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潛意識的密語
關燈
小
中
大
誤中所表現出的心理因素的特殊性。
我們尚不想對此做很明确的解釋,或将此總結成一種規律并加以驗證。
同時,我們也不想用很直接的方式來處理這些材料,對此完全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進行探讨。
第一步要做的,不久大家就會看到。
在這裡我們首先提出幾個問題,至少應當提出來并對此加以描述: (1)表現在這些失誤和偶然行為中的思想、沖動的内容和根源是什麼? (2)确定這種思想和沖動使用如此的活動作為其方式的因素是什麼?是什麼決定了它用這種特殊的方式? (3)在失誤和通過這樣的方式表達的内容之間,是否可以建立明确的固定聯系? 我将收集有關資料首先回答最後一個問題。
在讨論口誤的例子時,我們發現,超脫其要表達的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這樣我們被迫要在這個意圖之外來尋找言語混亂的原因。
在很多情況下,講話者對這些原因也是有意識的。
即使在那些簡單明了的例子中,也隻不過是同一種思想的翻版,這種思想看來同樣有表達的權利,因而使這些表達合而為一,阻礙了思想的表達。
但是,我們卻無法解釋為什麼用這個叙述,而不用另一個叙述,這是梅林格爾和邁耶爾所講的&ldquo混合&rdquo。
在第二組例子中,擺脫一種叙述的動機是出現這種失誤的一個原因,但這個動機并不是很強烈,以至于無法将其叙述方式完全擺脫,而且這種被壓抑的叙述也是完全有意識的。
隻有在第三組例子中,這種幹擾的思想才毫無保留地和要表達的意思區别開來,也隻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夠看出明顯的區别。
在這樣的情況下,或者幹擾思想由于思想聯想使二者之間形成聯系(由于内在的矛盾而形成的幹擾),或者這些思想之間并沒有本質的聯系,聯系發生在幹擾的單詞和幹擾的思想之間&mdash&mdash而這些聯系是意識不到的(潛意識的外在聯系)。
在列舉分析過的例子中,整個言語過程受這種思想的影響。
在人們講話的時候,這種處于潛意識狀态的思想被激活,或者它們通過自身的幹擾而表露出來,或者通過使要表達的言語部分之間相互幹擾的方式間接地發生作用。
引起這種幹擾産生的壓抑的潛意識的思想與言語的幹擾本身有很大區别,對這些思想的探索不可能找到一個概括的東西。
将這些分析與對讀誤、筆誤的分析進行比較研究後,我們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如對口誤而言,有的時候,這種口誤僅僅是一種簡化或凝縮,并沒有什麼其他動機存在。
夢的凝縮和清醒時候産生失誤時的凝縮,是否需要一定的條件呢?從獲得的例子來看,尚無法對此做出解釋。
但是,我不會因此得出這樣的結論:除了意識的松弛外,沒有其他什麼條件,因為,就其産生而言,這是一種自發的活動,而且有準确、可靠的特點。
我更強調這樣的事實:正如在生物學領域的表現一樣,正常人或接近正常的人與那些有病理性問題的人相比更不願探讨這種混亂的根源。
我希望把那些輕微的混亂也當作嚴重的混亂來解釋。
在讀誤和筆誤的情況下,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确定其深刻而複雜的動機。
&ldquo坐木桶跨越歐洲&rdquo這個例子說的是一個讀誤,這是由一個很深層的動機或思想的作用引起的,在本質上和要表達的意義上是不同的。
它産生于壓抑的嫉妒和野心沖動,然後通過&ldquo轉換單詞&rdquo表現出來,形成與此完全不同的聯系。
無疑,這種對言語功能的幹擾是有原因的,它也需要一定的幹擾力量,雖然這種力量比其他心理活動的力量要小。
