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部 死亡——長着翅膀的預言家
關燈
小
中
大
繞過他,把他遺忘,仿佛他根本就不曾存在似的。
他找到一本已經陳舊得發黃的筆記本,隻見封皮上寫着标題是:禽類。
他把這個筆記本放到一旁。
最近幾年,他幾乎沒有研究飛行器,可是他卻一直想着它。
觀察着這隻被馴化了的燕子飛翔,他感到一個新的構想又在他的頭腦裡醞釀成熟,他決定再進行最後一次試驗,這是最後的希望,也許是愚蠢的,但是如果創造出人的翅膀,将會挽救他一生的勞動,證明它沒有白費。
他以一種頑強的精神開始了這項新的工作,就像畫《先知約翰》時那樣狂熱和匆忙。
他不再想到死亡,戰勝了體弱和疾病,廢寝忘食,一坐就是夜以繼日,專心一意地埋頭于繪圖和運算。
弗蘭切斯科有時覺得他不是在工作,而是像個瘋子似的在胡搞亂來。
學生越來越驚恐和悲哀地看着老師的臉,隻見這張臉抽搐得扭曲了,露出一種絕望的神情,這好像是憤怒,好像是意志的努力&mdash&mdash希望實現不可能達到的目标,人類有了這種希望就不能不受到懲罰。
幾個星期過去了。
梅利齊與老師寸步不離,夜裡也不去睡覺。
過了三夜以後,極度的疲憊終于征服了弗蘭切斯科。
他在熄滅了的爐竈旁蜷曲在靠背椅上打個盹。
窗戶上已經出現拂曉時的灰白色。
睡醒了的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列奧納多坐在一張小桌子旁,手裡拿着鵝毛筆,彎着腰,在紙上書寫着密密麻麻的數字。
突然間,他的身體輕輕一搖晃,鵝毛筆從手裡掉下來,頭耷拉下來,越來越低。
他做了一次努力想要站起來,想要召喚弗蘭切斯科,可是剛剛發出的叫喊聲卻停滞在嘴唇上了,整個身軀沉重地倒在桌子上,把桌子撞倒了。
蠟燭掉到地上。
梅利齊被響聲驚醒,跳起來。
在昏暗的晨曦中,他看見老師躺在地上,桌子翻倒了,蠟燭熄滅了,紙片散亂在地上。
受到驚吓的燕子在屋裡盤旋起來,扇動着的翅膀觸到天棚上和牆壁上。
弗蘭切斯科明白了,老師又發病了。
病人好幾天昏迷不醒,躺在床上不斷說胡話,仍然繼續數學運算。
他蘇醒過來以後馬上就要繪制飛行器構造圖。
&ldquo不行,老師,您不能任性!&rdquo弗蘭切斯科叫喊道,&ldquo我甯肯死,也不準許您在完全康複之前動手工作&hellip&hellip&rdquo &ldquo放到什麼地方去了?&rdquo病人懊喪地問道。
&ldquo不管放到什麼地方去了,您都不必擔心&mdash&mdash會妥善保管好的。
等到您起床以後,全都歸還您&hellip&hellip&rdquo &ldquo放到什麼地方去了?&rdquo列奧納多又重複了一遍。
&ldquo拿到閣樓上去了,并且把門上了鎖。
&rdquo &ldquo鑰匙在哪兒?&rdquo &ldquo在我這裡。
&rdquo &ldquo給我。
&rdquo &ldquo得了吧,先生,您要它有什麼用?&rdquo &ldquo給我,快點兒!&rdquo 弗蘭切斯科故意拖延。
病人的兩眼閃着怒火。
為了不激怒他,梅利齊把鑰匙給了他。
列奧納多把鑰匙藏在枕頭底下,這才放心。
他的病情開始好轉,比弗蘭切斯科設想的要快。
4月初,有一天過得很平靜,跟胡利埃莫修士一起下象棋。
晚上,弗蘭切斯科由于一連數夜沒有睡覺而筋疲力盡,坐在老師腳下的長椅上,頭靠在行李上打起瞌睡來。
突然,他好像是被人猛然推了一下,驚醒了。
他聽了聽,聽不見老師入睡的呼吸聲。
小燈熄滅了。
他點上燈,發現床上空了;他找遍了樓上所有的房間,把巴蒂斯塔·維蘭尼斯叫醒&mdash&mdash他也沒有看見列奧納多。
