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潛意識的密語

關燈
使他們有所啟發。

    前幾天,當一個人還我書的時候對我說:&ldquo我感覺他的風格很像你,他思考的方式簡直就是你的。

    &rdquo這個講話者并不知道他的這番話觸及了什麼。

    幾年前,在我還年輕的時候,很需要與外界接觸,我很贊賞我一個老同事的作品,他也是一個著名的醫學著作者,也說過類似的話,他說:&ldquo這是你的方式,你的風格。

    &rdquo受這個同事這番話的影響,我給這個作者寫了一封信,以求有密切的交往,但在信發出之後杳無音信,或許是這種先前産生的不愉快的經曆使我出現了這個誤置,因此,沒有找到這份目錄,我要找的這一本書因為有其他書的宣傳而阻礙了,盡管這個目錄的丢失對我沒有什麼影響,因為我記得書的名字和作者。

     (3)下面的這個&ldquo誤置&rdquo例子是每一個精神分析學者都熟悉的,這個誤置東西的患者最後又将他自己誤置的東西找到了。

     &ldquo一個進行精神分析治療的患者被暑假中斷了,當時他出現了抵抗的狀态,因此感覺不好。

    他将他的一串鑰匙放在一個平常放置的地方&mdash&mdash或許他是這麼想的&mdash&mdash當他脫衣服準備睡覺的時候,忽然覺得應為明天的旅行準備必需品&mdash&mdash前一天是最後一次治療,他的治療費用也已經用完了&mdash&mdash他将這些東西從寫字桌裡取出來,他的錢也放在裡面,但是他發現鑰匙不見了,他仔細地尋找了幾乎所有放東西的地方,但一無所獲。

    當他認識到這種&lsquo誤置&rsquo可能是一種症狀行為時&mdash&mdash存心在做些什麼,他讓家人繼續尋找,因為這個人不存在什麼&lsquo偏見’但一個小時後他終于放棄了,心想,這個鑰匙肯定是丢掉了。

    第二天早晨,他準備重新換鎖,當買鎖回到家下車的時候,同車的兩個朋友聽到了金屬落地的聲音,朋友說是不是鑰匙從口袋裡掉出來了。

    這天晚上,家人終于将鑰匙找到了,鑰匙就在一本薄書和一本小冊子之間,這些都是他需要在旅行的路上閱讀的。

    這些書放在很明顯的位置,但誰也沒有發現鑰匙在裡面。

    他也認為自己不會将鑰匙放在看不見的地方。

    這個誤置完全是一種潛意識的巧合,這隻能用隐藏的強而有力的動機解釋,就好像是一種&lsquo夢遊确定性&rsquo。

    如我所言,我的動機來源于他粗暴地終止這個治療,因為他不願意付出這麼高的治療費用。

    &rdquo (4)布裡爾報告:&ldquo一個男人在他妻子的強迫要求下去參加一些應酬活動,而他對此實在不感興趣&hellip&hellip在他妻子的再三懇求下,他才從衣櫃裡面找禮服,這時他突然想到應該刮一下臉。

    當他刮完臉後,再到衣櫃拿衣服時,發現衣櫃已經鎖上了,盡管他長時間很耐心地尋找鑰匙,但就是找不到,周六的晚上又沒有配鑰匙的,因此,這對夫婦不得不很抱歉地取消這次應酬活動。

    當他最後将這個衣櫃打開後,發現鑰匙在裡面,這個心不在焉的丈夫将鑰匙鎖在了衣櫃裡面,他自己認為這完全是無意的,但我們知道,他不想參加這樣的社交活動,因此,他的誤置并非沒有動機。

    &rdquo (5)穆勒爾報告了一個很普通的例子,但其動機是顯而易見的。

    &ldquo埃納在聖誕節的前兩天告訴我:&lsquo你能想象到嗎?昨天晚上,我從包裡取出一塊餡餅吃,當時我想應給弗洛林(她母親的同伴)一些,當她要給我說再見時,我雖然不太樂意,但我還是要給她一些。

    但當我去取桌子上的包時,包不見了,我找了片刻,發現包就在我的餐櫥裡,我無意識地将包放在了裡面。

    這不用分析,叙述者也理解這個結局。

    其動機明顯是将所有的餡餅占為己有,而這個動機被壓抑着,但又通過自動的方式達到了目的,盡管這個行為後來被她意識到了。

    &rdquo 如果對這些誤置情況進行分析的話,除了潛意識的動機之外,很難對這一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