對遺忘而言,情況可能與此有所不同,因為遺忘是對過去經曆的遺忘。
決定這種正常的遺忘過程的根本因素是我們所不明确的。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對遺忘的每一種記憶并非都予以承認,隻有當這種記憶使我們感到吃驚的時候,才會察覺到自己的遺忘。
因為這時它打破了一般的規律,即被遺忘的總是一些不重要的東西,而重要的東西仍保存在記憶裡。
對那些值得很好地解釋的遺忘實例分析表明:遺忘的動機都來源于一個方面,這些材料可以喚起人們痛苦的情感,因此,人們就不希望這些材料出現在他們的記憶中。
我們由此可以猜想,這種動機一方面想在心理生活中處處表現出來;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另一種反對力量的作用,這種表現又很難奏效。
就人們不願記憶那些引起痛苦的材料而言,其重要性和範圍值得做詳細的心理界定,而且,要使我們的說明适用于具體的例子,我們不能将這個問題&mdash&mdash遺忘的特殊條件是什麼,和我們在全文中的說明分開。
在意向遺忘的情況下,需考慮另一個因素,那種壓抑在潛意識中的沖突&mdash&mdash由不願記憶那些痛苦的東西而引發的沖突,變得非常真實可見,在對這些具體例子的分析中,我們發現了這種對立意志的存在,這種對立意志反對那種還沒有付諸行動的意向。
我們在失誤行為的例子中也描述過,在這種行為中,我們也認識到了兩種心理過程,或者是對立意志對抗這個意向,或者是在本質上與這個意向本身沒有什麼聯系,但是通過外在聯想使二者聯系起來。
同樣的沖突也在控制着人們的過失行為。
阻礙這種活動的沖動也是一種行動,而且在很多情況下,這種對立行動與我們的那種活動的沖動毫不相幹。
在做出這個過失行為的過程中,使這個行動有機會得到表現。
那些由内心沖突引起幹擾的例子更為重要,往往出現在一些重要的活動之中。
在偶然行為和症狀行為中,内在沖突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在這些動作表現中,人們的意識變得更無價值,而且人們似乎完全忽略這樣的行為。
因此,很值得我們在潛意識和壓抑的沖動那裡對此進行解釋,因為這些症狀的表現有很多都代表了人們的幻想和欲望。
對前面提出的第一個問題&mdash&mdash表現在這些失誤中的思想和沖動的根源是什麼&mdash&mdash而言,我們敢說,在很多情況下你都會很容易地發現,這些幹擾的思想來源于心理生活中壓抑的沖動。
在健康人中,自私、嫉妒、敵對等都是存在的,但是出于道德教育的巨大壓力,這些東西隻能利用失誤等提供的機會來予以表現。
這些沖動的存在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具有高級心理生活的人們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對這些失誤的默許實際是我們對不道德行為的容忍。
在這些沖動中,我們似乎沒有發現性沖動的作用。
在分析的例子中,很少發現這方面的動機實屬偶然。
原因可能是絕大多數源于自己的心理生活,這些材料首先是經過選擇的,選擇的過程删除了與性有關的材料。
同時,也可能是自己内心的反對幹擾了這些思想的出現。
現在,我們來回答第二個問題&mdash&mdash這些思想不能以完整的方式表現,而被迫依據其他的方式來尋求表現,如限定、幹擾另一種思想。
造成這種局面的決定因素是什麼?很多典型的失誤例子表明,這種決定因素必須與意識許可度相聯系,即與意識對這種壓抑思想的許可程度有關。
但是,如果通過一系列的例子對這個特點進行分析,則很難對此做出明确的說明。
