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愛與依戀
關燈
小
中
大
面。
他感到自己的權利被推翻了、被剝削了、被損害了。
他把妒忌的仇恨投向新生兒,并怨恨不忠實的母親,這種怨恨經常表現為他的行為變得令人讨厭。
他可能變得淘氣、易怒和不聽話,并放棄了他在控制排洩中的進步。
人們很早就已熟悉了這一切,并承認這一切都是不言自明的,但我們對于這些妒忌沖動的強度、持續存在的頑固性,以及對其日後發展影響的重要性,很少形成一個正确的觀念,尤其是當這種妒忌在兒童後期不斷地受到新的刺激時,更是如此。
即便這個兒童碰巧仍為母親所偏愛,結果也差不多。
兒童對愛的要求是沒有止境的,他們需要的是專一的愛,不允許他人與之分享。
兒童對母親所懷敵意的根源,在于他多樣化的性願望。
這些願望随着力比多的發展而變化,而且大部分不能得到滿足。
如果母親禁止孩子與生殖器有關的快感活動,經常采用嚴厲的威脅方式和各種令人不快的動作,而這些活動歸根結底又是她自己介紹給孩子的,那麼最強烈的挫折就會在陽具欲期發生。
人們會認為,這些理由足以說明女孩疏遠母親的原因。
如果真是如此,人們就會推斷,這種對母親的厭惡感必然起源于兒童性欲的特征、兒童對愛的要求的無節制性特征和他們性願望的不可實現性。
的确可以認為,兒童的第一個愛戀關系注定是要消亡的,其原因正是因為它是第一個愛戀關系,也是因為這些早期的對對象的貫注,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
強烈的攻擊性傾向總是伴随着強烈的愛,兒童對其對象的愛愈強烈,對來自對象的失望和挫折就愈敏感。
最後,這種愛就必定會屈從于積累起來的仇恨。
關于在性愛貫注中存在着一種諸如上述原始心理矛盾的觀點,可能會遭到反對。
人們可能指出,正是母親與孩子關系這種特性,以同樣的必然性導緻了兒童的愛的毀滅;因為雖然是最溫柔的撫養,也無法避免運用強制手段和采用各種約束,而且任何這種對兒童自由的幹預,作為一種反應,都必定會激起兒童的叛逆性和攻擊性傾向。
我認為,關于這些可能性的讨論大概是最有趣的,但忽然出現了另一種反對意見,它使我們的興趣有所改變。
所有這些因素&mdash&mdash冷遇、對愛的失望、妒忌、因禁忌而産生的誘奸,畢竟也都在男孩與母親的關系中起作用,但卻不能使他疏遠母本對象。
除非我們能夠找到某種東西,它為女孩所特有,不存在或不以同樣的方式存在于男孩身上,否則,我們就不能解釋女孩對母親依戀的終止現象。
相信我們已經發現了這種特殊因素,而且的确是在期望的地方發現的,盡管是以某種令人吃驚的方式發現的。
這種特殊因素存在于&ldquo閹割情結&rdquo之中,這正是我們所期望發現的地方,解剖學上的差别(兩性間的)最終必将表現為心理學的結果。
然而,精神分析表明,女孩堅持母親要對她們缺失一根陰莖負責,她們因此處于不利地位而不原諒母親,這是出乎我們意料的。
我們認為女人也具有閹割情結。
盡管該情結的内容在女孩身上與在男孩身上不同,但仍有足夠的理由說女孩有閹割情結。
男孩從對女性生殖器的觀察中認識到,他們如此寶貴的器官并非一定要與身體相伴随,在此之後他們才産生了閹割情結。
在這種情結中,當他想起因玩弄那個器官而招緻威脅時,便開始信以為真,并處于受閹割的恐懼的影響之下。
這種恐懼成為他以後發展的最強烈的動力。
女孩的閹割情結也是産生于對異性生殖器的觀察。
她們馬上注意到兩性器官的差别,而且必須承認這種區别的意義。
