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觀

關燈
在有漂亮的朱漆大門的公園入口處,站着門衛,我們在窗口買了公園門票。陪我來的M先生出門時既未戴帽子也未穿外套,我也把外套放在了車上,跟在M先生後面進了公園。這座北海公園是北京城内的三個湖&mdash&mdash另兩個是中海、南海&mdash&mdash之一。北京沒有河,甚至連中國特有的運河(1)也沒有。倘若沒有這些湖的話,那北京就完全是一座幹涸的城市了吧。這三個湖及周圍的地區現在都已成了公園,但以前是皇宮的一部分,不是一般人可以進出的地方。

    北海上有一個島,島的隆起部聳立着一座高大的白色大理石塔。其形猶如一個壇子,此即為著名的白塔。其樣式與中國傳統的塔完全不一樣。據說此塔由阿拉伯人設計,但年代不詳。北京究竟經曆了怎樣的曆史沿革,我對此并未加以考察,但它曾是遼、金、元、明、清的都城則是衆人皆知的。我聽說曆史學家在考察北京時,首先是從七百年前左右開始的。這樣看來,比我國的京都還要少三四百年。

    北京雖然不是座曆史十分悠久的都城,但作為王城之地,像這樣宏偉壯麗的都城恐怕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吧。北京是一座浩大的美術館。其城門、城牆本身就已經是世界罕見的珍寶了,而其内城方圓四十華裡,其城牆内的整個城區都是令人驚歎的藝術的集大成。看了北京後最令人驚歎不已的是中國帝王的财富。帝王擁有無以計數的巨大财力,在王城裡極盡豪華奢靡之能事。君臨四百餘州的中國皇帝的财富,恐怕再怎樣極盡榮華富貴的人,其生活奢華程度都不及其十分之一。秦始皇營造阿房宮,蓄後宮三千的故事,可以完全信以為真。對别國人來說完全是夢一般的童話似的故事,來到這裡卻覺得完全是實際的真實存在。我以為無論引用怎樣的曆史文獻,無論怎樣試圖以天才的筆來描繪,都無法表現出北京的壯偉雄大。驚人的宏偉,驚人的奢華。像我這樣的旅行者,來到了北京後,每天都沉浸在這令人瞠目結舌的不斷的驚訝之中。

    M君是久居北京的新聞記者,十餘年前芥川龍之介來北京時也是他一手照料陪同的。據說芥川在《中國遊記》中曾記述此事。我亦曾讀過他的《中國遊記》,不過書中如何記述現在已記不得了。甚至連這位出色的藝術家是如何觀察北京的,對我而言實在也很無所謂。何以言之?因為即便精彩如芥川的文筆,也無法寫出北京宮殿内一片屋瓦的色彩。

    &ldquo我陪人遊覽時,首先從這兒開始,使他對北京有一個大緻的印象。&rdquoM君面對着太陽,在強烈的陽光下眯縫着眼睛說。

    我們站在白塔下的壇座上,七月上旬的熾熱的太陽将整個北京投入了熔爐中。在巨大的熔爐中熊熊燃燒的,是蒼郁的樹木。城區和宮殿幾乎都掩映在樹木之中。

    &ldquo北京的樹木真茂密呀。&rdquo

    &ldquo是呀,所以北京的秋天十分宜人。&rdquoM君回答說。

    在缺水的北京,需要以樹木來增補一點濕潤吧。在這座城市裡樹木的種類也真多。有洋槐的行道樹,不過我覺得街兩邊的合歡樹更美。合歡樹的枝丫如鳥羽一般遮住了整個路面,枝上開有淡紅的如羽毛一般的花。也有的街邊種了高大的槐樹和榆樹,可我分不清哪是槐樹哪是榆樹。若去公園的話,可見很多古色蒼蒼的闆樹,這是一種像松樹和扁柏雜交在一起樣的樹。也有楊柳和垂柳,這一定是長在水邊的樹木。這些很有風緻的樹木把北京的空地都填滿了。

    譯自村松梢風《熱河風景》,東京春秋社1933年12月

    ***

    (1)梢風這裡說的&ldquo運河&rdquo,未必是指人工開鑿的運河。那一時代的日本人将江南平原上縱橫交錯的河流都稱為&ldquo運河&rdquo,即可用于航運的河,以區别日本無法航運的溪流。京杭大運河雖流至通州,但那個時候尚未将通州看作北京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