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關燈
升遷等場合,表示祝賀。

     45.佛羅萊恩咖啡館,一座位于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新行政宮的咖啡館,建于1720年,是現仍運營的最古老的咖啡館之一。

     46.倫敦東區,曾是一個擁擠的貧民區,街道狹窄、房屋稠密,多為19世紀中期建築。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部分建築被轟炸破壞,後重建。

     47.《舊約·出埃及記》中,埃及是猶太人被奴役的地方。

    &ldquo在猶太文學中,&lsquo埃及&rsquo意味着肉體對于精神的局限和囚禁,這種囚禁隻有死亡到來時才能終止。

    &rdquo&mdash&mdash(《藝術通史》,第367頁,史蒂芬·法辛主編,拉裡·麥克金尼迪撰稿)。

    相似用法可參見查爾斯·德姆斯的畫作題目《我的埃及》。

     48.征服者,即征服者威廉(WilliamtheConqueror,1027&mdash1087),英格蘭國王(1066&mdash1087)。

    本是法國諾曼底公爵,号私生子威廉,表兄英王忏悔者愛德華死後無嗣,大貴族哈羅德被擁立。

    威廉借口愛德華生前曾許以王位,渡海侵入英國;在哈斯丁一戰中他擊斃哈羅德,自立為英王威廉一世(稱&ldquo征服者&rdquo)。

     49.大教堂,此處指坎特伯雷大教堂,位于英國肯特郡郡治坎特伯雷市,建于公元324年,是英國最古老、最著名的基督教建築之一。

    它是英國聖公會首席主教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主教座堂。

     50.嘉德勳爵騎士,英國勳位最高的爵士。

     51.&ldquo前進,斯坦利,前進&rdquo,這是英國曆史小說家、詩人沃爾特·司各特(WalterScott)的詩歌《瑪米恩》(Marmion)中,瑪米恩戰死沙場前的最後一句話。

    瑪米恩垂涎貴婦德·克萊爾的美色,設計陷害其未婚夫德·威爾頓,最後瑪米恩在戰場上被殺死,威爾頓重獲英名。

     52.社交季,指社會精英舉辦舞會、晚餐會、大型慈善活動的時期。

    這個時期,名流會遷入城中宅邸,參加各式活動。

    在17世紀、18世紀,倫敦的各種社會活動開始演變為社交季節,其傳統形式在19世紀到達頂峰。

    在這個時期,英國的社會精英,大多是土地貴族與士紳家庭,大部分人都把鄉間宅邸視為主要居所,但每年還是會留在首都幾個月,進行社交、參與政治。

    最重要的活動一般在貴族領袖的城内大宅舉辦,扮演次要角色的是大型公衆場所,如奧爾馬克社交俱樂部(Almack&rsquos)。

     53.華茲華斯(WilliamWordsworth),1770&mdash1850,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與雪萊、拜倫齊名,代表作有和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謠集》(LyricalBallads)、長詩《序曲》(Prelude)、《漫遊》(Excursion)。

     54.《紐倫堡的名歌手》(DieMeistersingervonNürnberg),文中簡稱Meistersinger,是德國作曲家威廉·理查德·瓦格納(WilhelmRichardWagner)創作的三幕歌劇,故事圍繞着16世紀中葉文藝複興重鎮紐倫堡的一個由業餘詩人和作曲家組成的&ldquo名歌手&rdquo(Meistersinger)協會展開,14&mdash16世紀間,這些業餘愛好者遍布德國各地,目的是宣傳道德和宗教信仰。

     55.巴斯勳位,英國十大功績勳位(ordersofmerit)中的一種。

     56.科拉科爾小艇,舊時的一種圓形小劃艇,用柳條編成并覆有獸皮。

     57.安妮女王風格,19世紀中後期開始流行于英國的經典建築風格,恢宏大氣,常有斜度很高但形狀不規則的屋頂,以及位于正面角落的精緻塔樓。

     58.索尼島,應指索尼鎮,位于現在英國劍橋郡,曆史上曾是伊利島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