周邊的優雅風景渾然一體,讓人全然察覺不到它的獨特功用。
“辛斯基博士,”一名體态豐盈的女接待員上前迎接她,“這邊請。
他正在等你。
” 好吧,但他究竟是誰?她跟随接待員走過一條豪華長廊,來到一扇緊閉的大門前。
女接待員輕敲一下随即打開門,示意伊麗莎白進去。
她走進房間,門在她身後關上了。
這是一間陰暗的小會議室,隻有一塊顯示屏發出光亮。
在屏幕前,一個極其瘦高的黑色輪廓正對着她。
盡管看不清他的面孔,但她能感覺到其逼人的氣勢。
“辛斯基博士,”男子的聲音尖銳刺耳,“感謝你來見我。
”他緊繃的口音表明他應該和伊麗莎白一樣來自瑞士,也有可能是德國。
“請就座。
”他指了指會議室前排的一把扶手椅。
就不自我介紹一下?伊麗莎白坐下了。
光怪陸離的畫面被投射到熒屏上,讓她愈發不安。
到底搞什麼鬼? “今早你
她感覺腳下的世界在不停地旋轉。
他們給她的藥讓她感覺惡心難受。
我需要醫療救助,她心想。
然而,她身旁的武裝警衛嚴陣以待:在他們的任務圓滿完成之前,她的需求沒有人理會。
而根據周邊的嘈雜聲來判斷,顯然這一切一時半會兒還結束不了。
她越來越頭暈目眩,就連呼吸也變得有些困難。
她竭力壓下又一波惡心欲嘔的感覺,感歎生活怎麼會将她放在了這個超現實的十字路口。
在當前這種神志不清的狀态下,很難想明白答案,但她明白無誤地知道這一切始于何處。
紐約。
兩年前。
她從日内瓦總部飛到曼哈頓。
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的總幹事,她在這個名聲顯赫、觊觎者甚衆的位置上,已經幹了将近十年。
作為傳染性疾病和
她的講座積極樂觀,安撫人心,概述了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機構制定的幾套最新早期檢測系統與治療方案。
講座赢得滿堂彩,全場起立為她鼓掌。
講座結束後,當她在前廳和幾名逗留的學者交談時,一名聯合國雇員大步走過來,打斷了他們的談話。
他的肩章表明他的外交級别很高。
“辛斯基博士,剛才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聯系我們。
他們部門有人想和你聊一聊。
我們的車就在外面等着。
” 伊麗莎白·辛斯基博士迷惑不解,也有些許不安。
她拎起随身旅行袋,彬彬有禮地向談話者告了别。
坐在豪華汽車裡駛上第一大道時,她心頭湧上一陣異樣的緊張。
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 和大多數人一樣,伊麗莎白·辛斯基也聽過一些謠言。
作為一個私人智囊團,外交關系委員會成立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曾經加入其中的包括幾乎每一任國務卿,超過六七位總統,以及大多數中央情報局局長、參議員、法官,還有摩根、羅特希爾德和洛克菲勒之類的傳奇人物。
外交關系委員會成員無與倫比的智力資源、政治影響力以及财富,為其赢得了“地球上最有影響力的私人俱樂部”的稱号。
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的負責人,伊麗莎白對和大人物打交道并不陌生。
她在世界衛生組織的長期任職,加上直率坦白的個性,最近為她赢得了一家主流新聞雜志的肯定,該雜志将她列入全世界二十個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榜單。
世界衛生健康的面孔,他們在她的照片下這麼标注,伊麗莎白覺得很有諷刺意味,要知道她曾經是個體弱多病的孩子。
在六歲之前,她一直忍受嚴重哮喘的折磨,并接受了一種很有前景的新藥的大劑量治療——全球最早的糖皮質激素,一種類固醇荷爾蒙。
這種新藥不可思議地治好了她的哮喘綜合症。
不幸的是,這種藥物出人意料的副作用直到多年以後她進入青春期時才顯現出來……她從沒有來過月經。
十九歲那年在醫生辦公室裡經曆的那個黑暗時刻,她終生難忘,當時,她被告知藥物對她生殖系統的損傷是永久性不可逆的。
伊麗莎白·辛斯基永遠生不了孩子。
時間會治愈空虛,醫生安慰她,但悲傷和憤怒隻能藏在心底潛滋暗長。
殘忍的是,藥物剝奪了她生兒育女的能力,但卻沒有抹去她母性的本能。
幾十年來,她無時無刻不在與自己的渴念作戰,那種對滿足自己無法企及之欲望的渴念。
直至今天,已經六十一歲的她每次看到懷抱嬰兒的母親,仍然會心如刀割。
“前面就到了,辛斯基博士。
”司機通知她。
伊麗莎白迅速用手指攏了攏長長的銀色鬈發,照了照鏡子。
她還沒有意識到,汽車就已經停了下來,司機扶她下車,踏上曼哈頓一處昂貴路段的人行道。
“我會在這裡等你,”司機彬彬有禮地說,“你準備好了,我們就直接去機場。
” 外交關系委員會在紐約的總部位于帕克大道和68街的拐角,是一棟其貌不揚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曾經是一位美孚石油公司大亨的私人住宅。
建築外觀與周邊的優雅風景渾然一體,讓人全然察覺不到它的獨特功用。
“辛斯基博士,”一名體态豐盈的女接待員上前迎接她,“這邊請。
他正在等你。
” 好吧,但他究竟是誰?她跟随接待員走過一條豪華長廊,來到一扇緊閉的大門前。
女接待員輕敲一下随即打開門,示意伊麗莎白進去。
她走進房間,門在她身後關上了。
這是一間陰暗的小會議室,隻有一塊顯示屏發出光亮。
在屏幕前,一個極其瘦高的黑色輪廓正對着她。
盡管看不清他的面孔,但她能感覺到其逼人的氣勢。
“辛斯基博士,”男子的聲音尖銳刺耳,“感謝你來見我。
”他緊繃的口音表明他應該和伊麗莎白一樣來自瑞士,也有可能是德國。
“請就座。
”他指了指會議室前排的一把扶手椅。
就不自我介紹一下?伊麗莎白坐下了。
光怪陸離的畫面被投射到熒屏上,讓她愈發不安。
到底搞什麼鬼? “今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