她們感到非常委屈,經常表示也要&ldquo有像那樣的東西&rdquo,認為自己成為受害者,這種忌妒與羨慕将在其發展和性格的形成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迹。
即使是在兒童最受寵愛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消耗大量的心理能力,這種忌妒與羨慕是不可克服的。
女孩對她沒有陰莖這一事實的承認,絕非意味着她很容易屈服于這個事實。
相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她會繼續堅持希望自己獲得像陰莖那樣的東西,并且過了許多年後,她仍相信這種可能性。
精神分析還表明,當兒童對現實的認識否定了這個願望實現的可能性後,該願望就繼續存在于潛意識中,并保持着相當可觀的貫注能量。
這個獲得陰莖的渴望,最終可能會不顧一切地形成某種動機。
該動機促使一個成年婦女接受精神分析,而且她們在精神分析中合乎情理地期望得到的東西,如從事智力工作的能力,可能常被認為是這種被壓抑願望的升華的變形。
人們無法懷疑這種對陰莖的忌妒與羨慕的重要性。
如果我斷言,忌妒和羨慕在女人心理生活中比在男人心理生活中作用更大,就可以以此為男女不公正的一個實例。
我并不認為忌妒和羨慕這些特征不存在于男人身上,也不認為它們存在于女人身上的根源隻在于對陰莖的羨慕,而是傾向于主張,它們在女人身上更加重要的原因在于陰莖嫉妒的影響。
然而,有些精神分析專家則表現出一種貶低女孩初期的陰莖嫉妒在陽具欲期的重要性的傾向。
他們主張,從女人這種态度中發現的東西,基本上是一個二次結構。
該結構是女性在後期發生心理沖突,并倒退到這種早期幼兒沖動的場合中産生的。
不過,這是深蘊心理學的一般問題。
在許多病理學的異常的本能态度中,會産生下述問題:這些本能行為的強度有多少應歸于早期幼兒的固執作用,又有多少應歸于後期經驗和發展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該問題幾乎一直是我們在關于神經症病因的論述中,提出的那種相互補充的問題。
這兩個因素以不同的重要性在病因中起作用,在這方面的作用小些,在另一方面的作用就會大些,以此達到平衡。
幼兒期的因素在所有場合中都建立了模式,盡管通常是決定性的,但它并不總是決定着這個問題。
正是在這一場合中,我要論證幼兒期因素的優勢。
發現自己被閹割是女孩成長中的一個轉折點。
由此出發有三條可能的發展路線:第一條導緻性約束或神經症;第二條導緻女性性格向&ldquo男性化情結&rdquo方向轉變;第三條導緻正常的女性氣質。
第一條路線的基本内容如下:小女孩至此仍以男性方式生活,她能夠通過使陰蒂興奮獲得快感,并把這種活動與她指向母親的性願望聯系起來。
現在,由于受到陰莖嫉妒的影響,她失去了男性生殖器性欲意義上的快樂。
因為與男孩的那個遠為優越的家夥相比,她的&ldquo自愛心&rdquo受到了損傷,結果,她放棄了通過手淫從陰蒂中獲得的滿足感,否定了她對母親的愛。
與此同時,她大部分的一般性性傾向并未受到經常性的壓抑。
無疑,她對母親的疏遠不是突然發生的,一開始她隻是把閹割視為個人的不幸,後來才逐漸延伸到其他女人中,最後才延伸到她的母親身上。
她的愛是指向她的具有陽具欲望的母親,由于發現母親也被閹割了,她就不可能再把母親作為對象,以緻長時期積累起來的仇恨動機占了上風。
