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吉穆拉特(二)
關燈
小
中
大
夫聽到警報,就帶上百名民團和哥薩克兵追趕哈吉穆拉特,但哪兒也沒找到他,也沒見到他的蹤迹。
卡爾加諾夫失望地回家去,但傍晚遇到一個鞑靼老頭兒。
卡爾加諾夫問老頭兒有沒有看見六個騎馬的人。
老頭兒回答看見了。
他看見六個騎馬的人在稻田裡打轉,後來跑進他打柴的灌木叢去。
卡爾加諾夫帶了老頭兒從原路回來,看見絆着腿的馬,确定哈吉穆拉特就在這裡,當夜就把灌木叢團團圍住,想等天亮活捉或者打死哈吉穆拉特。
哈吉穆拉特知道被包圍,就在灌木叢裡找到一條舊溝渠,決定埋伏在裡面,抵抗到彈盡力竭。
他把這主意告訴夥伴們,并吩咐他們在溝渠上築鹿砦。
衛兵們立刻動手砍伐樹枝,用短劍挖地做土壘。
哈吉穆拉特同他們一起幹。
天蒙蒙亮,民團的百人長就跑到灌木叢附近,大聲喊話:&ldquo喂!哈吉穆拉特!投降吧!我們人多,你們人少。
&rdquo 回答他的是溝渠裡的一團煙,步槍咔嚓一聲,子彈打中民團的一匹馬,馬向後一颠就倒了下去。
接着,灌木叢邊上民團的槍響了,子彈噓溜溜地叫着,打得樹枝紛紛落在鹿砦上,但沒有打中伏在鹿砦後面的人。
隻有甘澤洛那匹離群的馬被打中。
馬頭受了傷。
馬沒有倒下,卻掙斷絆繩在灌木叢中亂竄,向别的馬沖去,偎依在它們身上,并把鮮血灑在新出土的草上。
哈吉穆拉特和他的衛兵隻有當民團中有人跑出來時才開槍,而且難得打不中目标。
民團裡有三人受傷了。
民團不僅沒有向哈吉穆拉特和他的衛兵撲去,而且離他們越來越遠,隻偶爾從遠處随便向他們開幾槍。
這樣持續了一個多小時。
太陽升到半樹高,哈吉穆拉特剛想上馬,試圖從河邊突圍,忽然聽到大隊人馬的呐喊聲。
這是密赫圖林區的加治阿加和他的部下。
總共有兩百人光景。
加治阿加原是哈吉穆拉特的朋友,在山裡一起生活過,後來投奔俄國人。
跟他同來的還有阿赫梅特汗,那是哈吉穆拉特仇人的兒子。
加治阿加也像卡爾加諾夫那樣,先向哈吉穆拉特喊話,要他投降,但哈吉穆拉特也像第一次那樣開槍回答。
&ldquo拼刀,弟兄們!&rdquo加治阿加拔出刀來喊道。
于是就聽見幾百個人尖聲叫着,向灌木叢沖去。
民團跑進灌木叢,鹿砦後面接二連三地響起槍聲。
三個團丁倒下了,進攻的人停了下來。
灌木叢邊上也響起了槍聲。
他們開着槍,同時越過一棵棵灌木,逐漸逼近鹿砦。
有幾個人沖過來,有幾個人被哈吉穆拉特和他的衛兵打倒。
哈吉穆拉特百發百中地打着槍,甘澤洛也幾乎彈無虛發,每次看到打中目标,就尖聲歡呼。
庫爾班坐在溝渠邊上,嘴裡唱着《真主之外無真主》,不慌不忙地射擊着,但難得打中目标。
艾達爾恨不得立刻拿短劍同敵人肉搏,激動得渾身直打哆嗦。
他不斷地随便開槍,不斷地回頭看看哈吉穆拉特,從鹿砦後面探出身子。
毛發濃密的哈涅菲卷起袖子,在這裡也執行着勤務兵的職務。
他把哈吉穆拉特和庫爾班遞給他的槍裝上彈藥,使勁用鐵通條把塗過油的子彈推進槍膛,把火藥罐裡的幹火藥撒到藥池裡。
汗馬戈瑪不像别人那樣坐在溝渠裡,他從溝渠裡跑到馬匹旁邊,把它們趕到安全些的地方,不斷地尖聲大叫,不用槍架,手拿步槍射擊着。
他最先受傷。
子彈打中他的脖子,他坐在地上,一面吐血,一面咒罵。
随後哈吉穆拉特也負傷了。
子彈打穿他的肩膀。
哈吉穆拉特從短褂裡撕下一團棉花,塞住傷口,繼續射擊。
&ldquo沖上去跟他們拼刀。
&rdquo艾達爾第三次這樣說。
艾達爾從鹿砦後面探出身子,準備向敵人沖去,但就在這當兒,一顆子彈打中了他。
