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茶館
關燈
小
中
大
早上天空陰沉沉的,像是就要下雨似的。K君、前田河(1)君和我想去看雨花台,八點左右出了旅館。坐上黃包車去秦淮的路上已經吧嗒吧嗒地下起雨來了。秦淮的夫子廟附近有好幾家規模不小的茶館。我們進了一家叫六朝居的茶館。裡面很大,放着數百張桌子,客人也很多。我們在靠門口的茶室選定了一張桌子,馬上就端來了茶。K君點了豆腐幹、包子和面什麼的。豆腐幹是一種硬硬的晾幹的豆腐,做成面似的細絲,再放入豬肉等煮成的;包子是一種放入了肉和蔬菜餡的像饅頭一樣的食物,都是早上吃的食品。每間茶室都坐滿了客人,喧喧嚷嚷地人聲鼎沸。其喧嚣之聲和路上的人群喧雜沒什麼兩樣。
&ldquo真是令人難以置信。&rdquo前田河君反複地說着&ldquo難以置信&rdquo。
已在中國生活了十餘年,足迹遍及十幾個省的中國通K君向我們談論了中國人的個性。
&ldquo總而言之,在這裡的這些家夥根本就沒有什麼堅定的個性。我常說,與中國人交往是從一支煙開始的。什麼節操、信念之類的他們都沒有。&rdquo
我們的鄰桌坐着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厚道老頭,看來隻有他一個人。有點麻子的溫厚的臉上堆着微笑不住地往我們這邊看。
&ldquo這麼說來,像這老頭這樣的人正是無個性的人,隻能稱之為空虛無聊的人吧。&rdquo前田河君手裡抓住包子一邊吃一邊說。
&ldquoK君,你給我們表演一下用香煙打交道的情景怎麼樣?也好讓我學一點本領。&rdquo
&ldquo行啊。&rdquo說着K君拿出一支煙遞給那老人,&ldquo先生,抽支煙怎麼樣?&rdquo
那老人頓時笑容滿面,一邊說着&ldquo謝謝、謝謝&rdquo,一邊用手抱拳作揖示謝,然後怯生生地接過了香煙。K君劃燃了火柴替他點上。老人又反複地說着&ldquo謝謝&rdquo。
&ldquo請問尊姓。&rdquo老人問道。
&ldquo我們是日本人,請問您尊姓。&rdquo
老人答說&ldquo姓胡&rdquo,然後說道自己是上海人,此次為建造中山陵的工程而來北京的,你們若要參觀中山陵可來找我。
&ldquo用這樣的方法馬上就可以談上了。我們有時也可從這樣的人身上獲得意外的材料。中國人是很善于交際應酬的。這次國民政府禁止窯子和麻将,其目的也是為了打破這種過度的交際應酬。所謂貪官污吏就是這種交際應酬的産物。&rdquoK君這麼解釋說。
出處同前
***
(1)前田河廣一郎(1888&mdash1957),日本小說家。年輕時曾入德富蘆花門下,後去美國,在美國生活了十三年,其間開始傾向社會主義,以英文發表小說。歸國後以小說《三等船客》引起文壇注目。後又發表長篇小說《大暴風雨時代》,成為左翼作家陣營的中堅分子。1928年10月至翌年3月來中國旅行,與魯迅等多有交往。1929年發表取材于中國革命的長篇小說《中國》。村松在南京旅行時,偶然與前田河相遇,此書譯文中略去了《奇遇》一篇。
&ldquo真是令人難以置信。&rdquo前田河君反複地說着&ldquo難以置信&rdquo。
已在中國生活了十餘年,足迹遍及十幾個省的中國通K君向我們談論了中國人的個性。
&ldquo總而言之,在這裡的這些家夥根本就沒有什麼堅定的個性。我常說,與中國人交往是從一支煙開始的。什麼節操、信念之類的他們都沒有。&rdquo
我們的鄰桌坐着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厚道老頭,看來隻有他一個人。有點麻子的溫厚的臉上堆着微笑不住地往我們這邊看。
&ldquo這麼說來,像這老頭這樣的人正是無個性的人,隻能稱之為空虛無聊的人吧。&rdquo前田河君手裡抓住包子一邊吃一邊說。
&ldquoK君,你給我們表演一下用香煙打交道的情景怎麼樣?也好讓我學一點本領。&rdquo
&ldquo行啊。&rdquo說着K君拿出一支煙遞給那老人,&ldquo先生,抽支煙怎麼樣?&rdquo
那老人頓時笑容滿面,一邊說着&ldquo謝謝、謝謝&rdquo,一邊用手抱拳作揖示謝,然後怯生生地接過了香煙。K君劃燃了火柴替他點上。老人又反複地說着&ldquo謝謝&rdquo。
&ldquo請問尊姓。&rdquo老人問道。
&ldquo我們是日本人,請問您尊姓。&rdquo
老人答說&ldquo姓胡&rdquo,然後說道自己是上海人,此次為建造中山陵的工程而來北京的,你們若要參觀中山陵可來找我。
&ldquo用這樣的方法馬上就可以談上了。我們有時也可從這樣的人身上獲得意外的材料。中國人是很善于交際應酬的。這次國民政府禁止窯子和麻将,其目的也是為了打破這種過度的交際應酬。所謂貪官污吏就是這種交際應酬的産物。&rdquoK君這麼解釋說。
出處同前
***
(1)前田河廣一郎(1888&mdash1957),日本小說家。年輕時曾入德富蘆花門下,後去美國,在美國生活了十三年,其間開始傾向社會主義,以英文發表小說。歸國後以小說《三等船客》引起文壇注目。後又發表長篇小說《大暴風雨時代》,成為左翼作家陣營的中堅分子。1928年10月至翌年3月來中國旅行,與魯迅等多有交往。1929年發表取材于中國革命的長篇小說《中國》。村松在南京旅行時,偶然與前田河相遇,此書譯文中略去了《奇遇》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