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教師和拯救者

關燈
版社1997年,第287頁。

     [20]典出《路加福音》第9章第58節。

    耶稣說:&ldquo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隻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

    &rdquo [21]典出《馬太福音》第4章第5至6節記道:&ldquo魔鬼就帶着他進了聖城,叫他站在殿頂上,對他說:&lsquo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跳下去,因為經上記着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

    &rsquo&rdquo [22]典出《彼得前書》第1章第24節:&ldquo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榮都像草上的花。

    /草必枯幹,花必凋謝;/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

    &rdquo [23]此處指《舊約·創世記》中神創造天地時所說的話,比如第一句&ldquo神說&lsquo要有光&rsquo,就有了光。

    &rdquo同時亦指《新約·希伯來書》第1章第3節,&ldquo他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相,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

    &rdquo [24]典出《哥林多前書》第13章第7節:&ldquo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忍耐。

    &rdquo文中所說的&ldquo經受一切苦難&rdquo(lideAlt)指的是耶稣的受難史。

     [25]&ldquo在曠野中挨餓&rdquo指耶稣受魔鬼試探,在曠野中禁食40晝夜的故事。

    見《馬太福音》第4章第2節。

     [26]&ldquo在痛苦中幹渴&rdquo指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說的話:&ldquo我渴了。

    &rdquo見《約翰福音》第19章第28節。

     [27]&ldquo被離棄在死亡之中&rdquo指耶稣被處死時所說的話:&ldquo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rdquo見《馬太福音》第27章第46節。

     [28]&ldquo你們看這個人&rdquo是彼拉多指着身穿紫袍、頭戴荊冠的耶稣對衆人所說的話。

    見《約翰福音》第19章第5節。

     [29]指耶稣三次問西門·彼得,問他是否愛他比别的弟子更甚。

    見《約翰福音》第21章第15至17節。

     [30]典出《路加福音》第7章第37至39節、以及47至48節中的故事。

    有一位女罪人拿着盛香膏的玉瓶,挨着耶稣的腳哭,眼淚濕了耶稣的腳,她用自己的頭發把它擦幹,又親吻耶稣的腳,然後塗上香膏。

    耶稣對衆人說:&ldquo她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她的愛多&rdquo。

    最後耶稣直接對那婦人說:&ldquo你的罪赦免了。

    &rdquo [31]《路加福音》中第10章第39至42節中,馬利亞在耶稣的腳前聽他講道,隻留下她的姐姐馬大照管和伺候,于是馬大對耶稣說要求馬利亞來幫她。

    耶稣說:&ldquo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隻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

    &rdquo [32]《馬太福音》第26章第33至35節中,彼得說:&ldquo衆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

    &rdquo耶稣說:&ldquo我實在告訴你,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

    &rdquo彼得說:&ldquo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

    &rdquo [33]&ldquo最純潔的女子&rdquo即指童貞女馬利亞。

     [34]《馬太福音》第16章第21至23節中,當耶稣告訴弟子們他必須到耶路撒冷受苦、死去、然後在第三天時複活的時候,彼得拉着他勸他說:&ldquo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降臨到你身上。

    &rdquo耶稣對彼得說:&ldquo撒旦,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隻體貼人的意思。

    &rdquo [35]此處指耶稣治好了許多病人的故事,比如《馬太福音》第8章第2至3節,&ldquo有一個長大麻風的人來拜見他,說:&lsquo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

    &rsquo耶稣伸手摸他,說:&lsquo我肯,你潔淨了吧!&rsquo他的大麻風立刻就潔淨了。

    &rdquo [36]很可能指《馬太福音》第12章第38至39節,有幾個文士和法利賽人對耶稣說:&ldquo夫子,我們願意你顯個神迹給我們看。

    &rdquo耶稣回答說:&ldquo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迹,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迹以外,再沒有神迹給他們看。

    &rdquo [37]典出《路加福音》第2章第34至35節。

    耶路撒冷的西面對耶稣的母親馬利亞預言耶稣的未來:&ldquo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作毀謗的話柄,叫許多人心裡的意念顯露出來;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利劍刺透。

    &rdquo(注:中文本《聖經》中寫為&ldquo刀&rdquo。

    為與克爾凱郭爾文本及丹麥語《聖經》相一緻,此處略做改動。

    ) [38]語出《馬太福音》第26章第38節。

    耶稣對門徒們說:&ldquo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和我一同警醒。

    &rdquo [39]典出《馬太福音》第26章第39節。

    耶稣禱告說:&ldquo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

    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隻要照你的意思。

    &rdquo [40]《馬太福音》第27章第48節中講到耶稣臨死前曾呼叫&ldquo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rdquo把他釘在十字架上的人中的一個趕緊跑去,拿海絨蘸滿了醋,綁在葦子上,送給耶稣喝。

     [41]典出《馬太福音》第9章第17節。

    耶稣說:&ldquo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

    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兩樣都保全了。

    &rdquo [42]&ldquo成為一個新人&rdquo指的是《哥林多後書》第5章第17節,&ldquo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rdquo同時可見《以弗所書》第4章第24節,保羅曾說:&ldquo要将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并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rdquo(注:中譯本中所謂&ldquo穿上新人&rdquo即指按照新人的形象來穿戴自己。

    ) [43]所謂&ldquo新的容器&rdquo很可能引申自《提摩太後書》第2章第20至21節,保羅曾這樣說道:&ldquo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rdquo [44]&ldquo憂懼&rdquo原文為Angester。

     [45]此處很可能指《舊約·出埃及記》中第19章第18至19節中神顯現于西奈山的情景,其中有這樣的句子&ldquo遍山大大地震動。

    角聲漸漸地高而又高,摩西就說話,神有聲音答應他。

    &rdquo [46]此處很可能指《申辯篇》(27b),蘇格拉底面對陪審團向他的公訴人墨勒圖斯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即是否有這樣的人,他們相信人類的活動但卻不相信人類的存在;或者不相信有音樂家但卻相信作曲和演奏。

     [47]在19世紀前半期人們産生了對民間文學的新興趣,認為包括民謠、童話以及諺語等并不屬于任何一個有名有姓的作者,而是屬于整個民族,它們體現出了一種深刻的集體意識。

     [48]語出《哥林多前書》第2章第9節:&ldquo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