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關燈
多年以前,我就已經對古代奴隸制問題産生興趣,然而,想要寫作一部全面展現希臘羅馬奴隸制的龐大著作則是後來才有的沖動。

    這個想法源自于羅斯托夫采夫教授(MichaelIvanovichRostovtzeff)把我推薦給布雷斯勞大學的克羅爾教授(WilhelmKroll),讓我為《保利-維索瓦百科:古典科學百科全書》(Pauly-Wissowa-Kroll,Réal-EncyclopädiederclassischenAltertumswissenschaft)寫作一篇有關希臘羅馬奴隸制曆史的概述性文章。

    這套權威的德文工具書于1935年出版了第六卷增補本,其中收錄了我對奴隸制(Sklaverei)的研究成果。

    在完成這項任務的過程中,我得到了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的資助。

    哥倫比亞大學的資助對我的研究産生了巨大的幫助作用,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公開向這個委員會表示感謝。

    這筆資金讓我能夠享受到一些既有能力又有熱情的研究生的協助,他們都掌握古代語言方面必要的知識,可以幫我收集分散于古代文學作品以及銘文紙草中的有關希臘羅馬奴隸制的史料。

     在我即将結束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執教生涯時,曆史系的一些同事們提出了一個絕妙的意見,他們建議我更新在《保利百科》上發表的奴隸制文章,并出版一個英文本。

    曆史系從著名教授鄧甯(WilliamH.Dunning)的遺贈基金中撥出足夠的資金支持我的這項工作,從而保證我可以将這篇有關奴隸制的德文舊文章重新修訂錄入。

    美國哲學學會(AmericanPhilosophicalSociety)對我的幫助也非常大,正是它的資助使我的這部作品得以出版。

     本書的前四章(第一至第四章)論述了希臘自由城邦時期奴隸制的曆史。

    這部分内容除了一個問題之外,基本都遵循原來的德文研究成果。

    來自康涅狄格州新迦南的克雷林博士(EmilG.Kraeling)慷慨地給予我學術上的幫助,使我得以對公元前5世紀後半期上埃及一個殖民地中猶太奴隸的情況作出研究。

    在他們的成果正式出版之前,克雷林博士就把他翻譯和解釋的三篇新發現的阿拉米文文獻提供給我,這三篇文獻都涉及著名的象島希伯來殖民地内的奴隸制狀況。

    就如同我們将在第三章的讨論中指出的那樣,這些文獻的内容非常重要,它使我們可以對比希伯來及更早的閃族奴隸制與希臘奴隸制之間基本觀念和程序上的異同。

    這份新史料必然引起研究阿拉米文文獻的學者的大讨論,而我在此隻發揮抛磚引玉的作用,僅僅指出它對于研究希臘城邦時代東地中海區域的奴隸制問題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克雷林博士在這份新史料出版以前就将它提供給我使用,對此我非常感謝。

     接下來四章的内容有關馬其頓亞曆山大征服埃及和西南亞洲之後東地中海區域的奴隸勞動力和奴隸待遇的問題(第五至第八章),這部分内容基本都是重新改寫的。

    在這些章節中,我試圖展現在一個以普世主義和大融合為顯要特征的時代裡,人們在奴隸勞動力經濟領域所分别接受和抛棄的内容,希望以此說明奴隸立法及奴隸使用等問題。

    我非常清楚,這些觀點都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有待于未來進一步的讨論乃至修正。

     第九至第十二章主要論述了羅馬共和國興起時期西地中海區域農村的奴隸制問題。

    與過去的研究相比,這裡增添了大量細節内容,一些論點也有所變化,但總體來講,這部分内容不需要對《保利百科》作出太大的修改。

     第十三至第十九章讨論了公元後前三百年羅馬帝國的奴隸體系。

    我希望這部分内容可以拓展和深化我們對于奴隸勞動力與當時政治文化大變革之間關系的理解。

    最後的幾個章節,第十九至第二十四章闡述了奴隸制在基督教不斷發展并最終占據主導地位的社會中的情況,這部分内容基本是全新的,之前的《保利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