弗蘭切斯科想要到樓下畫室去看看,可是想起了藏在閣樓上的圖紙,便往那裡跑去,推開沒有上鎖的門,發現列奧納多沒有穿好衣服坐在地闆上,他面前一個木箱子翻過來充當桌子,他在一個小蠟頭微弱的光亮下書寫&mdash&mdash可能是在為機器進行運算,嘴裡很快地嘟哝着,好像是在說夢呓。
這種嘟哝聲,還有那雙閃閃發亮的眼睛、蓬亂的白發、由于精神高度集中而皺起的眉毛、向下耷拉着的癟嘴角&mdash&mdash整個這張臉都顯示出衰老無力,讓人覺得很陌生,好像是以前沒有見到過,弗蘭切斯科感到可怕,停在門口不敢走進去。
列奧納多突然抓起鉛筆,在一張紙上用力劃掉密密麻麻的數字,結果折斷了筆尖,然後回頭看看,發現了學生,臉色煞白,站了起來,身體搖搖晃晃。
弗蘭切斯科奔過去攙住他。
&ldquo我跟你說過,&rdquo老師奇怪地冷笑着,小聲說道,&ldquo弗蘭切斯科,我很快就會結束。
你看,現在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
現在你不必擔心了,我再不幹了。
夠了!我老啦,愚蠢了,比亞斯特羅還愚蠢。
什麼都不知道。
以前知道的,現在也都忘了。
我搞什麼翅膀呢&hellip&hellip見鬼去吧,讓一切都見鬼去吧!&rdquo 他從桌子上抓起那些紙,揉成一團,撕得粉碎。
他的病情從那天起惡化了。
梅利齊預感到他這次已經站不起來了。
病人有時一連數天昏迷不醒。
弗蘭切斯科在宗教上很虔誠。
他純樸地相信教會所教的一切。
凡是與列奧納多有過密切交往的人都受到了他那&ldquo有害的妖術&rdquo的惡劣影響,唯有弗蘭切斯科沒有受到。
他知道老師不會履行教會的各種儀式,可是憑着愛的本能,仍然覺得列奧納多并不是個不信神的人。
他對此并沒有深入考慮,也沒有詢問。
可是一想到老師有可能死前不進行忏悔,他不禁驚懼起來。
他為了拯救老師的靈魂,甯可把自己的靈魂貢獻出來,但他卻不能跟他談這個問題。
一天夜裡,他坐在病人床頭,一邊看着他,一邊思考着這個可怕的問題。
&ldquo你在想什麼呢?&rdquo列奧納多問道。
&ldquo胡利埃莫修士今天上午來過,&rdquo弗蘭切斯科說,有些答非所問,&ldquo想要見見您。
我說不能見&hellip&hellip&rdquo 老師直盯着他的眼睛,隻見那裡面表現出哀求、恐懼和期望的神色。
&ldquo弗蘭切斯科,你想的不是這個。
你為什麼不願意告訴我?&rdquo 學生沉默不語,低下了頭。
列奧納多全都明白了。
他把臉轉去,現出陰郁的神色。
他一直想要死的時候能跟活着時一樣&mdash&mdash自由自在和真誠坦率。
可是又很可憐弗蘭切斯科:難道現在在面臨死亡的最後時刻裡攪亂他的信仰嗎?讓這個唯一沒有受到他的不良影響的學生受到誘惑嗎? 他又看了看學生,把自己一隻骨瘦如柴的手放在他的手上,微笑着小聲說道: &ldquo我的孩子,你打發人去找胡利埃莫修士,請他明天上午過來。
我想要進行忏悔和領聖餐。
也請吉利昂先生過來一趟。
&rdquo 弗蘭切斯科什麼都沒有回答,隻是懷着無限感激的心情親吻了列奧納多的手。
九 第二天是4月23日,耶稣受難周的星期六,公證人吉利昂先生來了以後,列奧納多把自己的遺願告訴了他:四百佛羅倫作為遺産留給幾個弟弟&mdash&mdash以此表示跟他們結束訴訟而完全和解&mdash&mdash這筆錢可暫時由佛羅倫薩市新聖瑪麗亞教堂的财務總管代為保存;把書籍、科學儀器、機器、手稿以及尚未從國王财政部領到的剩餘部分俸祿留給弗蘭切斯科·梅利齊;把杜克盧城堡裡一切家什以及坐落在米蘭韋切利城門外的葡萄園一半留給仆人巴蒂斯塔·維拉尼斯,該葡萄園的另一半留給學生安得雷亞·薩拉伊諾。
至于安葬儀式等事宜,他請公證人按梅利齊的意見辦理,因為他已經指定梅利齊為遺囑執行人。
弗蘭切斯科和吉利昂先生一起決定這樣來安排殡葬事宜,以便表明列奧納多跟種種謠傳恰好相反,至死都是天主教忠誠的兒子。
