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亡時,右心房中所含的血液卻依然存在着微弱的運動,存在着波動或跳動;在仍然浸有熱和元氣時,這種波動便一直顯現着。

    在動物中,這種情況的發生尤其明顯,例如在小雞孵化的頭七天裡,就可以觀察(誠如亞裡士多德所看到的),首先産生出第一滴血,這滴血會跳動,自此,随着進一步的發育和雛雞的成形,形成了心房,于是心房的跳動成了生命的特征,最後,過了幾天,雞體的輪廓已經清晰可辨,于是心室部分也開始産生,但是心室仍然持續一段時間白色,而且顯然不含血液,就像動物的其他部分一樣;心室既不搏動也不運動。

    我在人的三個胚胎中看到過相似的心髒狀況,盡管心房中含有大量的紫色血液,而心室則呈白色,而且沒有血液。

    在雞卵中也是一樣,當雛雞身體形成并增長時,心髒也在增長,而且有了心室,然後接受并轉運血液。

     所以我認為,凡是專門研究過這一問題的人,都不應該得出心髒是最先産生最後死亡的結論,最先有生命的部分也是最後死亡的部分,這一部分就是心房,或蛇、魚等動物中相應于心房的部分,這些部分先于心髒生而生,後于心髒死而死。

     不僅如此,血液或元氣是否是先天就有微弱的波動,而且是否我發現的不過是這種先天波動在〔心髒〕死後保持着呢?我們是否應該認為生命随着心髒的搏動或跳動而開始,這依然令人置疑。

    正如亞裡士多德觀察到的那樣,所有動物的基本液體,即大量的元氣,有限地離開它們附着的部位,而且像是一種有生命的物質;元氣死亡的性質,像亞裡士多德進一步指出的那樣〔2〕,是重複其生的路程,不過是颠倒了方向,元氣生命的盡頭也正是它生命的起點。

    正如動物産生于非動物,實體産生于非實體,所以,以相反的途徑,實體因腐爛而成為非實體,而在動物中,後産生的先死,先産生的則後死。

     我已經說過,任何動物都有一個心髒,不僅大的動物和那些有紅血的動物有心髒,而且小的動物和無血動物也有,如蛞蝓、蝸牛、扇貝、河蝦、蟹、小龍蝦及其他動物。

    不僅如此,我曾經利用放大鏡,甚至在黃蜂、馬蜂和蒼蠅的尾部上端,不僅自己發現了心髒的跳動,而且還展示給其他人看過。

     但是在無血動物中,心髒的跳動遲緩而且微弱,心髒收縮的緩慢,就像動物将死一般。

    這一現象在蝸牛中很容易看到,在蝸牛身體右側的一個孔底可以發現心髒,可以發現心髒在呼吸過程中的舒張和收縮,蝸涎就是從這裡分泌出來的,這個裂痕存在于身體上部靠近與肝相對的部位。

     然而,應該指出,在冬天等寒冷的季節,諸如蝸牛一類的無血動物,并不表現出搏動,它們的生活方式似乎像是植物或那些被稱作植物式動物的生活方式。

     還應該注意,所有具有心髒的動物,也都有心房或類似心房的東西。

    而且,無論心髒是否具有雙心室,都有兩個心房,不過具有兩個心房的動物,不一定具有雙心室。

    然而,假如觀察一下雛雞在卵中發育的情況,會發現最初隻有一個囊或心房,或者跳動的血滴,日複一日,進一步發育後,心髒才開始形成。

    即便如此,在一些構成并非高度完美的動物中,如蜜蜂、黃蜂、蝸牛、河蝦、小龍蝦等動物中,我們隻能發現作為其端始或初基的一定的跳動的囊,像一個紅色或白色的跳動的端點。

     我們在一些地區,如在泰晤士河和海洋中,得到了一些小蝦,它們通體透明,當把它們放到水中時,我和我的一個朋友便有了一個極好的機會,清楚地觀察心髒的運動。

    這種小蝦的軀體外部并不妨礙我們的觀察,我們可以像透過玻璃一樣地觀察其心髒。

     我也曾經觀察過小雞在孵化四五天中最初的模糊的胚體。

    我把蛋殼剝去,把雞卵放在清澈的溫水中,在一團模糊物的中間,無疑有一個血點,這個血點很小,以至在雞胚收縮時竟看不出來,但在雞胚松弛時這個血點又顯現出來。

    血點呈紅色,像針尖那麼大,時隐時現,若有若無,不過血點的搏動卻是生命開始的體現。

     注釋 〔1〕鮑欣,Ⅱ,21,裡奧拉,Ⅷ,Ⅰ. 〔2〕《論動物的運動》,8。