他身子晃了晃,仰天倒下來,正好倒在哈吉穆拉特的一條腿上。
哈吉穆拉特瞧了他一眼。
艾達爾那雙好看的羊眼睛木然不動地盯着哈吉穆拉特。
他的上唇像孩子般翹起,嘴唇抽動着,合不攏。
哈涅菲向被打死的艾達爾彎下腰,從他的契爾克斯外套上取下未用的彈藥。
哈吉穆拉特從他身下抽出腳,繼續向敵人瞄準。
庫爾班一直唱着山歌,慢吞吞地裝上子彈射擊。
敵人尖聲叫着,從一棵灌木跑到另一棵灌木,越來越逼近。
又有一顆子彈打中哈吉穆拉特的左腰。
他躺在溝渠裡,又從短褂裡撕下一團棉花把傷口塞住。
腰部的傷是緻命的,他覺得他要死了。
往事像一幅幅圖畫異常迅速地在他頭腦裡交替出現。
他忽而看見大力士阿布農察爾汗一隻手托住被砍得挂下來的臉頰,一隻手拿短劍向敵人撲去;忽而看見蒼白虛弱、滿臉奸相的老伏隆卓夫,還聽見他那微弱的聲音;忽而看見兒子尤素福,忽而看見妻子蘇菲阿特,忽而看見他仇人沙米裡蒼白的臉、褐色的大胡子和眯縫的眼睛。
往事一幕幕在他頭腦裡掠過,但他對此已無動于衷:沒有遺憾,沒有仇恨,也沒有願望。
這一切,同此刻在他身上發生的事相比,對他來說真是太渺小了。
他那強壯的身體繼續做着開了頭的事。
他拼着最後的力氣從鹿砦後面站起來,用手槍射擊一個沖過來的人,把他打中。
那人倒下了。
然後哈吉穆拉特從溝渠裡爬出來,拿着短劍,瘸着腿向敵人沖去。
幾聲槍聲,他身子一晃就倒下了。
幾個團丁尖聲歡呼着向倒下的身體沖去。
但他們原以為死去的身體忽然動起來。
那個血淋淋的光頭先擡起來,接着軀體也擡起來,最後他抓住一棵樹直立起來。
他的模樣煞是可怕,吓得沖過來的人都收住腳。
忽然,他渾身打了個哆嗦,一踉跄離開那棵樹,整個身子就像一株砍倒的牛蒡花,臉向下倒下來,再也不動了。
他一動不動,但還有感覺。
加治阿加第一個跑到他跟前,拿一把大短劍向他的頭紮去,他還以為有人拿錘子敲他的頭,但他不知道這是誰幹的,為什麼要這樣幹。
這是他頭腦裡最後的意識。
以後就再也沒有知覺了。
敵人踩他,砍他,但他對這一切已毫無感覺。
加治阿加一隻腳踩住屍體的背,兩刀就把頭割下來。
他唯恐鞋子沾上血,小心地把頭踢開。
鮮紅的血從頸動脈湧出,黑色的血從頭顱裡直往外冒,灑在草地上。
卡爾加諾夫、加治阿加、阿赫梅特汗和全體民團,像獵人圍着打死的野獸那樣圍着哈吉穆拉特和他的衛兵的屍體(哈涅菲、庫爾班和甘澤洛被捆起來)。
他們站在火藥氣彌漫的灌木叢裡,快樂地說說笑笑,慶祝他們的勝利。
夜莺在射擊的時候沉默了一陣,這時又鳴叫起來,先是近處的一隻,然後遠處的幾隻也跟着叫了。
對了,就是那朵在翻耕過的田野上被蹂躏的牛蒡花使我想起了哈吉穆拉特的死。
一八九六年至一九〇四年 *** [1]&ldquo愛不愛&rdquo花&mdash&mdash一種甘菊花。
俄國少女常拿它來算愛情的命運,方法是把一片片花瓣扯下來,扯一片,說一聲&ldquo愛&rdquo,再扯一片,說一聲&ldquo不愛&rdquo,到一朵花扯完時看最後一瓣說的是什麼。
[2]沙米裡(1791&mdash1871)&mdash&mdash高加索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首領,曾發動&ldquo聖戰&rdquo反對信奉東正教的俄國,得到土耳其等國的支持。
[3]穆裡德&mdash&mdash阿拉伯文的音譯,意為&ldquo希望者&rdquo&ldquo尋道者&rdquo,伊斯蘭教蘇非派教團的修道者。
[4]謝梁,阿列孔&mdash&mdash突厥語&ldquo你好&rdquo的音譯。