     (6)1901年夏日的一天,我經常和一個朋友交換學術觀點,我說:&ldquo如果我們完全依靠個體原始的兩性本能的假設,這些神經症問題便可以得到解決。

    &rdquo對此,他回答道:&ldquo你說的這些在兩年半前在布勒斯勞我就對你講過,但當時你并沒有聽進去。

    &rdquo用這樣的方式去放棄自己的初衷是痛苦的。

    我回憶不起來那次對話,也回憶不起來這個朋友說的那番話,我們兩人中肯定有一人出現了失誤,根據&ldquo誰受益&rdquo的原則,出現失誤的肯定是我。

    在此後的一個星期,我想起了整個事情,情況正如朋友所言,而且我也回憶起自己對他說那番話的回答:&ldquo對此我現在還不能接受,我不想對這類問題進行研究。

    &rdquo從此以後,在我閱讀醫學資料時,發現有自己的觀點但沒有提到自己的名字時,我變得有一點忍耐了。

     對發現自己妻子的錯誤,朋友之間的反目,醫生的診斷失誤,借用他人的觀點等情況的遺忘&mdash&mdash這并非是偶然的遺忘,通過研究,在對他們的這種現象進行解釋時,我都會發現其痛苦的經曆。

    我認為,任何一個想研究隐藏于這種記憶失誤背後原因的人都會發現類似的情況,人們遺忘這些不愉快的經曆的傾向,在我看來是相當普遍的。

    這種遺忘的能量就不同的人而言,程度是不等的。

    我們在醫務工作中遇到的許多否定現象,可能也屬于這種遺忘。

    很明顯,這兩種行為(否定和遺忘)的區别純粹是心理方面的,而且我們也會看到這兩種行為的動機是同一的。

    關于患者的親屬對不愉快的記憶否認的例子,我收集了很多,其中有一例很突出,一個母親向我說明有關她患有神經症的兒子的童年經曆。

    現在他處在青春期,和他的哥哥、姐姐一樣,他有尿床的毛病&mdash&mdash對神經症患者的分析而言,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幾星期以後,當她要我說明有關治療過程的時候,我讓她注意這個年輕人的體質情況,這時我提到了病曆中記錄的尿床習慣,使我吃驚的是,她矢口否認患者和其他的孩子一樣有尿床的事實,并問我怎麼會知道這個。

    最後,我告訴她,是她自己在不久前告訴我的,她将這件事完全忘掉了。

     健康正常的人也會有很多類似的表現:當這種印象與不愉快的經曆相聯系時,這些印象便通過抵抗被遺忘了。

    這個事實的重要性隻有當我們去研究神經症患者的時候,才能得到準确的評價。

    我們不得不認為,支撐歇斯底裡症症狀表現的主要機制是這種&ldquo基本努力&rdquo,通過這種努力來阻止那些能夠引發不愉快情緒的意念産生,這種努力類似于痛苦刺激出現時的防禦反射。

    人們也許會發現,一個人消除這些萦繞自己的痛苦記憶,以及由此産生的諸如悲傷和良心的譴責這樣痛苦的情緒是不可能的,即使這樣人們也不能否認這種防衛傾向存在的假設,因為,我們不能肯定這種防衛傾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有效地發揮作用。

    或許在其他心理因素的參與下,這種防衛并不反對具有相反效果的其他動機,不管防衛是否出現,這些目的也一定産生。

    我們的假設是這樣的:心理機制的構建原則置于一個層次&mdash&mdash一個在心理材料之上構築的層次。

    很可能這種防衛的努力屬于較低的心理材料層次,它被更高級的心理材料層次所控制。

    就我們上述所有的例子而言,如果我們要追蹤遺忘過程到防衛傾向,這些事實都會說明這個傾向的存在力量。

    正如我們看到的,很多事情因它本身的原因而被遺忘,如果本身的遺忘是不可能的話,這種防衛會改變目标,促使那些與此相聯系但又不太重要的材料被遺忘。

     三、痛苦的記憶 痛苦的記憶易于遺忘這一觀點,值得應用于其他方面,但我們對此尚無足夠的注意。

    在法庭上,人們對證詞的評價就忽略了這個方面,人們相信誓言的力量,認為誓言有純淨人們心靈的巨大威力。

    這一點是可以被廣為接受的,在涉及民族風俗以及曆史傳說時,我們會發現,風俗、傳說延續的動機是這樣的,人們以此來消除民族記憶中那些令人不快的東西。

    通過仔細的研究,我們也會發現,一個民族的習慣的存在方式和個體的童年經曆的存在方式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偉大的科學家達爾文在洞察了不愉快的情緒是人們遺忘的動機這種現象後,提出了針對科學工作者的&ldquo黃金律&rdquo。

