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毫無變化地流經狹長的路程。
血液在肺舒張時流入肺部,充滿了肺中的所有動脈。
但是在肺收縮時,血液以潮汐的方式,或者像歐裡普斯河水一樣,不時地以同樣的方式流來流去,形成一種往返的運動,而不太像血液了。
然而,這是一種暫時的運動。
但是假如這種運動出現,肺的呼吸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因此我認為不能将其視為小事一樁。
&rdquo等等。
接着他又說:&ldquo于是第三種不便接踵而來,對此不能輕視,這就是如果造物主不創造這些輔助性的膜,血液便會在呼吸期間回流。
&rdquo他在第十一章得出結論:&ldquo它們〔瓣膜〕有一共同的用途,就是阻止血液的回流或反向的運行;然而,每一瓣膜都有一種适當的功能,一個瓣膜的功能就是從心髒中吸收物質,并且阻止其回流,另一個瓣膜的功能把物質吸收到心髒中并且阻止其流出。
因為造物主無意使心髒做沒意義的勞動,不能将應該流出的東西再帶回來,也不會将應該流入的東西帶走。
因此,〔心髒〕管口共有四個,每一心室有兩個,一個負責導出,另一個負責引入。
&rdquo他又說:&ldquo此外,因為一個管腔隻有一個外膜與心髒内部相連,而另一管腔有兩個外膜,由心髒延出(這裡蓋侖提的是心髒的右側,我發現在心髒的左側也是一樣),所以兩個管腔形成一個儲存處,一個管腔納入血液,另一個管腔送出血液。
&rdquo 這裡引證了蓋侖的論據,用以說明血液從大靜脈通過右心室傳到肺。
但是我們可以很恰當地利用這些論據,隻須改換一下名詞,換成血液從靜脈通過心髒流到動脈。
蓋侖這一偉大的人物&mdash&mdash醫學之父,已經清楚地指出,血液通過肺,從肺動脈流到肺靜脈的細微分支,心髒的搏動,肺和胸腔的運動,促使血液這樣流動;而且心髒通過心室不停地接收和擠出血液,就像是一個儲存處或水池。
心髒為了這一目的而具備了四組瓣膜,兩組瓣膜導入血液,另外兩組瓣膜導出血液,以免血液像歐裡普斯河水那樣,在狹小的管腔中流來流去,或流入不該流入的空腔中,或者阻礙了應該流動的部分血液,于是使心髒受到無效勞動的壓力,而肺的功能也受到幹擾〔2〕。
最後,我們的結論是,血液通過肺部明顯的多孔結構,不斷地從右心室流向左心室,從靜脈流向主動脈,而且血液不停地通過肺動脈從右心室流到肺部,血液以同樣的方式,不斷地從肺流到左心室。
從前文所述以及瓣膜的位置就可以看出,血液别無選擇隻有這樣連續地流動。
因為血液不斷地流到右心室,又不斷地從左心室流出,血液這樣的流動方式是顯而易見的,也是可以推導出來的,所以血液除了從大靜脈流入主動脈外,不可能有其他的途徑。
結果,解剖清晰地表明了大量的動物(實際上是所有動物)在成熟時所發生的現象,顯示了成體中确實發生的事情。
這也可以從蓋侖就這一問題所說的話中得到證實,隻是在解剖中發現血液流經明顯開放的途徑,而按照蓋侖的說法,血液流經肺中不明顯的小孔和細微的血管。
由此可見,雖然一個心室,比如說左心室,可以将血液分布到全身,而且在沒有肺的動物中,左心室導引血液流出大靜脈,但是盡管如此,造物主既然決定使血液濾過肺,她就不得不增加一個心室&mdash&mdash右心室。
右心室的搏動促使來自大靜脈的血液通過肺髒進入左心室的空腔。
因此,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右心室是為肺而造的,為了使運輸的血液通過肺部,而不是為了營養作用。
因此,認為肺髒甚至比具有很純物質的大腦或質地明淨結構精細的眼睛需要更多的營養,需要直接來自右心室的許多更純更有活力的營養,這是不合理的,即使心室本身的肌肉,也是由冠狀動脈提供營養的。
注釋 〔1〕《論身體各部分的作用》(Deusupartium,Ⅵ.10.) 〔2〕見博學的霍夫曼(Hofman)為蓋侖《論身體各部分的作用》的第六冊所寫的評論,我寫完了此書的前幾部分才看到這部書。