因此,這就意味着,對于女孩來說,就像對于男孩和後來可能對于男人來說一樣,由于發現女性缺少陰莖,她們的價值就降低了。
神經症患者把其患病的重要原因歸于手淫。
他們要手淫為所有的煩惱負責,我們很難使他們認識到自己錯了。
然而,事實上,我們應該承認他們是對的,因為手淫是他們幼兒期性欲發洩的動力,而他們的确飽受這種性欲的不良發展之苦。
不過,神經症患者大多譴責的是青春期的手淫,大多忘記了早期幼兒的手淫,而這種手淫才是問題真正的症結所在,應該怎樣幫助兒童戒除手淫,這個問題使我陷入尴尬的境地。
我能夠從所涉及的女孩的發展中,提供兒童本人努力擺脫手淫的例子,但她并不總是能成功地擺脫手淫。
如果對陰莖嫉妒激起了反對陰莖手淫的強烈沖動,而陰蒂手淫仍拒絕讓步,于是就發生了一場争奪自由的激烈鬥争。
在這場鬥争中,女孩似乎自己接替了被其疏遠的母親的角色,并在反對從陰蒂獲取滿足的努力中,表現出自己對低劣的陰蒂的全部不滿。
許多年以後,她的手淫活動雖然很早就已被壓抑了,但對手淫的興趣仍然持續存在,應當把這種興趣解釋為一種抑制,是對仍令人擔心的引誘的防禦。
這種興趣表現為對那些遇到類似困難的人的同情,它在締結婚姻的行動中起動機的作用,而且的确可以決定對丈夫或愛人的選擇。
取締早期幼兒手淫确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或尋常的事。
随着陰蒂手淫的放棄,女孩也放棄了一定程度的主動性。
現在被動性占了優勢,而且在被動的本能沖動的幫助下,女孩基本上完成了向父親的轉移。
上述發展的浪潮把女孩在陽具欲期的主動性滌掃殆盡,從而為形成女性氣質清掃了基地。
如果主動性在這一滌掃過程中沒有因壓抑而喪失太多,那麼這種女性氣質就可能是正常的。
女孩轉向父親的願望最初無疑就是對陰莖的願望,這種願望已遭到母親的拒絕,現在她寄希望于父親。
然而,如果對陽具的願望被對嬰兒的願望所取代,也就是說,按照古代的象征性的&ldquo等同式&rdquo,幼兒代替了陽具,那麼一種女性氣質也就随之建立起來了。
我們也注意到,早在平靜的陽具欲期,女孩就希望有個寶寶,這當然就是她玩弄布娃娃的意義。
不過,這個遊戲實際上并非女性氣質的表現,它是對母親的認同,企圖用主動性代替被動性。
她扮演母親的角色,而玩偶則成了她自己,現在她能為寶寶做一切她母親曾為她做的事情。
一直到對陽具的願望産生了,布娃娃才變成了來自女孩父親的一個寶貝,此後又變為最強烈的女性願望這一目的。
如果後來這種有個寶寶的願望在現實中實現了,女孩就會覺得非常快樂;如果這個寶寶是一個具有女孩所渴望的陽具的小男孩,她就會非常快樂。
在&ldquo來自父親的寶寶&rdquo這一複合描述中,給予充分強調的是嬰兒而不是父親。
那種對擁有陽具的古老的男性願望,仍然以同樣的方式依稀可見于業已形成的女性氣質之中。
但是,我們或許反而應當承認,這個對陽具的願望是一種十分典型的女性願望。
随着對陽具&mdash&mdash幼兒的願望轉移到她的父親身上,女孩就已進入俄狄浦斯情結的狀态。
她對母親的那種重新産生的仇恨,現在大大加強了,因為母親變成了女孩的競争者,她從女孩父親那裡得到了女孩所想得到的一切。
按照我們的觀點,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結,在她前俄狄浦斯時期對母親的依戀中已隐藏了很長時間,但是它仍然十分重要,并為其後産生了種種長久持續的固着作用。
對女孩而言,俄狄浦斯狀态是她漫長而艱難發展的結果;它是一種初步的解決,一種