[5]阿耶&mdash&mdash突厥語&ldquo是&rdquo的音譯。
[6]穆爾西德&mdash&mdash阿拉伯語&ldquo引路人&rdquo的音譯,指伊斯蘭教的宗教導師。
[7]瑪魯施卡,巴爾?&mdash&mdash突厥語&ldquo妻子有沒有?&rdquo的音譯。
[8]巴侖楚克,巴爾?&mdash&mdash突厥語&ldquo孩子有沒有?&rdquo的音譯。
[9]阿瓦爾人&mdash&mdash達格斯坦的一個少數民族。
[10]按伊斯蘭教規定,每日禮拜五次,分别在晨、晌、晡、昏、宵五個時間舉行,稱作晨禮、晌禮、晡禮、昏禮、宵禮。
[11]阿瓦利亞&mdash&mdash十四世紀達格斯坦的一個汗國。
[12]斯列普卓夫(1815&mdash1851)&mdash&mdash哥薩克團團長,在同沙米裡作戰時陣亡。
[13]道利達&mdash&mdash克裡木的古稱。
[14]亞當&mdash&mdash《聖經》中人類的始祖,這裡指一無所有的人。
[15]石&mdash&mdash指俄石,1俄石合209.91升。
[16]達爾果遠征&mdash&mdash指一八四五年伏隆卓夫領導的戰鬥,以摧毀沙米裡在北達格斯坦的達爾果要塞為目的,結果要塞被占領,但俄國損失達三萬餘人。
[17]麥赫圖林汗國&mdash&mdash在達格斯坦山地。
[18]缪拉特(1767&mdash1815)&mdash&mdash法國元帥,拿破侖的妹夫。
[19]原文是英語。
[20]克留蓋瑙(1791&mdash1851)&mdash&mdash駐高加索的俄國将軍,曾參加達爾果遠征。
[21]加集穆拉(1785&mdash1832)&mdash&mdash車臣區和達格斯坦區首任教長,沙米裡的老師。
[22]幹澤特(1789&mdash1834)&mdash&mdash加集穆拉的繼承人。
[23]可敦&mdash&mdash汗的妻子的稱呼。
[24]謝赫&mdash&mdash伊斯蘭教社團負責人、學者或教師的尊稱。
[25]伊瑪目&mdash&mdash伊斯蘭教的清真寺教長,或政教首領。
[26]雅克西&mdash&mdash突厥語&ldquo好的&rdquo的音譯。
[27]吉穆林村&mdash&mdash沙米裡的家鄉,在阿瓦利亞。
[28]塔巴薩倫&mdash&mdash在達格斯坦南部。
[29]查哈爾·契爾内舍夫(1796&mdash1862)&mdash&mdash十二月黨人。
[30]在千人行列中走十二次&mdash&mdash舊俄酷刑,被罰的人要經過一千人的行列,每人往他身上狠抽一鞭子。
[31]國家農民&mdash&mdash指耕種國家土地的自由農民。
[32]合并派&mdash&mdash根據一四三九年佛羅倫薩會議,正教和天主教教會實行合并。
合并後的教會稱合并派。
[33]龐貝廳&mdash&mdash冬宮裡的一個大廳,其建築和設備都依照古羅馬的龐貝城。
[34]柯施柯爾德&mdash&mdash突厥語&ldquo問好&rdquo的音譯。
[35]雅克西&mdash&mdash突厥語&ldquo好的,先生,好的&rdquo音譯。
[36]拜蘭節&mdash&mdash伊斯蘭教的大節。
[37]古爾德寶刀&mdash&mdash高加索産的著名馬刀。
[38]&ldquo怎麼樣&rdquo&mdash&mdash指科茲洛夫斯基,&ldquo怎麼樣&rdquo大概是他的口頭禅。