血液在肺舒張時流入肺部,充滿了肺中的所有動脈。
但是在肺收縮時,血液以潮汐的方式,或者像歐裡普斯河水一樣,不時地以同樣的方式流來流去,形成一種往返的運動,而不太像血液了。
然而,這是一種暫時的運動。
但是假如這種運動出現,肺的呼吸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因此我認為不能将其視為小事一樁。
&rdquo等等。
接着他又說:&ldquo于是第三種不便接踵而來,對此不能輕視,這就是如果造物主不創造這些輔助性的膜,血液便會在呼吸期間回流。
&rdquo他在第十一章得出結論:&ldquo它們〔瓣膜〕有一共同的用途,就是阻止血液的回流或反向的運行;然而,每一瓣膜都有一種适當的功能,一個瓣膜的功能就是從心髒中吸收物質,并且阻止其回流,另一個瓣膜的功能把物質吸收到心髒中并且阻止其流出。
因為造物主無意使心髒做沒意義的勞動,不能将應該流出的東西再帶回來,也不會将應該流入的東西帶走。
因此,〔心髒〕管口共有四個,每一心室有兩個,一個負責導出,另一個負責引入。
&rdquo他又說:&ldquo此外,因為一個管腔隻有一個外膜與心髒内部相連,而另一管腔有兩個外膜,由心髒延出(這裡蓋侖提的是心髒的右側,我發現在心髒的左側也是一樣),所以兩個管腔形成一個儲存處,一個管腔納入血液,另一個管腔送出血液。
&rdquo 這裡引證了蓋侖的論據,用以說明血液從大靜脈通過右心室傳到肺。
但是我們可以很恰當地利用這些論據,隻須改換一下名詞,換成血液從靜脈通過心髒流到動脈。
蓋侖這一偉大的人物&mdash&mdash醫學之父,已經清楚地指出,血液通過肺,從肺動脈流到肺靜脈的細微分支,心髒的搏動,肺和胸腔的運動,促使血液這樣流動;而且心髒通過心室不停地接收和擠出血液,就像是一個儲存處或水池。
心髒為了這一目的而具備了四組瓣膜,兩組瓣膜導入血液,另外兩組瓣膜導出血液,以免血液像歐裡普斯河水那樣,在狹小的管腔中流來流去,或流入不該流入的空腔中,或者阻礙了應該流動的部分血液,于是使心髒受到無效勞動的壓力,而肺的功能也受到幹擾〔2〕。
最後,我們的結論是,血液通過肺部明顯的多孔結構,不斷地從右心室流向左心室,從靜脈流向主動脈,而且血液不停地通過肺動脈從右心室流到肺部,血液以同樣的方式,不斷地從肺流到左心室。
從前文所述以及瓣膜的位置就可以看出,血液别無選擇隻有這樣連續地流動。
因為血液不斷地流到右心室,又不斷地從左心室流出,血液這樣的流動方式是顯而易見的,也是可以推導出來的,所以血液除了從大靜脈流入主動脈外,不可能有其他的途徑。
結果,解剖清晰地表明了大量的動物(實際上是所有動物)在成熟時所發生的現象,顯示了成體中确實發生的事情。
這也可以從蓋侖就這一問題所說的話中得到證實,隻是在解剖中發現血液流經明顯開放的途徑,而按照蓋侖的說法,血液流經肺中不明顯的小孔和細微的血管。
由此可見,雖然一個心室,比如說左心室,可以将血液分布到全身,而且在沒有肺的動物中,左心室導引血液流出大靜脈,但是盡管如此,造物主既然決定使血液濾過肺,她就不得不增加一個心室&mdash&mdash右心室。
右心室的搏動促使來自大靜脈的血液通過肺髒進入左心室的空腔。
因此,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右心室是為肺而造的,為了使運輸的血液通過肺部,而不是為了營養作用。
因此,認為肺髒甚至比具有很純物質的大腦或質地明淨結構精細的眼睛需要更多的營養,需要直接來自右心室的許多更純更有活力的營養,這是不合理的,即使心室本身的肌肉,也是由冠狀動脈提供營養的。
注釋 〔1〕《論身體各部分的作用》(Deusupartium,Ⅵ.10.) 〔2〕見博學的霍夫曼(Hofman)為蓋侖《論身體各部分的作用》的第六冊所寫的評論,我寫完了此書的前幾部分才看到這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