病人對這樣的安排表示贊同,希望弗蘭切斯科要設法使出殡安葬儀式隆重,因此舉行安魂彌撒時不是像所設想的那樣點燃八磅蠟燭,而是點燃九磅蠟燭,布施給乞丐的錢不是五十個土倫蘇,而是七十個。
遺囑準備好以後,隻需要見證人簽字了,可是列奧納多想起了自己的老女仆,廚娘瑪杜琳娜。
吉利昂先生不得不增加一個條款,讓她得到一件上好呢絨面料的黑衣服、一頂呢面毛皮帽子和兩個杜卡特金币&mdash&mdash算是對她多年來忠心耿耿的侍奉的褒獎。
死者對可憐的女仆的關注,讓弗蘭切斯科深為感動,讓他再一次體驗到所熟悉的憐憫之心。
胡利埃莫修士走進來,所有的人全都回避。
修士從病人的房間裡出來以後,告訴弗蘭切斯科,列奧納多懷着虔誠和對上帝的一片忠心履行了教會的一切儀式,使他徹底放下心來。
&ldquo不管人們怎樣談論他,我的孩子,&rdquo胡利埃莫修士最後說,&ldquo他證明自己沒有辜負上帝的神谕:&lsquo心地純潔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必定能見到神&rsquo15。
&rdquo 夜間,病人呼吸困難起來。
梅利齊擔心他死在自己的懷裡。
拂曉前&mdash&mdash這天是4月24日,基督複活的星期天&mdash&mdash病情有所好轉。
可是仍然喘息得很厲害,房間裡悶熱,弗蘭切斯科打開窗戶。
白色的鴿子在藍天上飛翔,複活節的鐘聲在空中回蕩。
可是瀕死者已經什麼都看不見了,什麼都聽不見了。
他覺得仿佛有一塊巨石落下來壓到他的身上,越來越沉;他想要坐起來,把石頭推開,可是辦不到&mdash&mdash使出最後的力量,他突然解脫了,扇動着兩隻巨大的翅膀,飛升起來;可是又有石頭落下來,越聚越多,壓迫着他;他再次進行掙紮,又取得了勝利,飛翔起來&mdash&mdash如此反複,無盡無休。
一次壓力比一次大,他用的力量也越來越大。
最後,他終于感到已經無力掙紮了,最後絕望地大叫一聲: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抛棄了我?&mdash&mdash于是他屈服了。
剛剛屈服&mdash&mdash他立刻明白了,石頭和翅膀,重壓和飛升,向上和向下&mdash&mdash原來是一回事:反正不是飛起來就是跌落下去。
他飛起來,跌下去,已經不知道這是無限運動在輕輕地波動,還是母親抱着他搖晃哄他睡覺。
周圍的人一連好幾天都覺得他的身體好像是活人一樣;可是他沒有複蘇過來。
終于在5月2日早晨,弗蘭切斯科和胡利埃莫修士發現他的呼吸在減弱。
修士念起了倒頭經。
過了一會兒,學生摸摸老師的心髒,感到已經不跳動了。
他給他合上了眼睛。
死者的臉沒有發生很大變化,表情還像生前常有的那樣&mdash&mdash安詳而又精神集中。
門窗都大敞四開&mdash&mdash弗蘭切斯科帶着巴蒂斯塔·維拉尼斯和年老的女仆瑪杜琳娜在洗遺體。
這時,近幾天來被人遺忘了的馴化的小燕子在樓下畫室裡感到了自由,經過樓梯和樓上的各個房間,飛進了安放死者的那個房間。
在他的上面盤旋了幾圈之後,也許是按照習慣,落到列奧納多兩隻交叉在胸前的手上。
周圍燃着安魂的蠟燭,在清晨的陽光下,燭光顯得很暗淡。
小燕子停了一會兒之後,突然飛起來,在室内又盤旋幾圈,然後從開着的窗戶向天上飛去,發出歡快的叫聲。
弗蘭切斯科覺得老師最後一次做了他所喜歡的事&mdash&mdash把帶翅膀的俘虜放歸自由的天地了。
根據死者的遺願,他的遺體停放了三天,但不是在太平間裡&mdash&mdash弗蘭切斯科不願意這樣&mdash&mdash而是在他咽氣的那個房間裡。
出殡儀式嚴格遵照遺囑中的規定舉行:教堂神父、誦經師、主教和副主教、修士護送棺椁;六十個乞丐拿着六十根蠟燭;安布瓦斯四座教堂做了三次大型彌撒和三十次小型彌撒,而且點了十磅重的粗蠟燭;七十個土倫蘇施舍給市立聖拉撒路醫院裡的窮人。