[39]典出《舊約·創世記》第三十九章約瑟不受主人妻子誘惑的故事。
卡爾加諾夫失望地回家去,但傍晚遇到一個鞑靼老頭兒。
卡爾加諾夫問老頭兒有沒有看見六個騎馬的人。
老頭兒回答看見了。
他看見六個騎馬的人在稻田裡打轉,後來跑進他打柴的灌木叢去。
卡爾加諾夫帶了老頭兒從原路回來,看見絆着腿的馬,确定哈吉穆拉特就在這裡,當夜就把灌木叢團團圍住,想等天亮活捉或者打死哈吉穆拉特。
哈吉穆拉特知道被包圍,就在灌木叢裡找到一條舊溝渠,決定埋伏在裡面,抵抗到彈盡力竭。
他把這主意告訴夥伴們,并吩咐他們在溝渠上築鹿砦。
衛兵們立刻動手砍伐樹枝,用短劍挖地做土壘。
哈吉穆拉特同他們一起幹。
天蒙蒙亮,民團的百人長就跑到灌木叢附近,大聲喊話:&ldquo喂!哈吉穆拉特!投降吧!我們人多,你們人少。
&rdquo 回答他的是溝渠裡的一團煙,步槍咔嚓一聲,子彈打中民團的一匹馬,馬向後一颠就倒了下去。
接着,灌木叢邊上民團的槍響了,子彈噓溜溜地叫着,打得樹枝紛紛落在鹿砦上,但沒有打中伏在鹿砦後面的人。
隻有甘澤洛那匹離群的馬被打中。
馬頭受了傷。
馬沒有倒下,卻掙斷絆繩在灌木叢中亂竄,向别的馬沖去,偎依在它們身上,并把鮮血灑在新出土的草上。
哈吉穆拉特和他的衛兵隻有當民團中有人跑出來時才開槍,而且難得打不中目标。
民團裡有三人受傷了。
民團不僅沒有向哈吉穆拉特和他的衛兵撲去,而且離他們越來越遠,隻偶爾從遠處随便向他們開幾槍。
這樣持續了一個多小時。
太陽升到半樹高,哈吉穆拉特剛想上馬,試圖從河邊突圍,忽然聽到大隊人馬的呐喊聲。
這是密赫圖林區的加治阿加和他的部下。
總共有兩百人光景。
加治阿加原是哈吉穆拉特的朋友,在山裡一起生活過,後來投奔俄國人。
跟他同來的還有阿赫梅特汗,那是哈吉穆拉特仇人的兒子。
加治阿加也像卡爾加諾夫那樣,先向哈吉穆拉特喊話,要他投降,但哈吉穆拉特也像第一次那樣開槍回答。
&ldquo拼刀,弟兄們!&rdquo加治阿加拔出刀來喊道。
于是就聽見幾百個人尖聲叫着,向灌木叢沖去。
民團跑進灌木叢,鹿砦後面接二連三地響起槍聲。
三個團丁倒下了,進攻的人停了下來。
灌木叢邊上也響起了槍聲。
他們開着槍,同時越過一棵棵灌木,逐漸逼近鹿砦。
有幾個人沖過來,有幾個人被哈吉穆拉特和他的衛兵打倒。
哈吉穆拉特百發百中地打着槍,甘澤洛也幾乎彈無虛發,每次看到打中目标,就尖聲歡呼。
庫爾班坐在溝渠邊上,嘴裡唱着《真主之外無真主》,不慌不忙地射擊着,但難得打中目标。
艾達爾恨不得立刻拿短劍同敵人肉搏,激動得渾身直打哆嗦。
他不斷地随便開槍,不斷地回頭看看哈吉穆拉特,從鹿砦後面探出身子。
毛發濃密的哈涅菲卷起袖子,在這裡也執行着勤務兵的職務。
他把哈吉穆拉特和庫爾班遞給他的槍裝上彈藥,使勁用鐵通條把塗過油的子彈推進槍膛,把火藥罐裡的幹火藥撒到藥池裡。
汗馬戈瑪不像别人那樣坐在溝渠裡,他從溝渠裡跑到馬匹旁邊,把它們趕到安全些的地方,不斷地尖聲大叫,不用槍架,手拿步槍射擊着。
他最先受傷。
子彈打中他的脖子,他坐在地上,一面吐血,一面咒罵。
随後哈吉穆拉特也負傷了。
子彈打穿他的肩膀。
哈吉穆拉特從短褂裡撕下一團棉花,塞住傷口,繼續射擊。
&ldquo沖上去跟他們拼刀。
&rdquo艾達爾第三次這樣說。
艾達爾從鹿砦後面探出身子,準備向敵人沖去,但就在這當兒,一顆子彈打中了他。
他身子晃了晃,仰天倒下來,正好倒在哈吉穆拉特的一條腿上。
哈吉穆拉特瞧了他一眼。
艾達爾那雙好看的羊眼睛木然不動地盯着哈吉穆拉特。
他的上唇像孩子般翹起,嘴唇抽動着,合不攏。
