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蘭登跳過幾張幻燈片,停在烏菲茲美術館所藏的但丁像上,波提切利在這幅畫中着重表現了但丁最明顯的面部特征——寬下巴和鷹鈎鼻。
“在這兒,但丁獨特的面孔周邊又圍着他那紅色的方濟各會頭巾;唯一不同的是,波提切利在他的頭巾上添了一頂月桂花冠,象征他在詩歌藝術領域的精湛技藝。
這種傳統的象征起源于古希臘,直到今天仍在向桂冠詩人和諾貝爾獎得主表達敬意的場合使用。
” 蘭登很快地展示了其他幾張圖片,裡面的但丁都頭戴紅色頭巾、身着深褐色長袍、飾以月桂花冠,有着顯眼的鷹鈎鼻。
“為了完善你們心中但丁的形象,請看聖克羅切廣場上的雕像……當然還有巴傑羅小禮拜堂中據稱為喬托所作的著名壁畫。
” 蘭登讓幻燈機放映的畫面停留在喬托的壁畫上,然後走到講壇中央。
“衆所周知,但丁以其不朽的文學巨著《神曲》而聞名于世。
《神曲》殘忍而又生動地描繪了詩人下到地獄,穿過煉獄,并最終升入天堂與上帝交談的過程。
按現代的标準來看,其中絲毫沒有喜劇因素。
它之所以被稱作喜劇,完全是因為其他原因。
在十四世紀,意大利文學按規定被分為兩類:一類是悲劇,代表高雅文學,用正式文體寫成;另一類就是喜劇,代表通俗文學,使用本族口語,面向普通大衆。
” 蘭登将幻燈片跳到米凱利諾的肖像壁畫,上面繪着但丁站在佛羅倫薩的城牆外,手握一卷《神曲》。
壁畫的背景是在地獄之門上方的煉獄。
這幅畫現藏于佛羅倫薩的聖母百花大教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佛羅倫薩主教座堂。
“從這個标題你們可能已經猜到,”蘭登繼續娓娓而談,“《神曲》是用本族口語,也就是老百姓的大白話寫成的。
然而,它出色地将宗教、曆史、政治、哲學與社會評論融入文學虛構豐富多彩的框架中;做到了既博大精深,又雅俗共賞。
這部作品成為意大利文化不可或缺的基石,以至于但丁的寫作風格被奉為現代意大利語言之圭臬。
” 蘭登刻意沉默片刻,然後低聲說道:“聽衆朋友們,但丁·阿利基耶裡的影響再怎麼誇大都不為過。
縱觀人類曆史,可能除了《聖經》之外,再沒有一件美術、音樂或者文學作品能像《神曲》這樣,激發了數量如此衆多的緻敬、模仿、改編以及诠釋之作。
” 蘭登接着羅列了大批知名作曲家、藝術家和作家,他們都從但丁的史詩中汲取過創作的素材和靈感。
随後他環視場下的聽衆:“現在請告訴我,今晚在座諸位中有多少是作家?” 有近三分之一的聽衆舉起了手。
蘭登放眼望去,驚愕不已。
天啊,要麼今天台下坐的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聽衆,要麼就是電子出版如今真的火了。
“好的,那你們都知道,最令作家心存感激的莫過于吹捧推薦——來自某位顯赫人物隻言片語的贊賞,能讓别人對你的作品趨之若鹜。
其實這種現象在中世紀就已經存在了。
而但丁更是受益匪淺。
” 說着,蘭登切換了一張幻燈片。
“假如你的書皮上印着這麼一句話,你覺得會有什麼效果?” 世間再沒有比他更偉大之人物。
——米開朗基羅 台下的聽衆一片嘩然。
“沒錯,”蘭登解釋道,“這就是你們所知道的那個創作了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壁畫和《大衛》雕像的米開朗基羅。
他不僅是一名繪畫和雕塑大師,還是一流的詩人,出版了将近三百首詩歌——其中有一首就叫‘但丁’,獻給這個用陰森地獄意象給自己《最後的審判》提供靈感的人。
要是你們對我的話尚有懷疑,請先閱讀但丁《神曲》的第三詩章,再去參觀西斯廷教堂;在祭壇上方,你會看到熟悉的場景。