由于耗費時間而将某些東西避開,或認為這種思想與當前的問題沒有聯系,而将這些作為推開一個思想的動機(這個思想保留下來,通過幹擾另一種思想來尋求表達),其作用類似于這種情況:犯上的情緒沖動要遭到道德的譴責,這時要将它避開;或者,它完全來源于潛意識的思想。
要探讨決定這些失誤和偶然行為是如何産生的一般的決定因素,沿着這個線索是不會有什麼收獲的。
由此分析産生的一個事實是,失誤的動機越是微不足道,這種思想表現的阻力就越小,就越容易進入意識,當人們的意識留意到這個現象時,對這個問題的解釋就越容易。
如我們一旦注意到自己的口誤,便會立即予以糾正。
當動機來源于真正壓抑的沖動時,就必須仔細地分析才能夠得到解釋,有時還要渡過很多難關才會最終找到問題的答案。
通過對這些材料的分析,無疑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尋找決定這些失誤和偶然行為産生的心理原因時,必須沿着其他的途徑、用不同的方法。
通過我們的讨論,讀者會看到破殼的迹象,即這個學科是屬于一個非常廣闊的領域的。
如果有人要過高地估計自己對現代心理生活的了解,隻要提到記憶的機能就足以使他謙虛起來。
沒有任何一個心理學理論能夠成功地對記憶和遺忘這種基本現象做出說明。
事實上,對實際觀察到的東西的分析才剛剛開始,今天,就記憶和遺忘而言,遺忘更是一個難解之謎。
我們在研究夢和其他心理現象時了解到,我們思考的一些東西在很久以前就被遺忘了,但是突然某一天它又闖入了我們的意識。
誠然,我們已經獲得的一些認識已經被人們廣為接受,我們認為,遺忘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這一過程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我們強調這樣的事實:遺忘對獲得的印象有特定的選擇性,同樣對每一個印象或經曆的細節也有相應的選擇性。
我們知道,一些被遺忘的東西又被人們想起來,或又被喚醒,這是有條件的。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這些條件的理解是多麼的不完善和難以令人滿意。
我們可以看一下這樣兩個人的情況,他們接受的是相同的外部刺激,他們結伴外出旅行。
在以後的某一天交換他們的見聞,結果往往是這樣的,一個人對之有很深印象的東西被另一個人完全忘掉了,好像他從來沒有經曆過似的。
那些決定對記憶進行選擇的因素,很明顯仍未被我們認識到。
為了能夠對了解決定遺忘的這些因素做出一點貢獻,我将對自己的遺忘情況進行精神分析,以此作為一種實際行動。
我關注過很多類似的情況,由于期望了解一些想得到的東西,因此,對這種情況下的遺忘感到頗為驚奇。
年輕的時候,我的記憶力超群,當我還是一個中學生時,就能記住閱讀過的每一頁作為我的一種功課。
在上大學之前,聽完一個自然科學方面的講座後,我幾乎可以逐字地将它們寫下來。
在最後醫學考試的緊要關頭,我再次充分利用了固有的這個能力,因為就很多科目而言,我都很流利地寫出了答案,就像是對以很快的速度讀完的課本内容的回憶一樣。
從此,我對記憶的控制變得黯然失色了,但到目前為止,我仍能記住一些本以為不可能記住的東西。
例如,在會見時,一個患者說以前我見過他,但我既想不起來這個事實,也記不起來是什麼時間,我便通過猜測回憶:很快地想到幾年前,然後再追溯到現在,在很多情況下,通過對患者的記錄,以及來自患者的一些确切的消息,和我回憶起來的内容進行對照,結果發現,我對以前的咨詢細節記得很清楚,對十年内的時間記憶誤差很少超過半年。
有一次,我遇到一個較陌生的朋友,出于禮貌我問到了他的小兒子,如果他描述一下他的小兒子的成長過程,我會想到這個孩子的年齡,然後我将猜測和這個父親告訴的情況加以對比,誤差幾乎沒有超過一個月,對他的大兒子的評價也沒有超過三個月,盡管我說不出評價的基礎。
