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茶圍

關燈
有一天突然有個日本青年到旅館裡來看我,我與他見了面、拿了名片之後還是想不起來他是誰。

    該青年名叫村上知行。

    村上君說,數年前他第一次來上海時,經某氏的介紹曾在東京與我見過面,我為他寫了給在上海的朋友的介紹信。

    這麼一說,健忘的我也多少有點記起來了。

    村上君不久便從上海來到北京,已經在北京生活了三年了。

     村上君是一位三十歲左右的獨身者,住在公寓裡,與中國人交往,到中國人的飯館裡去吃飯,過着純粹中國式的生活。

     看來這位好學的青年已完全為中國的迷人之處、北京的迷人之處所吸引了。

    他現在是A新聞通訊部的記者,他說即便辭了這份工作,他光靠教授中國人日語也完全能夠生活。

     有天晚上村上君帶我去看了曲藝表演。

    我們從東單牌樓坐洋車到前門外,講定了價錢兩毛。

    這是一段很長的路。

    沿着兩邊栽有開着花的合歡樹的大街來到了正陽門。

    此門一般稱作前門。

    北京的繁華都集中在前門外,大商店、酒樓、戲院、曲藝場、青樓&hellip&hellip所有代表性的場所都在這兒。

     在一家叫青雲閣的市場的三樓是曲藝表演場。

    其格局與南方的茶館甚為相似,場内的椅子等坐起來都很舒适,坐下後立即端來了茶和西瓜子。

    時間尚早,還沒有什麼客人進場。

    來這兒表演的大部分都是女藝人,唱大鼓。

    所謂大鼓,便是在前面置放一個直徑約為五六寸的小鼓,一邊用一根細細的棒槌敲打,一邊說一段故事。

    有三弦和胡琴伴奏。

    大鼓藝術原發祥于山東,後來也流傳到南方。

    大鼓中有一種稱為鼓書的,其所說的故事本子大都有定規。

    這是一種中國的淨琉璃,其起源年代可上溯到七八百年前,據說是中國現存的大衆藝術中最為古老的一種。

    我喜歡大鼓藝術,在上海也常聽。

    很多人都說,大鼓是北方的藝術,不到北京去難以聽到出色的演唱,因此到北京來聽大鼓,也是我期待已久的樂事之一。

    但是在青雲閣所聽的幾段大鼓,沒有一個人能令我鼓掌喝彩的。

    幸好村上君谙熟北京的大衆生活,而且對大鼓也頗為精通,這以後我曾與村上君一起去聽了不少的大鼓演唱,然而在北京還是未能找到一個中意的藝人。

    恐怕是和所有的藝人一樣,唱大鼓的優秀藝人也跑到收入遠比北京多的上海了吧,隻在本地留下了些蹩腳貨。

     &ldquo既然已經來了,要不要順便去打一下茶圍?&rdquo村上君問我。

    我答說可以呀。

     出了青雲閣信步走去,這一帶是花柳街。

    一家家都是妓館。

    妓館的門口挂着一盞盞寫有妓名的門燈,如花一般。

    名字大都為&ldquo翠蘭&rdquo、&ldquo玉珍&rdquo、&ldquo豔芳&rdquo、&ldquo翠卿&rdquo等。

    門口必有兩三個男的出來應接。

    你要是不在乎跨進門去的話,男的便将你導入一客堂内。

    客人若在椅子上坐定後,站在屋外的男的便高叫一聲: &ldquo看客&mdash&mdash&rdquo 于是在各個閨房裡的女子便紛紛來到院子裡,一個個按順序走到客堂前站定,讓客人看清後再走開。

    男的則站在門口一一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