最虔誠的人們根據這些特征能夠确信,在安葬天主教會的一個忠誠的兒子。
他被安葬在聖弗洛倫騰修道院裡。
可是墳墓很快就被遺忘,跟地面一樣平了,安布瓦斯對他的記憶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列奧納多所安息的地方,是後人所不知的。
弗蘭切斯科把老師死亡的消息往佛羅倫薩寫信報告給了他的弟兄: &ldquo他對我來說比父親還重要,我無法表達他的死給我帶來的痛苦。
我隻要活在世上一天,便永遠悲痛地悼念他,因為他對我的愛是博大而又溫柔的。
我想,每一個人都因失去了這位偉大人物而悲痛,大自然再也不能造就另一個這樣的人物了。
&mdash&mdash如今,願上帝保佑他永遠安息吧。
&rdquo 注解: 1彭透斯企圖阻止人們信奉酒神狄俄倪索斯,因而被參加酒神節遊行的婦女們撕碎緻死。
2《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九節。
3《聖經·馬太福音》第三章第十一節。
4《路加福音》第四章第九至十二節。
5《路加福音》第四章第十三節。
6《路加福音》第十七章第六節和《馬可福音》第十一章第二十三節。
7《馬太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五、二十六節。
8《馬太福音》第十章第十六節。
9《馬太福音》第六章第二十五至二十八節。
10《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七節。
11《馬太福音》第十一章第十六節。
12《路加福音》第十二章第五十一節。
13《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第四十五至五十節。
14《約翰福音》第十一章第三十節。
15《馬太福音》第五章第八節。
他找到一本已經陳舊得發黃的筆記本,隻見封皮上寫着标題是:禽類。
他把這個筆記本放到一旁。
最近幾年,他幾乎沒有研究飛行器,可是他卻一直想着它。
觀察着這隻被馴化了的燕子飛翔,他感到一個新的構想又在他的頭腦裡醞釀成熟,他決定再進行最後一次試驗,這是最後的希望,也許是愚蠢的,但是如果創造出人的翅膀,将會挽救他一生的勞動,證明它沒有白費。
他以一種頑強的精神開始了這項新的工作,就像畫《先知約翰》時那樣狂熱和匆忙。
他不再想到死亡,戰勝了體弱和疾病,廢寝忘食,一坐就是夜以繼日,專心一意地埋頭于繪圖和運算。
弗蘭切斯科有時覺得他不是在工作,而是像個瘋子似的在胡搞亂來。
學生越來越驚恐和悲哀地看着老師的臉,隻見這張臉抽搐得扭曲了,露出一種絕望的神情,這好像是憤怒,好像是意志的努力&mdash&mdash希望實現不可能達到的目标,人類有了這種希望就不能不受到懲罰。
幾個星期過去了。
梅利齊與老師寸步不離,夜裡也不去睡覺。
過了三夜以後,極度的疲憊終于征服了弗蘭切斯科。
他在熄滅了的爐竈旁蜷曲在靠背椅上打個盹。
窗戶上已經出現拂曉時的灰白色。
睡醒了的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列奧納多坐在一張小桌子旁,手裡拿着鵝毛筆,彎着腰,在紙上書寫着密密麻麻的數字。
突然間,他的身體輕輕一搖晃,鵝毛筆從手裡掉下來,頭耷拉下來,越來越低。
他做了一次努力想要站起來,想要召喚弗蘭切斯科,可是剛剛發出的叫喊聲卻停滞在嘴唇上了,整個身軀沉重地倒在桌子上,把桌子撞倒了。
蠟燭掉到地上。
梅利齊被響聲驚醒,跳起來。
在昏暗的晨曦中,他看見老師躺在地上,桌子翻倒了,蠟燭熄滅了,紙片散亂在地上。
受到驚吓的燕子在屋裡盤旋起來,扇動着的翅膀觸到天棚上和牆壁上。
弗蘭切斯科明白了,老師又發病了。