後來我就更大膽了,我會很自然地說出猜測,這樣就不會使這個父親因為我不關心他的孩子而認為我忽視他。
通過喚起潛意識記憶的方式,我擴展了自己的有意記憶,由此可見,這種潛意識記憶的範圍是相當廣泛的。
我想報告一些典型的遺忘例子,其中有很多是對我自己的觀察。
我将遺忘分為兩種:一是對印象的遺忘,或對知識的遺忘;二是對意向的遺忘,或對要做的事情的忽略。
先說明我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所得出的一個普遍的結論:在任何情況下,不愉快的動機都是遺忘産生的基礎。
(1)一個夏天的假日,妻子使我非常生氣,盡管事情的起因微不足道。
我們在一家餐館吃飯,對面是一個我認識的來自維也納的先生,毫無疑問他也認識我,但我有足夠的原因不想和他恢複關系。
我的妻子僅僅聽說過這個有點名氣的人的名字,便很關切地傾聽他和他身邊的人的談話,并不時地接着他們的話題向我提出一些問題。
我忍無可忍,最後終于爆發了。
幾周後,在我向一個親戚抱怨妻子的這一行為時,竟回憶不起來他們當時談話的任何内容。
我是一個比較妒忌别人的人,不會将使我煩惱的細節忘掉,這次健忘的表現的動機出于對妻子的考慮。
前不久,又有一次相同的經曆,我很想将幾小時前妻子講的一個笑話講給朋友聽,但無論如何也講不出,我忘記妻子說了些什麼,當我問了妻子後才想起來,其原因也不難理解,它與我們關心的一個令人煩惱的問題密切相連。
(2)東西的誤置,實際上是對這個東西放的地點的遺忘。
在看書和寫作時,我對桌子上放的東西是很熟悉的,會信手将自己想要的東西拿過來,因為人們的習慣不同。
但最近我将剛剛寄給我的一份書的目錄給誤置了,結果再也找不到這本書,實際上我正想找另一本書,其中有對我要找的這本書的說明,書的作者很有頭腦且風格活潑,我較喜歡這樣的風格,他對心理學的看法以及其關于文明史的知識,我認為很有價值。
誤置這本書的根本原因可能是這樣的:我習慣于将這個作者的書借給熟人,以便
我們尚不想對此做很明确的解釋,或将此總結成一種規律并加以驗證。
同時,我們也不想用很直接的方式來處理這些材料,對此完全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進行探讨。
第一步要做的,不久大家就會看到。
在這裡我們首先提出幾個問題,至少應當提出來并對此加以描述: (1)表現在這些失誤和偶然行為中的思想、沖動的内容和根源是什麼? (2)确定這種思想和沖動使用如此的活動作為其方式的因素是什麼?是什麼決定了它用這種特殊的方式? (3)在失誤和通過這樣的方式表達的内容之間,是否可以建立明确的固定聯系? 我将收集有關資料首先回答最後一個問題。
在讨論口誤的例子時,我們發現,超脫其要表達的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這樣我們被迫要在這個意圖之外來尋找言語混亂的原因。
在很多情況下,講話者對這些原因也是有意識的。
即使在那些簡單明了的例子中,也隻不過是同一種思想的翻版,這種思想看來同樣有表達的權利,因而使這些表達合而為一,阻礙了思想的表達。
但是,我們卻無法解釋為什麼用這個叙述,而不用另一個叙述,這是梅林格爾和邁耶爾所講的&ldquo混合&rdquo。
在第二組例子中,擺脫一種叙述的動機是出現這種失誤的一個原因,但這個動機并不是很強烈,以至于無法将其叙述方式完全擺脫,而且這種被壓抑的叙述也是完全有意識的。
隻有在第三組例子中,這種幹擾的思想才毫無保留地和要表達的意思區别開來,也隻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夠看出明顯的區别。
在這樣的情況下,或者幹擾思想由于思想聯想使二者之間形成聯系(由于内在的矛盾而形成的幹擾),或者這些思想之間并沒有本質的聯系,聯系發生在幹擾的單詞和幹擾的思想之間&mdash&mdash而這些聯系是意識不到的(潛意識的外在聯系)。
