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占領舟山

關燈
舟山港&mdash中國人的防禦準備&mdash攻擊并占領舟山&mdash描述城鎮&mdash中國人的住宅&mdash婦女的裝束&mdash戰火&mdash定海城&mdash中國軍火庫&mdash文人的房子&mdash中國人的卧室&mdash寺廟&mdash在廈門的進展&mdash定海的狀況&mdash警衛及其俘虜 7月3日早晨,貝休恩上校乘坐汽船,進入内港勘察航道。

    他當天下午返回,第二天我們也進入了内港。

    河道很窄,汽船在小島和岩石中間掉頭時,在沙洲上擱淺了。

    其74馬力的動力,在高速運動中,如果碰上岩石瞬間會将船體撞成上千個碎片。

    我們從船尾甲闆高處檢視了差點遭殃的汽船,因沒有開足馬力而避免了其被立刻毀壞。

    幸運的是,威厘士厘号自己一會兒就撞到了地上,沖擊力因而減輕,隻是擦過船舷,它失去了對右舷明輪罩的控制,被推到河畔更高的地方。

     進入這個美麗的港口&mdash&mdash它很漂亮,不論那些讨厭它的人如何斷言&mdash&mdash海濱及海邊的高處似乎有着稠密的人口。

     城鎮的郊區平行地延伸到水邊,形成一個碼頭,沿着碼頭可以看到一大片商船。

    一進入港口,11艘中國帆船向我們沖來;但當我們前進時,它們漸漸退了回去,占據不同的位置,最後在商船前形成一列,保護海濱免受入侵。

     這些粗陋的戰船長旗飄揚,炮口通紅,船尾着色,每艘載有約50人,很容易分辨出來。

     我們右邊是200英尺高的小山,山頂矗立着一座廟宇;這裡的士兵已經就位,簡單設防和稍作安排,就可能會給我們造成麻煩。

     山上的軍隊,适當的估算,總計有800人;這裡陳列有6門大炮,他們既無法把大炮對準也無法進行瞄準。

    附近前面沿着碼頭的是另外30門同樣的火器器材,左邊的中心是一個小圓形炮塔,裝有另外8門炮。

    這裡部隊可能有600人,然而由于居民中很多人幫助用糧食袋子在城牆構築防禦工事,很難說軍人的确切數字是多了還是少了。

     7月4日下午,我陪同女王陛下的艦艇威厘士厘号指揮官弗萊徹上校登上了中國指揮官的帆船,我們通過更多的旗幟及船尾所繪的三個虎首認出了它。

    我們的命令是招降,讓城鎮和島嶼在6個小時内投降。

     當我們與指揮官的帆船并排的時候,他們運出了船舷上的大炮;但是在他們準備好抵抗前(如果他們有此意的話),我們與翻譯一起跳上了船,被似乎從船上每個縫隙裡聚集而來的人群包圍了。

    當從岸上看到我們登上了帆船,很多人從城裡涉水過來。

     他們表現出極大的敵意,但是很禮貌地接待了我們,告訴我們指揮官及當地的其他大官都在岸上;但他們已經派人通知了我們的到來。

    逗留期間,他們奉上了茶水,但不像英格蘭的女士們所喜歡的,因為中國人總是喝的很淡,所以水幾乎沒什麼顔色,植物的葉子構成了令人惡心的混合物。

    半個小時内,總兵[1]及其随從來了;他是個老人,臉上挂着鴉片的痕迹;戴着紅頂的帽子。

    根據不同的級别,其他官員分别為藍色或者白色,這些成為皇帝以下區别等級的标志。

     我們打開勸降書,他們當着我們及聚集的軍隊的面讀了起來:低沉的喧嘩聲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提醒我們是在一大群有敵意的人中間;從那一刻開始,我懷疑起在印度廣泛傳播的幻想,中國人仇恨、厭惡他們的統治者,但是這種幻想似乎沒有任何基礎。

     向人們宣布的勸降書聲稱無意傷害他們,而是為了反對他們的統治者及其官員,我們來此并發動戰争是因其不公正的行為。

    他們對此似乎完全清楚;但是比起統治者,他們更讨厭外夷的入侵;他們緊握的雙手和焦慮的面孔向我們證明了,我們是在一群萬分期待公正的外國人來推翻令人厭惡的暴君奴役的人中間的觀念,是多麼離譜。

     經過一些交流之後,他們同意陪我們去旗艦,對于我們作為人質待在他們船上的提議,他們馬上拒絕了,并請我們在他們去往威厘士厘号的船上坐下。

     在這裡,我們重複了他們已知的一切;解釋了我們對此地的敵對行動的理由與目的。

    他們抱怨了為我們在廣州所受不公正對待負責的困難,理所當然地說:&ldquo你們應該對那些人開戰,而不是我們這些從未傷害過你們的人;我們見識到了你們的實力,知道抵抗是愚蠢的行為,但如果我們不得不與你們作戰,那我們一定會恪盡職守。

    &rdquo 戈登·伯麥爵士提醒他們,在試圖抵禦他們認為注定失敗的事之前,應考慮清楚。

    他們允諾這樣做,爵士給他們時間來協商、仔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