他感到自己的權利被推翻了、被剝削了、被損害了。
他把妒忌的仇恨投向新生兒,并怨恨不忠實的母親,這種怨恨經常表現為他的行為變得令人讨厭。
他可能變得淘氣、易怒和不聽話,并放棄了他在控制排洩中的進步。
人們很早就已熟悉了這一切,并承認這一切都是不言自明的,但我們對于這些妒忌沖動的強度、持續存在的頑固性,以及對其日後發展影響的重要性,很少形成一個正确的觀念,尤其是當這種妒忌在兒童後期不斷地受到新的刺激時,更是如此。
即便這個兒童碰巧仍為母親所偏愛,結果也差不多。
兒童對愛的要求是沒有止境的,他們需要的是專一的愛,不允許他人與之分享。
兒童對母親所懷敵意的根源,在于他多樣化的性願望。
這些願望随着力比多的發展而變化,而且大部分不能得到滿足。
如果母親禁止孩子與生殖器有關的快感活動,經常采用嚴厲的威脅方式和各種令人不快的動作,而這些活動歸根結底又是她自己介紹給孩子的,那麼最強烈的挫折就會在陽具欲期發生。
人們會認為,這些理由足以說明女孩疏遠母親的原因。
如果真是如此,人們就會推斷,這種對母親的厭惡感必然起源于兒童性欲的特征、兒童對愛的要求的無節制性特征和他們性願望的不可實現性。
的确可以認為,兒童的第一個愛戀關系注定是要消亡的,其原因正是因為它是第一個愛戀關系,也是因為這些早期的對對象的貫注,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
強烈的攻擊性傾向總是伴随着強烈的愛,兒童對其對象的愛愈強烈,對來自對象的失望和挫折就愈敏感。
最後,這種愛就必定會屈從于積累起來的仇恨。
關于在性愛貫注中存在着一種諸如上述原始心理矛盾的觀點,可能會遭到反對。
人們可能指出,正是母親與孩子關系這種特性,以同樣的必然性導緻了兒童的愛的毀滅;因為雖然是最溫柔的撫養,也無法避免運用強制手段和采用各種約束,而且任何這種對兒童自由的幹預,作為一種反應,都必定會激起兒童的叛逆性和攻擊性傾向。
我認為,關于這些可能性的讨論大概是最有趣的,但忽然出現了另一種反對意見,它使我們的興趣有所改變。
所有這些因素&mdash&mdash冷遇、對愛的失望、妒忌、因禁忌而産生的誘奸,畢竟也都在男孩與母親的關系中起作用,但卻不能使他疏遠母本對象。
除非我們能夠找到某種東西,它為女孩所特有,不存在或不以同樣的方式存在于男孩身上,否則,我們就不能解釋女孩對母親依戀的終止現象。
相信我們已經發現了這種特殊因素,而且的确是在期望的地方發現的,盡管是以某種令人吃驚的方式發現的。
這種特殊因素存在于&ldquo閹割情結&rdquo之中,這正是我們所期望發現的地方,解剖學上的差别(兩性間的)最終必将表現為心理學的結果。
然而,精神分析表明,女孩堅持母親要對她們缺失一根陰莖負責,她們因此處于不利地位而不原諒母親,這是出乎我們意料的。
我們認為女人也具有閹割情結。
盡管該情結的内容在女孩身上與在男孩身上不同,但仍有足夠的理由說女孩有閹割情結。
男孩從對女性生殖器的觀察中認識到,他們如此寶貴的器官并非一定要與身體相伴随,在此之後他們才産生了閹割情結。
在這種情結中,當他想起因玩弄那個器官而招緻威脅時,便開始信以為真,并處于受閹割的恐懼的影響之下。
這種恐懼成為他以後發展的最強烈的動力。
女孩的閹割情結也是産生于對異性生殖器的觀察。
她們馬上注意到兩性器官的差别,而且必須承認這種區别的意義。
她們感到非常委屈,經常表示也要&ldquo有像那樣的東西&rdquo,認為自己成為受害者,這種忌妒與羨慕将在其發展和性格的形成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迹。