在列舉分析過的例子中,整個言語過程受這種思想的影響。
在人們講話的時候,這種處于潛意識狀态的思想被激活,或者它們通過自身的幹擾而表露出來,或者通過使要表達的言語部分之間相互幹擾的方式間接地發生作用。
引起這種幹擾産生的壓抑的潛意識的思想與言語的幹擾本身有很大區别,對這些思想的探索不可能找到一個概括的東西。
将這些分析與對讀誤、筆誤的分析進行比較研究後,我們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如對口誤而言,有的時候,這種口誤僅僅是一種簡化或凝縮,并沒有什麼其他動機存在。
夢的凝縮和清醒時候産生失誤時的凝縮,是否需要一定的條件呢?從獲得的例子來看,尚無法對此做出解釋。
但是,我不會因此得出這樣的結論:除了意識的松弛外,沒有其他什麼條件,因為,就其産生而言,這是一種自發的活動,而且有準确、可靠的特點。
我更強調這樣的事實:正如在生物學領域的表現一樣,正常人或接近正常的人與那些有病理性問題的人相比更不願探讨這種混亂的根源。
我希望把那些輕微的混亂也當作嚴重的混亂來解釋。
在讀誤和筆誤的情況下,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确定其深刻而複雜的動機。
&ldquo坐木桶跨越歐洲&rdquo這個例子說的是一個讀誤,這是由一個很深層的動機或思想的作用引起的,在本質上和要表達的意義上是不同的。
它産生于壓抑的嫉妒和野心沖動,然後通過&ldquo轉換單詞&rdquo表現出來,形成與此完全不同的聯系。
無疑,這種對言語功能的幹擾是有原因的,它也需要一定的幹擾力量,雖然這種力量比其他心理活動的力量要小。
對遺忘而言,情況可能與此有所不同,因為遺忘是對過去經曆的遺忘。
決定這種正常的遺忘過程的根本因素是我們所不明确的。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對遺忘的每一種記憶并非都予以承認,隻有當這種記憶使我們感到吃驚的時候,才會察覺到自己的遺忘。
因為這時它打破了一般的規律,即被遺忘的總是一些不重要的東西,而重要的東西仍保存在記憶裡。
對那些值得很好地解釋的遺忘實例分析表明:遺忘的動機都來源于一個方面,這些材料可以喚起人們痛苦的情感,因此,人們就不希望這些材料出現在他們的記憶中。
我們由此可以猜想,這種動機一方面想在心理生活中處處表現出來;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另一種反對力量的作用,這種表現又很難奏效。
就人們不願記憶那些引起痛苦的材料而言,其重要性和範圍值得做詳細的心理界定,而且,要使我們的說明适用于具體的例子,我們不能将這個問題&mdash&mdash遺忘的特殊條件是什麼,和我們在全文中的說明分開。
在意向遺忘的情況下,需考慮另一個因素,那種壓抑在潛意識中的沖突&mdash&mdash由不願記憶那些痛苦的東西而引發的沖突,變得非常真實可見,在對這些具體例子的分析中,我們發現了這種對立意志的存在,這種對立意志反對那種還沒有付諸行動的意向。
我們在失誤行為的例子中也描述過,在這種行為中,我們也認識到了兩種心理過程,或者是對立意志對抗這個意向,或者是在本質上與這個意向本身沒有什麼聯系,但是通過外在聯想使二者聯系起來。
同樣的沖突也在控制着人們的過失行為。
阻礙這種活動的沖動也是一種行動,而且在很多情況下,這種對立行動與我們的那種活動的沖動毫不相幹。
在做出這個過失行為的過程中,使這個行動有機會得到表現。
那些由内心沖突引起幹擾的例子更為重要,往往出現在一些重要的活動之中。