     與對名字的遺忘方式相同,印象的遺忘也往往相伴以錯誤的回憶,這描述為錯誤。

    病理狀态下的回憶錯誤&mdash&mdash在偏執狂狀态下,回憶錯誤是造成妄想的主要原因的資料很多,但很少涉及這一動機,仍然遵從目前的研究構想已經不适應了,因此,從涉及的這個新的方面來探讨神經症患者的病因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我要做的隻是描述自己單一的回憶錯誤,這些來自潛意識的動機,壓抑着這些遺忘的材料,以及與此有關的态度和思想,這些被壓抑的東西,會被我們明确地認識到。

     在寫《夢的解析》的最後一節時,我碰巧在一個避暑勝地,因此,無法到圖書館查閱有關的資料,我迫使自己在筆記裡通過記憶來找到所有這些參考資料以及引用文獻,以後再對此進行校對。

    在寫&ldquo白日夢&rdquo這個部分時,我想起了一個很精彩的例子,這個例子出現于都德的《總督大人》一書,作者借助一個貧困的書販來表達自己的幻想。

    我很清楚地記得其中的一個幻想,其内容是一個叫加斯林的人想象着自己在穿過巴黎的街道散步,如何奮不顧身地站在受驚奔跑的馬車前面,使馬車停了下來,這時馬車的門打開了,一個偉人從車裡走了出來,握着加斯林的手說:&ldquo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是你使我得到了再生,我能為你做點什麼嗎?&rdquo 這想象的說法即使有什麼出入,我相信也可以通過到家裡查閱該書得到校正。

    然而,在我的這個稿子準備付印時,我翻開了《總督大人》這本書的校對手稿,使我感到難堪的是,我根本找不到關于加斯林的這個想象的部分。

    事實上,這個人也不叫加斯林,而是簡易斯。

    我找到的第二個錯誤使我發現了我出現第一個失誤的原因。

    我的名字的法語翻譯是&ldquoJoyeux&rdquo,而其陰性詞是&ldquoJoyeuse&rdquo。

    那麼,我原來錯誤地将這個歸于都德的幻想究竟出自何處呢?它隻能是我自己的作品,我自己的白日夢,我本人并沒有意識到,或曾經意識到過但又被完全遺忘了。

    或許這是我在巴黎街道上散步時的一種想象,因為在那種情況下,我很孤獨,很希望有一個能幫助自己和保護自己的人出現。

    後來,沙可讓我加入了他的圈子,在他的家裡,我多次遇到《總督大人》一書的作者。

     我有一個患者,他有抱負、有能力。

    有一次,我對他談到我的一個學生,這個學生因緻力于一本很有意義的著作&mdash&mdash《藝術家,試論性心理》而成為我的弟子。

    一年多以後,這本書出版。

    我的這個患者堅持說,在我第一次對他提到這件事以前的一個月,或許是六個月,他很确定地記得在什麼地方(或許是書店的廣告)見到過這本書的說明。

    當時,他的頭腦裡出現了這本書的廣告說明,而且又說,作者對題目做了一些改變,把&ldquo試論&rdquo改為&ldquo論&rdquo。

    在仔細地詢問了作者,并比較了所有這些資料後,我發現,這個患者聲稱回憶的這些東西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為,在出版前,這本書從未有過預告,當然,我們可以很肯定地說,在這本書出版前的一年多時間裡沒有做過廣告。

    當時,我并沒有對這個患者的這種回憶錯誤進行分析,但這個患者這時又出現了一個類似的失誤,他說最近在書店的櫃台上看到過一本關于廣場恐怖的書,現在想查詢出版社的出書目錄,然後向這家出版社購買一本,但一無所獲。

    我向他解釋了他的這種無效工作的原因,這個關于廣場恐怖的書僅僅出現于他的幻想,他的潛意識的動機是,這本書是他寫的,他有和那個年輕人競争的抱負,也企圖通過一本科學著作而成為我的弟子,這便是他出現這兩種回憶失誤的原因。

    他回憶起來,這個導緻他出現回憶的書店廣告與一本名為《創造及其産生規律》的書有關。

    另外,他所提到的題目的變化與我有關,在我說這個書名的時候經常将&ldquo論&rdquo說成&ldquo試論&rdquo。

     沒有任何現象比意向的遺忘更适合解釋這種失誤行為了。

    但就意向遺忘本身而言,無法解釋這種失誤。

    意向即做某件事的欲望,其程序是:首先認可一種欲望,然後在适當的時機付諸行動。

    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從願望的認可到付諸行動這段時間裡,動機會發生一些變化,這樣意向就不能實現。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意向并沒有被遺忘,僅僅是被掩蓋了。

    在每一時刻、每個地點都可能産生的意向遺忘,并不能簡單地用動機平衡變化的習慣解釋來加以說明。

    一般地,我們對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