病人好幾天昏迷不醒,躺在床上不斷說胡話,仍然繼續數學運算。
他蘇醒過來以後馬上就要繪制飛行器構造圖。
&ldquo不行,老師,您不能任性!&rdquo弗蘭切斯科叫喊道,&ldquo我甯肯死,也不準許您在完全康複之前動手工作&hellip&hellip&rdquo &ldquo放到什麼地方去了?&rdquo病人懊喪地問道。
&ldquo不管放到什麼地方去了,您都不必擔心&mdash&mdash會妥善保管好的。
等到您起床以後,全都歸還您&hellip&hellip&rdquo &ldquo放到什麼地方去了?&rdquo列奧納多又重複了一遍。
&ldquo拿到閣樓上去了,并且把門上了鎖。
&rdquo &ldquo鑰匙在哪兒?&rdquo &ldquo在我這裡。
&rdquo &ldquo給我。
&rdquo &ldquo得了吧,先生,您要它有什麼用?&rdquo &ldquo給我,快點兒!&rdquo 弗蘭切斯科故意拖延。
病人的兩眼閃着怒火。
為了不激怒他,梅利齊把鑰匙給了他。
列奧納多把鑰匙藏在枕頭底下,這才放心。
他的病情開始好轉,比弗蘭切斯科設想的要快。
4月初,有一天過得很平靜,跟胡利埃莫修士一起下象棋。
晚上,弗蘭切斯科由于一連數夜沒有睡覺而筋疲力盡,坐在老師腳下的長椅上,頭靠在行李上打起瞌睡來。
突然,他好像是被人猛然推了一下,驚醒了。
他聽了聽,聽不見老師入睡的呼吸聲。
小燈熄滅了。
他點上燈,發現床上空了;他找遍了樓上所有的房間,把巴蒂斯塔·維蘭尼斯叫醒&mdash&mdash他也沒有看見列奧納多。
弗蘭切斯科想要到樓下畫室去看看,可是想起了藏在閣樓上的圖紙,便往那裡跑去,推開沒有上鎖的門,發現列奧納多沒有穿好衣服坐在地闆上,他面前一個木箱子翻過來充當桌子,他在一個小蠟頭微弱的光亮下書寫&mdash&mdash可能是在為機器進行運算,嘴裡很快地嘟哝着,好像是在說夢呓。
這種嘟哝聲,還有那雙閃閃發亮的眼睛、蓬亂的白發、由于精神高度集中而皺起的眉毛、向下耷拉着的癟嘴角&mdash&mdash整個這張臉都顯示出衰老無力,讓人覺得很陌生,好像是以前沒有見到過,弗蘭切斯科感到可怕,停在門口不敢走進去。
列奧納多突然抓起鉛筆,在一張紙上用力劃掉密密麻麻的數字,結果折斷了筆尖,然後回頭看看,發現了學生,臉色煞白,站了起來,身體搖搖晃晃。
弗蘭切斯科奔過去攙住他。
&ldquo我跟你說過,&rdquo老師奇怪地冷笑着,小聲說道,&ldquo弗蘭切斯科,我很快就會結束。
你看,現在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
現在你不必擔心了,我再不幹了。
夠了!我老啦,愚蠢了,比亞斯特羅還愚蠢。
什麼都不知道。
以前知道的,現在也都忘了。
我搞什麼翅膀呢&hellip&hellip見鬼去吧,讓一切都見鬼去吧!&rdquo 他從桌子上抓起那些紙,揉成一團,撕得粉碎。
他的病情從那天起惡化了。
梅利齊預感到他這次已經站不起來了。
病人有時一連數天昏迷不醒。
弗蘭切斯科在宗教上很虔誠。
他純樸地相信教會所教的一切。
凡是與列奧納多有過密切交往的人都受到了他那&ldquo有害的妖術&rdquo的惡劣影響,唯有弗蘭切斯科沒有受到。
他知道老師不會履行教會的各種儀式,可是憑着愛的本能,仍然覺得列奧納多并不是個不信神的人。
他對此并沒有深入考慮,也沒有詢問。
可是一想到老師有可能死前不進行忏悔,他不禁驚懼起來。
他為了拯救老師的靈魂,甯可把自己的靈魂貢獻出來,但他卻不能跟他談這個問題。
一天夜裡,他坐在病人床頭,一邊看着他,一邊思考着這個可怕的問題。
&ldquo你在想什麼呢?&rdquo列奧納多問道。
&ldquo胡利埃莫修士今天上午來過,&rdquo弗蘭切斯科說,有些答非所問,&ldquo想要見見您。