即使是在兒童最受寵愛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消耗大量的心理能力,這種忌妒與羨慕是不可克服的。
女孩對她沒有陰莖這一事實的承認,絕非意味着她很容易屈服于這個事實。
相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她會繼續堅持希望自己獲得像陰莖那樣的東西,并且過了許多年後,她仍相信這種可能性。
精神分析還表明,當兒童對現實的認識否定了這個願望實現的可能性後,該願望就繼續存在于潛意識中,并保持着相當可觀的貫注能量。
這個獲得陰莖的渴望,最終可能會不顧一切地形成某種動機。
該動機促使一個成年婦女接受精神分析,而且她們在精神分析中合乎情理地期望得到的東西,如從事智力工作的能力,可能常被認為是這種被壓抑願望的升華的變形。
人們無法懷疑這種對陰莖的忌妒與羨慕的重要性。
如果我斷言,忌妒和羨慕在女人心理生活中比在男人心理生活中作用更大,就可以以此為男女不公正的一個實例。
我并不認為忌妒和羨慕這些特征不存在于男人身上,也不認為它們存在于女人身上的根源隻在于對陰莖的羨慕,而是傾向于主張,它們在女人身上更加重要的原因在于陰莖嫉妒的影響。
然而,有些精神分析專家則表現出一種貶低女孩初期的陰莖嫉妒在陽具欲期的重要性的傾向。
他們主張,從女人這種态度中發現的東西,基本上是一個二次結構。
該結構是女性在後期發生心理沖突,并倒退到這種早期幼兒沖動的場合中産生的。
不過,這是深蘊心理學的一般問題。
在許多病理學的異常的本能态度中,會産生下述問題:這些本能行為的強度有多少應歸于早期幼兒的固執作用,又有多少應歸于後期經驗和發展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該問題幾乎一直是我們在關于神經症病因的論述中,提出的那種相互補充的問題。
這兩個因素以不同的重要性在病因中起作用,在這方面的作用小些,在另一方面的作用就會大些,以此達到平衡。
幼兒期的因素在所有場合中都建立了模式,盡管通常是決定性的,但它并不總是決定着這個問題。
正是在這一場合中,我要論證幼兒期因素的優勢。
發現自己被閹割是女孩成長中的一個轉折點。
由此出發有三條可能的發展路線:第一條導緻性約束或神經症;第二條導緻女性性格向&ldquo男性化情結&rdquo方向轉變;第三條導緻正常的女性氣質。
第一條路線的基本内容如下:小女孩至此仍以男性方式生活,她能夠通過使陰蒂興奮獲得快感,并把這種活動與她指向母親的性願望聯系起來。
現在,由于受到陰莖嫉妒的影響,她失去了男性生殖器性欲意義上的快樂。
因為與男孩的那個遠為優越的家夥相比,她的&ldquo自愛心&rdquo受到了損傷,結果,她放棄了通過手淫從陰蒂中獲得的滿足感,否定了她對母親的愛。
與此同時,她大部分的一般性性傾向并未受到經常性的壓抑。
無疑,她對母親的疏遠不是突然發生的,一開始她隻是把閹割視為個人的不幸,後來才逐漸延伸到其他女人中,最後才延伸到她的母親身上。
她的愛是指向她的具有陽具欲望的母親,由于發現母親也被閹割了,她就不可能再把母親作為對象,以緻長時期積累起來的仇恨動機占了上風。
因此,這就意味着,對于女孩來說,就像對于男孩和後來可能對于男人來說一樣,由于發現女性缺少陰莖,她們的價值就降低了。