哈涅菲向被打死的艾達爾彎下腰,從他的契爾克斯外套上取下未用的彈藥。
哈吉穆拉特從他身下抽出腳,繼續向敵人瞄準。
庫爾班一直唱着山歌,慢吞吞地裝上子彈射擊。
敵人尖聲叫着,從一棵灌木跑到另一棵灌木,越來越逼近。
又有一顆子彈打中哈吉穆拉特的左腰。
他躺在溝渠裡,又從短褂裡撕下一團棉花把傷口塞住。
腰部的傷是緻命的,他覺得他要死了。
往事像一幅幅圖畫異常迅速地在他頭腦裡交替出現。
他忽而看見大力士阿布農察爾汗一隻手托住被砍得挂下來的臉頰,一隻手拿短劍向敵人撲去;忽而看見蒼白虛弱、滿臉奸相的老伏隆卓夫,還聽見他那微弱的聲音;忽而看見兒子尤素福,忽而看見妻子蘇菲阿特,忽而看見他仇人沙米裡蒼白的臉、褐色的大胡子和眯縫的眼睛。
往事一幕幕在他頭腦裡掠過,但他對此已無動于衷:沒有遺憾,沒有仇恨,也沒有願望。
這一切,同此刻在他身上發生的事相比,對他來說真是太渺小了。
他那強壯的身體繼續做着開了頭的事。
他拼着最後的力氣從鹿砦後面站起來,用手槍射擊一個沖過來的人,把他打中。
那人倒下了。
然後哈吉穆拉特從溝渠裡爬出來,拿着短劍,瘸着腿向敵人沖去。
幾聲槍聲,他身子一晃就倒下了。
幾個團丁尖聲歡呼着向倒下的身體沖去。
但他們原以為死去的身體忽然動起來。
那個血淋淋的光頭先擡起來,接着軀體也擡起來,最後他抓住一棵樹直立起來。
他的模樣煞是可怕,吓得沖過來的人都收住腳。
忽然,他渾身打了個哆嗦,一踉跄離開那棵樹,整個身子就像一株砍倒的牛蒡花,臉向下倒下來,再也不動了。
他一動不動,但還有感覺。
加治阿加第一個跑到他跟前,拿一把大短劍向他的頭紮去,他還以為有人拿錘子敲他的頭,但他不知道這是誰幹的,為什麼要這樣幹。
這是他頭腦裡最後的意識。
以後就再也沒有知覺了。
敵人踩他,砍他,但他對這一切已毫無感覺。
加治阿加一隻腳踩住屍體的背,兩刀就把頭割下來。
他唯恐鞋子沾上血,小心地把頭踢開。
鮮紅的血從頸動脈湧出,黑色的血從頭顱裡直往外冒,灑在草地上。
卡爾加諾夫、加治阿加、阿赫梅特汗和全體民團,像獵人圍着打死的野獸那樣圍着哈吉穆拉特和他的衛兵的屍體(哈涅菲、庫爾班和甘澤洛被捆起來)。
他們站在火藥氣彌漫的灌木叢裡,快樂地說說笑笑,慶祝他們的勝利。
夜莺在射擊的時候沉默了一陣,這時又鳴叫起來,先是近處的一隻,然後遠處的幾隻也跟着叫了。
對了,就是那朵在翻耕過的田野上被蹂躏的牛蒡花使我想起了哈吉穆拉特的死。
一八九六年至一九〇四年 *** [1]&ldquo愛不愛&rdquo花&mdash&mdash一種甘菊花。
俄國少女常拿它來算愛情的命運,方法是把一片片花瓣扯下來,扯一片,說一聲&ldquo愛&rdquo,再扯一片,說一聲&ldquo不愛&rdquo,到一朵花扯完時看最後一瓣說的是什麼。
[2]沙米裡(1791&mdash1871)&mdash&mdash高加索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首領,曾發動&ldquo聖戰&rdquo反對信奉東正教的俄國,得到土耳其等國的支持。
[3]穆裡德&mdash&mdash阿拉伯文的音譯,意為&ldquo希望者&rdquo&ldquo尋道者&rdquo,伊斯蘭教蘇非派教團的修道者。
[4]謝梁,阿列孔&mdash&mdash突厥語&ldquo你好&rdquo的音譯。
[5]阿耶&mdash&mdash突厥語&ldquo是&rdquo的音譯。
[6]穆爾西德&mdash&mdash阿拉伯語&ldquo引路人&rdquo的音譯,指伊斯蘭教的宗教導師。