” 蘭登翻到下一張幻燈片,畫面恐怖,是一隻肌肉虬結的怪獸
“在這兒,但丁獨特的面孔周邊又圍着他那紅色的方濟各會頭巾;唯一不同的是,波提切利在他的頭巾上添了一頂月桂花冠,象征他在詩歌藝術領域的精湛技藝。
這種傳統的象征起源于古希臘,直到今天仍在向桂冠詩人和諾貝爾獎得主表達敬意的場合使用。
” 蘭登很快地展示了其他幾張圖片,裡面的但丁都頭戴紅色頭巾、身着深褐色長袍、飾以月桂花冠,有着顯眼的鷹鈎鼻。
“為了完善你們心中但丁的形象,請看聖克羅切廣場上的雕像……當然還有巴傑羅小禮拜堂中據稱為喬托所作的著名壁畫。
” 蘭登讓幻燈機放映的畫面停留在喬托的壁畫上,然後走到講壇中央。
“衆所周知,但丁以其不朽的文學巨著《神曲》而聞名于世。
《神曲》殘忍而又生動地描繪了詩人下到地獄,穿過煉獄,并最終升入天堂與上帝交談的過程。
按現代的标準來看,其中絲毫沒有喜劇因素。
它之所以被稱作喜劇,完全是因為其他原因。
在十四世紀,意大利文學按規定被分為兩類:一類是悲劇,代表高雅文學,用正式文體寫成;另一類就是喜劇,代表通俗文學,使用本族口語,面向普通大衆。
” 蘭登将幻燈片跳到米凱利諾的肖像壁畫,上面繪着但丁站在佛羅倫薩的城牆外,手握一卷《神曲》。
壁畫的背景是在地獄之門上方的煉獄。
這幅畫現藏于佛羅倫薩的聖母百花大教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佛羅倫薩主教座堂。
“從這個标題你們可能已經猜到,”蘭登繼續娓娓而談,“《神曲》是用本族口語,也就是老百姓的大白話寫成的。
然而,它出色地将宗教、曆史、政治、哲學與社會評論融入文學虛構豐富多彩的框架中;做到了既博大精深,又雅俗共賞。
這部作品成為意大利文化不可或缺的基石,以至于但丁的寫作風格被奉為現代意大利語言之圭臬。
” 蘭登刻意沉默片刻,然後低聲說道:“聽衆朋友們,但丁·阿利基耶裡的影響再怎麼誇大都不為過。
縱觀人類曆史,可能除了《聖經》之外,再沒有一件美術、音樂或者文學作品能像《神曲》這樣,激發了數量如此衆多的緻敬、模仿、改編以及诠釋之作。
” 蘭登接着羅列了大批知名作曲家、藝術家和作家,他們都從但丁的史詩中汲取過創作的素材和靈感。
随後他環視場下的聽衆:“現在請告訴我,今晚在座諸位中有多少是作家?” 有近三分之一的聽衆舉起了手。
蘭登放眼望去,驚愕不已。
天啊,要麼今天台下坐的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聽衆,要麼就是電子出版如今真的火了。
“好的,那你們都知道,最令作家心存感激的莫過于吹捧推薦——來自某位顯赫人物隻言片語的贊賞,能讓别人對你的作品趨之若鹜。
其實這種現象在中世紀就已經存在了。
而但丁更是受益匪淺。
” 說着,蘭登切換了一張幻燈片。
“假如你的書皮上印着這麼一句話,你覺得會有什麼效果?” 世間再沒有比他更偉大之人物。
——米開朗基羅 台下的聽衆一片嘩然。
“沒錯,”蘭登解釋道,“這就是你們所知道的那個創作了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壁畫和《大衛》雕像的米開朗基羅。
他不僅是一名繪畫和雕塑大師,還是一流的詩人,出版了将近三百首詩歌——其中有一首就叫‘但丁’,獻給這個用陰森地獄意象給自己《最後的審判》提供靈感的人。
要是你們對我的話尚有懷疑,請先閱讀但丁《神曲》的第三詩章,再去參觀西斯廷教堂;在祭壇上方,你會看到熟悉的場景。
” 蘭登翻到下一張幻燈片,畫面恐怖,是一隻肌肉虬結的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