在偶然行為和症狀行為中,内在沖突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在這些動作表現中,人們的意識變得更無價值,而且人們似乎完全忽略這樣的行為。
因此,很值得我們在潛意識和壓抑的沖動那裡對此進行解釋,因為這些症狀的表現有很多都代表了人們的幻想和欲望。
對前面提出的第一個問題&mdash&mdash表現在這些失誤中的思想和沖動的根源是什麼&mdash&mdash而言,我們敢說,在很多情況下你都會很容易地發現,這些幹擾的思想來源于心理生活中壓抑的沖動。
在健康人中,自私、嫉妒、敵對等都是存在的,但是出于道德教育的巨大壓力,這些東西隻能利用失誤等提供的機會來予以表現。
這些沖動的存在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具有高級心理生活的人們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對這些失誤的默許實際是我們對不道德行為的容忍。
在這些沖動中,我們似乎沒有發現性沖動的作用。
在分析的例子中,很少發現這方面的動機實屬偶然。
原因可能是絕大多數源于自己的心理生活,這些材料首先是經過選擇的,選擇的過程删除了與性有關的材料。
同時,也可能是自己内心的反對幹擾了這些思想的出現。
現在,我們來回答第二個問題&mdash&mdash這些思想不能以完整的方式表現,而被迫依據其他的方式來尋求表現,如限定、幹擾另一種思想。
造成這種局面的決定因素是什麼?很多典型的失誤例子表明,這種決定因素必須與意識許可度相聯系,即與意識對這種壓抑思想的許可程度有關。
但是,如果通過一系列的例子對這個特點進行分析,則很難對此做出明确的說明。
由于耗費時間而将某些東西避開,或認為這種思想與當前的問題沒有聯系,而将這些作為推開一個思想的動機(這個思想保留下來,通過幹擾另一種思想來尋求表達),其作用類似于這種情況:犯上的情緒沖動要遭到道德的譴責,這時要将它避開;或者,它完全來源于潛意識的思想。
要探讨決定這些失誤和偶然行為是如何産生的一般的決定因素,沿着這個線索是不會有什麼收獲的。
由此分析産生的一個事實是,失誤的動機越是微不足道,這種思想表現的阻力就越小,就越容易進入意識,當人們的意識留意到這個現象時,對這個問題的解釋就越容易。
如我們一旦注意到自己的口誤,便會立即予以糾正。
當動機來源于真正壓抑的沖動時,就必須仔細地分析才能夠得到解釋,有時還要渡過很多難關才會最終找到問題的答案。
通過對這些材料的分析,無疑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尋找決定這些失誤和偶然行為産生的心理原因時,必須沿着其他的途徑、用不同的方法。
通過我們的讨論,讀者會看到破殼的迹象,即這個學科是屬于一個非常廣闊的領域的。
如果有人要過高地估計自己對現代心理生活的了解,隻要提到記憶的機能就足以使他謙虛起來。
沒有任何一個心理學理論能夠成功地對記憶和遺忘這種基本現象做出說明。
事實上,對實際觀察到的東西的分析才剛剛開始,今天,就記憶和遺忘而言,遺忘更是一個難解之謎。
我們在研究夢和其他心理現象時了解到,我們思考的一些東西在很久以前就被遺忘了,但是突然某一天它又闖入了我們的意識。
誠然,我們已經獲得的一些認識已經被人們廣為接受,我們認為,遺忘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這一過程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我們強調這樣的事實:遺忘對獲得的印象有特定的選擇性,同樣對每一個印象或經曆的細節也有相應的選擇性。
我們知道,一些被遺忘的東西又被人們想起來,或又被喚醒,這是有條件的。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這些條件的理解是多麼的不完善和難以令人滿意。