神經症患者把其患病的重要原因歸于手淫。
他們要手淫為所有的煩惱負責,我們很難使他們認識到自己錯了。
然而,事實上,我們應該承認他們是對的,因為手淫是他們幼兒期性欲發洩的動力,而他們的确飽受這種性欲的不良發展之苦。
不過,神經症患者大多譴責的是青春期的手淫,大多忘記了早期幼兒的手淫,而這種手淫才是問題真正的症結所在,應該怎樣幫助兒童戒除手淫,這個問題使我陷入尴尬的境地。
我能夠從所涉及的女孩的發展中,提供兒童本人努力擺脫手淫的例子,但她并不總是能成功地擺脫手淫。
如果對陰莖嫉妒激起了反對陰莖手淫的強烈沖動,而陰蒂手淫仍拒絕讓步,于是就發生了一場争奪自由的激烈鬥争。
在這場鬥争中,女孩似乎自己接替了被其疏遠的母親的角色,并在反對從陰蒂獲取滿足的努力中,表現出自己對低劣的陰蒂的全部不滿。
許多年以後,她的手淫活動雖然很早就已被壓抑了,但對手淫的興趣仍然持續存在,應當把這種興趣解釋為一種抑制,是對仍令人擔心的引誘的防禦。
這種興趣表現為對那些遇到類似困難的人的同情,它在締結婚姻的行動中起動機的作用,而且的确可以決定對丈夫或愛人的選擇。
取締早期幼兒手淫确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或尋常的事。
随着陰蒂手淫的放棄,女孩也放棄了一定程度的主動性。
現在被動性占了優勢,而且在被動的本能沖動的幫助下,女孩基本上完成了向父親的轉移。
上述發展的浪潮把女孩在陽具欲期的主動性滌掃殆盡,從而為形成女性氣質清掃了基地。
如果主動性在這一滌掃過程中沒有因壓抑而喪失太多,那麼這種女性氣質就可能是正常的。
女孩轉向父親的願望最初無疑就是對陰莖的願望,這種願望已遭到母親的拒絕,現在她寄希望于父親。
然而,如果對陽具的願望被對嬰兒的願望所取代,也就是說,按照古代的象征性的&ldquo等同式&rdquo,幼兒代替了陽具,那麼一種女性氣質也就随之建立起來了。
我們也注意到,早在平靜的陽具欲期,女孩就希望有個寶寶,這當然就是她玩弄布娃娃的意義。
不過,這個遊戲實際上并非女性氣質的表現,它是對母親的認同,企圖用主動性代替被動性。
她扮演母親的角色,而玩偶則成了她自己,現在她能為寶寶做一切她母親曾為她做的事情。
一直到對陽具的願望産生了,布娃娃才變成了來自女孩父親的一個寶貝,此後又變為最強烈的女性願望這一目的。
如果後來這種有個寶寶的願望在現實中實現了,女孩就會覺得非常快樂;如果這個寶寶是一個具有女孩所渴望的陽具的小男孩,她就會非常快樂。
在&ldquo來自父親的寶寶&rdquo這一複合描述中,給予充分強調的是嬰兒而不是父親。
那種對擁有陽具的古老的男性願望,仍然以同樣的方式依稀可見于業已形成的女性氣質之中。
但是,我們或許反而應當承認,這個對陽具的願望是一種十分典型的女性願望。
随着對陽具&mdash&mdash幼兒的願望轉移到她的父親身上,女孩就已進入俄狄浦斯情結的狀态。
她對母親的那種重新産生的仇恨,現在大大加強了,因為母親變成了女孩的競争者,她從女孩父親那裡得到了女孩所想得到的一切。
按照我們的觀點,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結,在她前俄狄浦斯時期對母親的依戀中已隐藏了很長時間,但是它仍然十分重要,并為其後産生了種種長久持續的固着作用。
對女孩而言,俄狄浦斯狀态是她漫長而艱難發展的結果;它是一種初步的解決,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