我說不能見&hellip&hellip&rdquo 老師直盯着他的眼睛,隻見那裡面表現出哀求、恐懼和期望的神色。
&ldquo弗蘭切斯科,你想的不是這個。
你為什麼不願意告訴我?&rdquo 學生沉默不語,低下了頭。
列奧納多全都明白了。
他把臉轉去,現出陰郁的神色。
他一直想要死的時候能跟活着時一樣&mdash&mdash自由自在和真誠坦率。
可是又很可憐弗蘭切斯科:難道現在在面臨死亡的最後時刻裡攪亂他的信仰嗎?讓這個唯一沒有受到他的不良影響的學生受到誘惑嗎? 他又看了看學生,把自己一隻骨瘦如柴的手放在他的手上,微笑着小聲說道: &ldquo我的孩子,你打發人去找胡利埃莫修士,請他明天上午過來。
我想要進行忏悔和領聖餐。
也請吉利昂先生過來一趟。
&rdquo 弗蘭切斯科什麼都沒有回答,隻是懷着無限感激的心情親吻了列奧納多的手。
九 第二天是4月23日,耶稣受難周的星期六,公證人吉利昂先生來了以後,列奧納多把自己的遺願告訴了他:四百佛羅倫作為遺産留給幾個弟弟&mdash&mdash以此表示跟他們結束訴訟而完全和解&mdash&mdash這筆錢可暫時由佛羅倫薩市新聖瑪麗亞教堂的财務總管代為保存;把書籍、科學儀器、機器、手稿以及尚未從國王财政部領到的剩餘部分俸祿留給弗蘭切斯科·梅利齊;把杜克盧城堡裡一切家什以及坐落在米蘭韋切利城門外的葡萄園一半留給仆人巴蒂斯塔·維拉尼斯,該葡萄園的另一半留給學生安得雷亞·薩拉伊諾。
至于安葬儀式等事宜,他請公證人按梅利齊的意見辦理,因為他已經指定梅利齊為遺囑執行人。
弗蘭切斯科和吉利昂先生一起決定這樣來安排殡葬事宜,以便表明列奧納多跟種種謠傳恰好相反,至死都是天主教忠誠的兒子。
病人對這樣的安排表示贊同,希望弗蘭切斯科要設法使出殡安葬儀式隆重,因此舉行安魂彌撒時不是像所設想的那樣點燃八磅蠟燭,而是點燃九磅蠟燭,布施給乞丐的錢不是五十個土倫蘇,而是七十個。
遺囑準備好以後,隻需要見證人簽字了,可是列奧納多想起了自己的老女仆,廚娘瑪杜琳娜。
吉利昂先生不得不增加一個條款,讓她得到一件上好呢絨面料的黑衣服、一頂呢面毛皮帽子和兩個杜卡特金币&mdash&mdash算是對她多年來忠心耿耿的侍奉的褒獎。
死者對可憐的女仆的關注,讓弗蘭切斯科深為感動,讓他再一次體驗到所熟悉的憐憫之心。
胡利埃莫修士走進來,所有的人全都回避。
修士從病人的房間裡出來以後,告訴弗蘭切斯科,列奧納多懷着虔誠和對上帝的一片忠心履行了教會的一切儀式,使他徹底放下心來。
&ldquo不管人們怎樣談論他,我的孩子,&rdquo胡利埃莫修士最後說,&ldquo他證明自己沒有辜負上帝的神谕:&lsquo心地純潔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必定能見到神&rsquo15。
&rdquo 夜間,病人呼吸困難起來。
梅利齊擔心他死在自己的懷裡。
拂曉前&mdash&mdash這天是4月24日,基督複活的星期天&mdash&mdash病情有所好轉。
可是仍然喘息得很厲害,房間裡悶熱,弗蘭切斯科打開窗戶。
白色的鴿子在藍天上飛翔,複活節的鐘聲在空中回蕩。
可是瀕死者已經什麼都看不見了,什麼都聽不見了。
他覺得仿佛有一塊巨石落下來壓到他的身上,越來越沉;他想要坐起來,把石頭推開,可是辦不到&mdash&mdash使出最後的力量,他突然解脫了,扇動着兩隻巨大的翅膀,飛升起來;可是又有石頭落下來,越聚越多,壓迫着他;他再次進行掙紮,又取得了勝利,飛翔起來&mdash&mdash如此反複,無盡無休。
一次壓力比一次大,他用的力量也越來越大。
最後,他終于感到已經無力掙紮了,最後絕望地大叫一聲: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抛棄了我?&mdash&mdash于是他屈服了。