[7]瑪魯施卡,巴爾?&mdash&mdash突厥語&ldquo妻子有沒有?&rdquo的音譯。
[8]巴侖楚克,巴爾?&mdash&mdash突厥語&ldquo孩子有沒有?&rdquo的音譯。
[9]阿瓦爾人&mdash&mdash達格斯坦的一個少數民族。
[10]按伊斯蘭教規定,每日禮拜五次,分别在晨、晌、晡、昏、宵五個時間舉行,稱作晨禮、晌禮、晡禮、昏禮、宵禮。
[11]阿瓦利亞&mdash&mdash十四世紀達格斯坦的一個汗國。
[12]斯列普卓夫(1815&mdash1851)&mdash&mdash哥薩克團團長,在同沙米裡作戰時陣亡。
[13]道利達&mdash&mdash克裡木的古稱。
[14]亞當&mdash&mdash《聖經》中人類的始祖,這裡指一無所有的人。
[15]石&mdash&mdash指俄石,1俄石合209.91升。
[16]達爾果遠征&mdash&mdash指一八四五年伏隆卓夫領導的戰鬥,以摧毀沙米裡在北達格斯坦的達爾果要塞為目的,結果要塞被占領,但俄國損失達三萬餘人。
[17]麥赫圖林汗國&mdash&mdash在達格斯坦山地。
[18]缪拉特(1767&mdash1815)&mdash&mdash法國元帥,拿破侖的妹夫。
[19]原文是英語。
[20]克留蓋瑙(1791&mdash1851)&mdash&mdash駐高加索的俄國将軍,曾參加達爾果遠征。
[21]加集穆拉(1785&mdash1832)&mdash&mdash車臣區和達格斯坦區首任教長,沙米裡的老師。
[22]幹澤特(1789&mdash1834)&mdash&mdash加集穆拉的繼承人。
[23]可敦&mdash&mdash汗的妻子的稱呼。
[24]謝赫&mdash&mdash伊斯蘭教社團負責人、學者或教師的尊稱。
[25]伊瑪目&mdash&mdash伊斯蘭教的清真寺教長,或政教首領。
[26]雅克西&mdash&mdash突厥語&ldquo好的&rdquo的音譯。
[27]吉穆林村&mdash&mdash沙米裡的家鄉,在阿瓦利亞。
[28]塔巴薩倫&mdash&mdash在達格斯坦南部。
[29]查哈爾·契爾内舍夫(1796&mdash1862)&mdash&mdash十二月黨人。
[30]在千人行列中走十二次&mdash&mdash舊俄酷刑,被罰的人要經過一千人的行列,每人往他身上狠抽一鞭子。
[31]國家農民&mdash&mdash指耕種國家土地的自由農民。
[32]合并派&mdash&mdash根據一四三九年佛羅倫薩會議,正教和天主教教會實行合并。
合并後的教會稱合并派。
[33]龐貝廳&mdash&mdash冬宮裡的一個大廳,其建築和設備都依照古羅馬的龐貝城。
[34]柯施柯爾德&mdash&mdash突厥語&ldquo問好&rdquo的音譯。
[35]雅克西&mdash&mdash突厥語&ldquo好的,先生,好的&rdquo音譯。
[36]拜蘭節&mdash&mdash伊斯蘭教的大節。
[37]古爾德寶刀&mdash&mdash高加索産的著名馬刀。
[38]&ldquo怎麼樣&rdquo&mdash&mdash指科茲洛夫斯基,&ldquo怎麼樣&rdquo大概是他的口頭禅。
[39]典出《舊約·創世記》第三十九章約瑟不受主人妻子誘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