我們可以看一下這樣兩個人的情況,他們接受的是相同的外部刺激,他們結伴外出旅行。
在以後的某一天交換他們的見聞,結果往往是這樣的,一個人對之有很深印象的東西被另一個人完全忘掉了,好像他從來沒有經曆過似的。
那些決定對記憶進行選擇的因素,很明顯仍未被我們認識到。
為了能夠對了解決定遺忘的這些因素做出一點貢獻,我将對自己的遺忘情況進行精神分析,以此作為一種實際行動。
我關注過很多類似的情況,由于期望了解一些想得到的東西,因此,對這種情況下的遺忘感到頗為驚奇。
年輕的時候,我的記憶力超群,當我還是一個中學生時,就能記住閱讀過的每一頁作為我的一種功課。
在上大學之前,聽完一個自然科學方面的講座後,我幾乎可以逐字地将它們寫下來。
在最後醫學考試的緊要關頭,我再次充分利用了固有的這個能力,因為就很多科目而言,我都很流利地寫出了答案,就像是對以很快的速度讀完的課本内容的回憶一樣。
從此,我對記憶的控制變得黯然失色了,但到目前為止,我仍能記住一些本以為不可能記住的東西。
例如,在會見時,一個患者說以前我見過他,但我既想不起來這個事實,也記不起來是什麼時間,我便通過猜測回憶:很快地想到幾年前,然後再追溯到現在,在很多情況下,通過對患者的記錄,以及來自患者的一些确切的消息,和我回憶起來的内容進行對照,結果發現,我對以前的咨詢細節記得很清楚,對十年内的時間記憶誤差很少超過半年。
有一次,我遇到一個較陌生的朋友,出于禮貌我問到了他的小兒子,如果他描述一下他的小兒子的成長過程,我會想到這個孩子的年齡,然後我将猜測和這個父親告訴的情況加以對比,誤差幾乎沒有超過一個月,對他的大兒子的評價也沒有超過三個月,盡管我說不出評價的基礎。
後來我就更大膽了,我會很自然地說出猜測,這樣就不會使這個父親因為我不關心他的孩子而認為我忽視他。
通過喚起潛意識記憶的方式,我擴展了自己的有意記憶,由此可見,這種潛意識記憶的範圍是相當廣泛的。
我想報告一些典型的遺忘例子,其中有很多是對我自己的觀察。
我将遺忘分為兩種:一是對印象的遺忘,或對知識的遺忘;二是對意向的遺忘,或對要做的事情的忽略。
先說明我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所得出的一個普遍的結論:在任何情況下,不愉快的動機都是遺忘産生的基礎。
(1)一個夏天的假日,妻子使我非常生氣,盡管事情的起因微不足道。
我們在一家餐館吃飯,對面是一個我認識的來自維也納的先生,毫無疑問他也認識我,但我有足夠的原因不想和他恢複關系。
我的妻子僅僅聽說過這個有點名氣的人的名字,便很關切地傾聽他和他身邊的人的談話,并不時地接着他們的話題向我提出一些問題。
我忍無可忍,最後終于爆發了。
幾周後,在我向一個親戚抱怨妻子的這一行為時,竟回憶不起來他們當時談話的任何内容。
我是一個比較妒忌别人的人,不會将使我煩惱的細節忘掉,這次健忘的表現的動機出于對妻子的考慮。
前不久,又有一次相同的經曆,我很想将幾小時前妻子講的一個笑話講給朋友聽,但無論如何也講不出,我忘記妻子說了些什麼,當我問了妻子後才想起來,其原因也不難理解,它與我們關心的一個令人煩惱的問題密切相連。
(2)東西的誤置,實際上是對這個東西放的地點的遺忘。
在看書和寫作時,我對桌子上放的東西是很熟悉的,會信手将自己想要的東西拿過來,因為人們的習慣不同。
但最近我将剛剛寄給我的一份書的目錄給誤置了,結果再也找不到這本書,實際上我正想找另一本書,其中有對我要找的這本書的說明,書的作者很有頭腦且風格活潑,我較喜歡這樣的風格,他對心理學的看法以及其關于文明史的知識,我認為很有價值。
誤置這本書的根本原因可能是這樣的:我習慣于将這個作者的書借給熟人,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