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結語

關燈
&ldquo(道德觀念帶來的)巨大變革是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兩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

    11&hellip&hellip在中世紀,基督教會&hellip&hellip成為了保守主義的陣營,而非推動時代進步的工具&rdquo。

    12奴隸制度在人類社會中的最終消亡是多種觀念合力作用的結果,它們包括基督教、18世紀興起的人道主義,此外還有民主觀念。

    這些觀念的出現和發展是曆史的必然,然而在經過了漫長的等待之後,直到相應的物質條件成熟時,這些觀念才得以彙合在一起,這也就是為何反奴隸制的情感經曆了如此長時間的挫折失敗之後奴隸制才最終被廢除。

     注釋 1HenriWallon在他的L'esclavage3∶364中認為教會非常熱衷于抑制奴隸制,對外出贖金贖回戰俘,對内根除一些由奴隸制導緻的悲劇源頭。

    如果他的這個說法的潛在含義指的是在教會教父的作品中就有想要消除奴隸制的意圖那麼他的這個觀點是不正确的。

     2Whitehead,AlfredNorth在Adventuresofideas,15,NewYork,Macmillan,1946中對此有概括性的說明:&ldquo在那個時代(即古代),見解透徹的人們發現很難把他們對待奴隸制的原則與道德感以及社會實踐的某些基本事實統一起來。

    &rdquo 3GregoryofNyssainMigne,J.-P.,PatralogiaeGraecae44∶col.644.類似的思想見GregoryofNazianzus,Depauperumamore,同上,35∶col.892:&ldquo自由和富有都隻取決于上帝的天命。

    真正的貧窮和奴役是對天命的違背。

    &rdquo 4Maspero,Jean,CairoCataloguegénéral9(1)∶no.67089.本書第二十二章的注釋62引用了這段記載,并給出了适當的參考書目。

     5CairoCatalogue9(1)∶no.67089,lines27&mdash29. 6Rees,B.R.,Jour.Egypt.Arch.36∶97&mdash98,1950.Rees認為這種人神關系家庭化來源于希伯來主義。

     7Lecky,WilliamE.H.,HistoryofEuropeanmorals,3rded.,2∶65&mdash71,NewYork,Appleton,1927. 8HenryC.Lea,Studiesinchurchhistory,526清楚地表達了這一觀念。

    他把基督教生活觀念最終給奴隸制造成的負面影響限定在基督徒的範圍内。

    但事實上,上帝的普世觀念以及基督徒宣傳他們的信仰的熱情必然使他們反對奴隸制的看法超越基督徒的範疇,在更大的範圍内發生作用。

     9ArnaldoMomigliano在Jour.RomanStudies34∶109,1944中以簡短的篇幅否定了神秘主義的影響作用,RonaldSyme,同上,36∶149,1946遵循了上述觀點,但他們并沒有否定宗教所帶來的滿足感。

    有關對Momigliano的批判,見Bruck,EberhardF.,Politicalideology,propagandaandpubliclawoftheRomans,Seminar7∶19,1949.其他關于神秘主義行為和信仰的影響的讨論,參見Farnell,LewisR.,Greekherocultsandideasofimmortality,275,Oxford,ClarendonPress,1921(&ldquo與科學傳統相比,這個新宗教更容易地推動了奇迹的發生&rdquo)和Rees,B.R.,Jour.Egypt.Arch.36∶96,1950.Rees強調基督教通過祈禱這種精神媒介以及前基督教時代的巫術在情感上吸引了普通人,但這隻是用以實現信仰的方法,而非本質性結果,參見同上,89&mdash90。

     10Whitehead,AlfredNorth,Adventuresofideas,15&mdash31. 11同上,21。

     12同上,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