剛剛屈服&mdash&mdash他立刻明白了,石頭和翅膀,重壓和飛升,向上和向下&mdash&mdash原來是一回事:反正不是飛起來就是跌落下去。
他飛起來,跌下去,已經不知道這是無限運動在輕輕地波動,還是母親抱着他搖晃哄他睡覺。
周圍的人一連好幾天都覺得他的身體好像是活人一樣;可是他沒有複蘇過來。
終于在5月2日早晨,弗蘭切斯科和胡利埃莫修士發現他的呼吸在減弱。
修士念起了倒頭經。
過了一會兒,學生摸摸老師的心髒,感到已經不跳動了。
他給他合上了眼睛。
死者的臉沒有發生很大變化,表情還像生前常有的那樣&mdash&mdash安詳而又精神集中。
門窗都大敞四開&mdash&mdash弗蘭切斯科帶着巴蒂斯塔·維拉尼斯和年老的女仆瑪杜琳娜在洗遺體。
這時,近幾天來被人遺忘了的馴化的小燕子在樓下畫室裡感到了自由,經過樓梯和樓上的各個房間,飛進了安放死者的那個房間。
在他的上面盤旋了幾圈之後,也許是按照習慣,落到列奧納多兩隻交叉在胸前的手上。
周圍燃着安魂的蠟燭,在清晨的陽光下,燭光顯得很暗淡。
小燕子停了一會兒之後,突然飛起來,在室内又盤旋幾圈,然後從開着的窗戶向天上飛去,發出歡快的叫聲。
弗蘭切斯科覺得老師最後一次做了他所喜歡的事&mdash&mdash把帶翅膀的俘虜放歸自由的天地了。
根據死者的遺願,他的遺體停放了三天,但不是在太平間裡&mdash&mdash弗蘭切斯科不願意這樣&mdash&mdash而是在他咽氣的那個房間裡。
出殡儀式嚴格遵照遺囑中的規定舉行:教堂神父、誦經師、主教和副主教、修士護送棺椁;六十個乞丐拿着六十根蠟燭;安布瓦斯四座教堂做了三次大型彌撒和三十次小型彌撒,而且點了十磅重的粗蠟燭;七十個土倫蘇施舍給市立聖拉撒路醫院裡的窮人。
最虔誠的人們根據這些特征能夠确信,在安葬天主教會的一個忠誠的兒子。
他被安葬在聖弗洛倫騰修道院裡。
可是墳墓很快就被遺忘,跟地面一樣平了,安布瓦斯對他的記憶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列奧納多所安息的地方,是後人所不知的。
弗蘭切斯科把老師死亡的消息往佛羅倫薩寫信報告給了他的弟兄: &ldquo他對我來說比父親還重要,我無法表達他的死給我帶來的痛苦。
我隻要活在世上一天,便永遠悲痛地悼念他,因為他對我的愛是博大而又溫柔的。
我想,每一個人都因失去了這位偉大人物而悲痛,大自然再也不能造就另一個這樣的人物了。
&mdash&mdash如今,願上帝保佑他永遠安息吧。
&rdquo 注解: 1彭透斯企圖阻止人們信奉酒神狄俄倪索斯,因而被參加酒神節遊行的婦女們撕碎緻死。
2《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九節。
3《聖經·馬太福音》第三章第十一節。
4《路加福音》第四章第九至十二節。
5《路加福音》第四章第十三節。
6《路加福音》第十七章第六節和《馬可福音》第十一章第二十三節。
7《馬太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五、二十六節。
8《馬太福音》第十章第十六節。
9《馬太福音》第六章第二十五至二十八節。
10《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七節。
11《馬太福音》第十一章第十六節。
12《路加福音》第十二章第五十一節。
13《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第四十五至五十節。
14《約翰福音》第十一章第三十節。
15《馬太福音》第五章第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